有哪本书让你看了五遍以上?每次看完都觉得特别充实,感觉灵魂得到了洗礼?

成熟的锅锅Q


乱七八糟什么小说都看,网络上烂的不要不要的也看。但是从初中时最爱的还是三国,红楼。不装逼,不吹牛,不评价,不说心得,就是喜欢没事时找上其中一段读读。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也😀


宁波小冉承兑汇票


梭罗的《瓦尔登湖》,我的枕边书

初识《瓦尔登湖》是在《朗读者》里,忘了是哪位名人读了其中一个选段。

当时听来,觉得那样的生活真宁静、舒适,让人向往。

再次遇到,是在书店,于是,带着当初那份一瞧究竟的冲动,买了回来。

却没想到,打开看时,居然看不进去,不是文字不好,是我太浮躁。

于是把它束之高阁。

记得是某个有阳光的下午,鬼使神差地又把它抽出来,读一读。

这一次开始,我便情不自禁地爱上了。

无论是写景、写农事、写小动物,还是谈读书,谈生活等等,每一个句子,仿佛都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注入体内,给我活力。

“过去与未来在此刻交会,而我就站在这起点上。”这句话是我此刻打开读到的,感觉我俩心意相通!

“每个清晨都是对我的愉快邀约,让我像大自然一样简单质朴地生活,甚至与它一样纯洁。”

现在是早上,天早已亮了,小鸟在窗外叽叽喳喳,身处闹市,却能每天在鸡鸣鸟叫中苏醒,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呢,让我有和大自然无限接近的感觉。

“真正的阅读不是凭借表象吸引我们的奢侈品,更不会令我们昏昏欲睡,而是一种需要我们踮起脚尖,将我们最清醒的时刻全情投入的举动。”

阅读是一种清醒时候的美好体验,是欣然赴一场约会,在约会中忘记自我的过程。

“这双眼睛中蕴含着一切智慧,不仅仅袒露了孩童时期的纯洁,也体现了历经世事后凝练的智慧。”

这一句是描写鹧鸪幼鸟眼睛的话,饱含哲理。

愿自己行走人生的路上,不忘初心,不改最初那双清澈而明亮的“眼睛”,充满好奇和希望,饱含热情与智慧。





爱折腾的二梅


《红楼梦》中的人生百味,着实有趣,百读不厌!不知翻了多少回。现在随手翻到哪就看哪 都是可以看下去的。

有回天气着实热得人不行,先生还见我在躺着看小说好认真的样子,说:“你厉害!”我望了望他,说:“《红楼梦》可以解暑。刚正好看到黛玉痴魂惊恶梦,你把我从这梦中喊醒来了……”

你说哪本小说能超越它?无论时代,无论角度都可以解读,这才是好书。



开心无价宝


《百年孤独》,合上书本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从一个完整的世界里生生被剥离出来,好像我就是布恩迪亚房子里飘荡的鬼魂之一,在最后房子化为灰尘那一刻,我也跟着消失了。然后回到我自己的身体里。

这个世界里,我亲眼看见了这个家族从四个人繁衍到几十口人,感受了一个世纪那么长的年月,心里好像也跟着积累了一层一层的青苔和灰尘。

世界初始,一个简单的村落,太阳又白又亮,院子很大,村民会隔墙聊一聊天气,一个个朴实又天真,世界充满神奇。

世界结束,一个空旷硬石墙砌成的小镇,里面的人死的死,亡的亡。天空是一块黑幕,下着凄惨惨的雨。遗留的衰老的人坐在门口,眼睛混浊,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有进食。布恩迪亚家长满青苔的房子里,最后一个年轻人,消失在尘灰里。

虽然都说人名很长,读不下去,但是一旦读完了,出来肯定得花一点时间抖抖积落的灰。

回忆的有点想再读一遍,,


Chingwon


毛主席诗词。由于反复看,以前能从头到尾一字不漏背诵三十多首主席诗词,后因年纪大了头部患病记忆力减退就大不如以前了。


英子和靜静的老爸


《平凡的世界》,第一次读是在初二,那年16岁,如今快奔四的人了,三十年,记不得中间读过多少次,但绝对不下十次。从一次领工资买《平凡的世界》至今,已买过三套。短暂的半生堪称颠沛流离,是《平凡的世界》一次次引领我走出人生低谷。

失意迷茫时,每次拿起《平凡的世界》,都能使我重燃生活的希望。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而这“八九”里,都离不开《平凡的世界》的慰藉。

因为《平凡的世界》,我喜欢上了乡土文学、喜欢上了黄土高原、喜欢上了文学。现在虽然是一名市作协会员,但我要感谢《平凡的世界》给我带来的改变!

因为《平凡的世界》,我去过陕北,在榆林地区打工三年,不为别的,只为体验黄土高原上的风土人情。

因为《平凡的世界》,我爱上了阅读文学书籍,也成为了百分之百的路遥蜜。每次读《路遥传》,我都热泪盈眶。

《平凡的世界》是我的枕边书。

我正在写《平凡的世界》系列书评,不为别的,只为让精神变得纯粹!





苏台文苑


南怀瑾先生所述《金刚经说什么》。

应该说不止五遍,南怀瑾先生堪称现代维摩诘,儒释道无所不通,他用平实的语言释译佛家经典,可读性非常强。

他学识渊博,诸子百家,信手拈来,妙语连珠,字字珠玑。

他注重实修,强调生命体验科学,深精佛法,诲人不倦。

这部书是与楞严大义合集的,可见编者也是禅宗一脉。

因悟性较低,只举几例,算是自我所窥:

一、须菩提在问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即:“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释迦牟尼佛对他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在这里南怀瑾老师点出,这个大的法和道心如来已经开示,就是当你求道的这一念发起来的时候,心就住了,就降伏了。这是我们平时读经典时没有体会到的。

二是,老师讲,这部经的特点也是非常平实,开篇第一段即是释迦牟尼佛的日常生活,与普通僧人一样,外出乞食、回来冼足、跏趺打坐。这个也是我们没有想到过的深意。

三是,四句偈。到底是哪四句呢?老师探讨了一下,也是启发智慧。

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浪费您的时间。

开卷有益!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叫及时的雨的老头儿


《在细雨中呼喊》――余华

初次接触这本书,是在喜马拉雅上听到的。当时是精品付费内容,听了免费的两节以后,我就被小说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于是,付费听完了全部章节。

后来买了纸质的书,又仔细读了一遍。我发现,每读一次都会带给我不同的感受。

我之所以喜欢这部作品,有几个原因:

一、作者是从一个孩子的视角,以第一人称去观察,讲述整个故事的过程。这样的优点,使小说通篇文字比较纯净,清新。因是孩子的感觉,更显得真实、柔软,也更容易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有强烈的代入感。

比如:我站到教室的角落里,看到同学们都望着自己,我虚荣的激动使我的声音颤抖。我极不牢靠的兴奋,让我感到自己――一个十岁的孩子拥有了真理。“老师也会有错的时候”我这样告诉大家,整整一天我都陶醉在对自己的欣赏之中。

还有这段:“我看到母亲嘶叫着撞向王跃进,他顺手一推,母亲也摔进了稻田。我的父母就像是两只被扔进水里的鸡一样,狼狈不堪地挣扎着。两人挤在一起的耻辱情景使我心酸地低下了头。”

作者这样心酸又诙谐的写法,对于文字运用的功力,除了用精准来表达,我只想拍案叫绝。

二、作者在小说中对于情感的不同描写,亲情、友情、爱情的细腻之中,让人真实的感受到了,那份心酸和温暖。

1、有着一条美丽大辫子,身材匀称的冯玉清,是主人公对于性最初的启蒙。后来,这个美好的形象也随着冯玉清跟着货郎担走了以后,主人公离开南门,那条美丽的大辫子,也永远地留在了南门而消亡。

2、在那样的时代,孩子们与世间万物一样,被唤醒的性意识,没有能够得到解答的渠道。于是,苏医生的儿子――苏航,把父亲的解剖图册带出来给大家看。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结成了联盟。对于性,也有了不同的认知。可是,苦于没有人能够给一个正确的引导。于是,在那样特定的环境中,苏宇在荷尔蒙的作用下,空前勇敢地犯了错误,居然在路上,冲上去抱住了一个女人。小说人物这样的举动让人心疼,心疼那个时代,心疼那些没有标榜自由生长的孩子。

3、主人公孙光林生病的祖父,在他们家里,像一个多余那样卑微地活着。“死”,对于他,几乎成了一个理想。而每天早上,祖父在看到盼着他快点死的孙广才时,甚至感觉,仍然活着是多么惭愧的一件事。这样的描写,把生活的悲哀扩大到了极致。

小说中还有对主人公父亲,兄弟和村里几个代表人物的描写,犀利又冷静,使得这些人物清晰,鲜明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作者什么都不用说,那些人物就活生生地自己告诉你了,什么都清清楚楚,这样的写法不能不让人折服。

余华的这部小说,堪称处处是精彩。读这本书,我整个人的感知,被充分地调动起来,随着作者笔下的悲伤而悲伤,快乐而快乐。这是一种神奇的感觉,是一种在我心底最柔软的触碰,更像是一种享受,痛并快乐着。

莫言说:人生最大的捷径是用时间和生命阅读一流的书。

我相信,余华老师这样的作品,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揣摩。



默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引领和价值追求,《平凡的世界》是我看过最多遍次的书!

据调查,五六十年代的人比较喜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烈火中永生》、《青春之歌》等书籍

70年代出生的我,曾读过很多中外名著,比如《白鹿原》、《茶馆》、《废都》、《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所有我们那个年代应该读的书我几乎都读过了!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书我已只能记住大概轮廓。

只有一本书,一直留在我记忆里、鲜活着不肯忘记的,那就是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

从十六岁接触这本书起,一直到二十五岁,我曾整整读过四遍这本书!


▍2015年,这部伟大的著作被著名导演毛卫宁搬上了电视银屏,我又跟着看了整整两遍!

每看完一次这本书或者过一遍电视剧,都让人仿佛又找回了砥砺拼搏的动力,寻找到在岁月长河和浮世尘嚣中遗失的根本,指引人找回本真、重返自我!

这是一部伟大的书,曾经净化、洗涤无数70、80年代人的灵魂,至今令人念念不忘、魂牵梦绕!

这部书以孙少安、孙少平的成长为主线,间以不息的奋斗和纯真的爱情、坎坷的挫折和顽强的追求,在痛苦和欢乐的交织中,刻画了大时代进程中普通人的朴素情感和百折不挠的对生命和精神价值的追求!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孙少安!

孙少安是七八十年代农村奋斗精神的典型代表,他精明而沉稳,内敛而专情。

在时代大变化的背景下敏锐地把握住了追逐生命价值的机遇,他屡受挫折却愈挫愈勇,他忍痛放弃爱情而选择家庭长子的责任,他曾经迷茫于时代变迁但却勇于找回自我!

只是,在他刚刚尝到成功滋味的时候,却不知道人生最大的痛苦已经悄然袭来......

孙少安的牺牲,是为了千百代农民魂牵梦绕的土地,是为了长久以来家族传统观念的长子责任。

他是那个时代农村发展的弄潮儿,也是传统观念的牺牲品!

▍奋勇如孙少安,悲壮如孙少安,稳重如孙少安,痛苦如孙少安!

正因为如此,他才一直鲜活地驻在我们心底,让我们不忘根本,永远铭记这渺小而又伟大的牺牲精神!

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从孙少平的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作为一个穷困而又有知识的农村青年,孙少平的身上始终都有着一种圣徒的精神。矜持而骄傲,担当而又敢于牺牲!

他在任何时候都不忘了补充精神食粮,在任何时候都不曾失去过为人的原则,在任何时候都一直保持着骄傲的人格。

面对贫困,他没有抱怨却更加追求精神的圆满;面对不平,他拔刀相助不顾个人安危;面对爱情,他没有自卑反而主动接受。

晓霞的牺牲,虽然让他陷入巨大的悲痛,但却没有让他沉沦。最后,他平静地拒绝了金秀的爱情回到惠英的身边,担当和牺牲精神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人格!

▍高傲如孙少平,寂寞如孙少平,风骨如孙少平,担当如孙少平!

这是那个时代每一个立志从农村走出来孩子的缩影,务实而进取,忠诚于精神的召唤和心灵的自由!

虽然,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和阅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人们对精神洁净的追求一直没有改变,甚至更加重视!

在路遥先生这本书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人物,没有一惊三叹的离奇故事,只有平凡如陕北到处可见的黄土地和烟火味。

正是这样的普通和平凡,和我们的兄弟乃至自身十分相似的际遇和历程,才能引起广泛而强烈的共鸣!

▍读《平凡的世界》,可以帮助我们这一代人找回曾经纯粹的理想、美好的憧憬和生命存在的意义,在苦难和悲痛中涅槃复杂社会关系里个人的崇高情怀,复活我们内心那个本真、骄傲的灵魂,以追逐精神世界的圆满!

这就是我们对这本书捧读再三的根本原因!

链接

▲路遥先生为了这本书呕心沥血,三年准备、三年创作,三部悲欢,终于于1988年5月25日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创作!

▲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9月23日,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1992年11月17日,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路遥先生用生命写成了《平凡的世界》,2019年9月25日,路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西山诗词客


于我而言,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第一次看到这套书,是在小学五年级。那时候正处于对阅读如饥似渴的时期。然而家中读物甚少,我甚至连陈年旧报都能找出来一一翻阅。


偶然有一次在舅舅的书桌上发现这本厚厚的、蒙了灰的大部头,简直如获至宝。


于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开始了她吭哧吭哧用一个月所空闲时间读完这部书的过程。


作为一个生于江南长于江南的孩子,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遥远西北的落日下,那漫天的黄沙、高亢的信天游、沉默的窑洞,还有那片广袤土地上,平凡而又不凡的一个个鲜活生命。


不得不说,这是一篇史诗级的巨制。


从一个个平凡世界的平凡人物的命运出发,我看到了一力挑起生活与家庭重担的孙少安,在贫穷和窘迫中顽强站起来的孙少平,朴实木讷却又满怀深情的孙兰花,聪明伶俐乖巧懂事的孙兰香,至真至纯的田润叶,敢爱敢恨的田晓霞。

这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巨制,整整跨越了十年,似乎像一幅流动的画卷。


展开这幅画卷,我们看到了父辈曾经经历过的那个年代,看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光荣,也看到了在那片黄土地上一个个平凡而又不屈的鲜活生命。


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历经种种挫折苦难,在无数的改革家的努力下,怎样一步步走向自强独立。

这是一部温暖的作品,我们从中看到别人,看到自己,看到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土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