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滿清不入關,那時候的中國將會怎樣?

用戶8249882812979


如果滿清不入關,那時候的中國會怎麼樣?

歷史是不能假設的,但是我們今天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大概有以下幾種可能:

一、國土面積沒有現在這麼大

無論是明朝繼續延續,還是有人代替了明朝,現在的國土面積可能只有漢地十八省那麼大。首先東北不是我們的,因為那裡有強大的滿族政權。其次內蒙大部分地區不是我們的,因為內蒙不是在蒙古人手裡,就是在滿族人手裡。新疆不是我們的,西藏也是一樣,這會使以後的中國失去很多的地緣戰略優勢!



二、中國可能會混亂很長一段時間

滿清的入關,無疑加快了中國的統一。明朝末年,農民起義四起。地方政權割據十分的嚴重,而明朝政府卻無法剿滅這些反政府組織。如果按照這個態勢下去,明朝(也就是南明,因為李自成已經攻打下了北京)有可能據守南京,擁有長江以南的地區,李自成(或者他的繼承者)佔據長江以北,形成兩國或者三國分治的狀態。這種態勢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直到一個強大的人物出現,才能出現統一的王朝。



三、中國可能成為某一個列強的殖民地

如果中國沒有能快速出現一個統一的政權,或者中國的國力很弱(清朝的國力還是很強的,之前列強們一開始這麼認為)。中國極有可能列強的殖民地,中國文化也極有可能走向滅亡。


華叔談談談


首先是大清自己,如果滿清不入關定天下,而滿清為了發展自己的實力,必須入關劫掠,搶奪明朝的資源,以此開發松嫩平原和遼河平原。從1628年到1644年,八旗鐵騎已經曾經六次入關進行搶奪,而第五次直接打到了明朝的濟南城下,總共擄掠了大約46萬人。

可以說東北地區除了冬天冷以外,其他時期都是資源豐富的季節。比如:優質的煤礦,東北地區就有一半之多,還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和皮草資源,東部沿海有豐富的水產資源。即使大清不掠奪只玩貿易,他們也能夠過上“小康生活”。

另外,滿清當時貫徹的政策是和蒙古和親,1644年,大清已經完成了收服科爾沁蒙古。如果滿清不入關,那麼它會與沙俄進行更早的聯繫。因為總體資源的減少,滿清會更早的和沙俄產生貿易,也許會獲得毛子的軍火。

再就是明朝的局面,首先,李自成和黃巢是會結成同盟,但是李自成建立的心同盟,根本不可能站得住腳,一旦失敗,那麼張獻忠和南明就會強有力的反擊。

如果清軍不入關,左良玉必然會消滅馬士英,如果左良玉死了,但還有他的兒子,他會率領手下會繼續東進,而以左良玉的實力,幹掉馬士英更笨就不成問題。而大明覆國的可能性很大,但是軍閥割據的局面也會出現,接下來就是混亂十幾年。那麼明朝復國後,滅的速度也會很迅速。

經過軍閥混戰,新的王朝就會誕生,但是根據中國王朝的發展規律,新的王朝,勢必會對準格爾和大清發動戰爭,新的王朝借鑑宋代軍制和明代財政的弊端,想必會創下一番豐功偉業。但是這一切必須要在沙俄入侵東北亞以前完成。

另外就是鄭芝龍,清軍不入關,大明政府根本就管不住他,那他必然會成為東亞、東南亞的海洋領主,西方的殖民勢力如果想獲得新的利益,必然會和鄭氏集團背水一戰,而鄭氏集團可能會進一步壯大,也許會為中華帝國的海防事業做出巨大的功績。

所以,如果清軍不入關,在百年之內,東亞的發展局勢,可能會變得更加多樣有趣、更加難以捉摸、更加令人堪憂。


公元前


滿清就算不入關,明朝也會被滅亡。

1、文官集團膨脹,權力過大,以及後期閹黨專政危害統治;

2、外敵襲擾不斷,政府添兵設餉,軍費較大,造成財政經濟危機;

3、資本主義萌芽,政府不注重工商業發展,大大限制商品貨幣的流通;

4、天災人禍相繼發生,造成流民數量大增,農民起義不斷影響穩定;

5、吳三桂引清兵入關,自毀長城,幫助滿清撿現成江山。

天災也與大明滅亡有關。

15世紀,世界進入了小冰河時期,全世界的氣候都在變冷,寒冷的氣候引發了嚴重的旱災,中國是這場災難中受災嚴重的國家。

1580-1644年小冰河進入集中爆發期,大明朝遭遇了千年以來最冷的極端天氣,氣候寒冷乾燥,降水減少,旱災長達七十年之久。

持續的乾旱造成了北方農業的絕收,導致陝西、河南等地災民遍地,所以激發了嚴重的民變,大明朝內憂外患,無力賑災,引發了席捲北方的農民叛亂,李自成和張獻忠為首的農民軍摧毀了大明朝在北方的統治,大明朝最終被李自成的叛軍滅亡了。

小冰河的極端天氣不僅引發了旱災,還引發了嚴重的瘟疫,瘟疫蔓延到了整個華北和西北。連當時的皇宮裡都瘟疫橫行,北京城的守備部隊也因為瘟疫而覆滅,以致北京堅城輕易的就讓李自成賊兵入內,鼠疫給了這個強大的帝國穿心一劍。


眾人皆酉星我獨酉卒


如果滿清不入關,李自成進入北京之後,基本情況應該是北方大部分由李自成農民軍(相當於魏國)統治,四川西南由張獻忠農民軍(相當於蜀國)統治,南明勢力(相當於吳國)統治江南和華南區域。基本是三國時期的前中期軍事態勢和統治區域。漢人集團最重要變量為吳三桂集團、鄭成功集團,前者代表關寧勢力和關聯晉商財團;後者代表海商集團和關聯江南財團。

對峙的中後期張獻忠集團最為弱小如同蜀國,應該是會最先被消滅。南北兩個勢力誰能夠處理好吳三桂集團和鄭成功集團,以及滿清勢力的關係將最有優勢完成統一。

總而言之,如果滿清不入關,華夏大地的混亂時期可能會更長,不可控的歷史事件會更多。整個東亞的歷史版圖將會天翻地覆。




進擊的小豬


可以說崇禎是想做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他極力想推進大明王朝的發展,但是昏庸無能,處置失宜,雖然節儉怎奈積重難返。相反滿清的入關確締造了千古一帝,康乾盛世。如果滿清不入關明末一定是烽煙四起,民不聊生的局面。


來自南方的北方人


清軍如果不入關,還麼關內有兩隻起義軍,一個是陝北的李闖王,一個是四川的張獻忠,即使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亡,那麼一山不容二虎李自成和張獻忠有爭奪天下的戰爭,鹿死誰手還說不準了,說不定還是二分天下了。


haonanrenjiushiwo


從半殖民地國家變成殖民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