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是如何得到儿媳杨玉环的?

焉子乐


杨玉环,唐代蒲州人氏,他是隋朝大臣杨玄琰的女儿,出身的时候手臂上有一块玉环状的胎记,所以取名杨玉环。杨玉环自幼就能歌善舞,长大后更是亭亭玉立,姿色动人。唐玄宗第一次听说杨玉环是在他49岁的时候,当时唐玄宗最宠爱的还是武惠妃,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在一次宴会看上了杨玉环,请求武惠妃赐婚给他。那一年杨玉环15岁,唐玄宗49岁。

寿王李瑁和杨玉环结婚以后,成双出入宫廷,曾经叩拜过唐玄宗。唐玄宗第一次见到杨玉环,夸赞杨玉环美艳能干。那时候的唐玄宗宠爱的是武惠妃,对杨玉环没有任何想法。

三年以后,武惠妃去世,唐玄宗一夜之间像换了个人似的,面对后宫三千佳丽,一点兴趣都没有。公元737年十月唐玄宗率领众多皇族游览骊山温泉,正好杨玉环骑马路过,玄宗看到了邀请杨玉环和大家一起进餐。在一群雍容华贵的夫人中间,杨玉环显得那么的不一样,少了一点庸俗,多了一点灵气美,婉婉动人,勾人魂魄。当和众人一起高呼万岁的时候,杨玉环好奇的看了一眼九五之尊,发现唐玄宗正呆呆的望着自己。杨玉环莞尔一笑,天真中带着风情,瞬时让华贵夫人们失了颜色。杨玉环的那一笑也深深的印在了唐玄宗的脑海里。回宫后的唐玄宗越发对后宫佳丽懒得看一眼,满脑子都是那丰满圆润的美人,唐玄宗这时候已经50多岁了,却为了惊鸿一瞥茶饭不思,害了相思病。

唐玄宗的近侍太监高力士可急坏了,就向唐玄宗推荐了杨玉环,但唐玄宗是有顾虑的,毕竟杨玉环是他的儿媳妇,虽为九五之尊,可公公霸占儿媳妇的事情还是有违天下人伦理标准。在高力士的出谋划策下,一出巧夺儿媳妇的阴谋开始了。寿王李瑁万万没有想到,母亲武惠妃的去世,失去的不仅仅是皇太子之位,还有自己深爱着的妻子。开元二十八年,玄宗率领群臣行幸骊山温泉,随后玄宗派出使者令杨玉环赶赴骊山温泉迎驾。李瑁这时候已经明白自己的娇妻是没法保住了,杨玉环刚开始也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但转念一想唐玄宗虽然老但他是皇帝,再说自己也没有办法拒绝,只能顺从命运的安排。

在高力士的安排下,杨玉环与唐玄宗第一次幽会与骊山温泉,这是一段美好销魂的日子,让唐玄宗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在杨玉环的身上,唐玄宗感受了一股从未有过的年轻的野性美。唐玄宗已经离不开这个女人了。高力士出了一个主意,让杨玉环出家为道姑。唐玄宗宣旨,由于杨玉环孝顺,特命她为去世的窦太后祈福,出家太真观为女道士,赐号太真居士。而太真观就在皇宫,从此唐玄宗和杨玉环朝夕相处。

五年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杨玉环和李瑁的关系逐渐淡化,玄宗又给李瑁赐了一桩婚姻,安抚李瑁。随后,唐玄宗命令女道士杨玉环还俗,封为贵妃,正是代替了杨玉环婆婆武惠妃的位置。从此,唐玄宗无论从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霸占了杨玉环。


历史大观园GD


简单的说就是公公与儿媳的爱情故事,不管情节多么狗血,但这也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不怪唐玄宗多好色,只怪杨玉环太迷人。



当唐玄宗第一次见到自己儿媳的那一刻,他惊为天人!心里面那是五味杂陈,一方面是为见到如此貌若天仙的女子而感到震惊,另一方面则是这个女子已成为自己的儿媳妇。

这一晚,唐玄宗回到寝宫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心里一直想的是儿媳妇那惊世的容颜。要是其他任何人的妻子都好,唯独是他儿子的妻子,虽然自己身为皇帝,但是抢自己儿子的妻子也太有悖伦理了。



于是他只能暂时把这颗躁动的心深深掩埋。就这样平淡的过了几年,直到他最喜爱的武惠妃病死,他心里面非常难受。他已经当皇帝二十多年,想要什么都可以得到,这辈子也辉煌过,现在想要的也就是精神上的享受。现在他最爱的武惠妃已经永远离开他了,他突然感觉精神上空了,于是整日茶不思饭不享。后宫如此多的佳丽,但却没有一个让他达到精神上的满足。

旁边的太监头脑非常灵活,唐玄宗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于是他对唐玄宗提议说到:“皇上,听说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艳丽无双、美貌绝伦,而且还精通于歌舞,要不请她来献歌一曲,为皇上排解郁闷?”

唐玄宗听完,眼睛突然一亮,心里那颗尘封多年的悸动又重新回来,那一身婀娜多姿的身影又浮现在眼前。他吞了一口口水,随后就做了一个决定,不管那么多了,于是就派人叫杨玉环来。

那一夜,在杨玉环精美的容颜和绝妙的歌舞之下,唐玄宗沉沦了!从此以后,他隔三差五都会叫杨玉环来。



但长此以往也太不成体统了。于是学其爷爷李治一样,令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为自已的母亲窦太后祈福。就这样过度了一下,他就急不可耐的把杨玉环招回来,然后就名正言顺的当做他的贵妃。

就这样,唐玄宗就得到了他的儿媳杨玉环。


博古论今天


一个公公如何得到儿媳,这种挑战人伦的难题,还真是难不倒从小到大浸淫在宫廷血雨腥风中的李隆基。毕竟,他太不讲道德,也太不择手段了。

史书记载,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十月,李隆基与皇室成员一同去骊山度假,与花容月貌的杨玉环偶然相遇。后者像一把突如其来的烈火,点燃了李隆基这座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这次会面,为两人日后的孽缘埋下伏笔。然而,别激动,这次邂逅很可能不是两人关系的真相。

注意,此时距杨玉环和寿王李瑁结婚已有两年多。在此之前,李隆基难道对杨玉环没有心动过吗?不太可能。此前,他们很可能在皇室的宴席聚会上见过多次面了。但苦于人多嘴杂,加上道德法度,李隆基就算喜欢这位美人,也无处下手。而这次骊山邂逅就不一样了,李隆基不仅获得了渴盼依旧的与美人单独相处和进餐的机会,两人之间还很可能发生了点什么。不排除,李隆基也趁这次机会,试探试探杨玉环对自己的态度。从后来他们感情如此甜蜜来看,杨玉环应该对他是不讨厌甚至有好感的。不过,真相到底是什么,不得而知。

我个人甚至有理由怀疑,这场看似意外的邂逅,实际上也是李隆基一手策划出来的。要知道,骊山到处都有皇帝的眼线、军队和警卫。要搞清楚一个杨玉环什么时候出现在什么地方,对皇帝来说简直易如反掌——她的出行规律和活动偏好,皇帝应该很快就能掌握。他们相遇的时候,皇帝为什么恰好出现在高台上,恰好看到了骑马的杨玉环?为什么史书从来没有记载,他意外地遇见过其他皇子的妃子?因为这些女人根本不是他的目标,不值得“偶遇”。再大胆地推测,出游骊山也很有可能是为搭讪美人做铺垫,不仅仅出于泡温泉的目的。毕竟,宫里人多不方便。

很有可能,在杨玉环嫁给李瑁之后,李隆基已经意乱神迷了。但那时武惠妃没死,他有强大的牵制因素和障碍。

机会终于来了,当年十二月,武惠妃逝世。有种说法是,皇帝很悲伤,于是善解人意的宦官高力士向皇帝推荐杨玉环,内容不外乎杨妃姿色好,应该召入宫中云云。

请问,自小便在宫中耳濡目染人情世故的高力士,果真有这么蠢吗?他千挑万选,竟然敢挑到皇帝儿子的头上来?这算不算冒犯皇子?只能说,这是皇帝本人的意思,不是高力士的意思。而他想要杨玉环,必须将锅甩给高力士。不然呢?不然李隆基直说想要儿媳妇,脸面往哪里搁?这段不伦之恋,必须按照偶遇——丧偶——悲伤过度——寻找替代品——听劝纳儿媳的逻辑来导演和表演。要是一代帝王说自己早在杨玉环结婚时就暗恋,等着武惠妃一死下手,那简直是让世人笑掉大牙的事情。

所以,这归根结底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暗恋一个已婚少妇的狗血故事。然而,这个老头掌握着天下最高的权力和财富,他要什么,从来没有得不到。

接下来,把儿媳抢到手的步骤简直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全靠手里的权力。李隆基先是在740年命杨玉环到骊山侍寝,再到命杨玉环在大明宫太真殿当道姑实则方便二人私会,再到745年正式册封贵妃,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不用说,这次李隆基还是要把度太真出家的锅甩给高力士。寿王李瑁想必恨死自己的父亲和高力士了。

不过,抢来的爱情,向来没有好下场。在马嵬事变中,杨玉环被杀死了。这个锅,李隆基又一次地甩给了禁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和宦官高力士。按照史书公开的记载,禁军到了马嵬坡义愤填膺,杀掉杨国忠。陈玄礼又逼迫玄宗杀掉杨玉环,高力士则是那个带她用白绫自尽的人。

可是,李隆基会弱势到受到臣下逼迫的地步吗?陈玄礼会有那么大的胆子趁乱逼迫主子吗?不可能。他可是从年轻时代就跟随李隆基,两人一起冒着性命危险诛杀韦后的生死之交。不说别的,这样的人对李隆基的基本态度势必是效忠、维护和支持。如果李隆基坚决不杀杨玉环,陈玄礼会开这个口吗?不言而喻。

真实的情况很可能是,到了马嵬坡,李隆基很快觉察出来人心涣散、大事不好。在一切即将失控之际,作为政治家的他觉察到:他的军心需要稳定,舆论需要塑造皇帝英明痛心悔改清除奸佞的形象。此时让杨氏一门背锅,那是再正确不过的做法。杀杨氏几条人命,能收买这么多禁军的心,这么划算的买卖,谁能不做!毕竟,不这样做,谁还会死心塌地跟着你入蜀哪!再说,李隆基杀杨氏一门,也不需要愧疚,因为杨氏的荣华富贵全是他给的。既然是他给的,他也能随时收回。

这次甩锅,也是史上真相最扑朔迷离的甩锅了。古往今来都没多少人怀疑皇帝,大家都认为是禁军哗变的问题,反而同情落难的皇帝。这只能说明李隆基玩弄心术的水平绝对高,在这件事情上,他给自己成功地塑造了近乎完美的无辜形象,不仅成功地操控了当时的舆论,还操控了后世的舆论。但是,从权力结构的角度不难推测,史书上的“真相”的确有问题。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份被白居易极力讴歌的爱情,并没有《长恨歌》描写的那么华丽和浪漫。从结局的血腥程度来看,大概只有恨是真的。


杨歌斐


唐玄宗第一次听说杨玉环,是在他49岁的时候。当时,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请求玄宗将大臣杨玄璬的侄女杨玉环嫁给他们的儿子寿王李瑁为妃。那一年,杨玉环15岁。

寿王与杨玉环成婚以后,曾入宫叩拜唐玄宗和武惠妃。初次相见,唐玄宗就夸赞杨玉环“含章秀出”。不过,那个时候,唐玄宗还一心一意宠爱着武惠妃,杨玉环虽然美艳,但是并没有让玄宗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

三年以后,即公元737年,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去世。从此以后,玄宗面对宫中三千佳丽,居然提不上一点兴趣。这样浑浑噩噩地又过了三年,有一次,侍奉唐玄宗的太监高力士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向唐玄宗推荐了“姿质天挺”的杨玉环。


听到高力士的推荐,唐玄宗也恍惚记起了杨玉环这个儿媳,这正是他需要找的人!不过,由于杨玉环还是寿王的王妃,玄宗虽然急于夺人所爱,但是基本的纲常还是要遵守的。于是,一出夺媳的阴谋就诞生了。

唐朝是一个奇葩的朝代,在唐玄宗以前,太宗皇帝李世民霸占了其弟弟的王妃;而高宗李治,更是迎娶了庶母并立为皇后……这些活灵活现的榜样,给唐玄宗夺取儿媳提供了莫大的支持。尤其是高宗皇帝迎娶先出家、后还俗的武才人,给了玄宗最直接的灵感。

公元740年,唐玄宗在宫里召见了21岁的儿媳杨玉环,说了一些表扬杨玉环的话。大概就是说杨玉环懂事、能干、孝顺之类的。说完以后,唐玄宗让杨玉环回去准备一下,然后命其搬进了皇宫。


唐玄宗让杨玉环搬进皇宫,打的是玄宗母亲窦太后的旗号。由于杨玉环的“孝顺”,玄宗特旨杨玉环进宫为去世的窦太后祈福,出家为女道士,赐号太真居士,并赐太真宫给杨玉环居住。

从此以后,唐玄宗成功将杨玉环从寿王府给弄了出来。由于杨玉环已经出家,在名义上,红尘俗世再也无她无关。唐玄宗也在实际上开始霸占了杨玉环,杨玉环从此得以和玄宗朝夕相伴。

五年以后,即公元745年,鉴于杨玉环与寿王的的影响已经淡化,玄宗先是将官员韦昭训的女儿嫁给寿王,以示安抚。接着,唐玄宗诏令杨玉环由女道士还俗,旋即封杨玉环为贵妃,正式代替武惠妃的地位。杨玉环“重生”了。

从此以后,唐玄宗无论在实际上,还是名义上,都完全占有了杨玉环。


苏绽


唐玄宗是如何得到儿媳杨玉环的?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当然是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

说起唐朝,给人的印象是一个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代,这样一个开元盛世就由唐玄宗亲手造就的,但最后也是他自己亲手将大唐盛世所毁掉。

众所周知,杨玉环在成为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之前是李隆基的儿媳妇,因为那时的杨玉环是寿王李瑁的王妃,寿王李瑁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子,所以李隆基和杨玉环最初是公公与儿媳妇的关系。

虽然那时的唐玄宗李隆基是拥有至高权力的皇帝,但这样有违伦理的事情,他也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去进行,而是采取了一些比较迂回的手段,在背地里谋划了一番,最后才能将自己儿子的王妃升格成自己的贵妃。

公元734年,当时李隆基和武惠妃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李隆基和武惠妃还有他们的儿子寿王李瑁也一同来到洛阳参加婚礼,在这一次婚礼上杨玉环也参与其中,当时李隆基和寿王李瑁同时看上了杨玉环。

不过当时的李隆基比较宠爱武惠妃,所以在武惠妃的请求下,将杨玉环许配给了寿王李瑁。

第二年,15岁的李瑁和16岁的杨玉环结婚了,婚后二人一同度过一段甜蜜的时光。这一段时期武惠妃为了让李瑁做太子,设计陷害杀死了太子李瑛、贺王李瑶、光王李居,可以说当时的李瑁在当时的宫廷中的位置是节节高升,直奔皇位而去。

武惠妃陷害杀死三王之后因为心虚而疑神疑鬼,最终在公元737年因为受到惊吓而去世。就在这时,有人猜测李隆基魂不守舍的原因是因为想着寿王妃杨玉环,并且说杨玉环天生国色天香,完全可以充入后宫之中,李隆基面对这一些人的提议,不仅没有愤怒,反而因为有人读懂自己的心意而感到高兴,而且还立即批准了这一建议,并为此做出行动。

李隆基为了把杨玉环弄进自己的后宫之中,也为此做了不少表面的功夫。他先以尽孝道的名义为借口,随后便下了一道圣旨让杨玉环出家为道士说是要为他的生母窦太后祈福,而且还给杨玉环赐了一个字号为太真,因此让杨玉环就此搬出寿王府,住进太真宫。

这时候的杨玉环年龄只有22岁,而李隆基已经有56岁了。当杨玉环进入太真宫后,李隆基几乎是每天都往太真宫跑,每天对杨玉环嘘寒问暖,两人也因此感情升华,走到了一起,李隆基与杨玉环幽会私通进入常态化。

公元745年,已经和杨玉环私通五年之久的李隆基认为此时时机已经成熟了,所以最终决定不再对外界隐瞒此事,将把此事放到明面上来解决,他想要将杨玉环纳入自己的后宫之中。这时的他才想起了自己儿子的李瑁,为了成功的从李瑁身边夺走杨玉环,他将大臣韦昭训的女儿许配给寿王李瑁。

之后他便让杨玉环还俗,然后开始光明正大的把杨玉环接到宫中,而且将杨玉环正式册封贵妃,从此之后杨玉环便拥有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地位。

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唐玄宗成功的从儿子寿王李瑁的身边夺走了杨玉环,李瑁知道父亲李隆基的安排之后,是敢怒不敢言,因此而变得郁郁寡欢,而且李瑁也因为这件事失宠,而与太子之位彻底的脱离了关系。

唐玄宗在得到杨玉环后,也整日沉迷于声色,纵情享乐。信任官宦高力士,朝政由奸相杨国忠把持,最后还是没有保住费尽心机得到的美人杨玉环。

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带着杨玉环仓惶出逃,在马嵬坡兵变中,众将士逼迫李隆基处死了杨玉环,最后迫于无奈的李隆基只好照做,赐死了杨玉环,一代美人也因此而消香玉殆。


历来现实


唐玄宗是皇帝,天下的女人,可以说他想得到谁就能得到谁,哪怕是自己的儿媳妇。更加悲催的是,他竟然真的看上了自己的儿媳妇,这个儿媳妇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杨贵妃。

下面我们说一下,唐玄宗是在什么情况下,看上自己的儿媳妇,又是怎么把儿媳妇变为自己的媳妇的。

唐玄宗一开始宠爱的女人是武惠妃,两个人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寿王李瑁。

等到李瑁成年之后,他的母亲武惠妃就为他求得了一门婚事,新娘子就是俏皮可爱的杨玉环。

两个人郎才女貌,结婚之后,自然是恩爱有加。就在他们两个一起生活了五年光景的时候,他们的婚宴出现了状况,这时候第三者出现了,这个第三者就是唐玄宗。

那么唐玄宗早不出来,晚不出来,为何会选这个节骨眼出来呢?

因为唐玄宗最宠爱的女人武惠妃死了。虽说唐玄宗的后宫佳丽有三千人,但是,那些人都入不了唐玄宗的法眼。

就在唐玄宗空虚寂寞冷的时候,有一次他们全家去泡温泉。唐玄宗就看上了杨玉环,当时的杨玉环如同出水芙蓉一般,甚是惹人怜爱。

后来唐玄宗越来越觉得杨玉环是个美人坯子,此生不能娶她,就妄为皇帝。

这时候唐玄宗就把他的心事告诉了身边的太监,太监就找到寿王李瑁,说你的妻子杨玉环如今已被你父亲看上了。所以,你只能忍痛割爱了。

李瑁没办法,只好和杨玉环分开了。毕竟皇命难为,就是他的父亲想让他去死,他也不得不从,更何况是想要他的一个女人了。

可是,刚把儿子的媳妇抢过来,立马把杨玉环拉到自己的身边当妃子。这显然有点不妥,会被人指指点点的。

我们这个唐玄宗还真有一套,他开始学他的爷爷唐高宗李治和奶奶武则天的故事了。

武则天不就是唐太宗的小老婆吗,最后武则天被唐高宗李治(唐太宗的儿子)给娶了回去当皇后。

李治在娶武则天当皇后之前,武则天在感业寺待了一段时间。

所以,唐玄宗也让杨玉环去寺庙待了一年。

一年以后,两个人就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了。就这样,唐玄宗把自己曾经的儿媳妇给抢了过来。两个人在一起度过了十七年的光景。

唐玄宗对杨玉环自是恩爱无比,又是请李白来给杨贵妃写诗,又是快马加鞭地给她运新鲜水果荔枝。总之,就是三千佳丽宠爱一身。

可是,到了安禄山起义的时候,在马嵬坡这个地方,唐玄宗为了自保,还是把自己当年深爱的妃子杨贵妃给送上了断头台。

可以说杨贵妃遇上唐明皇是幸运的,因为唐明皇给了她别人给不了的荣耀。同时,她也是不幸的。毕竟最后她是死在了这个她以为最爱的男人的手中。

更多历史文化信息请关注长安视界,为了带来更多优质视频!


长安视界


 据目前史料记载,唐玄宗有30个儿子,29个女儿,寿王李瑁是第18子。什么意思呢?李瑁结婚娶杨玉环的时候,唐玄宗可能并没见过这位儿媳妇,毕竟他的儿子太多了,所以唐玄宗那个时候可能不知道儿子娶的是这么一个美人。唐玄宗那个时候正宠爱李瑁的母亲武惠妃,武惠妃因为宫中谋逆之事,惊吓而死,唐玄宗郁郁寡欢,有人就进言,说李瑁的妻子杨玉环,资质无双。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有人说杨玉环资质天庭,适合纳入宫中?进言的应该知道,那是唐玄宗的儿媳妇(是正妻不是妾),为何还如此进言呢?有可能的是杨玉环本来漂亮,资质上佳,但是更有可能的是相貌或者神态像武惠妃。不管怎么说,唐玄宗之所以知道杨玉环的存在,是因为他的宠妃死了,郁郁寡欢,有人向他推荐了杨玉环。

  那么唐玄宗是如何把杨玉环纳入宫中的?分三步走。

  第一步,让杨玉环出家。毕竟是老公公纳儿媳妇,不能不找个合适的理由。是以唐玄宗用为他的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敕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搬出寿王府,住进太真宫,成为杨太真。

  第二步,给儿子再选个妃子。杨玉环出家五年后,唐玄宗给儿子李瑁又选了一个妃子,以作补偿。

  第三步,正式把杨玉环纳入宫中。给儿子选妃仅仅一个月,唐玄宗就迫不及待的把儿媳妇纳入了宫里。这一年,杨玉环27岁,而唐玄宗,61岁。

——本回答为西安鼎昂数字货币智能量化全自动炒币机器人(历时收益,数据核对,实况直播)公司整理。


用户769288457696924


唐玄宗是如何得到儿媳杨玉环的?(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我们知道,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流传已久,“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就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虽然是皇帝为了博得宠妃一笑而滥用职权,有不良影响,但也充分体现了两人的感情。

其实,杨玉环最初是唐玄宗李隆基儿子的媳妇,也就是儿媳妇,杨玉环还与李隆基儿子李瑁生活了好多年。并且李隆基最先宠爱的老婆也不是杨贵妃,那么杨玉环是如何成为唐玄宗的老婆的呢?唐玄宗李隆基又是如何得到儿媳妇杨玉环的呢?事情还要从这里说起。

1、杨玉环邂逅寿王李瑁,奉旨成婚。

杨玉环,号太真。 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唐朝宫廷音乐家、舞蹈家。蜀郡人,是隋朝旧臣杨玄琰的女儿。父母离世后被洛阳的三叔收养。杨玉环自小就模样清秀,聪明伶俐,在三叔的培养下,歌舞乐器是样样精通。她的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玉环结识了咸宜公主。开元二十二年,唐玄宗皇帝为女儿咸宜公主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仪式,杨玄璬带着杨玉环一起参加了婚礼,结果就是在这场婚礼上,唐玄宗的十八子寿王李瑁见了杨玉环,惊为天下,寿王对杨玉环的才貌仰慕不已,就央求母妃父皇赐婚。

寿王是武惠妃的心头肉,武惠妃对儿子百依百顺。儿子执意要娶杨玉环,她当然不会拦着,何况,杨家与皇室联姻已久,娶杨家的姑娘,不违反王子皇孙娶妻的规矩。但是,寿王能否如愿以偿,得听皇帝老爹的。

当时李瑁的母亲就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惠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唐玄宗哪能顶住武惠妃的劝说。武惠妃是唐明皇的心头肉,没有皇后的名分,有皇后的实权。武惠妃跟唐明皇一嘀咕,唐明皇立马答应了寿王婚事,下了一道圣旨,封杨玉环为“寿王妃”。

就这样,在武惠妃的“牵线”下,唐玄宗一道圣旨赐婚杨玉环,16岁的杨玉环嫁给了李瑁。杨玉环嫁给寿王后,二人生活十分甜蜜。时而吟诗作赋,时而莺歌燕舞,日子过得好不自在。二人本以为就这样花前月下,相守一生。

2、唐玄宗宠妃病逝,痛失爱妃无心朝政。

唐玄宗当时最爱的宠妃是李瑁的母亲,也就是武惠妃,她是女皇武则天家族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李隆基登上皇帝宝座后不久就入宫,当时武惠妃十五岁芳龄,很快得到唐玄宗的宠爱,在后宫的地位迅速上升,在宫中的地位与礼仪几与皇后比肩。李瑁是玄宗的第十八子,这个武惠妃承袭了武家的政治遗传基因,希望自己的儿子李瑁取代太子李瑛,登上储君之位。

于是,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四月,她恃宠后宫,深谋策划,勾结宰相李林甫等人,诬告太子李瑛“潜构异谋”而被废并赐死,连带另两个皇子鹗王李瑶与光王李琚,为自己的儿子登上太子之位铺平道路。不成想,这武惠妃随后患了重病(也有人说是因为武惠妃进谗言杀害了三位王子,他们死后变成厉鬼来索命)药石不进,于这年的十二月七日去世,年仅四十岁。

唐玄宗对武惠妃的去世十分悲痛与惋惜,下诏追赠为“贞顺皇后”。武惠妃的去世,使唐玄宗的心境发生很大变化,这年唐玄宗已经52岁,渐入老年,整日无心上朝,郁郁寡欢,基本上是“后庭数千,无可意者”。

3、太监高力士推荐儿媳杨玉环,唐玄宗一见倾心。

唐玄宗痛失爱妃,情绪不好,动不动就发脾气。为了唤起唐玄宗对新生活的热情,走出武惠妃之死的阴霾。有一天,太监高力士对神情萎靡的李隆基说,寿王李瑁娶了一个妃子叫杨玉环,与武惠妃极为相似,并且精通歌舞,绝世无双。唐明皇听了不但不生气,还草拟了一道圣旨,派高力士传召杨玉环。

唐玄宗在华清宫(今陕西临潼华清池)召见寿王妃杨玉环,但见她肌态丰艳,骨肉婷匀,眉不描而黛,发不漆而青,颊不脂而红,唇不涂而朱,果然倾国倾城,正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描写的一般:“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精心梳妆打扮的杨玉环简直是仙女临凡,无与伦比,让唐玄宗喜得心跳血涌,意荡神摇。他命她坐下,问其技艺。她回答说通晓音律,随后吹起玉笛,清音缭绕,逸韵悠扬。李隆基再以自己创作的《霓裳羽衣曲》示之,她略看一遍,即度入新声,且歌且舞,歌如莺啼,舞如飞天。唐玄宗听得痴了,看得醉了,当夜留下这个儿媳同宿。当时,唐玄宗51岁,杨玉环17岁。

4、唐玄宗暗度陈仓,巧夺儿媳杨玉环。

我们知道,唐代的婚俗,深受北方鲜卑、突厥、回纥等少数民族的习俗影响,打破婚姻的伦理道德限制,皇室贵族与士大夫不拘儒家道德礼法已经习以为常。唐玄宗纳儿媳杨玉环为妃,虽并非是什么惊世骇俗,但唐玄宗也非常明白,抢夺儿子的媳妇在礼制上是行不通的,毕竟自己是皇上,纵使没有御史站出来以死相谏,也会受天下人指责,堵不住悠悠之口,可他已经离不开这个女人。

无奈之下,高力士献计,以为已故太后祈福为由,让杨玉环离开寿王府出家,让杨玉环先在太真宫假做女道士,几年后,祈福已满,为表彰杨玉环,便让其还俗,封为贵妃,纳入自己宫中,这样一来也就堵住了悠悠之口。

于是,唐玄宗让杨玉环上一道表文,以给已故的太后祈福为名请求成为女道士。唐明皇假戏真做,下了道圣旨,赞扬“寿王妃”,享受荣华富贵,还不忘皇太后恩德,作为小小的王妃,这样的情怀,是何等的高尚,为了表彰“寿王妃”的道德情操,假模假样的唐玄宗赐予杨玉环“太真”的法号。从此之后,杨玉环变成了杨太真,告别寿王,住到太真宫。“太真宫”就在唐明皇的皇宫里,杨玉环可以随时入宫为皇帝侍寝。这样一来唐玄宗将要娶的就是女道士杨玉环,而不是寿王妃杨玉环了。

《旧唐书》记载,这个杨太真,真的是个宝,“资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奉承迎,动移上意”。入住“太真宫”将近五年的时候,唐明皇为了表达他的爱,封杨玉环为“贵妃”。这个封号,可不是一般的金贵。“贵妃”的封号,自唐太宗之后,再也没有封过,宠爱如武惠妃,也只是“惠妃”。就这样,杨玉环成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杨贵妃”了,可以说是华丽转身。

唐朝当时以丰腴为美,杨贵妃虽然体态丰腴,却精通音律和舞蹈,唐玄宗也是个精通音律的人,得到杨贵妃这样一个通晓音乐的宝贝,可谓是琴瑟相和,把玄宗迷的是神魂颠倒。为了宠爱杨贵妃,唐玄宗不惜重金为杨贵妃打造华清池,仅供杨贵妃一人使用,不惜千里运送荔枝博美人一笑,可见唐玄宗对杨贵妃的迷恋之深。

就这样,唐玄宗得到了儿媳妇杨玉环,虽然有违人伦,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通过转变身份的手段还是行得通的,他们的爱情故事也被传为一段佳话。






葛大小姐


  杨玉环到底有多美?有诗为证:“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就是这么美。一个女人美到让公爹一看都移不动步不搞到手誓不罢休的地步,那恐怕真的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了。要知道古代的礼仪规矩是非常森严的,即便是皇帝也要顾忌天下悠悠之口以及史家评论。而且唐玄宗还是皇帝,身边哪里会缺美女?他不但是皇帝,还是一个励精图治、大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开元二十五年(737)十月唐玄宗率领众多皇族出游骊山温泉,杨玉环也跟着骑马出游,在一群华服丽影的盛装妇人中,杨玉环显得有些脱俗。她以头巾扎髻,头巾延长下来遮着脸庞,这种头巾以质地轻薄的纱罗制成,覆在脸上时,更显温婉动人,美丽的容颜若现若隐,更让人想入非非。在和众人一起高呼“万岁”时她不禁好奇地抬眼一望,却看到身穿皇袍头戴金冠的天子正呆望着她,她不禁展颜一笑,天真无邪却又万千风情。

  这一笑坏了事,他的老公爹李隆基从此患上了单相思。有了单相思就忍不住动歪心思。而且动完歪心思后就成天跟儿媳妇腻歪在一起过二人世界,不务正业治国理政了。

  不好说李瑁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不幸的是一个绝代佳人都上了床还被老爹给抢走了,以杨玉环的姿色他没有理由不喜欢,一个人每每想起自己喜欢的人在老爹胯下辗转承欢,心中一定会滴血流泪吧。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他也是幸运的,起码在位皇帝身边的宠妃被儿子搞过的,老子还要对他怀有歉疚之情的李瑁也算是千古第一人了。

  其实在杨玉环和李瑁结婚以后,李瑁进宫请安难免要带着杨玉环,一来是孝道,二来也顺便跟老爹炫耀炫耀。古人说的好,金屋藏娇。娇艳美人就要藏起来,不能到处露脸,李瑁这一炫耀,老婆转眼就成妈了,你说冤不冤?其实唐玄宗第一次看见杨玉环就害了单相思,但是当时唐玄宗的宠妃是武惠妃,也就是萧皇后,当时也十分宠爱,两人的感情也很好,没过多久萧皇后就病重,主动腾位置了。

  杨玉环从小生在官宦世家,可不是花瓶一类的女子,不但漂亮,还有文化修养,跳舞、唱歌玩音乐,啥都没问题,典型的才女一个。李瑁对杨玉环就是一见钟情,杨玉环遇上岁数悬殊不大的白马皇子,也是很多女人一辈子做梦都想的事情,自然也是一见倾心。婚后两个人不缺油盐酱醋的,过的也恩爱。原本以李瑁的身份,不说继承皇位成为九五至尊,起码保护自己的老婆还是不在话下的。两人可以不羡鸳鸯不羡仙的厮守一辈子,书写可以作为典范的爱情故事。

  可惜看上他媳妇的不是西门庆一类的无赖,而是他的皇帝老子,他只好让贤了,这个千古缠绵的爱情故事被他老子写的荡气回肠,千回百转,果然是比他写的有文采,害的白居易都插一杠子,为他们总结了千古名篇《长恨歌》。

  就在唐玄宗郁郁寡欢的时候,高力士提醒他说寿王妃杨玉环的长相和萧皇后很像,而且杨玉环也是一个才女,精通音律,可以把她召进宫。唐玄宗一听杨玉环三个字,就打了鸡血一样,当即宣旨召请入宫侍驾,杨玉环毕竟是唐玄宗的儿媳妇,也不好把吃相整的太难看,于是唐玄宗让杨玉环先在太真宫假做女道士,顾忌这老家伙还喜欢玩制服诱惑之类的游戏。从此两人厮守缠绵,如胶似漆,须臾不能分离。

  等时机差不多成熟了,李隆基就以女道士杨玉环的名义明媒正娶,封了贵妃。虽然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但是只要皇帝老子喜欢大家都有饭吃,就一起装傻充愣齐声附和,如此一来,唐玄宗和杨玉环也就心安了,老子娶的是女道士杨玉环,跟以前的儿媳无关。

  李瑁能说什么?最是无情帝王家,不用说搞你老婆,搞你脑袋也是分分钟钟的事情。至于曾经与杨玉环山盟海誓的爱情?不提也罢,女人嘛,老不老不要紧,权力和财富才是最重要的,有了皇帝老子,谁还记得李瑁所谓的爱情?


谢金澎



唐玄宗李隆基为什么喜欢成了自己儿媳妇的杨玉环呢?杨玉环是微胖型的美女,丰满有致,那种女人,对男人最是具有诱惑力,性感动人,是现代男人们一眼看到就春心荡漾的主儿,加上能歌善舞,颇有才艺,喜欢她就不足为奇了,多数男人就喜欢丰满,有才艺,好动的女子,从心里喜欢。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唐玄宗竟然喜欢自己儿媳妇,这种花边新闻,正是世俗人们茶余饭后喜欢津津乐道的风流事儿,可这是有违伦理的事儿,被人称赃唐臭汉,也不是没有道理。做为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的皇帝,也太任性了,破坏规矩的事儿,竟然皇帝带头,起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天下拥有绝色佳容的美貌女人那么多,也不应该对自己儿媳妇动心,可知道霸占自己儿媳妇,是没有道德,人伦的无耻行为,这行为,真脏。



你可以抛开他们不道德,用他们俩不畏世俗,拥有美好爱情而去赞美,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是为欲惩尤物,而变成了歌颂他们俩美好的爱情,诗中写有做为皇帝,他们的爱情也是艰难的,他们这段不伦恋竟然那么让人津津乐道,让人挽惜吗?白居易也是心中感动于他们缠绵的爱情,而忘记了伦理道德,是不对的行为,李隆基道德的滑坡,直接让处于开元盛世如此强盛的大唐走向衰弱,任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儿媳妇哥哥杨国忠的行为,放松警惕,导致了安史之乱,这一切不得不说,是唐明皇李隆基的责任,一个人的任性妄为,可知道让天下百姓哭,让天下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倒悬之苦,这一切谁轻谁重?后果很严重啊!看,以下诗就是白居易赞美他们不轨行为的诗句。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是不是赞美他们的事呢?肯定是的。那么,唐玄宗是怎么得到自己儿媳妇的呢?唐明皇李隆基为得到杨玉环杨贵妃,分两个方面,其一是注意社会影响,虽然唐玄宗做为皇帝,拥有特权,但也不能明火执仗的派人去儿子寿王李瑁府中打死儿子,绑得美人来,其二还得安抚好儿子寿王李瑁,唐玄宗是个有心之人,为得到美人,稍微堵住当时各方的舆论,也是各种手段用尽,自己和以前十分宠爱的武惠妃的儿子的媳妇,这种事不能用强,这样会让儿子十分伤心,悲痛,不爽之极,先说其一。



其一,尽量消除社会影响方面,武惠妃死后,唐玄宗顿时失去至爱,失恋的痛苦让人心灵空虚,长吁短叹,失去美好动力,唐玄宗手下人李林甫,高力士等人也在天下四处搜罗美人,进献玄宗,玄宗没一个看的上眼。(3作3者8在7火2山7开直3播火9山号6在内)无意中高力士赞美过玄宗自家儿媳妇杨玉环如何天资国色,聪慧过人,才艺双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玄宗计上心来,宣杨玉环入宫,在入宫晋见皇帝时,要在华清池温泉中洗浴,玄宗很无耻的来了一波偷窥自己儿媳妇,此时的杨玉环二十有二岁,真是天资国色,一下就让玄宗把持不住,产生非份之想。古代至高无上的权力,想要得到什么,就能千方百计的得到,总有手下一帮溜须拍马的人帮忙运作。



玄宗利用开元二十九年正月初二太后忌日,打出的鬼主意是借为过世母亲昭成窦太后忌日,命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赐道号太真,别人称杨太真,居大明官道观,这样就把杨玉环和李瑁分离开了,私底下与杨玉环共赴巫山,瞧瞧,这和唐太宗李世民,武媚娘,唐高宗宠爱武媚娘的套路一模一样,就是这么无耻下流。公公竞然抱着儿媳妇,天天过着“温泉水滑洗凝脂。”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玄宗亲热的称呼杨玉环为娘子,和现在的心肝,宝宝,宝贝没啥区别,以显示贴心,亲热,在玄宗心中杨玉环无可替代的位置。杨玉环二十六岁,玄宗六十一岁,如果封杨玉环为皇后,显得十分不适合,她比玄宗儿子李瑁都要小,没办法,只好封杨玉环为贵妃,就是后来一贯的称她为杨贵妃。事实上的后宫之主。



封杨玉环为贵妃之时,同时册封寿王另一个美女韦氏为正妃,这样让人忘掉了寿王李瑁上一段婚姻。既安抚了儿子李瑁,又勉强为自己正了一下名。



其二玄宗夺走儿媳妇杨玉环后,给儿子李瑁弄了另一个美女给他,以一厢情愿的想法,安抚儿子的情绪。李瑁是敢怒不敢言,后来是郁郁而终。



以上玄宗的行为, 说明玄宗的晚年昏庸无道,任用奸侫,安于享乐,虽然用迂回的手段夺走自己儿子所爱,但明眼人一看就知,后来天下大乱,安禄山攻打长安,玄宗携贵妃逃亡四川,走到广元马驿坡,手下将士怒不可遏,认为是贵妃无德,魅惑玄宗,导致疏于政事,迁怒于贵妃,一致要求处死贵妃,否则不肯在走,有发生兵变的危险,玄宗万分不舍,迫于形势,只好忍痛割爱,溢死贵妃。做不道德的事,人在做,天在看,一时爽快,终有报应之时,只是报应来的迟早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