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期以后,你是如何看待死亡这个问题的,对此有什么感受?

老左心理工作室



老六212788


有句话说,黄泉路上无老少。不独老年,每个人,都面临这个问题。生老病死,人之常情。究竟如何对待呢?本文列出以下几种,谈谈管窥。

用理性思维来解读。鲁迅先生讲过一个故事:某家生了一个孩子,满月之后抱出来想讨众人口喜祝贺,一个说:这孩子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将来会大富大贵。是得到了这家人的由衷感谢;又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于是一家人齐动手,将其痛打了一顿。说大富大贵的得到了一番感谢;说将来要死的,得到了痛打。许谎者得感谢,实话的换来胖揍。虽然,每个生命的诞生,其过程无论短暂还是漫长,是精彩绝伦,亦或沉静平凡等,但是,“综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用幻想来编织亡灵。国人关于死亡后,托生转世只是一种幻想。《史记》记载:刘邦前世是真龙,今生转世为君王。民间有阎王、无常,奈何桥,转世托生等;西方宗教关于死亡,有天堂地狱之分;古埃及的《亡灵书》,如木乃伊,人死亡后裹好尸体,待灵魂周游世界回来,即可起死回生等。传说也好,宗教也好,都对死亡抱有幻想。而现代科学态度,死亡,就意味着鲜活的生命消失,由一种物质转换成了另一种物质而已。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没有例外。

用切身体会感知死亡。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对爱妻的死亡,倾诉了无尽的哀思,令人潸然泪下;而“我失骄阳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询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同为怀念逝者,读来却那么的激越昂扬,极富浪漫主义的情怀;而死而复生的人,对死亡的理解,则是另一番感受。同事一行人出差遇到车祸,其中三个重伤,可以用死而复生来形容。经过救治康复,恢复正常后,他们最深的感受是:大彻大悟,看淡名利,珍惜生命。等等等。

至于笔者,如前所述,以平常之心看待生死,以理性面对生命之消逝。当然,藏克家说的: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有的人死了,但却还活着。则是另一番“死亡”意义了。


出于幽谷


我己经亲证了生命本质真理即解开了生命奧秘之谜实现了生命永恒存在的自在的目的了。己经超越了生死之忧患。我的晚年就是随缘传播生命本质真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