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活都是你乾的,創意也都是你的,但最終成果要被整天混吃等死的領導分去一半,請問你會怎麼做?

Zafery


農夫養了兩隻牛,春天帶著牛犁地播種, 牛很勤勞,秋天農夫的稻穀收穫最多,受到大家的稱讚和羨慕。牛A聽了不爽,說地是我們耕了,這小傢伙也沒出什麼力,憑什麼功勞是他的。牛B說,我看你是真牛,人家是管牛的,別說功勞,錢也都是入他口袋,再分點吃給我們。職場就是這樣,功勞本就是領導員工各一份,如何分,公司有公司的規則,只要合乎規矩,就不存在搶功勞的說法。

一、領導真的混吃等死嗎,不妨這樣看

領導混吃等死的情況是有,但很多時候員工總是帶著自己的偏見看領導,認為自己幹活多,領導只會在辦公室吹空調,團隊幹出成績還得歸於領導的管理有方。這究竟是自己的看法太主觀,還是領導真的在混吃等死,可以聽聽其他同事的看法,領導在公司裡的口碑,其次可以看領導過往的工作閱歷和成就,是不是有真材實料,再多瞭解領導的工作安排,心裡自然就有個大概的判斷。

領導本不就是幹基層的活,要是真的幹了,那叫不務正業,員工拿自己的工作量和領導比,也是笑話,工廠工人幹得再多再累,公司也還是更重視中層管理者。另外不要輕視領導開會,監督管理員工,出去應酬的工作,這是他的本職。做員工,不要糾結領導幹多少工作,要看領導有沒有給我們工作上的指導和支持,給我們的職業發展帶來助力。

二、員工幹得好,領導管理有功,是職場常態,前期多積累功勞

職場人講究“在其位,謀其職”。從公司的角度,把項目交給中層管理者負責,看重的是結果,即對方能帶好團隊,創造出足夠的業績和價值。至於如何管理團隊,做好不違反公司管理制度,不違法,便可以根據自己的方法來管。而員工在團隊中能夠發揮出優勢,把活兒幹好,不能說完全是個人的功能,領導的管理,團隊的氛圍,也是一種助力。

團隊做出了成績,領導有功勞是必定的,很多時候功勞都歸於管理者身上也很常見。反之,領導能分一半功勞給員工,已經是對員工的認可,職場新人萬不可太敏感,認為做好了工作,所有功勞就該全歸功於自己,這種想法很危險,會被領導和同事所反感。新人不必急於求成,前期多積累功勞和個人價值,在公司沒機會,出去也能找到平臺。

三、領導有問題,自己摸索晉升途徑,多展示價值,厚積薄發

如果領導真的有問題,在辦公室混吃等死,搶我們功勞。那這樣人能在公司做領導,要麼有後臺,要麼有機遇,想要越級舉報駁倒對方,最後也只會自損八百,由得他折騰。如果他沒後臺,這樣的人至少也混不下去。

我們還得自己摸索在公司的晉升途徑,公司明面上的晉升要求,決定我們晉升發展的人是誰,如何獲得對方的注意和認可,做人低調點,做事張揚點,尤其是做出成績,更多人知道更好。只要個人有能力有價值,厚積爆發,不用怕會被埋沒。


學習委猿


我是馮阿元,我認為作為職場新人,在現實的職場當中,自己的勞動成果被他人分享,是非常常見的,我們應該客觀看待,然後分析原因正確處理。

先說一個真實的案例,我大學畢業後到一家物流公司工作,當時領導分配了一項任務讓大家把整個區域的商家都分類整理,為了使目標市場更加細分也有針對性,當時一個組的成員有5個人,除了組長,副組長加上我還有兩個人,其中一個姐懷孕了,另一個哥是關係戶過來的,所以幹活的其實只有我自己一個人。

既然來了就好好幹吧,後來我一個人騎著電動車把所在區域的商家都摸排了一遍,拍了照分類整理,並且製作了PPT在例會上分享,領導看了以後很滿意,給了我們優秀。

其實當時的自己也很不爽,為什麼幹活的只有自己,最後榮譽卻是大家的,但是後來反思了一下覺得既然是新人就少抱怨,畢竟乾的多了就當積攢經驗了,對自己也沒有壞處。

想通以後,也就沒在把這件事當回事,慢慢乾的越來越起勁,年底的時候被評為了優秀員工。

說這樣一個真實的案例也是為了說明在職場中,尤其是新人面對自己的勞動成果被他人所佔有是非常常見的,我們應該客觀看待。

1.少抱怨,當成學習的機會


尤其是職場新人,剛進一個公司,一個行業自己什麼都不懂,多幹點、多承擔點是沒什麼懷處的。

我們可以把它當成學習的一種機會,藉此機會瞭解整個行業的發展規律,業務流程是怎樣的,從而積攢經驗,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

2.間接說明你的能力突出


既然最後的勞動成果被他人分享了,首先說明這項工作任務已經完成並且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認可,這也間接說明你在其中所做的貢獻得到了認可。

如果你付出了半天,但是最後成果不理想,那麼就是別人想佔有你的成果也佔有不了,其實反而說明你的能力突出,總比什麼都幹不了要好。

因此,面對這種情況不要沮喪,反而應該客觀看待,作為職場新人一時的吃虧沒什麼,就當是交學費了,也為日後積攢經驗打了基礎。

3.保持平和的心態,正確對待職場中的不公平


要知道,在職場中工作,我們總會面對一些不公平的現象,有的我們可以利用合法的途徑解決,但是更多的我們卻無能為力。

所以此時要問下自己,自己在這份工作中能得到什麼?

如果覺得這份工作還能給自己帶來許多有價值的東西,還有許多職場知識自己沒有學會,那麼不防忍一下再幹一段時間再說;如果覺得不能忍受這種不公平的現象,那麼可以和領導說明情況,讓大boss來處理,實在不行離開公司也是可以的。

總之就是要認真分析一下情況,謹慎處理,千萬不要衝動,讓自己後悔。

不管怎樣,職場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是最重要的,就算別人一時能夠竊取你的勞動成果,但是要知道這些知識和技能畢竟是你自己的,也不可能永遠被別人所不勞而獲。


馮阿元


職場老人也如此呢!2006年做一個課題,野外調查是我,資料整理是我,論文寫作是我,論文答辯是我,最後成果獲獎時,我排第五名。局長排名第一;主管技術的局長排名第二;主管科技的科長排名第三;單位領導排名第四;本人排名第五。第二年,單位領導又要了一個項目讓我做,我把調查數據搞好了交給領導了就不管了,結果這項目的論文都沒有寫出來,給整黃了。自這以後我便不參加科研項目了。


老榕樹林


職場新人遇到這類問題的時候會很多,我在剛剛開始上班的時候也遇見過。這是一種沒有辦法的事兒,當時我也沒有處理好,對自己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我的觀點是:這次的事兒已經過去,暫且放下,下一次一定要採取一些措施,把自己的努力和成績展現出來。

01.自己的經歷。

當初從基層車間進入單位辦公室的時候,第一個崗位從事的是技術管理的崗位。自己那時候很年輕,學什麼都很快,理論知識和現場經驗很充足,部門領導把他負責的修改技術作業標準的工作交給了我,他自己無事一身輕,優哉遊哉。

我剛從一線崗位轉崗過來,幹勁十足。每天加班加點的工作,採取網上查資料、翻遍相關的理論書籍、到現場實地勘察等一系列手段,很快完成了工作任務交給領導。領導美滋滋的把修改後的草案交給單位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審核,受到了一致好評,還發了幾百元的獎金。

整個工作的成績中根本沒有我什麼事兒,只是在獎金髮下來之後,領導請我簡單的吃頓飯,貌似也就花了幾十元。對此我當時很是氣憤,還當著同事的面和領導吵過架,最後弄的領導看不上,同事不待見。後來單位領導也知道了這件事兒,把握調整到了綜合管理部門。

02.後來我總結的處理方法。

經過這件事兒之後,我總結了一下自己的經驗,後來儘量避免了類似事情的發生。做人要低調,但是在單位這種環境比較複雜的情況下,做事兒一定要高調。

工作的時候,一定不能只顧低頭幹活,一定要積極參與問題的討論和研究的過程。主動要求參與由上級領導主持的相關會議,經常針對工作中的問題和領導、同事進行研究,或者請教,目的就是讓領導和大家都知道你在做這件事兒,而且很用心。

在工作有進展的時候,一定注意在上級領導或者部門其他領導在場的時候,抓住時機談一些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自己思考的問題,償明自己的一些觀點。讓大家知道自己的能力。把自己做作的工作展示出來,不能只知道悶頭幹活。

03.總結一下。

總之,工作雖然是為自己在做,但是成績讓別人拿走,總有些不順心。面對這種情況,做事兒的時候高調一些,把自己做的事兒展示出來,讓別人知道自己在這件工作上的成績,領導也就不會動把功勞據為己有的想法了,最起碼也會收斂許多。職場如江湖,且行且謹慎!


率職之言


“劍心職場”觀點:這位朋友,你的怨念很深呀!但作為職場中的過來人,我很遺憾地告訴你,你的抱怨沒有任何道理。別說你的領導分去你一半勞動成果,就算是他全部拿走,你也不應該有任何脾氣。沒有其他理由,就因為人家是你的領導。

作為職場新人,你有這樣的想法,還是可以理解的。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就跟著團隊做項目,但主要是做一些輔助性的工作,比如收集一下資料,做做排版什麼的。當時有個項目馬上就到截止日期了,但遲遲不能驗收交接。因為項目中有個模塊,我們做了很多方案,客戶還是不滿意。

有天,團隊開頭腦風暴會議,結果還是沒什麼好的創意。就在大家愁眉不展的時候,項目經理突然問了我一句:“小趙,你有什麼想法嗎?”

我當時一愣,因為按照慣例,我這個新人是沒資格發言的,平時參加會議,也是做一些記錄工作。不過好在我也一直跟著這個項目,停頓了幾秒,然後說了一些自己的想法。當我說完,我能感覺到項目經理的眼睛都發光了。最終的結果,就是按照我的創意完成方案,客戶非常滿意。

後來,老闆給我們開慶功會。經理對我的貢獻,連提都沒有提一下。我當時心理很不平衡。

會後,同事王哥看出我情緒低落,也大概猜到了原因,就開導了我幾句。我還是忍不住在那些抱怨。王哥開始變得嚴肅起來,問了我一個問題:“小趙,你還記得自己的工作職責嗎?”

“當然記得。”說完,我就背了一遍。

“你背得很熟練,但是你忘了最後一條:完成領導交代的其他任務。而這條才是最重要的。作為下屬,你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服務好你的上級。”

我當時似懂非懂。後來隨著工作經驗的增加,尤其是自己做管理工作後,越來越認同這句話。管理者與普通員工的本質區別,是管理者通過他人來完成工作目標。換句話說,下屬的工作,本來就是上級工作的一部分。你做好了,人家領功勞;你做不好,人家擔責任。這不是很正常嘛?

至於問題中說的“混吃等死”,我覺得這種說法有失偏頗。管理有四大基本職能:計劃、領導、組織、控制。不用詳細闡述,只是顧名思義,你也會發現這四大職能裡,沒有一條要求管理者必須親手去做具體工作。管理者從來都是負責決策和 協調,而員工才負責執行。


最後,回答一下“怎麼辦”的問題。

如果你認同我前面說的話,你就會覺得這都不是事兒,該幹嘛幹嘛就行了。如果你不認同,我再送你一個職場九字箴言:要麼忍,要麼狠,要麼滾。翻譯一下就是,自己實力不行就忍著;實力可以不想忍,就想辦法“幹掉”自己的領導;實力不行又不想忍,就換個地方吧!


劍心職場


其實在我看來,這是每一個新人必須經歷的階段。想當年,我剛入職,半年的時間就攻克了一個難題,結果年終時確是領導的貢獻,領導也因此拿了優秀經理。按理來說,我應該很氣憤,但是我覺得這個並沒有值得抱怨的地方。在我看來有幾個原因。

1.作為新人,付出固然重要,但領導提供了想法和資源

作為新人,你任勞任怨付出,得到了成果,卻不是你的,請不要抱怨。因為你付出的是勞動,但最重要的是想法。一般來說一個好的想法是建立在豐富的經驗之上,有了想法,也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驗證了。所以說開始階段,你付出的想法少,當然功勞大部分也不屬於你。

2.新人階段重要的是學習經驗,其他當做磨鍊,放平心態。

初入職場,最重要的是學習經驗,功勞一般屬於上級,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所以,你一定要放平心態,懂得付出的重要性。如果你不去學習經驗,只知道蠻幹,永遠功勞輪不到你。

所以說,新人最重要的是學習經驗,放平心態。當你當上了領導,功勞依然就是你的了。


凌晨六點的流星


領導格局分三等,一等者努力為下屬爭功勞、二等者分享下屬功勞、三等者搶下屬全部功勞。從題主的描述來看,你的領導應該屬於第二類,說明他還懂點管理,知道有肉一起吃、有湯一起喝的道理,對你來說,未必是件壞事。

我們單位有個領導,才是真正的“厚臉皮”。他是個博士,特招人才,單位給予的平臺、空間很大。

當領導之前,他一天到晚在一線待著,工作很拼命,最終幹出了一些成績,同事們都很服他。單位總經理見他這麼出色,2017年,提拔他擔任中層幹部,分管科研項目管理。

從那時起,他開始慢慢地變味了,漸漸地不做科研、不搞項目。任務完不成時,他推脫是下屬的全責,與自己無關;任務完成時,他強說自己的功勞,與下屬無關。更奇葩地是,年底評比時,他公開“偷”下屬的科研成果,然後以個人名義去申請獎勵和榮譽。每年考核,他自己一身榮譽、獎勵,下屬只能打醬油、喝西北風。

有些下屬憤懣不平,時不時向上級反饋情況,沒過多久,領導撤了他的職,又變成了普通老百姓一枚。格局太小,當不了領導。

大部分情況下,領導“貪圖”下屬功勞,其實是雙方之間的利益捆綁,職場中很常見。作為“打工者”,平常心對待吧。理由有以下幾點:

下屬有沒有功勞,大部分情況下,直屬領導說了算。

金字塔型組織架構中,直屬領導是企業管理承上啟下的中心點,下屬的好壞,大部分時候,他們說了算。

在上一級領導者看來,某個項目完成了,分管下屬有功勞,具體是下一層級的哪個人負責,他們並不關心。

因此,直屬領導看似“貪圖”了下屬的功勞,實則必然。

到了下一個層級,一個項目,N個職工參與,誰的功勞大、誰的功勞小,也是由直屬領導書寫功勞簿。

領導表面上看似不作為,不一定毫無貢獻。

領導,領著團隊、指導方向,他們的價值更多地體現在策劃、組織、引導方面。

比如,題主是一個職場新人,很難想象沒有領導的幫助,獨自一人成功完成某項工作。要知道,一個項目是否能夠順利完成,涉及公司各個部門、層級,單說資源的分配、調度,職場新人就無法安排妥當。您的的努力、創意,是項目的加分項,但還是遠遠不夠。

因此,有些時候,不是領導不作為,只是下屬不知道罷了。

領導不關注項目的進度,含義是多重的。

根據職責對等原則,領導是項目能否完成的第一責任人,他其實更加關注項目的完成情況。如果,某一個項目,領導絲毫不關心,有三種情況:

1、這個項目可有可無;

2、這個項目很簡單,沒必要關注;

3、這個項目難度一般,適合新員工練手。

無論哪一條,對於下屬而言,都不能因為個人有一點點付出和成績,就看輕領導的存在,這是不恰當的。同時,作為一個下屬,也沒必要對領導過於斤斤計較,您目前的優先項是提高工作技能,努力學習,做出成績。


HR拾壹


【蘇羨觀點】趕快謝謝你領導,因為他至少還留了一半功勞給你。按照你的意思,領導就應該把功勞全都算在你頭上嗎?沒有領導的同意、支持,你的創意能執行嗎?反過來說,如果你的創意失敗了,責任全都讓你承擔,你會同意嗎?

一、將單打獨鬥的英雄主義轉變成雙方合作的雙贏思想

對於剛進入職場的新人,一定要放棄那種單打獨鬥的個人英雄主義思想,以為憑自己就可以把任務乾的漂漂亮亮,憑自己個人就可以拯救部門、公司於水火之中,這種思想很危險,會讓你憤世嫉俗,心態不穩。職場靠的是合作,最簡單的合作就是你和領導兩個人。可能在這個任務中,大部分工作都是你乾的,領導看似沒做什麼,但沒有領導的批准、支持,你能執行並把這個項目幹好嗎?顯然不能,你可能還沒開始,領導就斃了你的創意,領導就覺得你這個創意不好,你能有什麼辦法?你可以把它當做一種職場潛規則,學會去適應,至少目前的你還沒有足夠的能量去反抗。

這其實是一個雙贏的過程。你提的創意你乾的活,項目成功了,你的直屬領導完成了業績,在大領導面前有面,獲得更多繼續升職的機會,而你獲得了直屬領導的信任和肯定,如果你處理得當,跟直屬領導關係更加融洽,他會給你更多的權力和資源,你就可以得到更多鍛鍊的機會,能力提升更快,同時直屬領導在上級領導面前哪怕提一下你,對你也是有好處的。

不要覺得自己吃虧,也不要想著一次吃成胖子,作為新人,來日方長,你現在關鍵是要爭取更多鍛鍊的機會,把自己打造成該領域專業人才,

二、能當上領導必然有兩把刷子,只是你道行太淺,看不透而已。

我們部門有一位技術專家,五六十歲的樣子,早年的時候,公司高層想讓他幹部門一把手,但他拒絕了,嫌壓力太大,不自由。現在每天在電腦前工作一會兒就去小房間抽菸喝茶,領導見他還要客客氣氣。為啥呢?不僅因為他的技術水平,還因為他是全國某協會的副主席,更因為他早年積累下的強大人脈。如果公司出現重大的技術問題,別說部門領導,就是公司領導請不動的專家,他都能請來,一句話,只要是這個領域的問題,他都能解決。他就是公司的定海神針,有他在,領導才心安。

不要武斷地去評判領導的能力。有可能是能力很強,關鍵時刻用的上,也有可能領導能力一般,但關係很硬。能力和關係哪個重要?能解決問題最重要。領導解決不了問題,但他能請到人來解決,不也很厲害嗎?

三、職場新人遇到這種場景,該怎麼做呢

1. 擺正心態。不要想著獨吞功勞,要感激領導支持你的方案,如果領導分你一半功勞,那更得感謝,你並不吃虧。

2. 初心不改。繼續提供更好的創意和方案,多向領導請示和彙報,贏得領導更多的信任和肯定。

總結

職場新人切忌邀功心切,更不要想著一下子平步青雲。職場之路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幹好每一個項目,做好每一件小事,把握住自己能掌控的,一步一個腳印。


蘇羨Gavin


有的人夜郎自大。是的 有的人一句話。就值錢。比你一輩子掙得多。記得馬俊仁一箇中藥處方賣了30000000萬元人民幣。處方給別人賣一輩子賣不了 沒有人要呀。


知褔樂


遇到這種情況,題主首先要做的是分析當前公司以及自己的情況,然後再根據當前情況做出應對,主要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一、領導有很強硬的後臺,自己無法改變現狀

很多時候如果一個領導整天混吃等死,卻還依然可以在崗位上,很有可能這個領導背後有很強硬的後臺。而且因為這個後臺的存在,往往普通員工是沒有辦法通過自身的努力,或者一些方法去改變現狀的。

在這種情況下,題主需要做的就是調整自己的心態,去接受現狀,然後集中精力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比如很多職場新人,一畢業去的都是大公司,往往在這些公司裡可以學到很多的專業技能,同時也能學到職場的生存之道。

所以題主大可以不要太在意自己的功勞被搶,專心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硬道理。

二、領導沒有後臺,後期有可能改變現狀

之前聽一位學員聊過類似的情況,學員的領導本身沒有什麼後臺,但是因為非常會在公司高層面前表現,使得很快的晉升為中層,成為學員領導。

但是這位領導對待下屬就存在題主說的情況,且更甚。據學員描述,他的領導不僅把下屬的功勞全部攬在自己身上,同時一旦遇到什麼問題,從來不會承擔責任,而是會把責任全部推給下屬。

最終因為領導這樣的行為,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他很多的同事要求離職,最終高層也發現了問題所在,這位領導被辭。

所以,如果題主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那不妨先忍耐,既然領導搶自己的功勞,那很有可能也會搶別人的功勞,自然也會引起別人的不滿,而眾人的不滿最終一定會反應到高層那裡。

三、題主自己事業心較強,想要儘快升職

每個人對於事業的規劃是不同的,如果是一個事業心較強,想要儘快升職的人,一定希望自己的領導能力很強,而且希望自己能夠得到領導的賞識,從而得到晉升。

如果題主是這樣的人,而且對自己的職業規劃也非常有想法,那麼很顯然是不適合現在的領導的,後面也難免遇到更多的問題和磨合。與其這樣,倒不如嘗試換個團隊或者換個公司,以便自己的職業發展更為順暢。

以上是公子的一些建議,公子想提醒的是:作為職場新人,有時候相比功勞更重要的還是自身能力的提升。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