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寄生虫》能提名最佳影片?

百国帝


我看的比较简单和简略

首先,《寄生虫》拿下了去年的金棕榈,这首先就为这部电影在全世界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度。其次当这部电影刚开始在北美上映的时候,烂番茄99%并且其他的口碑和评分也创下了在美国上映的外国电影的记录。

回到电影本身,《寄生虫》可谓是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完美结合。电影的剧本、剪辑、布景、摄影等在内的许多环节都有许多的闪光点。表演前段时间也打败了《爱尔兰人》拿下了美国工会最佳群戏。

所以《寄生虫》可以说成是导演奉俊昊用心雕琢出的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当然《寄生虫》的提名对于韩国电影来说是创造历史性的,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寄生虫》提名已经胜利了





团团电影推荐


韩国电影《寄生虫》拿下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国际电影4项重磅大奖,这在奥斯卡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如此殊荣颁给非英语影片,《寄生虫》也创造了韩国电影史上的多个第一。

这部奉俊昊执导的纯韩国电影,打败《1917》《爱尔兰人》《好莱坞往事》《小丑》《婚姻故事》等劲敌,最终成为本届奥斯卡最大赢家。此前《寄生虫》已经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影片,如今又在奥斯卡捧上小金人,奉俊昊也将韩国电影,在世界上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部电影直接展现了韩国国家的一种贫富差距,让人反思社会问题,创造出了一种有创造性的东西,这部电影讲了很多穷人和富人,还有资本主义等,观众能得到更多感慨与共鸣。

另外《寄生虫》能获奖也是因为今年奥斯卡扩大了评委阵容,不全是那些古板的老家伙了,截止2019年7月奥斯卡评委人数超过1万名,各种肤色,性别,国度的电影人都参与进来,从而稀释了美国本土评委的话语权。还有就是《寄生虫》在美国的发行方NEON公司很给力,即便是优秀的影片,如果评委没看到也是不能获奖的,毕竟参加的影片有上百部,如何让评委们注意到《寄生虫》很关键,为此NEON公司花重金在颁奖季公关,推广影片。



梦哥自媒体


我觉得这部电影还是不错,讲述贫穷的一家人,住地下室,却各有才华,由于学长的给的一次机会,让男主有机会去富人家,做补习课家教,然后开始利用各种手段,一直到男主的妹妹 进入富人家,,在然后爸爸进入,又想办法让妈妈进入!之所以说各有才华,男主几次复考未能如愿,但是确积累了丰富的临考经验,让富人家觉得他是个高材生并留任家教,,而妹妹通过网吧电脑三两下就给哥哥搞了个以假乱真的文凭,有通过自己手段,让自己的爸爸当上了富家人的专职司机就这样一家人寄宿在富家人家里!

个人观后感想:生活在地下室,过着穷人生活的一家人,对富家人生活的渴望,以及家人的亲情!男主有好的去处,不忘妹妹,而妹妹又不忘老爸,剩下妈妈当然也要想办法一起进入富家人,影片对人性的,描述很值得人反思!从开片的穷人的角度看是为了一家人更好的生活,而从,被挤兑走的,保姆司机,又让人觉得人心不足蛇吞象,为了进入富家人甚至可以各种手段!!!这部《寄生虫》是由奉俊昊执导,宋康昊、李善均、赵汝珍、崔宇植和朴素丹等主演的韩国悬疑惊悚类电影,于2019年5月30日在韩影片 荣获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第77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均为韩国电影首次获得该类奖项,并在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同时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以及最佳国际影片四项大奖,是史上首部获得奥斯卡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原创剧本奖的亚洲电影及非英语电影。



我真的来了


1月13日晚,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公布提名名单,口碑剧情兼具的《寄生虫》荣获奥斯卡6项最终提名,刷新韩国电影新纪录!《寄生虫》讲的是穷人内部的问题,思维固化、自尊心强、做事没有计划,有时为了生存,也不自觉地变得残忍欺诈。这部影片仅仅是讲不同阶级之间的差异与冲突,那么它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呢?凭什么能在众多优秀作品中突出重围,占据一席之地?

《寄生虫》豆瓣评分8.7,好评如潮。阶级的固化,高阶的富足和自由,底层的挣扎与希望,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与其它影片对阶级差异的展现方式不同,《寄生虫》并未大行批驳之道。更令人欣喜的是,导演奉俊昊一展极强的叙事力,层见叠出的巧合与意外,让文本回旋于喜剧、悲剧的奇妙氛围中。电影导演奉俊昊也是继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之后第二个同时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国际电影三项大奖的亚洲导演。

片子前面看像喜剧,中间看像悬疑,结尾看像悲剧。奉俊浩贯穿全片最重要的一条线就是“气味”,那是穷人与生俱来的烙印,同时也是压死老金心中的最后一根稻草,挥刀直接杀了朴社长,用血淋淋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中贫与富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影片黑色幽默运用娴熟,仿佛一支荒诞诙谐和悚然沉重交织的变奏曲,体验阶级间巨大的落差。

片子前面看像喜剧,中间看像悬疑,结尾看像悲剧。奉俊浩贯穿全片最重要的一条线就是“气味”,那是穷人与生俱来的烙印,同时也是压死老金心中的最后一根稻草,挥刀直接杀了朴社长,用血淋淋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中贫与富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影片黑色幽默运用娴熟,仿佛一支荒诞诙谐和悚然沉重交织的变奏曲,体验阶级间巨大的落差。

奉俊昊导演在对故事和情绪渲染的把控上,一如既往的厉害。故事多重嵌套,“地下世界”对于庭院阳光的渴望,对于有钱和善良之间关系的探讨,都描绘出富人根植的对下层的嫌恶,以及下层难以抹去的自卑。它比直接呈现穷人不幸的《小偷家族》更具戏剧张力也更动态,让观众在思索问题时亦可获得惊喜、忧虑的丰富情绪。

无论根植韩国本土的《汉江怪物》还是更具国际视野的《雪国列车》,奉俊昊的拿手好戏素来都是剧情铺排上出乎意料的反转,且他设计的转折又次次愈发残酷。最后一场大雨,不但冲刷了金基泽一家“行骗”换来的短暂舒适和“寄生”的光鲜,雨水往下急速淌走、这家人也步步走下来,终究被打回原形——影像化的比喻展示阶层的差异当真生动妙趣。

《寄生虫》是个好故事,但同时它也是个假故事。影片在某些部分逻辑不通,经不起推敲。穷人能言善辩,个个骗术精湛,有此骗术和演技还用住地下室?富人单纯无脑,不断被骗,以这种智商真能胜任社长、能住上豪宅?如此逻辑不通怎么能算一个好故事呢?

这一系列不符合常理的剧情,看似奇谬,然则相当写实,两种风格杂糅兼备,使娱乐性十足可观,作为商业类型片亦能把准市场的脉,不得不佩服奉俊昊可媲美诺兰。《寄生虫》电影的每一个细节都被导演精确无比地掌控在手中,呈现一个很容易被人觉得狗血的荒诞社会寓言。观众会为影片的剧情大呼过瘾,也能轻易明白电影所要呈现的阶级鸿沟,奉俊昊用技巧很大程度上把故事的荒谬消解成荒诞。虽有戛纳金棕榈的光环,但是没有观影门槛,这是均衡艺术得到的理想结果。电影中的不写实突出生活的写实,这恰恰是电影的可贵之处。

《寄生虫》很荒诞,把矛盾戏剧化,把阶级的差异展现给人看,但又无既定偏见又很现实。奉俊昊并没人云亦云絮叨仇富心理或两个流层间的博弈(譬如《雪国列车》),相反,“寄生”已经点出穷人对富人甘愿依附的心理和生存状态。而改变命运、打破分化的理想影片有无呈现呢?有,但只在片末儿子写信的展望幻想中,是个开放式结尾,这种人文关怀就很聪明。这个开放性结局,对他们一家来说,美好的结局可能就是儿子信中的样子,但并没有实现,也意味着现实不可能这样。

虽有阶级的对立,但没有阶级的对错。虽然很多时候人们都不想承认和面对,但高阶和底层,是无法逃避的存在。金基泽杀的不是朴社长本人,杀的是他所代表的阶层。影片看完很压抑,阶级之间的矛盾自古就有,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们的贫穷不仅仅是没有钱,从骨子里就是穷的。贪婪、不会满足、不知恩图报,把自己的贫穷怪到无辜的富人身上。明明每个人都会做梦,却不是每个人都能造梦,究竟是没有造梦的手,还是没有造梦的天梯?很明显,他们只是不愿意把精力用在正途上。

影片对细节的处理,导演的另辟蹊径等等,都奠定了《寄生虫》不断冲击国际大奖的基础,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势在必得!《寄生虫》中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他们不是有钱却很善良,而是有钱所以善良。看似很有道理,但有钱和善良之间并无关联。聪明是种天赋,善良是种选择,坏的从来都是人心,而不是贫富阶级。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请为之努力,拼尽全力死磕,成功的世界里从来都没有抱怨,没有不公平,你所得到的,也正是与之匹配的付出。不用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金基泽一家通过投机取巧获得的成就终会失去,最终打回原形。


小城大大555


很高兴能回答你这个问题,首先你得先了解这个电影。他获得的奖项非常多,特别是外国人的肯定。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也是韩国电影首次拿下金棕榈大奖),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共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外国能获得这么多的奖项,肯定有它独特的魅力。

《寄生虫》是由宋康昊、李善均所演,影片讲的是在一个国家的最底层,生活贫困,又是无业游民的一家四口,在大儿子基宇隐瞒真实学历,去担任最富有的家庭当家教后,经过层层的欺骗,一家人的生活渐渐起了变化。这部电影到底有多深刻?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视觉,总共结论出了几个观点,谢谢采纳😊

1.看过电影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的变太社会,有钱人富有的很,而穷人在最底层的苦苦挣扎,让人感受到可怕与愤怒,非常强烈的不公正感,把穷人与富人的对比,形象鲜明的刻画了出来,下面图片有一张,两位主角蹲在窗子马桶旁边,就是为了蹭一下WIFI,活中的不得已而己,“穷”的一种可怕 ,他们的现实,贴近生活,它还会包括社会资源的不平等、机会的不平等、规则抱怨。

2、那就是几位演员演得非常的好,没有演员生动的表演,也不会造成这部电影如此的优秀,还有优秀的编剧,《寄生虫》片中管家模仿朝鲜的电视主持人,模仿的是非常有名的李春姬,非常的真实。

3.这部电影在描述贫富差距的时候,是一种喜剧的电影手法表现出来,但其实是一种悲剧,幽默中带点悲情,非常的真切而现实,矛盾中又带着可怕。富人对穷人的鄙视,穷人对富人的憎恨,都是矛盾最后被激化的根本原因。

4.以下图片中,大多都是寄生虫的海报,其中有一张每个人都被蒙上了眼睛,其实我有一点不懂,为什么要蒙上眼睛?而且带着一种恐怖的感觉😱,去想一下,假如你的眼睛被蒙住,而眼睛就是心灵的窗户,心灵都被关掉了,那你的世界不是黑暗的吗?还有其他几张有,一双白色的腿,而且是半身腿,看着阴森恐怖,有点像死人的,也好像影射着什么😳。

我的感受大概就如此,正因为他优秀,所以才能名最佳影片吧









快看剧吧


《寄生虫》的故事是有趣的,主题是深刻的,娱乐性和现实主义相得益彰,通过对韩国社会的剖析展现了全球贫富差异的事实。一部好的影片绝不只是拍给某一部分人看的,而是不分国界的观众都能有所领悟。

《寄生虫》带来的是历史性突破,纵观中日韩电影,韩国电影一直以来是与奥斯卡最有距离感的。单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已改名最佳国际电影)来看,日本是获奖最多的,包括黑泽明的《罗生门》、衣笠贞之助的《地狱门》、加藤泰的《宫本武藏》以及泷田洋二郎的《入殓师》等。从电影创者来看,李安曾凭借《断臂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两界最佳导演,成龙则荣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在《寄生虫》之前,韩国电影在奥斯卡的最后成绩就是2010金泰均的《赤脚梦想》和去年李沧东的《燃烧》,入选最佳外语片奖九强。但这一次,全世界电影人都会记住《寄生虫》,记住奉俊昊,并且重视韩国电影。



LG视频


因为《寄生虫》这部电影直接展现了韩国国家的一种贫富差距,让人反思社会问题,创造出了一种有创造性的东西,这部电影讲了很多穷人和富人,还有资本主义等,观众能得到更多感慨与共鸣,举个例子:开头就是两个年轻人拿着手机四处寻找wifi,这就像平时生活中的我们一样,马上就找到了共同点!


甜沁子


相信当奥斯卡最佳影片公布时,无数人都被震惊了,但实际上这样的结果并非偶然,从《寄生虫》一路横扫各大工会的势头就能看出,从申奥起跑之初 《寄生虫》就俘获了大量评委的心。那么,问题来了,天下的优秀影片如此之多,为什么偏偏就是《寄生虫》呢?

《寄生虫》最终获得最佳原创剧本,这无疑是进军最佳影片的关键因素,再加上他也获得了最佳导演,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寄生虫》在投票环节,绝对位于最佳影片候选前三名。

获得最佳改编剧本的是《乔乔的异想世界》,综合来看,我猜测,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票数排名是这样的:

前三名是:《1917》《寄生虫》《乔乔的异想世界》

最佳剪辑奖也是预测最佳影片的指标之一,请看剪辑奖提名的5部,其实也大致可以猜出哪些电影是获得最佳影片的种子选手。最终《极速赛车》获得最佳剪辑,这部电影各方面都很均衡,演员一流,剪辑没得挑,故事也是好人被埋没的经典好莱坞叙事,只可惜贝尔最终没能提名男主角,这是本片的致命之处。

但从前哨站的成绩来看,《乔乔》获得最佳影片的可能微乎其微。最后其实就是《1917》和《寄生虫》的争夺。为什么这么说呢?

《寄生虫》是韩语对白,在奥斯卡历史上,只有一部不说话的法国片《艺术家》得过最佳影片,九十一年来其实没有一部说外语的电影能得最佳影片。

《寄生虫》的表演阵容绝对超过《1917》,历史上没有提名演技奖的电影最后拿到最佳影片,少之又少。

《寄生虫》除了韩语是硬伤之外,其他几乎完美。无论是场景设计、表演、剧本都是好莱坞制作水准。最关键的是,它是9部提名电影中唯一的现实题材,好莱坞一直闹剧本荒,拍了无数续集或者历史人物,这么大胆涉及残酷现实的电影真的极为少见,我印象中只有伊斯特伍德一直在拍针砭现实的作品,但伊斯特伍德的价值观属于老派,和目前的女性主义格格不入,伍迪艾伦已经被打入冷宫,你说好莱坞急不急?《寄生虫》的横空出世,让好莱坞警醒,自己的学生现在要超越老师了,正如奉俊昊在导演奖致辞时对马丁和昆丁的感谢一样。

我们都有厚古薄今的传统,过十年再回看《寄生虫》,你定会发现,它和当年的《肖申克的救赎》一样,是被忽视的经典。

所以,不要说奥斯卡堕落了,其实是奥斯卡就是电影风向标,她一直在发展,在变化,希望金马奖也可以成为华语电影的磁石。


YZ沭瑾


大家觉得奥斯卡的评选相对而言比较公正一些,而且汇聚的演员和作品也会更多一些,所以每一届的奥斯卡都能得到大量的关注。大家对于哪一部作品得到了什么奖项还是比较在意的。92届奥斯卡颁奖晚会上,《寄生虫》算是最大赢家,得到了四项大奖。其中最重要的最佳影片,这应该是历史上第一次把这个奖项颁给了非英文类电影,难道《寄生虫》真的有这样的魅力吗?之前网络上有人说,为什么《战狼》不能评选呢?

应该有不少网友之前都听说过这部作品的,可能是由于它的题材问题或者是其他的问题没有选择看这部作品。可能还有一些网友听说这部作品拿到了奖项之后选择去看了一下,结果发现它并没有这么好,似乎它的品质担当不起这个奖项。我们对于一部作品的评价,往往不能看它有没有刺激的场面等等。对于大部分的观众来说,可能比较喜欢看枪战或者是科幻片,有的时候这些作品只能讨观众的欢心,却不能讨评委的欢心。

《寄生虫》这部作品大家认真看的话,应该会看到完全不一样的内容。整部作品讲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人性。由于奥斯卡的评选是全世界范围,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相应的电影也会附带这些特色。就比如有一些国家是音乐,有一些是歌舞,那么什么样的特色才能让全世界范围的观众都接受呢?

其实有很多,《寄生虫》这部作品讲述的就是人性。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大家对于人性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每一年都会有一些电影讲述人性。正好《寄生虫》通过一些方式把人性的善恶都扩大了,能直击每一个人的心灵。整部作品并没有花里胡哨的特效,也没有复杂的剧情,只有对于人性的深入挖掘,让大家见识到真正的人性是什么样子,这才是这部作品能成功的关键。

有不少网友提到,为什么《战狼》这一类的电影没有得到认可,即便是《流浪地球》也没有露面的机会。如果我们把票房作为衡量获奖的标准,那么关于《战狼》或者是《复仇者联盟》等等这一类的大制作电影应该都能获奖,那么也不会有《寄生虫》什么事了。票房只能说明一部电影对于大众来说是否喜欢,并不能说明其他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战狼》这部作品确实很不错,但是带有浓烈的爱国情怀,对于奥斯卡来说,这样的作品是不会入选的。

那么我们看看《流浪地球》呢?对于国内的观众来说,这部作品确实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科幻作品。但是我们把这部作品和《星际穿越》这一类的作品进行比较,大家会发现,《流浪地球》和其他优秀的科幻作品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别。而且最重要的是,不管是《战狼》还是《流浪地球》都带有爱国情怀,这也是我们国家的特色。我们经历过一些故事,所以对于爱国更加喜爱。

当然,我们还要认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西方不敢承认我们的优秀,也不敢承认我们的实力。我们国内优秀的电影作品已经可以跟得上世界的脚步,甚至有一些电影还超出了不少。西方对于我们的强大感到了一些畏惧,他们不希望我们强大起来,自然也不敢承认我们的优秀。

对于奥斯卡来说,说白了只是一群相对而言比较官方的评选而已,并不能完全否定一部作品的好坏。西方的评选并非是最好的,有的时候一部作品好坏并不需要别人的评价。如果你觉得《寄生虫》并不好看,即便是读出了人性,也没有觉得它的刻画有多么的独到,那么对你而言这部就是不好。如果你觉得《流浪地球》就是很不错,场面宏大,而且细节精巧,那么这部作品就是好看。

我们的电影还没有得到西方的认可,只能说明我们还不够强大,并非是我们的电影不够好。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当然我们也不要妄自菲薄。对于每一位观众来说,我们有着自己的判断,一部作品的好与坏不需要别人的评价。只有自己的感受才是最真切的感觉。希望有一天,我们自己的电影能大大方方登上奥斯卡,并非是需要获得别人的认可,只是我们要证明我们足够强大!




影视觉力


《寄生虫》讲的是穷人们的内部问题,思维固化、自尊心强、做事没有计划,为了生存不由变得残忍欺诈。这部讲述不同阶级冲突的电影之所以能够提名最佳影片,可以用小翼娱乐说的观点概括成以下几点原因。

一、独特的呈现方式

高阶的富足和自由与底层的挣扎与希望形成明显的对比,突出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与其它影片相比,采用了独特的表现手法来展现阶级差异。导演奉俊昊利用极强的故事叙述、层见叠出的巧合与意外,让文本回旋于喜剧、悲剧的奇妙氛围中。整个片子前面看像喜剧,中间看像悬疑,结尾看像悲剧。奉俊浩贯穿全片最重要的一条线就是“气味”,那是穷人与生俱来的烙印,同时也是压死老金心中的最后一根稻草,挥刀直接杀了朴社长,用血淋淋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中贫与富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影片黑色幽默运用娴熟,仿佛一支荒诞诙谐和悚然沉重交织的变奏曲,体验阶级间巨大的落差。

二、巧妙的细节处理

影片中巧妙利用对比,不断通过强调难闻的味道反应阶级差异和富人对底层人物的反感;金基泽家与朴社长家坏境对比一个狭窄阴暗,一个宽敞明亮;豪宅庭院、华屋丽舍,其下却又有一层多过一层的阴渠和陋室,类似的比喻在片中比比皆是,贫穷是个无底洞,阶层悬殊的鸿沟也无法跨越,这种惊心的落差最能击中观众。

三、到位的情绪渲染

故事多重嵌套,“地下世界”对于庭院阳光的渴望,对于有钱和善良之间关系的探讨,都描绘出富人根植的对下层的嫌恶,以及下层难以抹去的自卑。相比于直接呈现穷人不幸更具戏剧张力也更动态,让观众在思索问题时亦可获得惊喜、忧虑的丰富情绪。最后一场大雨,不但冲刷了金基泽一家“行骗”换来的短暂舒适和“寄生”的光鲜,雨水往下急速淌走、这家人也步步走下来,终究被打回原形——影像化的比喻展示阶层的差异当真生动妙趣。

四、荒诞的剧情发展

影片在某些部分逻辑不通,经不起推敲。穷人能言善辩,个个骗术精湛,有此骗术和演技还用住地下室?富人单纯无脑,不断被骗,以这种智商真能胜任社长、能住上豪宅?如此逻辑不通怎么能算一个好故事呢?这一系列不符合常理的剧情,看似奇谬,然则相当写实,两种风格杂糅兼备,使娱乐性十足可观。《寄生虫》电影的每一个细节都被导演精确无比地掌控在手中,呈现一个很容易被人觉得狗血的荒诞社会寓言。观众会为影片的剧情大呼过瘾,也能轻易明白电影所要呈现的阶级鸿沟,奉俊昊用技巧很大程度上把故事的荒谬消解成荒诞。虽有戛纳金棕榈的光环,但是没有观影门槛,这是均衡艺术得到的理想结果。电影中的不写实突出生活的写实,这恰恰是电影的可贵之处。

虽有阶级的对立,但没有阶级的对错。虽然很多时候人们都不想承认和面对,但高阶和底层,是无法逃避的存在。金基泽杀的不是朴社长本人,杀的是他所代表的阶层。影片看完很压抑,阶级之间的矛盾自古就有,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们的贫穷不仅仅是没有钱,从骨子里就是穷的。贪婪、不会满足、不知恩图报,把自己的贫穷怪到无辜的富人身上。明明每个人都会做梦,却不是每个人都能造梦,究竟是没有造梦的手,还是没有造梦的天梯?很明显,他们只是不愿意把精力用在正途上。

影片对细节的处理,导演的另辟蹊径等等,使得《寄生虫》提名最佳影片成为必然。《寄生虫》中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他们不是有钱却很善良,而是有钱所以善良。看似很有道理,但有钱和善良之间并无关联。聪明是种天赋,善良是种选择,坏的从来都是人心,而不是贫富阶级。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请为之努力,拼尽全力死磕,成功的世界里从来都没有抱怨,没有不公平,你所得到的,也正是与之匹配的付出。不用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