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家,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搞“献媚炒作”


文艺家,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搞“献媚炒作”


文艺家,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搞“献媚炒作”


用《人民日报》人民锐评发出来的文章标题: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搞“献媚炒作”!

上面两张截图来自朋友圈,钟院士的回复真假未做求证,但也不妨将此事当作一种现象来看待。而韩某的确通过《新民晚报》等媒体刻意宣传此事,并在报道中解释说:“一般不主动刻章,但近日被钟南山先生刷屏,又从新闻上了解到钟南山院士所言所行,为他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所以破例篆刻一枚”。

文艺家,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搞“献媚炒作”


从这样的话语里,多少会感觉出一股怪怪的味道,也多少带有一种矫情、高傲,甚至略带施舍的意思,但又要借此时机急于表现,只能看似“心甘情愿”的“委曲求全”。其实,倘若真有那份诚心,自己又是书画界的“大亨”,可谓富甲一方,这个时候为疫情需要的人们做点实质性的、实实在在的事情岂不更好?即便篆刻是好事,精神可嘉,但如此高调登报宣传,渴望尽人皆知则大可不必吧?

文艺家,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搞“献媚炒作”

但类似韩某这样的例子在书画界并非个案,可谓非常普遍。几乎每到特殊时期、关键时候,都会有一大撮人在挖空心思、蠢蠢欲动,以表面做好事、献爱心的名义却另打着算盘。其真实目的要么希望通过自己一厢情愿的“积极主动”来攀上对方关系,要么希望借此动作“提升”或“保护”或“遮掩”其既得利益(名声、地位等),要么完全将其当作一项业绩,期待事后宣传炒作之需,或设想得到有关部门及领导的关注、重赏与提拔等,总之基本都有动机不纯之嫌。

文艺家,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搞“献媚炒作”

不过无论怎样一定不能忘了,做为一名真正的、合格的文艺家,务必要具有最起码的公德和良知,不要总是肆意妄为,跟风炒作,企图投机,更不能为艺不德、为老不尊,丧失底线。

文艺家,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搞“献媚炒作”

这里需要弄清楚的是,并不是说文艺家不能给医务人员创作作品——篆刻、雕塑、画像等,但要分清时候,分清主次,知道轻重缓急,而且最重要的是动机要纯,思想要净,态度要正!不要总以为别人都是睁眼瞎子,好坏作品、真假作派,明眼人一看便知,那种心里老想着借机露脸、表演给公众或长官看的恶心行为,只会令人不齿!

文艺家,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搞“献媚炒作”

急于表现、不动脑子的跟风创作,必然会导致题材、形式等的严重撞车、重复与扎堆!

所以请那些不明就里,不问青红皂白,急于在创作上一窝蜂地表达“歌颂”“感动”等的作者,也要对此次疫情各个环节中所暴露出的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敢于碰触,敢于质疑,敢于揭露,敢于反思,敢于表现,殊不知这些也是“正能量”的体现,甚至比只注重表面文章、空喊口号、光唱赞歌要爱得更加深沉,更加有力,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会更加深刻,更加感人,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文艺家,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搞“献媚炒作”

但目前从众多刊发出来的书画作品看,只要还有点专业精神和基本良知的,都能看出,很大一部分并非真正出于爱心,明显带有赶工、应付、撞车、急于上阵、粗制滥造、自作多情、谄媚表演,以及无节制的歌功颂德等行为。不得不说,这不仅是对奋斗在一线工作人员的不尊,也是对艺术本身的轻慢和亵渎。

文艺家,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搞“献媚炒作”

类似这些一挥而就的标语式、口号式书法,现实作用体现在哪里?艺术与美学价值又体现在哪里?不是应付是什么?

另外据悉,目前关于“抗疫”等的主题文艺创作,各单位(组织)基本都已下达了相关任务,也都在争相报道、宣传……但须特别提醒的是,要做就认认真真做,不做就拉倒,千万不要抢风头、凑热闹、瞎糊弄、随意应付,而是要去掉自己那份自私的、包装精致的功利心,要拿出真正有新意、有思想深度、有超高文艺内涵的精品力作出来,在注重数量的同时更要注重质量,免得制造文艺垃圾添乱,更免得拉低大众审美,脏了大家眼睛。(作者王进玉,艺术评论家)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致力于传播美学、传承文化,用洞见之光,观艺术百态;推广艺术资讯;部分文章收集整理于网络,以上内容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