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成为奥斯卡的宠儿,过誉了吗?

《寄生虫》拿到了奥斯卡的四项大奖,而且是含金量最高的四个奖项,这也让一部分人柠檬精开始发作了。同样是写自己国家事情的作品,为何《寄生虫》能够获得奥斯卡的认可而我们国家的《战狼2》、《流浪地球》却连国门都走不出去呢?

是不是《寄生虫》给了奥斯卡评委会什么好处呢?至少有一部分人是这样想。​

《寄生虫》成为奥斯卡的宠儿,过誉了吗?

《寄生虫》拿到了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外语片电影的四项大奖。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毕竟,奥斯卡是以英语为基本语言和西方价值观为基础的影视大奖。一般情况下,非英语系的电影能够获得的奖项也就是一个最佳外语片大奖。至于其他的奖项,一般的电影还真的不敢奢求,那怕是电影本身足够优秀也要考虑一些是否符合西方的价值观。所以,这样看来《寄生虫》绝对是一个另类,因为它不仅拿到了最佳外语片大奖而且还包揽了分量比较高的最佳导演和最佳电影两项大奖。​

《寄生虫》成为奥斯卡的宠儿,过誉了吗?

而另一个显得它比较另类的原因是,《寄生虫》整部电影几乎没有一丝英语的因素在里面。也就是说,《寄生虫》没有为了赢得奥斯卡的青睐而可以的加入西方的价值观和西方元素。整部电影几乎就是发生在韩国的一个普通的故事。可就是这样的一个韩国本土的故事,却得到了奥斯卡的认可,原因在哪里呢?

《寄生虫》成为奥斯卡的宠儿,过誉了吗?

还是要回归到《寄生虫》本身上面。

《寄生虫》能够获得奥斯卡的青睐,是因为电影讲了一个人类共有的问题—贫富的差距。电影没有干巴的进行说教而是讲述了一个穷人和富人有了交集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面,穷人是“邪恶”的(原谅我在这里用了邪恶这个词语),毕竟为了能够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在最开始的时候这里的穷人的确是欺骗了富人一家。

如果穷人一家获得了好的工作之后,踏实的挣属于自己的那份工资也能够活得非常的精彩。但是,他们没有。或许可以用贫穷的基因已经渗透进了他们的骨子里面。​

《寄生虫》成为奥斯卡的宠儿,过誉了吗?

当住在大的房子里面,吃着美味的零食喝着美味的饮料的时候,他们没有想过怎样才能够真正的获得这样的生活反而是想着怎么样享受这种生活。换句话说,他们只看到了富人享受生活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富人背后的努力。

如果说穷人之所以没有眼界是因为自身条件限制的话,那么富人看得起这些穷人吗?很可悲,依然没有。

并且,电影中的富人也因为自己的这种鄙倪送掉了自己的性命,怪谁呢?

《寄生虫》成为奥斯卡的宠儿,过誉了吗?

当基泽把刀子插进朴社长的胸口的时候,朴社长的内心是怎样的想法呢?

电影的最后,基泽逃进了女佣丈夫所在的地下继续自己的寄生虫生活,因为在那里基泽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不论是基泽也好,女佣的丈夫也好,都属于一样的人。他们敏感、逃避现实却又极度的偏激。而电影中的富人也没有好到哪里,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的圈子,习惯了自己的生活。他们不愿意接受任何的一点的关于穷人的事情,骨子里生长的是傲慢和不屑。这个喧闹的社会,谁都不是旁观者。​

《寄生虫》成为奥斯卡的宠儿,过誉了吗?

更为可怕的事情是,这种生活还在继续,从未停止

看到了没有,这就是《寄生虫》的高明之处,描写的不是一个个例而是一个人类共有的问题,一个社会不可能避免的话题。所以,这样的电影语言能够获得奥斯卡的认可自然也就不意外了。

《寄生虫》成为奥斯卡的宠儿,过誉了吗?

电影的最后,基宇梦想着有一天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下这栋大房子,并且让基泽走出地下室,迎接阳光。一家人沐浴在富人的阳光下,不再过寄生虫的日子。

可是,这也仅仅是想想而已。基宇甚至高考了四次都没有通过高考,何来成为富人改变自己阶层的机会呢?

阶层不是想跨越就跨越的——留给基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