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酒价会崩盘吗?

肺炎疫情过后,酒价能否依然坚挺?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波酒价是怎么涨起来的:

2016年,茅台酒率先回暖,带领白酒行业整体复苏。这几年GDP逐年走低,人民收入增速下滑,酒价却莫名其妙的越来越高。

有人说是消费升级,也有人说是产能稀缺,反正酒企表现的都很疯狂。

1

失控的茅台

疫情过后,酒价会崩盘吗?


茅台几十年如一日的宣传“国酒”、1915巴拿马摔怒摔酒坛为国争光的故事、开国大典用酒以及众多领导人的关爱,把这些与自己企业文化紧密的捆绑在一起。

2003年,茅台酒产能突破万吨,实现伟人嘱托的同时,茅台开始走入军队“拥军慰劳”。从那以后,军企共建成为茅台传统。

这些骚操作,让茅台看起来又红又专,酒价也步入快车道。

2011年前后,茅台酒供不应求,实际成交价突破2000元,甚至有人预测茅台很快能突破5000。从那时起茅台从一瓶酒,变身为金融产品。

2012年塑化剂事件爆发,加上2013年严控三公消费,茅台价格跌到800左右。经销商大会上,原董事长袁仁国大动肝火,要求经销商保价销售,不能低价扰乱市场。

有人会听吗?没有……

2014年,茅台改走群众路线。司令员、大学教授、医学专家开始为茅台养肝护肝,治病强身的宣传背书。

上波炒茅台被套的伪茅粉,不停为茅台摇旗呐喊,甚至有人说茅台比伟哥功效还好。茅台酒越陈越香,越放越放越值钱的消息更是传遍网络。

一张张令人血脉喷张的白酒回收价格表,让人产生一种幻觉:发财很简单,把钱换成酒,百万富翁指日可待!

大众脑海中,又红又专的茅台多了一个属性:保值升值。

房住不炒、实体凋敝、股市低迷的今天,产量有限、变现方便的茅台又成了抢手货。经销商、信托、黄牛,甚至普通消费者都参与到炒作中来。

2019年,白酒整体价格如脱缰的野马,一去不回头。面对过热的市场,老大哥李保芳呼吁:“茅台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

有人会听?同样没有……

在大众眼里,白酒已经不是酒,而是金融标的物。成交价像股票一样,在各方资本参与下每天都在变,酒厂早已失去控制权。

正所谓暴涨之下没有利空,不论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解释成对高端酒的利好,对白酒行业的利好。每个人都等着明天把自己仓库里的酒变得更值钱,使得对任何利空都选择性失明。

现在可好,茅台四季度财报也喝醉了,利润开始明显放缓,同样放缓的酒企名单很能开很长。

2

饮鸩止渴

2018年中国白酒消费量相比2016年下滑36%,消费金额却在逐年增长。虽然中低端销量惨淡,但高端与次高端量价齐升。

与中低端的千团混战不一样,高端与次高端一个萝卜一个坑,假如别人提价你不提,几轮过后就出局。

白酒属于强社交属性产品,

无论请客还是送礼,价格越高显得越有面子,至于酒质,从来都不是主要问题,真正懂酒的有几人?价格事小,面子事大。

高端酒,卖的不是酒,是故事、是文化、是品味、是身份与圈层的象征。正是由于大众这种心里,厂家提起价来更是肆无忌惮。

剑南春就是个例子,原本与茅台、五粮液齐名。泸州老窖几番提价后,第十代泸州老窖特曲的价格马上就要赶超它。

随着茅台成交价的上移,其它酒企争先恐后的提价,抢占价格空白。青花郎酒更是想要弯道超车,直奔酱香第二的位子。

郎酒宣称青花郎基酒存储7年才上市,比茅台还长2年。价格上炒作老酒升值概念,在郎酒携手歌德盈香举行的陈年老酒拍卖会上,1979年的“郎泉牌”郎酒,以36万元的天价成交。

前些天,青花郎酒零售指导价突破1200元。郎酒说,距离茅台2000元以上的成交价,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原来茅台酒以喝为主,炒作为辅,现如今整个颠倒过来,连普通消费都参与到炒作之中。以金融投资品的视角看茅台,价格没毛病。以酒的视角看茅台,它的价格很玄幻,让人根本看不懂。

其它酒企产品有这么强的金融属性么?显然没有,但它们的价格却紧随茅台而动。

一边是不断萎缩的市场,一边是不得不抢占的行业地位,不提价是等死,提价是找死。

既然价格早晚要崩,为什么不趁行情好多挣俩钱花?

3

一将功成

疫情过后,酒价会崩盘吗?


12月27日,茅台酒全国经销商联谊会在茅台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全体经销商假惺惺的宣誓说:不囤货捂售、不捆绑销售、不高价出售、维护客户权益、捍卫茅台声誉....

幸亏老天瞎眼,否则现场真有人要遭雷劈。

茅台经销商赚的盆满钵满,其它品牌经销商却叫苦不迭,面对酒厂密集提价和惨淡的市场不知何去何从。

酒厂涨价很容易,一纸红头文件即可,终端客户却不买账。经销商两头受气,利润空间被逐步压缩。

2016年起,白酒行业貌似整体强势复苏,实际上却是上次行情过度下跌的短暂修复以及茅台受资本驱动暴涨的叠加效应。

在市场实际需求并没有多大改善的情况下,众多酒企不顾实体经济低迷,消费者收入增速持续下滑的现实,盲目疯狂提价,犹如饮鸩止渴。

第一个喝下毒酒的就是经销商,在消化掉现有库存后,面对莫名其妙的新价格,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继续进货?新价格卖给谁?不进货?前期投入怎么办?剩下的返点还拿不拿?酒厂承诺的支持还要不要?

宰客没人管你,但凡低价天价罚款就给你搞到头上来了。和往年不同,酒价下行压力更大,厂家的手段也更强硬了。据听闻有珍酒经销商,卖了总价1000不到的低价酒,结果被罚款6万多元。

很多经销商为业绩、客户、团队忙忙碌碌喝个不停,年终发现除了血脂、血压、血糖高之外,库存、负债也高了!

今年的货款可以贷,明年怎么办?其实各大酒企提价的脚步应该再快些、幅度再大些,让经销商早死早投胎。经销商彻底反水的时候,酒价自然会崩盘。

年底各大酒企的经销商大会,厂方领导都站聚光灯下面讲述着今年如何飞速的扩张,台下经销商却个个愁容满面。正所谓: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疫情结束后,希望各大酒厂再加把力,我看好你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