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說了些什麼?(三)

存在主義說了些什麼?(三)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知識產權


存在主義說了些什麼?(三)


存在主義說了些什麼?(三)


存在主義說了些什麼?(三)


存在主義說了些什麼?(三)


存在主義說了些什麼?(三)


存在主義說了些什麼?(三)


存在主義說了些什麼?(三)


存在主義說了些什麼?(三)


存在主義說了些什麼?(三)


存在主義說了些什麼?(三)


二戰期間,海德格爾和薩特兩位存在主義大師發表了一系列著作,讓存在主義哲學體系得以完善。特別是薩特,在海德格爾的影響下,形成了獨具風格的存在主義體系。薩特身邊,集聚了一批有影響的人物:馬塞爾、加繆、梅洛·龐蒂、西蒙娜·德·波伏娃(薩特的終生伴侶,女權主義者)等人。

海德格爾是現代存在主義的創始者,他受尼采的影響很深。他說:"只有當我們開始思考的時候,我們才能聽見尼采的呼號。"現代存在主義完成體系化的主要標誌是海德格爾在1927年發表的《存在與時間》。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提出存在主義這一稱謂,推動存在主義理論系統化、明確化,宣揚無神論存在主義

人是如何存在?海德格爾指出,作為"存在"的人,面對的是"虛無",孤獨無依,永遠陷於煩惱痛苦之中。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人同他的自下而上條件相脫節,面對著的是一個無法理解的世界,即是一個荒誕的世界,人永遠只能憂慮和恐懼。正是憂慮和恐懼,才揭示人的真實存在。人有自我選擇和自我控制的自由,憂慮、恐懼使人通向存在,只有存在,才談得上自我選擇的自由,它與光明和快樂相聯繫。海德格爾指出,全部的西方思想史只關注存在著的事物,而遺忘了存在著的事物的存在。

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裡強調了"時間"問題的重要性,海德格爾認為,認識"存在"的問題必須從"此在"著手,而認識"此在"又須從"時間"問題入手,一切"存在"都是在時間中存在。談到"此在"的時間性,首要的問題,就是人在時間上的有限性,即人的生死問題。在海德格爾看來,"死亡作為此在的終結乃是此在最本己的、無所關聯的、確知的,而作為其本身則不確定的、超越不過的可能性"。

人的擔憂永遠是指向自己的未來,而未來是不可捉摸的、不可把握的。在海德格爾看來,人只有在死亡來臨時,才完全擺脫自己的"失落"境界而進入"真正的存在"的境界。最終,海德格爾對人如何面對無法避免的死亡,給出了一個終極答案:生命意義上的倒計時法——"向死而生"。

1943年,薩特出版《存在與虛無》,在書中薩特述說了對他自己這個世界的理解:人即自為的存在,具有超越的特性,他永遠處在變化中,而且是在時間的流逝中實現的。正是由於它具有時間性,"自為的存在"就不像"自在的存在",那樣是一種"

是其所是"的存在,而是一種總是顯示為"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 面貌的存在,人是什麼只是指他過去是什麼,將來並未存在,現在是一個聯繫著過去和將來的否定,實際上是一個虛無。因此,人註定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宿命,人必須自由地為自己做出一系列選擇,正是在自由選擇的過程中,人賦予對象以意義,但人必須對自己的所有選擇承擔全部責任

薩特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進一步說明:"我們說存在先於本質是什麼意思呢?我們意指人首先存在著,在這世界上遭受各種波折,而後界定他自己。"陳鼓應先生認為存在主義者的一致性表現在兩個堅決的反抗上:第一,反抗哲學上觀念論的基本假定與結論,特別是黑格爾的超越的泛邏輯;第二,反抗物質主義與工藝學上的實用主義,控告他們將人類的最高價值與理想歸於僅僅是動物本能的昇華,而扼殺了人類文化的真正精神。

薩特將存在分為兩種:自在的存在和自為的存在

。自在的存在是一個物體同其本身等同的存在。自為的存在同意識一起擴展,而意識的實質就在於它永遠是自身。我們的思想超越自身、超越一切,因此人類的存在永遠是自我超越的:我們在存在中永遠超越自我。也就是說,存在先於本質

存在主義哲學提出了三個基本原則:第一,"存在先於本質",人的"存在"在先,"本質"在後。第二,"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痛苦的",在人類社會里,人與人之間必然是衝突、抗爭與殘酷,充滿了醜惡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謬的。第三,"自由選擇",這是存在主義的精義。存在主義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選擇自己的行動時是絕對自由的。

薩特在劇本《禁閉》提出:"他人即地獄"。他人乃是一個存在的客體,這種客體不同於物,他不但存在著,而且還對我構成了威脅,因為他是自由的物體。在他的"目光下",他可能把我變成物。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要從他人的目光或他人的地獄中解脫出來,只能有兩種途徑:或者心甘情願地做別人的物,或者使他人做自己的物,去操縱他人。

薩特是從存在主義立場出發,強調向著未來超越自身,超越世界。薩特說:"存在主義從不把人當作目的,因為人總是在造就中的"。薩特的終身伴侶波伏娃(女權主義者)則說:"我們現在的人的犧牲是為著明天的人,因為現在是一種事實性,必須向著自由超越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