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館停開、賽事延期,臨至冰點的體育產業能否迎來雨後陽春?

2723

期文化產業評論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對我國的公共衛生安全造成嚴重危害的同時,更是給原本就處於下行壓力背景下的中國經濟帶來了嚴峻挑戰,其中,體育產業更是首當其衝。各大體育場館暫停開放,中超、CBA等重要賽事紛紛延期,原本消費火爆的春節體育市場,瞬間蕭條冷清。然而,回顧過往國內外經濟發展態勢,疫情縱然會在短期內對經濟造成衝擊,但就長期發展來看仍是呈現昂首向前的態勢,待疫情過後,體育產業也或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作者|洛軫念

來源|互聯網十體育

正文共計3438字|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

场馆停开、赛事延期,临至冰点的体育产业能否迎来雨后阳春?

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全國上下萬眾一心戰勝疫情只是時間問題,參照此前非典、禽流感、寨卡病毒等國內外疫情結束後經濟發展態勢,此次疫情結束後,體育產業或再次迎來爆發式增長。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變

誠然此次疫情來勢洶洶,對經濟衝擊巨大,但國內很多專家、學者和權威部門都堅信,疫情不過是“短期事件衝擊”,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彈力和空間依然存在,不會因為突發疫情而發生改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在出席新聞發佈會時強調,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階段性的、暫時性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

场馆停开、赛事延期,临至冰点的体育产业能否迎来雨后阳春?

不僅如此,國外經濟專家對中國經濟能較快從疫情中恢復同樣信心十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也表示“中國經濟繼續展現出極強的韌性,我們對此充滿信心。”

场馆停开、赛事延期,临至冰点的体育产业能否迎来雨后阳春?

△體育產業增加值

為維護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和貨幣市場平穩運行,23日和

4日,央行共向市場投放1.7萬億元人民幣,充分展示了央行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的決心。隨著各類扶持企業發展,穩定市場秩序的經濟政策的不斷推出,經濟的恢復速度也會大大提升。在此大背景下,體育產業勢必會走出低谷,迎來複蘇。 近幾年,我國體育產業發展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已經成為引領中高端消費、培育經濟新增長點的重要引擎。2020年作為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節點,按照體育產業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3萬億,目前體育產業增加值佔GDP僅約1%,對標發達國家2%-3%仍有巨大的成長空間,因此,總體來看,我國體育產業仍處於高速增長期,發展潛力突出,即便受疫情影響,短期發展受挫,也不會改變其昂首向前的良好態勢。

疫情過後

或迎來全民健身潮

根據《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2020年,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將明顯增加,每週參加1次及以上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7億,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4.35億,體育消費總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體育產業迸發出的巨大活力和潛力,讓其越來越受到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的重視。去年1月,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國家發改委發佈《進一步促進體育消費的行動計劃(2019-2020年)》,指出要大力發展健身休閒消費,重點支持消費引領性強的健身休閒項目發展,形成新的體育消費熱點,疫情結束後,健身休閒消費或進一步迎來井噴式發展。

研究表明,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可明顯增強呼吸系統和免疫系統的功能,增強體制是我們保護自己的最佳方式。歷次重大疫情發生後,都會引起人們對自身健康的迫切關注,參加體育鍛煉、強身健體的願望會更加強烈,隨著體育需求的增加,體育消費更加趨熱。以非典為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調研組發佈的《關於全民健身服務業調研報告》指出,非典之後,北京市大約20%的群眾新購買了體育健身器材,羽毛球、籃球等銷量增加了三成,甚至在短時間內體育器材商店還出現了熱銷器材的脫銷,此外,室外健身場地使用率大大提高,各類健身設施分外搶手,北京東單體育中心室外各類場地日均人流量增加1倍。

非典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體育、文化需求,健身熱情空前高漲,據《新快報》消息,SARS過後,2003年上半年,白雲山平均每天登山的人數同比增加了5%,平均每天的登山的人數超過11000人,自2003年6月1日開業以來,礦泉、沙面、紅樓、黃金海岸等四大泳場的人數同比增加了兩至三成,家樂福超市的統計也顯示,20035月份戶外體育用品和健身器材的銷售量比

3月份增加了112%同樣情況還發生在2009年甲流發生時,當年我國體育產業增加值達到2100億,增速高達37%,為近十年最高,兩次疫情的發生都刺激了我國的體育消費市場,從而推動體育產業飛速發展。

场馆停开、赛事延期,临至冰点的体育产业能否迎来雨后阳春?

△各年齡組人群參加體育鍛煉人數百分比

疫情某種程度上還改變了我國的體育人口年齡結構,在非典發生前,有一項針對全民運動所做的調研顯示,當時我國的運動人口呈現”啞鈴現象”,兩頭大,中間小,青少年和老年人運動人數比重高,消費能力最強的35-55歲的成年人則因為家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能保持持續運動習慣的不到10%,經過非典事件,這部分人群開始重視體育健身。到2011年,16~40歲年齡段體育人口百分比在全國總體中佔56.32%,中國體育人口已接近於成年型的年輕型結構。大膽預測,此次疫情結束後,我國青壯年體育人口比重還會進一步提升,他們更具消費能力,在如今更加健全的體育產業的助益下,有望進一步刺激體育消費市場,推動體育產業的爆發增長。

疫情與經濟拐點相伴而生

重大疫情對經濟的破壞無須贅述,很多抵禦風險能力差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很可能倒閉破產,但某種程度上,也給了行業重新洗牌,進一步整合發展,開拓新的發展思路的機會,例如非典之後,電商行業就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儘管沒有證據表明疫情和重大災難對經濟具有刺激作用,但無論是2003年非典還是2009年甲流,我國經濟確實出現了向上的經濟拐點。2003年,受非典影響,幾家西方投資銀行一度將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期下調了整整一個百分點,但正是從當年開始,我國GDP增速連續五年均超過10%。2008年,受金融風暴衝擊,GDP增速跌至9.7%,經過2009年甲流風波後,2010年,GDP增速再次達到10%,這也是近十年來我國GDP增速最後一次破10%。

场馆停开、赛事延期,临至冰点的体育产业能否迎来雨后阳春?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巴西,2016年2月,在巴西肆虐的寨卡病毒被WHO認定為 PHEIC,就在前一年,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影響,以能源為支柱的巴西經濟出現嚴重倒退,GDP同比下降3.55%,創下1982年以來最低增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2016年巴西GDP增速預期下調至-3.5%,美國投行高盛將更是巴西2016年經濟增長預估值下調至-3.6%,但巴西GDP較上年下降3.3%,表現稍好於機構預期,根據15位經濟學家的推測,直到2019年,GDP才可能恢復到經濟衰退前的2014年水平。僅在疫情結束後的2017年,巴西GDP增速便達到1.1%,重回正增長,經濟恢復至2011年上半年水平,遠遠好於預期。

场馆停开、赛事延期,临至冰点的体育产业能否迎来雨后阳春?

此次新冠疫情,雖然也被WHO認定為PHEIC,但無論是整體經濟實力還是經濟發展態勢,我國都遠遠好於巴西,抵禦風險能力更強,新冠疫情結束後,能否像之前幾次疫情結束一樣,形成新的經濟拐點,也值得期待。2016年,此前並不被看好的里約奧運不僅在巴西成功舉行,還成為了截止那個時間最賺錢的一屆奧運。據國際奧委會預計,里約奧運會商業權益總值超過93億美元,巴西的體育產業也為之一振,歐洲盃、東京奧運會兩大重量級賽事都會在今夏舉行,我國體育產業未嘗不能借此東風,迎來突破發展。

疫情霧霾下,有些企業已經跑在前頭受疫情影響,體育產業內部也迎來新一輪自我蛻變,線上營銷成為會成為今年上半年的主戰場,擁有線上教育、賽事版權的企業或將迎來爆發,23日,PP體育發佈最新數據顯示,在免費直播和疫情的雙重影響下,同比去年PP體育春節期間的場均觀賽人數上漲了151.4%此外,電競行業也在這次疫情中收穫頗豐。

根據DT財經的數據,2020年春節期間,IOS下載排名上升最多的1000個APP分類中,遊戲類位居榜首,《王者榮耀》除夕當天的收入達到了歷史最高峰,有20億元之多。此外,健康健美類也榜上有名,以Keep和每日瑜伽為代表的線上健身APP,均有望藉助疫情,實現用戶的大規模增長,家庭健身產業鏈迎來爆發可能。

场馆停开、赛事延期,临至冰点的体育产业能否迎来雨后阳春?

疫情之下,線下活動基本停滯,體育產業也迎來了難得的自我沉澱與調整提升的機會,在課程開發、賽事系統研發、內部團隊培訓、營銷策略調整等方面苦煉內功。超級猩猩這樣一個收入100%來自線下實體經營的體育健身公司,就抓住風口,短時間內搭建了直播平臺,第一天同時在線觀看人數就達到了17萬。挑戰與機遇同行,誰能破浪前行,抓住機會,就能站在行業頂端,立於不敗之地。

基於以上重重分析,或許可以大膽推測,疫情結束後,體育產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如是,你,準備好了嗎?

场馆停开、赛事延期,临至冰点的体育产业能否迎来雨后阳春?

你對疫情下的體育產業怎麼看?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看法

  • 最新出爐!國家統計局「文化、旅遊、體育」三大產業統計數據

  • 國務院:《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九大工程,打造10個運動休閒特色小鎮

  • 體育總局 & 發改委 | 進一步促進體育消費的行動計劃(2019-2020年)

场馆停开、赛事延期,临至冰点的体育产业能否迎来雨后阳春?场馆停开、赛事延期,临至冰点的体育产业能否迎来雨后阳春?
场馆停开、赛事延期,临至冰点的体育产业能否迎来雨后阳春?

文化產業頂尖大號“文化產業評論”,在業內具有廣泛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得到了全國文化產業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企業、機構、精英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是國家部委、各地市、各文化企業掌握文化產業發展及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產品體驗群請加小助理微信號:

whcy00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