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播報】貴州:疫情防控一線的“好人力量”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趙來睿)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貴州各地“好人”在全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堅守和付出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他們以勇於擔當、直面挑戰的精神,充分發揮榜樣示範引領作用。

  “這個疫情防控工作很重要,不要認為我們沒有事就不放在心上,疫情防控人人都有責任,不準打牌、不準辦酒……”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遵義市播州區平正鄉團結村名譽村支書黃大發主動請纓當起了村裡疫情防控的義務宣傳員,他參加了村裡的黨員志願服務隊,勸導鄉親們勤洗手、多通風、戴口罩,不要走家串戶,打掃好周圍環境衛生,科學做好防疫防控。

【戰疫播報】貴州:疫情防控一線的“好人力量”

  黃大發在村裡做疫情防控宣傳。圖片來源:微播州

  在黃大發的帶動下,團結村的退伍軍人、返鄉農民工也紛紛行動起來,成立志願服務隊,在村支兩委的統一調度下,積極投入到團結村疫情防控工作中。

  文明微評:“時代楷模”黃大發時刻謹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再次給我們做出了榜樣,並在他的示範帶動下,當地眾多村民都自覺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中來,助力構築起疫情防控屏障。

  在遵義市湄潭縣復興鎮湄江湖村,自1月27日開始,每天都能看到一個行色匆匆的背影,那是71歲的全國最美醫生雍元書。主動結束春節假期的他在參加鎮裡組織的防疫知識培訓後,迅速展開防控工作,每天揹著陪伴多年的藥箱,行走在湄江湖村的各個角落,為村民們測體溫,一家家排除疫情,他成為了村裡最“嘮叨”的人,“最近不要去串門了,就在家,注意消毒,打掃好衛生……”

【戰疫播報】貴州:疫情防控一線的“好人力量”

  雍元書在診所整理出診的藥品。圖片來源:遵義市精神文明辦

  文明微評:在偏遠山村奮鬥了半個世紀的村醫雍元書,古稀之年仍然堅守在條件艱苦的村衛生室,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時,他沒有退後,依然衝鋒在一線,超負荷工作,爭分鬥秒,只為守護他最牽掛的村民。

  2月9日,一名婦女走進銅仁市沿河縣紅十字會辦公室,和其他愛心人士一樣,她也想為武漢和沿河疫情防控捐點錢。她叫黎正芬,是“中國好人”文偉紅的遺孀。

【戰疫播報】貴州:疫情防控一線的“好人力量”

  黎正芬在沿河縣紅十字會捐款。圖片來源:銅仁市精神文明辦

  在沿河縣紅十字會辦公室,黎正芬以微信轉賬方式將5000元人民幣交給工作人員,並說明自己的意願:其中3000元捐給武漢;另外2000元捐給沿河疫情防控一線使用。她有點抱歉地說:“我這點錢解決不了大問題,只是盡一點綿薄之力,是我對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辛勤操勞同志們的一點心意。”她表示,丈夫文偉紅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不幸犧牲後,全家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和許多愛心人士的關心和資助,她一直都心存感恩,現在國家有難,她也想為抗擊疫情出一點力。

  文明微評:在脫貧攻堅戰場上,文偉紅倒下了,但是他樂於奉獻、心繫群眾的精神卻在其家人的身上延續。

  在黔西南州興仁市,全國最美孝心少年田應志和全國新時代好少年文敏,自願成為志願者,為家鄉抗擊疫情做力所能及的事,他們希望用實際行動為抗擊疫情做出自己的貢獻。田應志居住的村子是苗族村寨,村裡上了年紀的老人聽不懂普通話,於是他便每天用苗語將疫情防控知識用苗語說給老人們聽。文敏將在學校學到的傳染病防護知識,結合村裡的疫情宣傳工作,講給村裡不識字的老人們聽,儘量讓他們做好防護。除了做義務宣傳員,田應志、文敏還積極參與村裡組織的人員排查工作,每天協助當地相關工作人員對過往車輛及人員進出登記、進行勸導等。

【戰疫播報】貴州:疫情防控一線的“好人力量”

田應志協助村裡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圖片來源:興仁市精神文明辦

  文明微評:和許多“90後”“00後”一樣,田應志和文敏對2003年的“非典”疫情沒有深刻的記憶,然而隨著這次疫情到來,他們心懷感恩,義無反顧當起志願者,他們努力將自己所學、所知傳達給每一個村民。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全國百名美德少年”羅光志希望能將自己的一點心意送給疫情防控最需要的地方。經過黔西南州貞豐縣融媒體中心的幫助,父子倆聯繫上貞豐縣紅十字會,羅光志將自己積攢的壓歲錢捐出。父親羅洪仁在聽到兒子的想法後,給予了支持:“以前,這麼多好心人幫助咱們,你現在有這個想法很好,而且有句老話叫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爸爸支持你。”

【戰疫播報】貴州:疫情防控一線的“好人力量”

  羅光志捐出自己的壓歲錢奉獻愛心。圖片來源:動靜貴州

  文明微評:羅光志當年因為照顧患病癱瘓的母親,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和關愛,如今在全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動回報社會,把感恩之心傳遞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