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中生家庭抗“疫”小記:“公主病”媽媽也去道口增援

道口查控是上海防控疫情的第一道防線。1月27日下午2時起,上海對G2京滬(江蘇G2花橋)等9處原高速公路省界入滬車輛全面開啟測溫。

與江蘇接壤的嘉定區,因此面對著更大的防控挑戰,來自政府各部門及各界的道口志願者起到了重要的幫助。

李羽翱是嘉定區中科實驗中學六(2)班的一名學生,他的爸爸李斌在嘉定公安分局治安支隊工作,是一位“老公安”了,自然在此次疫情中堅守在了抗“疫”一線。

令他詫異的是,在嘉定區人民調解中心調解糾紛的媽媽俞燕,這次也化身省際道口的“指揮家”,在一線引導入滬車輛停靠、測溫。

他發現,為了趕上支援道口的6點早班,平時愛使喚爺倆幹活的媽媽,早晨3點半就起了床;愛穿高跟鞋、裙子的媽媽,穿起了平時打死都不穿的靴子、棉褲、棉襖和折耳帽。

這是李羽翱寫下的家庭抗“疫”小記:

最近因新冠疫情許許多多的志願者都投入了戰疫第一線。我的爸爸媽媽最近工作也變得十分繁忙。我爸是一名老公安,自然時時刻刻都要保衛人們的安全。可是我的老媽是一位人民調解員,她的工作就是調解老百姓糾紛的,不需要像爸爸那樣衝鋒陷陣。

而且偷偷地告訴你們,我的老媽生活中不僅是個“指揮家”,而且很矯情。在家裡除了指揮我學習、指揮爸爸這個不許那個不行,更多的就是怕髒、怕累、怕麻煩......

但是這次新冠疫情出現後,令我匪夷所思的是,我的老媽卻積極地走向了控疫前線。她打聽到網上有志願者報名,她不假思索就提出申請,但是報名好似石沉大海。後來老媽單位召集志願者了,她又二話不說,第一時間提出報名。我和老爸都表示不可思議,而且都認為老媽只是說說喊喊口號的。

上海初中生家庭抗“疫”小记:“公主病”妈妈也去道口增援

令我吃驚的是一天凌晨,老媽房裡的鬧鐘“鈴鈴鈴”地把睡在隔壁的我從睡夢中鬧醒。這是幾點呀,這個點怎麼會響鬧鐘,我下意識的抬頭看了看我床頭的時鐘,3點30分。

什麼情況呀,我揉著惺忪的眼睛起來,老媽正在衛生間洗漱。“老媽,你這麼早起來做什麼?”睡意正濃的我看著媽媽問。老媽微笑著說:“媽媽今天增援道口志願者去,你自己在家乖乖的,要聽話。現在時間還早,你再去睡會兒吧!”說完她就背了包急匆匆地出門了。

本以為只是開玩笑的老媽居然真的上戰場了,她平日裡怕這怕那的,這次連疫情都不怕了嗎?

我看了看老媽離去的背影,平時高跟鞋、裙子、時髦的外套和散落肩膀的秀髮,今天變成了平時打死都不穿的靴子、棉褲、棉襖和折耳帽。這讓我不得不對這位平時有點兒“公主病”的媽媽產生了幾分敬佩和心疼。我敬佩她這次面對困難無所畏懼和義無反顧,但是更多的是擔心老媽的身體是否能抗住凌晨的瑟瑟寒風。

那天一上午我一直在下意識地看牆上的時鐘,終於在下午1點多,老媽回來了。只見她拖著疲憊的神態,將幾個包裹放到陽臺,看到我就叮囑我,這些衣服還沒消毒,不要去觸碰。我想撲過去給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但是媽媽見狀連忙阻止我說,她先洗個澡消毒下,身上可能有細菌。

望著媽媽凍紅的臉頰、鼻子和寫滿無力的眼睛,我的鼻子突然一酸。隨後我就去藥箱找出了VC泡騰片,泡了一杯力度伸,在老媽洗完出來我遞了上去,老媽感動地親了我下,摸著我的耳垂說:“我兒長大了,知道心疼媽媽了。”我立刻給了媽媽一個暖暖的擁抱。

晚上全家一起吃飯的時候,老媽跟我們分享了這次增援道口的體會。因疫情防控需要,上海各高速道口對每輛進入上海的車輛要做車上人員的體溫檢測及信息排查,志願者需要不厭其煩地叫每輛進滬車輛打開車窗,讓車上人員測量體溫,對沒有戴口罩的需要提示他們必須佩戴,保證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由於天氣寒冷,老媽說她們手裡的測溫槍時不時會罷工,需要暖寶寶一直捂著,有時候溫度不準,必須反覆測、重複測,為了我們全上海的人們能平安幸福,務必做到嚴把嚴控。

這次疫情的來臨,讓我們家變得好忙碌,看著爸媽的工作如此辛苦,我暗暗給自己加油。身為他們的兒子,我非常驕傲,同時我也要求自己每天完成學校的網課和家庭作業,同時在家裡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學習就是我的戰場,讓爸爸媽媽不要為我操心也許就是我為這場戰疫做的最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