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中生家庭抗“疫”小记:“公主病”妈妈也去道口增援

道口查控是上海防控疫情的第一道防线。1月27日下午2时起,上海对G2京沪(江苏G2花桥)等9处原高速公路省界入沪车辆全面开启测温。

与江苏接壤的嘉定区,因此面对着更大的防控挑战,来自政府各部门及各界的道口志愿者起到了重要的帮助。

李羽翱是嘉定区中科实验中学六(2)班的一名学生,他的爸爸李斌在嘉定公安分局治安支队工作,是一位“老公安”了,自然在此次疫情中坚守在了抗“疫”一线。

令他诧异的是,在嘉定区人民调解中心调解纠纷的妈妈俞燕,这次也化身省际道口的“指挥家”,在一线引导入沪车辆停靠、测温。

他发现,为了赶上支援道口的6点早班,平时爱使唤爷俩干活的妈妈,早晨3点半就起了床;爱穿高跟鞋、裙子的妈妈,穿起了平时打死都不穿的靴子、棉裤、棉袄和折耳帽。

这是李羽翱写下的家庭抗“疫”小记:

最近因新冠疫情许许多多的志愿者都投入了战疫第一线。我的爸爸妈妈最近工作也变得十分繁忙。我爸是一名老公安,自然时时刻刻都要保卫人们的安全。可是我的老妈是一位人民调解员,她的工作就是调解老百姓纠纷的,不需要像爸爸那样冲锋陷阵。

而且偷偷地告诉你们,我的老妈生活中不仅是个“指挥家”,而且很矫情。在家里除了指挥我学习、指挥爸爸这个不许那个不行,更多的就是怕脏、怕累、怕麻烦......

但是这次新冠疫情出现后,令我匪夷所思的是,我的老妈却积极地走向了控疫前线。她打听到网上有志愿者报名,她不假思索就提出申请,但是报名好似石沉大海。后来老妈单位召集志愿者了,她又二话不说,第一时间提出报名。我和老爸都表示不可思议,而且都认为老妈只是说说喊喊口号的。

上海初中生家庭抗“疫”小记:“公主病”妈妈也去道口增援

令我吃惊的是一天凌晨,老妈房里的闹钟“铃铃铃”地把睡在隔壁的我从睡梦中闹醒。这是几点呀,这个点怎么会响闹钟,我下意识的抬头看了看我床头的时钟,3点30分。

什么情况呀,我揉着惺忪的眼睛起来,老妈正在卫生间洗漱。“老妈,你这么早起来做什么?”睡意正浓的我看着妈妈问。老妈微笑着说:“妈妈今天增援道口志愿者去,你自己在家乖乖的,要听话。现在时间还早,你再去睡会儿吧!”说完她就背了包急匆匆地出门了。

本以为只是开玩笑的老妈居然真的上战场了,她平日里怕这怕那的,这次连疫情都不怕了吗?

我看了看老妈离去的背影,平时高跟鞋、裙子、时髦的外套和散落肩膀的秀发,今天变成了平时打死都不穿的靴子、棉裤、棉袄和折耳帽。这让我不得不对这位平时有点儿“公主病”的妈妈产生了几分敬佩和心疼。我敬佩她这次面对困难无所畏惧和义无反顾,但是更多的是担心老妈的身体是否能抗住凌晨的瑟瑟寒风。

那天一上午我一直在下意识地看墙上的时钟,终于在下午1点多,老妈回来了。只见她拖着疲惫的神态,将几个包裹放到阳台,看到我就叮嘱我,这些衣服还没消毒,不要去触碰。我想扑过去给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但是妈妈见状连忙阻止我说,她先洗个澡消毒下,身上可能有细菌。

望着妈妈冻红的脸颊、鼻子和写满无力的眼睛,我的鼻子突然一酸。随后我就去药箱找出了VC泡腾片,泡了一杯力度伸,在老妈洗完出来我递了上去,老妈感动地亲了我下,摸着我的耳垂说:“我儿长大了,知道心疼妈妈了。”我立刻给了妈妈一个暖暖的拥抱。

晚上全家一起吃饭的时候,老妈跟我们分享了这次增援道口的体会。因疫情防控需要,上海各高速道口对每辆进入上海的车辆要做车上人员的体温检测及信息排查,志愿者需要不厌其烦地叫每辆进沪车辆打开车窗,让车上人员测量体温,对没有戴口罩的需要提示他们必须佩戴,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由于天气寒冷,老妈说她们手里的测温枪时不时会罢工,需要暖宝宝一直捂着,有时候温度不准,必须反复测、重复测,为了我们全上海的人们能平安幸福,务必做到严把严控。

这次疫情的来临,让我们家变得好忙碌,看着爸妈的工作如此辛苦,我暗暗给自己加油。身为他们的儿子,我非常骄傲,同时我也要求自己每天完成学校的网课和家庭作业,同时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习就是我的战场,让爸爸妈妈不要为我操心也许就是我为这场战疫做的最大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