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歲的收廢品老人,為抗擊肺炎捐了1萬塊”

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到現在,已經持續了整整一個月。我們還是會時不時的被突發新聞所震撼,雖然疫情的陰霾仍未散去,但終於開始不全是壞消息了。


在漫天的“陰霾“中,我們仍可探尋到星星點點的微光:一個靠收廢品為生的83歲老人,帶著1萬塊錢到社區捐款,並且堅持不留名,只寫下了“知恩者”這三個字;一位山東的環衛工老人,將12000元現金和一張紙條放到派出所,就匆匆離開;保姆縱火案中的受害者林爸爸,在一張捐贈清單上被網友發現捐贈了9萬元的口罩給一線……


“83歲的收廢品老人,為抗擊肺炎捐了1萬塊”


在這個不太完美的世界上,永遠有這樣一批的理想主義者。有人忘我奉獻,有人努力發聲,有人籌資捐贈.....無論遇到了怎樣的困難和打擊,他們始終保持初心,堅守這世間裡純粹的溫暖。


在最危急的關頭,永遠是醫生和護士走在最前,守護身後的我們,“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了……”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在2018年被確診患上漸凍症,但這次疫情期間,他依舊堅持在最前線工作。在疫情中“逆行”的這30天裡,他往往凌晨2點剛躺下,4點就得爬起來,接聽無數個電話,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即使妻子被感染也無暇去看望。





在得知醫護人員沒有飯吃後,武漢盤龍城90後餐飲店老闆娘邱貝文在1月25日凌晨4點發了一條朋友圈:“24小時為武漢一線醫護人員送餐”。下午5點多,店裡陸續接到各家醫院的訂餐求助。


截至26日晚11點,邱貝文和丈夫一共向漢口醫院、協和醫院以及黃陂區的醫院送出了430多份暖心餐。他們的想法很簡單:“不能讓衝在第一線的人寒心,連口熱飯都吃不上。”


“83歲的收廢品老人,為抗擊肺炎捐了1萬塊”


在這次疫情爆發後,一線醫療人員醫療物資的困境同樣牽動著噢啦的心。除夕夜裡,噢啦平臺和廣東省噢啦慈善基金會連夜找到了850個醫用口罩,從上海發往武漢,第一時間支援到了一線的救援工作中。雖然數量不多,但希望能盡到噢啦一點點的力量。


“83歲的收廢品老人,為抗擊肺炎捐了1萬塊”


走在通往理想的路上,噢啦並不孤單。噢啦的合作伙伴:廣東省時代公益基金會,唯品會,合景泰富集團,碧桂園等紛紛加入支援一線的行列中,與噢啦一起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而努力。


_

_


所有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在這次全民戰“疫“的過程中,雖然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不能到前線為堅守一線的人們加油打氣,但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自覺上報身體和外出情況,戴口罩,勤洗手,儘量減少出外,便是為控制疫情傳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83歲的收廢品老人,為抗擊肺炎捐了1萬塊”


P.S. 噢啦已經動員所有員工及合作方,積極尋求口罩、防護服等物資,瞭解醫院捐贈需求或相關運輸流程等,希望可以聯合愛心企業、海外華僑搜尋醫療用品捐助到廣州、武漢有需求的一線醫療團隊。如有相關貨源信息的小夥伴,歡迎及時與噢啦客服聯繫!


寫在最後


2020年2月6日並不是一個溫暖的日子,我們送走了本次疫情的“吹哨人”——李文亮醫生。


我們之所以讚頌勇氣,是因為在明知風險的時候,人類仍然選擇做我們該做的事情。希望世界上能有多一些熱血的理想主義者,奮力地在漆黑的夜空中閃爍著自己的光芒。


畢竟,門外,是我們所有人,熱愛的生活。


“83歲的收廢品老人,為抗擊肺炎捐了1萬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