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所有的頸動脈斑塊都需要終生服藥呢?如何區分斑塊穩定性呢?

清風1442317


研究顯示40歲以上的人群中,有60%的人會有頸動脈斑塊,而70歲以上的人中有近84%的人有頸動脈斑塊。


什麼是穩定斑塊?什麼是不穩定斑塊?

頸動脈斑塊分兩種,一種就是常說的硬斑,也就是穩定的斑塊;另一種是軟斑,是不穩定的斑塊。

兩者的區別是:穩定斑塊所含脂質少、纖維帽相對偏厚,猶如皮厚餡少的包子,本身不易脫落;而不穩定斑塊由於所含脂質多、纖維帽相對偏薄,由於“皮薄餡多”,如果血管內皮損傷破裂,斑塊就會脫落進入血液,形成血栓,導致中風等疾病的發生。

想要區分兩者,就需要藉助血管多普勒超聲、CT或磁共振檢查,診斷是軟斑還是硬斑。

發現頸動脈斑塊需要終身服藥嗎?

如果發現頸動脈斑塊,就要密切監視,如果它不斷增大,則可使管腔變得狹窄,是否需要吃阿司匹林和他汀。目前國內外統一的意見是:

1、如果頸動脈斑塊造成的狹窄程度大於50%,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進行治療;

2、如果狹窄程度大於70%,可考慮安放支架或做頸動脈內膜剝離術;

3、還有一些高危患者包括已經確診冠心病或缺血性腦卒中者,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即使狹窄程度小於50%也要進行阿司匹林和他汀治療。

這兩種藥物需要堅持長期服用,不可擅自停藥。對預防斑塊的進展,防治血栓形成有重要作用。


除了藥物治療外,還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如飲食要堅持低脂低糖高纖維的原則,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多吃新鮮蔬菜、粗糧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避免暴飲暴食。

加強體育運動,改善脂質代謝,每週進行至少5次的體育鍛煉,每次不少於30分鐘。規律作息、改掉熬夜的壞習慣。

總之,經過合理治療使頸動脈斑塊縮小甚至消除的案例並不少見。所以,查出頸動脈斑塊的患者,不要過分擔心,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治療。


心血管健康頻道


頸動脈斑塊是動脈粥樣硬化的表現形式,隨年齡的增加,其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一般情況下,除了不穩定斑塊或斑塊過大的情況外,穩定性斑塊一般不需要長期服用藥物。但只要動脈斑塊診斷,我們都需要積極改善生活方式,並在醫生指導下決定是否用藥。


我們根據彩超下斑塊形態和回聲特點,將動脈斑塊分為穩定性斑塊和不穩定性斑塊,其中穩定性斑塊主要有鈣化性硬斑,相對穩定性好。而不穩定性斑塊,主要有軟斑、扁平斑塊和混合型斑塊,這類斑塊易發生破裂,導致血栓形成,所以一般需要長期服用藥物。

對於頸動脈斑塊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合理飲食,以低鹽低脂低糖為主,少吃辛辣刺激等重口味食物。也要戒菸限酒,最好不飲酒,病情穩定時可適當飲紅酒。要適當規律運動、注意控制體重。也要避免大幅度頸部轉動和頸部過度按摩。


同時,對於不穩定性斑塊,建議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以穩定斑塊,預防血栓形成。而對於斑塊過大,引起血管狹窄明顯者,必要時可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或支架介入治療。希望大家正確認識,在正規治療的同時,也要注意監測和複查。

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每日持續性更新健康知識。


銀杏葉的守望


大家好,我是航空總醫院的金永健,我來為大家回答這個問題。

頸動脈主要負責向大腦前部提供血流,如果給大腦供血的動脈發生阻塞,則會導致卒中等危險因素。

頸動脈斑塊是頸動脈粥樣硬化的表現,達到一定程度的頸動脈斑塊,可能造成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常見臨床症狀有一側肢體感覺或運動障礙、失語,嚴重者可出現昏迷。

頸動脈斑塊常見的危險因素:多是不穩定斑塊自發性的糜爛、裂紋或者破裂,這種風險遠在不穩定斑塊形成狹窄之前即可引發急性的血栓形成、閉塞或梗死,多數的事件都來源於不穩定斑塊,不穩定斑塊在血管造影上看上去並不嚴重。

動脈粥樣硬化所形成的斑塊可以是穩定形態的,也可能是不穩定形態。

易損斑塊就是一些不太穩定的頸動脈內壁斑塊。

頸動脈斑塊是否為易損斑塊主要通過:

1.頸動脈超聲

2.頸動脈CTA

3.MRI檢查

4.血管造影

5.其他影像檢查

最常用的是頸動脈超聲,頸動脈超聲根據斑塊內部的回聲特點。將斑塊分為均勻低迴聲、中回聲、高回聲和不均質回聲幾種類型,易損斑塊以低均質性回聲為主,而無症狀性斑塊以高回聲、不均質回聲為主。

並不是所有的頸動脈斑塊都需要終生服藥。根據不同的程度頸動脈斑塊以及患者的身體情況,所採用的治療方式都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論。

如果已經有了頸動脈斑塊,但血管狹窄小於50%,我是推薦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來防止血栓,並且可以配合他汀來穩定斑塊,及時控制不再讓其繼續發展並定期進行檢查。

對於易損斑塊而言,我建議進行手術治療,雖然沒有症狀,但斑塊是混合型、潰瘍型、不穩定型或局部併發血栓者,不宜繼續服藥治療,應該考慮手術治療。

頸動脈致狹窄超過70%或狹窄50%但伴有臨床症狀的患者,即便採用有效的藥物治療控制,2年內腦缺血事件發生率也高達26%以上。

如果可以耐受手術我們還是不建議患者單純服用藥物來治療,應考慮採取手術治療,而不是單純依靠藥物治療。

當頸動脈狹窄完全閉塞的時候,此時應該儘快手術治療,而完全閉塞的情況下,是不可以再進行剝脫及支架,應該進行腦血管搭橋治療。

最後提醒大家,患者的任何治療,均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更多相關腦血管疾病的問題,請點擊右上方,關注本賬號。歡迎各位在下方留言諮詢,我會在業餘時間回答各位。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要先知道頸動脈斑塊是如何發生的?

頸動脈是給腦部血管供血的最重要的血管,在解剖學上它的直徑較大且有一個分叉,血液流量比較大的同時,因為分叉的分流,此處受到血液衝擊力較大,本身就容易受到損傷。如果機體存在損傷血管的一些因素,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吸菸、飲酒、熬夜等,就更容易損傷血管內皮,給脂肪的沉積提供了條件,進而脂肪發生炎性反應,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形成。

因此,頸動脈斑塊是身體中最容易發生病變的血管,加之檢查比較方便,所以成為了發現血管病變的一個窗口,同時也提示身體存在引起血管病變的危險因素,其它部位的血管也受著同樣的影響,也有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的可能。

斑塊發生意味著會造成血管的狹窄,更為重要的是斑塊可能發生破裂而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形成血栓,血栓是不固定的,可以被血流帶走而堵塞與之大小相近的血管,造成梗死性疾病的發生;此外,有了斑塊的血管硬度增加、彈性下降,很可能發生破裂出血,大量的出血會壓迫周圍的器官而引起出血性疾病。

所以,對頸動脈斑塊要引起重視,是否需要治療要從兩個大的方面來考慮:

  • 一是斑塊堵塞血管的程度如何?頸動脈比較粗大,斑塊較小時對血流影響很小,對腦供血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臨床上如果斑塊引起的狹窄不超過50%,可以暫時不用藥觀察斑塊的變化。但是如果存在斑塊繼續進展及可能發生破裂的危險因素,則應當及時服用藥物治療。
  • 二是斑塊的穩定性如何?上面已經講到了,斑塊更大的危害是破裂引發血栓,這不僅是斑塊的大小所決定的,與斑塊的穩定性有很大的關係;臨床上將斑塊分為軟斑和硬斑,軟斑表示斑塊內部以脂質化物質為主,破裂的風險較大;硬斑表示其中的脂質發生了纖維化或是鈣化,相對比較穩定不易破裂。因此,對於軟斑就要積極治療,一方面阻止其變性長大,另一方面要穩定其外包膜,降低破裂的風險。

因此,頸動脈斑塊要不要服藥,不僅要看斑塊的大小和穩定性如何,還要考慮是否存在導致斑塊發生發展的危險因素,以決定是否及時用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 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時,必須服藥別無選擇
  • 低密度脂蛋白大於2.6mmol/L,經限鹽少油、多做運動等生活方式無法限到此值以下時,則需要用藥治療,控制目標應小於1.8mmol/L
  • 不能戒除吸菸及飲酒、不能堅持運動、經常熬夜生活不規律的人,最好能尋找藥物的幫助
對於斑塊的治療,除了積極控制血壓、血糖外,最主要的是服用他汀類降脂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服用阿司匹林預防血栓形成,因為無法預料斑塊什麼時候會破裂,所以這些藥物應長期服用,不可輕易停用。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本來我是想讓有分量的大專家來解答一下這個問題的,因為在前幾天的相關回答中,有個網友提出了質疑,他說自己跟醫生交流過,說無論什麼情況,只要是發現斑塊就要進行藥物治療,還說即使用藥治療了,都不一定控制住,所以我才提出這個問題,讓他聽聽別人怎麼說,因為我沒有那麼多時間針對他一個人來回爭論,我還是自己先公開解答一下吧!

我們發現了頸動脈斑塊之後,應該區別對待,應該把這個斑塊通過臨床上的檢驗、危險因素、狹窄程度、斑塊的穩定性等由醫生綜合判斷你是否應該用藥治療!最基本的應從患者的個體情況來定,一級預防,也就是這個人還沒有得病之前的預防,跟二級預防,即已經得了病後的預防是有本質區別的,二級預防不存在什麼爭議,終身用藥。一級預防就要看你的具體情況了,你的危險因素超過3個就應該開始藥物干預,沒有太多的危險因素,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菸飲酒、家族高風險、男性45歲女性絕經期、肥胖等,沒有不穩定性心絞痛及一過性缺血發作等,選擇上通過生活方式的調整,管理好血壓、血脂、血糖,戒菸戒酒減體重,多吃新鮮蔬菜,少吃燒烤、熏製醃製食品,控制肉類尤其是動物內臟的攝入,控制鹽糖攝入量等,並定期檢查,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來調整策略。

也有說狹窄小於50%的無症狀斑塊,也不傾向過早地藥物治療!

另外,目前最前沿的說法是一項新技術的研究,就是超聲造影微氣泡檢查,來檢查斑塊內的新生血管情況,一旦發現斑塊內有了強度增強的新生血管,就認為是不穩定的斑塊,根據斑塊內微氣泡的分佈又被分成了三個級,預示可能破潰的危險程度,但無論如何,只要發現了這種現象,不管狹窄多少,都應該積極治療並及時觀察變化!

碼文很累!你有什麼異議可以使勁地噴,我不會生氣!或許我沒時間回覆你!


清風1442317


現在體檢發現頸動脈斑塊的人群激增,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這與生活水平提高,高熱量食物攝入增加,體力勞動減少都有密切關係。

很多人查出勁動脈斑塊後很慌張,擔心是不是不可以劇烈運動,不可以按摩,不可以旅遊了?這些擔心都是不必要的。不管是硬斑塊還是軟斑塊都不會因為正常的生活而脫落。但是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會導致斑塊性質的不穩定而脫落。

那麼怎麼區分斑塊的性質呢?主要是通過做儀器檢查,最簡單方便的就是做個B超。其次可以做CT、MRI。一般來說,脂池大,纖維帽小的比較不穩定。脂池小,纖維帽大的穩定。

如果是頸動脈內膜增厚,只需通過運動和飲食調整。如果動脈斑塊造成狹窄超過50%,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藥和調脂藥。狹窄超過70%,需要考慮支架和頸動脈內膜剝離術。藥物不能隨便停,容易引起反彈。


阿卡醬醫生


  頸動脈斑塊是頸動脈粥樣硬化,是引起心腦血管病發生的病理基礎,它的發生與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基礎性疾病密切相關,也與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吸菸、酗酒、肥胖、運動缺乏、生活不規律等有關,因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屬於終生病,而很多生活方式的誘因又難以完全去除,因此大部分發生動脈斑塊的人是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治療的。特別是不穩定斑塊更加危險,當斑塊整塊或者部分脫落後,就會形成血流中的栓子,隨血流到達大腦或者心臟等器官,從而引發心肌梗死、腦卒中以及下肢動脈硬化等疾病,危險性很大。那麼是不是所有的頸動脈斑塊都需要終身服藥呢?如何區分斑塊穩定性呢?

  1.所有患有冠心病和腦梗死,頸動脈或下肢動脈狹窄超過50%的患者都應當長期服作他汀類和阿司匹林。

  2.年齡大於40歲的糖尿病、高血壓等患者,經檢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定大於1.8mmol/L或總膽固醇大於3.1mmol/L,應當長期服用。

  3.嚴重的頸動脈狹窄有時需要做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或支架置入手術。

  4.如果頸動脈斑塊較小且造成的狹窄小於50%,可先通過生活方式干預進行治療,並定期檢測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觀察頸動脈斑塊大小及狹窄程度的變化必要時應服用他汀類藥物和阿司匹林、平時注意限制飲酒,少吃動物脂肪類食物,堅持運動,每日有氧運動時間不少於30分鐘或至少每週運動時間不少於150分鐘,合理膳食,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清淡飲食每日食用油不超過25克,每日蔬菜水果不少於500克等。生活規律,按時作息,避免熬夜等。

  要區別頸動脈斑塊的穩定性主要是看以下幾個方面,應首先根據超聲結果綜合分析:

  1.看斑塊的形態:表面光滑、外形規則的斑塊不易破裂;外表不光滑,形狀不規則的斑塊,即使結構較硬,也容易在血流的衝擊下破裂。例如,表層纖維帽厚薄不均的斑塊,在遭遇血壓起伏時,很容易破裂,破裂後斑塊內粥樣物質釋出,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脫落造成腦動脈主幹的栓塞,可能引起大面積腦梗死。

  2.看斑塊的構成:鈣化斑塊較硬,常理來說應該較為穩定,但如果斑塊形態不規則,也容易破裂。破裂後,細小斑塊被衝到顱內血管,形成腦梗死,這種梗死很難通過溶栓等治療手段清除。

  3.斑塊所處的位置也很重要。如果斑塊處在血管的分支部位,受到的血流衝擊力不同,影響其穩定性,也容易造成斑塊的破裂與血栓的發生。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頸動脈斑塊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病情常呈慢性經過,若為不穩定斑塊,則可能誘發急性腦血管事件,斑塊破裂繼發血栓形成時,可引起頸動脈堵塞,導致腦梗死。那麼,是不是所有的頸動脈斑塊都需要終身服藥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頸動脈斑塊分為穩定性斑塊與不穩定性斑塊,穩定性斑塊是指纖維帽厚、脂質池小的斑塊;不穩定斑塊是指纖維帽薄、脂質池大的斑塊,通過頸動脈彩超通常可區分二者。發現頸動脈斑塊以後,並非所有的頸動脈斑塊患者均需要終身服藥,但出現以下情況時常需用藥,通常終身服用。

頸動脈斑塊合併血脂異常的患者

血脂異常是導致頸動脈斑塊的罪魁禍首,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升高,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降低,不僅會增加以形成斑塊的體積,使其穩定性下降,還會導致新的斑塊形成。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顯著升高的患者,同時伴有頸動脈斑塊,需要給予藥物治療,藥物以他汀為主,必要時可與依折麥布聯用。

頸動脈斑塊併發腦卒中的患者

頸動脈斑塊形成以後,會導致頸動脈硬化,加重頸動脈狹窄,使腦供血減少;合併不穩定斑塊時,斑塊破裂,會導致腦梗死。因此,凡是併發過腦卒中的患者,無論其血脂是否正常,無論斑塊穩定還是不穩定,都應給予他汀治療,預防腦卒中的再次發生,即腦卒中的二級預防。

斑塊導致頸動脈狹窄的患者

頸動脈斑塊導致頸動脈狹窄,當狹窄程度>50%時,為了避免頸動脈狹窄加重、新發斑塊形成,此時,無論斑塊是穩不穩定,都應給予他汀治療,治療的目的在於逆轉部分斑塊,減輕頸動脈狹窄,穩定斑塊,同時預防新的斑塊形成,預防腦梗塞的發生。

頸動脈斑塊為不穩定斑塊的患者

不穩定動脈斑塊隨時可能破裂、出血、誘發血栓形成,堵塞頸動脈而引發腦梗死,因此需要及時干預。一旦發現,無論血脂是否正常,無論頸動脈狹窄程度如何,都應使用他汀穩定斑塊,防止其破裂,預防急性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頸動脈斑塊的或者,均應控制好導致頸動脈斑塊形成的其它高危因素,如高血壓、糖耐量異常、糖尿病、吸菸、酗酒等,同時改變生活方式,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飲食。

綜上,頸動脈斑塊穩定與否,可通過頸動脈彩超區分。頸動脈斑塊合併血脂異常的患者、併發腦卒中的患者、頸動脈狹窄>50%的患者、為不穩定斑塊的患者,均需要給予他汀治療,幾乎需要終身用藥。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strong>


醫學莘


頸動脈斑塊患者並非都需要終身服用藥物治療,斑塊的穩定性可以粗略的根據頸超結果的描述判定。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和彩超技術的發展,很多患者做頸超經常會發現有頸動脈斑塊,那麼是否都需要藥物治療呢?答案是否定的。



頸動脈分為外膜、中層和內膜三層,如果頸動脈內膜與中層厚度(簡稱為IMT)相加>1.3 mm時,就是頸動脈斑塊。頸動脈斑塊的出現只是表明動脈血管已經開始老化,也不必過於緊張。中國卒中防治工程項目的一項分析84880名中國居民的頸動脈超聲數據結果發現,中國≥40歲居民中有36.2%頸動脈粥樣硬化。所以發現頸動脈斑塊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大部分患者無任何臨床表現,也不需要特殊處理,僅需改善生活方式,戒菸限酒,控制體重等。

但一部分(20-30%)頸動脈斑塊會進展為短暫腦缺血發作(TIA)、腔隙性腦梗塞及嚴重的腦卒中,是需要積極干預的,特別是合併有高血壓的患者,頸動脈斑塊也是心血管風險評估的一項重要指標。簡單講,如果頸動脈斑塊造成的狹窄>50%,或者合併有高脂血症、冠心病、近期發生缺血性腦卒中、斑塊為易損斑塊(不穩定)等情況時,是必須要服用他汀類降脂藥(如阿託伐他汀等)。

斑塊的穩定性確實也是否要用降脂藥的一項重要指標,2003 年國際共識性文件推薦統一把這種不太穩定的斑塊叫做“易損斑塊”,是指所有具有破裂傾向、易於發生血栓形成和(或)進展迅速的危險斑塊。易損斑塊診斷的主要標準包括:1、斑塊內活動性炎症;2、薄纖維冒及大脂質核心;3、內皮細胞脫落伴表層血小板聚集;4、裂隙斑塊與受損斑塊;5、嚴重狹窄。次要標準包括:1、淺表鈣化結節;2、黃色斑塊;3、斑塊內出血;4、內皮功能異常;5、延展重構。

這個標準過於複雜,臨床上可以根據超聲結果的描述,初步判定是否為易損斑塊。頸超根據斑塊內部的回聲特點,將斑塊分為均勻低迴聲、中回聲、高回聲和不均質回聲幾種,其中易損斑塊主要以低均質性回聲為主,而無症狀性斑塊以高回聲、不均質回聲為主。所以如果頸超結果對斑塊的描述為低均質性回聲,通常為易損斑塊,需要吃降脂藥;如果是報的是強回聲、高回聲斑塊,一般已經鈣化,不太容易脫落。


醫患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