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一次发动行情都是券商先起来?

琅琊榜首张大仙


券商行业相对其它行业来说,具备灵敏性、透明性、确定性、体量大的特点,所以,每一次股市有行情,券商都不会缺席,且一般都是先军的角色。股市历史上典型的例子不少,比如说2015年的牛市,是券商提前启动的,同样,2019年二月份的行情,证券在2018年10月份就启动了。

券商的灵敏性

券商行业的业绩弹性与其它行业不同,虽然具备周期性,但业绩的复苏和凋零十分的迅速,因为券商的业绩主要来源是股市行情,更确切的说是成交量,因为券商业绩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交易费,有成交量券商就有业绩。

股市中的成交量是资金介入的行为,当股市下跌到了尾声,具备了投资价值时,机构因为资金量巨大,都会提前建仓,收集筹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左侧建仓,这样,因为有资金的介入,成交量就发生了变化,有了成交,券商的业绩就会改善。同时,因为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一般会提前3-6个月反应经济发展的情况,所以,当股市成交量发生变化时,其它行业还在探底的过程中,但券商行业业绩的拐点因为只和成交相关,会提前见底,也会提前于其它行情启动。因此,券商行业一般是一波大行情的先军。

券商行业的透明性、确定性

券商行业的业绩公布不同于其它行业,一般要一季度才公布一次,券商行业是每月对外公布一次,所以,券商行业业绩透明度很高,业绩走势一目了然,机构能看到,散户也能看到。同时,券商行业的业绩和股市成交量成正相关也是明摆着的事,交易者大多都知道。因此,券商行业的业绩具备透明度高、确定性强的特点。

券商和体量大

券商行业的体量按行业总市值排行第六,有足够的体量容纳进入的资金,这一点很重要,当资金量达到一定的体量后,可操作标的的体量就有了一定的要求,体量太小的话,大资金根本不会介入,可操作性太低,资金一进入就会炒到天上去,这是游资喜欢做的事,机构一般不会进入。券商有体量,刚好符合机构的口味。

总结:券商行业正是因为具备了业绩确定性高、透明度大、弹性大、体量大的特点,造就了股市行情先军的角色。

我是禅风,点个赞加关注,还有更多的精彩内容与你分享


淡淡禅风


为什么每次发动行情都是券商起来,请问这个问题,你做过统计吗?

为了回答你这个问题,我做了个统计数据,挺费时间的,麻烦读者看过后点个赞,谢谢!

来看下面这组数据:

我统计了从2010年到2019年,证券公司相关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对照关系。由于券商板块2013年才有相关的数据,所以我们的分析不妨从2013年开始。

在长长的7年时间里,我们可以从数据中看到,只有2013年和2014年券商板块跑赢了沪深300指数。所以从投资统计的角度上来说,我们并不能说券商板块在行情里有多少出色的表现。

一般来说随着大盘的上涨,交易会趋向活跃,这个券商和经济业务带来的收入。此外资本市场的活跃,也会使发行和承销业务等投行业务获得不错的收入。券商的收入确实和行情息息相关,但是,我们并不能得出每次发动行情,都是券商起来这个判断。


旁解生活与投资


券商板块是一个先知先觉的板块,股票市场一旦来行情,首先上涨的就是证券板块,根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券商消息面较为超前,特别是2019年二三月分的行情来之前,我们就看到了券商在2018年11月之后就开始企稳,所以炒股一定要看券商板块。

第二,股市行情好,券商佣金高。券商的一个主要收入来源就是佣金收入,当市场走好的时候,很多场外的资金就会进场。大盘的成交量也不断增加,成交量增加之后,券商收入自然增加,后期的业绩上涨会提前推动股价上涨。

第三,两融业务,两融业务是券商非常大的收入来源,特别是市场好的时候,很多投资者会选择融资炒股。这样会大幅增加券商的收益,当然市场不好的时候,券商的收益也会快速下降。目前两融大概维持在5000亿左右,增长说明资金入市意愿强,减少则说了资金流出增加。

总的来说:股市投资的主要逻辑就是预期,预期向好,股市就会提前反应出来。所以投资者在学习了基本面和技术面之后,也要多相关前瞻性的板块进行研究。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的更远。


盘手梁勇


券商板块的属性比较特殊。

比如在牛市行情当中,券商股的涨幅至少不会跑输大盘,那么一些对市场不了解的投资者,他会选择券商股去交易,持有。这种做法其实很简单,也很聪明。所以,当行情一旦稍微好转,有资金不知道去买什么股票,就会优先选择去买入券商股,等待行情的上涨。

再有就是行情转暖之后,券商股的收益增长也是非常明确。牛市行情交易量都会增加,至少拥金这一块是有保障,而且券商资管、IPO等也会增长。整个行业的业绩比熊市当中要提升好几个等级。

综合考虑来讲,行情好的时候,券商股会长得特别好,行情差的时候,券商股也会一蹶不振。另一个方面,券商板块作为非银金融的领头羊,发动券商股的行情对整个市场的信心提振是非常显著的,而且权重比较大,对大盘的带动也比较明显。

一些主力资金发动券商股的行情,要比去拉升其他的股票效率高很多,而且有赚钱效应,市场跟风炒作的资金较多。

牛市的初期就是这些权重股拉大盘,注意这个节奏。


刘思远Cc


炒股炒作的是预期。

市场的好与坏,券商股最敏感。

一般趋势性的牛或者熊时,券商股会领先市场表露出来。

因此会给人一种感觉,就是每一次有行情尤其是大行情的时候,券商股会先异动。

尤其是集体大涨或者券商板块有5只以上涨停时,且连续表现强势时,这种情况下,特别容易引发大一点的行情 。

券商股作为权重板块,对指数的影响较大。

一大涨,指数也就跟着起来,指数起来了,整体氛围转好,因此行情持续的赚钱效应,吸引增量资金入场,从而助涨。

我们来看看最近一次券商股的领先性质:

1,2018年10月19日,证券指数880472见大底,随看在12月25日调整见阶段底后开始走“牛”。

而期间大盘(沪指)10月19日是2445点,真正见大底在2019年1月4日。

证券指数提前近两个月见大底。

2,2019年3月7日,证券指数880472见阶段顶,当时市场一片火热,绝大部分人都在说牛市,而证券指数已经完成了“涨幅”,开始振荡调整。大盘(沪指)见年内大顶发生在2019年4月8日,

又比证券股慢了一个月。

为什么证券股会领先这么久?

一切源于炒作的预期。

每一次大盘跌得较久,调整时间较久时,“利好”总是会应运而生。

尤其是大的利好,对券商股的刺激会更大。

在由熊转牛的阶段时,一些聪明的资金往往开始察觉到,由此形成了较强的市场合力。


券商股的先导性,在判断大顶和大底的时候,相对管用。

主因是券商股盘子大,即使是机构,也不一定拉得动,券商股反映的是真正的市场合力,尤其是大涨或者大跌时。

熟悉了这个点后,在判断大顶或者大底时,往往会较管用。

比如2015年6月的大顶,券商股在4月的时候就开始“滞涨”了。一些聪明的资金往往在这个时候开始表露出理智,且战且退。

在某些小级别的阶段底和阶段顶时,券商股的时间会和大盘相对重合。

因此理解每一次发动行情 ,都是券商起来,一定要看用在哪个级别上。


当前的市场,券商股整体阶段底和阶段顶和大盘重合度较高,券商股的先导性发挥不了。

换个说法就是,当前券商股没有大行情,只是随大盘结构性振荡,无所谓牛市。

即使短期券商出现单日大涨,也难有持续性。

不要看到券商一拉升,就觉得有行情了,这是不客观的。


星星股经


券商,这是个令人又爱又恨的行业,爱是因为在牛市中它可以升天,恨是因为在熊市中它可以下地。

不过,天檀认为任何行业的走势表现都是它自身的属性决定的,券商这个在牛市升天、熊市下地的行业,其实刚好反映出其行业的基本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周期化。

很简单的道理:牛市中全社会资金都来炒股了,都必须开户才能进行交易,而且交易量会非常大,券商的收入自然高,而且利润是井喷式上涨。反过来说,熊市中因为市场变弱,资金都开始休眠,券商收入开始萎靡,并且是大幅下滑。

从以上券商行业的特点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券商是最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并且这种刚性周期与牛熊息息相关。

综上所述,券商当然是牛市中的急先锋,不过牛市还有另外一个核心行业做主线,大家可持续关注我们的头条号及问答!(公众号:天檀FB)



喜欢吗?记得关注点赞,留下脚印,常聊!


天檀


我们发现市场存在一个规律就是,当市场不管是启动大的牛市行情,还是短期的大的反弹每次都不会落下券商的身影,那为什么上涨每次都会有券商的身影,并且券商都能比行情提前启动呢,下面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券商行业的特殊性

由于券商本身行业跟股市密切相关,大部分营业收入都是来自股市,比如我们交易产生的交易佣金,新股发行的保荐费用,上市发行股份,融资融券的产生的利息费用等。

这类业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券商的业绩情况,如果股市逐步见底后,市场资金看好后市的上涨,那自然会以券商板块为突破口,理由很简单。

第一,当后期股市的持续上涨,必然带动市场情绪的高涨,成交量会逐步的放大,成交量的放大代表了市场买卖较为活跃,这个时候必然会产生大量交易佣金收入,对后期业绩收入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我们今年年初产生一波大的上涨行情,通过一季度报业绩的情况就能够证明这一观点,参考下图案例:

第二,市场的上涨个股开始逐步活跃,各类资本运作逐步展开,比如上市公司增发股份参与的机构会逐步增加,市场情绪好转会加大新股的发行速度,股市持续的的上涨让很多投资者觉得手中钱不够,也会考虑券商的融资融券业务来增加投资资金,对券商的营业收入产生影响。


由于券商行业本身跟股市的波动息息相关,股市上涨带动市场交易热情,而持续的上涨促使券商各项业务的爆发性增长,进而为接下来的业绩预期打下了鉴定的基础,而股市本身的上涨的动能来源于将来的预期,那券商的上涨肯定提前市场的上涨。


券商权重占比较大

券商行业基本都是国家批准的牌照,一般属于实力较为胸好大公司,所以券商个股很大一部分都属于典型的大盘蓝筹个股,多则市值几千亿,少则市值几百亿,如果券商板块整体异动必然会引起指数的波动,给大家举个例子:

当市场处于明显的下跌趋势中,这个时候个股大部分也都是处于下跌趋势中,当券商调整到位后开始引起大资金的买入,这时券商就会出现明显的上涨,但其他板块个股仍旧处于下跌趋势中,这类板块肯定仍旧影响指数的运行情况,但是有券商蓝筹的护盘后,指数肯定会出现较小幅度的调整,如果券商的持续的上涨才能够带动指数的上涨。

通过这类情况,我们会发现券商市值较大,能够起到一定的护盘作用,让指数的下跌幅度减少,但无法改变指数的下跌趋势,券商只能提前市场开始出现上涨,后期能够持续性的上涨后才能带动市场开始出现上涨,再有券商的上涨是市场情绪面的风向标。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券商提前市场先动,下面给大家列举一个案例:

通过上图我们发现上证指数1月3日出现了小幅度的调整,后期才开始出现大幅度的上涨,下面我们来参考下券商板块的走势:

1月3日由于券商的大幅度异动后造成了指数的下跌幅度降低,起到一定的护盘作用后让市场情绪面开始回暖,带动指数一路上攻。


总结:由于市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券商业绩情况,从而市场形成统一观点,把券商板块作为市场情绪的面风向标,两者相互作用后,把券商作为股市上涨前的急先锋。


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道破天际


“春江水暖鸭先知”,券商作为二级市场的直接参与者,其公司的盈利情况与股市行情直接相关,当股市行情走牛时,市场交易活跃,券商的佣金收入就会大大增加,再加上券商的自营业务和两融业务,更是赚的盆满钵满。当股市行情走熊时,市场交易清淡,券商的佣金收入就会大幅减少。因此,券商就是一个“看行情吃饭的行业”,那么,为什么说市场每一次发动行情都是券商板块呢?

首先,一波大行情发动的背后一定是大资金有目的、有计划运作的结果,而要能承载如此大规模的资金体量绝对不是某一个概念板块所能够做到的,因为,概念板块的市值规模小、题材炒作时间短、行情的持续性较差,一个小小的概念板块是不可能成为整个市场行情的领头羊的。能够引领整个市场行情的板块一定是权重板块。券商、保险、银行共同构成了金融板块,金融板块不仅是市值体量最大的一个板块,同时,也是市场中最重要的一个权重板块,因为金融板块与货币政策、经济形势、市场行情密切相关,金融板块的动向代表了当前的经济形势。而在金融三大板块中券商板块的市值规模适中、券商股的活跃性相对是最强的,板块个股的协同性也是最好的,用证券板块来引领股票市场行情“名正言顺”,更具有示范效应。因此,大资金在发动一波行情时通常会首选券商板块。

其次,从行情逻辑上分析。在行情低迷的时候市场成交清淡,此时,券商板块发动行情大家可能不太理解其中的逻辑,我们通常会想,市场交易如此清淡,券商谈何经营业绩呢?其实,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一旦让券商这个主导板块把整个市场的人气激发出来了,市场走出一波波澜壮阔的行情,受益最大的不就是券商了吗!下图是2005年-2019年上证指数和证券指数的日线对比走势图,通过下图我们可以发现三个特点:一是券商板块通常是率先启动的,建仓特征也是最早的;二是在牛市行情中证券板块通常是第一波涨幅最大的一个板块;三是在反弹行情中证券板块是所有权重板块涨幅最大的一个板块。所以,大家今后要多关注券商板块的异动,如果券商板块完成了出货,大行情的动力也就开始衰竭了。

以上是我们的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认可的观点,请点赞、关注支持我们,文中有分析不到的地方敬请大家批评指正,有需要交流的朋友可以留言,谢谢!


生命在于思考1


股市,约有56个行业,如果投资者将所有的行业进行分析,也就不会认为每一次发动行情都是券商先起来了。金老师不否认,券商行情的发动确实是先于股市先启动,但并不是唯一,也并不是每一次。我们分为两点讲:

1、券商板块在股市中的特殊性。

券商板块由券商公司所组成,而券商公司是最贴近股市的行业,不管是承销还是投资者佣金等,与股市有着密切的相关。而股市有着市场经济“晴雨表”之称,可提前反应3-6个月,而股市中的行业也是有着提前反应的效果。

所以,在股市行情有阶段底部区间震荡的时候,往往券商板块就有一波很好的行情。可以理解为,未来阶段性券商板块的业绩将会好转,并且有投资者很是看好该板块,也就将券商板块催化出行情。市场有了券商板块的行情,也就能带动其他板块以及投资者的投资热度,进而带动整个股市的行情。

2、券商板块并非每一次先发动行情,并且行情也有差异性。

股市是一个变化的股市,比如在2012年、2013年股市筑底的时候,其中券商板块只是其中一个板块提前筑底以及率先发动行情。而还有电器、互联网、科技、医药、新材料等行业,从上涨幅度的角度讲,并不比券商差多少。

而在2018年、2019年呢?虽然券商在2019年1-4月份表现不俗,但也不是唯一先启动的板块,还有保险、银行、白酒、5G、猪肉等板块也是提前市场反应。

虽然,券商板块有着提前市场反应的规律,但是,并不长久。金老师从券商板块指数总结的经验则是,初始券商筑底有行情时表现很好,但之后却不行。而下一次有良好表现时,需要等到牛市主升浪到来时。


厚金说


有一句话叫春江春暖鸭先知

我们知道只有大资金进来,行情才能起来,资金可以做图形骗线,可以反复震荡让人捉摸不透,但是资金不管怎么变,最后都要通过券商来购买股票,大量的资金开始交易了,券商的手续费收入就开始增长,利润就开始增长,业绩也就越来越好看,股价也就更容易涨。

牛市里无论是大蓝筹牛市,还是科技牛,亦或题材牛,只要有板块燥热带动市场情绪,券商都是受益者,都会“坐收渔利”。同样的,当熊市的时候,整个市场死气沉沉,成交了了,券商最难受,股市没人气对于券商就像没人外出吃饭的饭店一样。基本就是业绩亏损,员工待遇下降,绩效下降。

说句题外话:为什么券商的很多报告参考意义不是很大,看好这个,看好那个,几乎所有的股票都看好,也就是券商真正关心的不是哪个股票或者版块会涨,它关心的是多少人、多少资金进股市交易了,这个是它赚钱的根本。

市场有句话:券商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也体现了一个牛市能让券商赚的盆满钵满,也体现了牛市疯狂时期的交易量有多大。

综上

券商和股市的牛熊市也是最贴合的,成交量开始放大,券商开始慢慢扭亏为盈,也是熊市慢慢走到尽头,牛头开始向上挑的阶段,所以很多主力、老股民都会非常关注券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