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大规模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挑战着政府应急管理与反应机制。

2015年,韩国爆发了罕见的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韩国政府从事件发生、应急管理到灾后重建,经历了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带来教训与反思,也为韩国未来的应急防控提供了经验。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与SARS、新型冠状病毒十分相似的呼吸道传染病,致死率高达35%,但传染性更低。2012年始发于沙特,传播速度一直比较稳定,基本集中在中东,至2013年6月,有全球患者60多例。

但2015年5月,MERS突然在韩国爆发,仅一国内部就在短短2个多月里确诊186例,死亡38例,1.7万人隔离,前后持续7个月,引起极大恐慌,韩国也成为全球仅次沙特的第二大疫情国。

_

为何是韩国?

MERS在中东一直较稳定,却在一个远东国家急性突发,让疫情变得十分吊诡。为什么是韩国?这还要从韩国与中东关系说起,两个貌似没交集的地方,其实关系紧密。

韩剧里不时出现以中东为背景的故事,2015年韩剧《未生》讲述韩企在中东做贸易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韩国能源依赖进口,中东不仅承包韩国80%的原油和50%的天然气,也是韩国对外投资目的地,韩企承包中东大量基建项目。

20世纪70年代起,中东是韩国人出国打工的热门选择,当地韩国人还自发组成基督教传教士在中东传教,“韩流”也在中东走红,掀起韩语热。阿拉伯语在韩国很热门,2017年韩国学院学术测试中,70%考生选择阿拉伯语作第二外语。

韩国2009-2018年对中东贸易额,2015年前十分活跃,2015年MERS后下跌。

图: Korea Customs Service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韩国视中东为经济助推器,就在MERS爆发前的2015年3月,韩国中小企业刚在中东签下5,566万美元贸易订单,前途一片大好。可是,密切的经贸与人员往来,也为MERS埋下隐患,一场瘟疫悄然到来。

_

发生了什么?三阶段

输入期:2015年4月29日-5月3日,一位68岁韩国男性在中东国家巴林出差,5月4日回国,5月12日发烧,5月20日确诊感染MERS,成为首例患者。

韩国MERS疫情分布图。

图: wiki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扩散期:最可怕的是由这位首例患者引发的扩散。该患者是“超级传播者”,不仅感染了自己家人,更严重的是,他在5月12日发烧至20日确诊的8天里,连续在4家医院转院,并隐瞒中东旅行史,传染了同医院的其他病人及其家属和医生,5月28日,住在距离他10米远的单独病房的病人也被确诊,5月29日共确诊9例,均为首例患者传染。

6月2日起,二代、三代感染者开始在医院间蔓延,6月8日确诊87人至此韩国确诊数量仅次沙特,成为全球第二大MERS疫情国7月11日达到最高峰186例,全国2900多所学校停课。

韩国MERS传染结构图,呈“医院间传播”特点。

图: Research Gate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输出期:可吊诡的事还没完,由于疏忽,在5月26日,某确诊患者已被隔离的儿子居然逃出隔离区,出境来到中国,开启了韩国MERS对外输出期。此人连续去了中国3个城市,经香港、深圳到惠州,致使香港将戒备等级定为“严重”,隔离16人;广东隔离67人,政府自费人民币800万治疗该韩国患者。

_

有何失误?

反应不及时,管理疏忽。起初韩国政府没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未建议群众配戴口罩,对飞沫与接触传播不重视;管理也存在重大漏洞,已被隔离的患者亲属仍能自由出国,这种疏忽导致疫情扩大。

疫情早期,像这样聚集性去医院探望病人、

不戴口罩的情形在韩国很多。

供图: Park Kisoo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公共传播失效。起初韩国政府并没有认识到MERS“人传人”的特点,对其认知仍然停留在“动物传人”的阶段,因此疫情早期存在许多低效宣传,加速了病情扩散。

一些公共卫生信息对韩国并无针对性,不能对症下药,例如号召民众“不吃骆驼肉、不骑骆驼”。虽然MERS病毒的确源自骆驼,但在韩国这个没什么骆驼的国家,这种宣传不能解决痛点,而戴口罩、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等关键信息却未能精准传达。

韩国卫生部门发布的防范MERS宣传画,

号召民众不骑骆驼、不吃骆驼肉。

供图: Park Kisoo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韩国民众在网上调侃政府的无脑宣传。

供图: Park Kisoo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朴槿惠去抗击MERS一线医院慰问不戴口罩,

民众认为这是不良示范,也是打官腔作秀的表现。

截图: http://www.hani.co.kr/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信息不透明。最引起公愤的,是政府拒绝公开收治MERS患者的医院名单。政府认为病人收治信息仅限医院内部分享,不必向大众公布。

但MERS传染主要在医院范围内,出入医院的病人、家属和医生都有感染风险,不知晓哪家医院收治MERS病人,国民就不能保护自己、不能远离病毒,公开医院信息实际上关乎国民知情权。因为政府信息不透明,一时谣言四起,社会更加惶恐。

由于政府不公开医院名单,韩国民间只能自发搜集信息,MERSMAP就是民间自建的疫情信息分享网站。

图:http://www.mersmap.com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_

为何失误?水深

韩国政府之所以应对失误,除了受不可抗力的影响,也有人为操作的不当。

韩国保健福祉部就防疫不力道歉

截图: https://www.bbc.com/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医院私有化与财阀化。这解释了MERS为何集中在医院间传播,以及政府为何不愿公开医院名单。

韩国本身是个医疗资源优质的国家,医院数量充足,价格实惠。因为韩国医疗体系高度私有化,几乎所有卫生服务都由私营医院提供,私营机构有着88%的床位、91%的专家和93%的门诊服务。

商家众多,各品牌竞争,使医疗整体费用不高,服务较好,民众就诊方便,甚至无需预约。如果对一家医院不满意,可自由选择转院,重新挑选服务。所以首例MERS患者能连转4家医院,是韩国医疗制度给他提供的方便。医院人员进出自由、转院自由,造成MERS在医院间不断传播。

三星医疗中心是韩国最好的私立医院之一

图:samsunghospital.com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医疗私有化虽有优点,但仅限太平时期,一旦危机到来,医院私有化的弊端就暴露了。在市场经济中,品牌是各医院的筹码,如果收治MERS患者的医院被公布,民众将拒绝来这些医院看病,医院怕砸了牌子丢了生意,所以不愿公开身份。

另一方面,政府也担心一旦公开医院名单,将有更多医院不予配合,出现拒收病人、瞒报数据的情况,疫情将更难控制。像收治患者最多的三星医疗中心有大财阀三星作靠山,是否招惹得起,也是使政府犹豫的。

图:medigatenews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医疗人力缺陷与韩国探病文化。尽管医院充足,但韩国护士数量非常紧缺。为补充护士人力,韩国政府曾计划两年制护士培训,让更多人上岗,却引来那些苦读4年才获得护理专业证书的护士们的反对,认为这会抢了他们饭碗,降低护士行业整体收入水平。

因此很多基础护理工作不得不转移到患者家属身上,再加上儒家社会本就重视家庭,一旦家有病患,往往全家出动去医院陪护,这就提高了MERS传播速度,出现多起家庭聚集式传播。

韩剧里的韩国探病文化,一人生病,全家出动。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中央与地方不协调、政客互掐。韩国是多党制和竞选制,中央和地方政府可能从属不同党派,一旦出现失误便成为政客拿来攻击政敌的把柄,中央与地方政府互不配合,还在媒体上互撕,行政效率低下。2014年世越号沉船事件已令民众对朴槿惠失去信任,MERS爆发进一步激化政客的落井下石。

首尔市长朴元淳(右)透露一名医生被确诊MERS后仍参加千人讲座,遭该医生否认和保健福祉部长文亨杓(左)辟谣,政府各执一词,社会谣言四起。

图:news.kmib.co.kr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服从文化与等级制。韩国社会等级森严,下级绝对服从上级,即使医院收治患者也需要不断与上级确认,等待批示,十分耽误事情,釜山还出现负责MERS疫情的健康体育局组长自杀的情况。

不可抗力,认知的悖论。客观来说,韩国政府早期反应不及时也是很难避免的。MERS来自中东,突降韩国,社会对其认识、传播特点都很陌生。政府决策需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可充满未知因素的MERS在当时又尚无科学论证,没有实证的推论会引发社会恐慌。但实证具有滞后性,等病例出现、传染发生后,为时已晚,牺牲品已经出现。这是鸡与鸡蛋的悖论,不好把握,民众的批评也有一定“事后诸葛亮”之嫌。

_

后果:损失与改进

MERS疫情打击了韩国经济,零售业同比下降16.5%;出口出现了6年来最大降幅;旅游业受重创,数国对韩国发出旅游警告,游客减少210万,造成酒店、餐饮、交通业总计约26亿美元损失。韩国被隔离者在明知自己患病的情况下,还出国把病传到国外,也让韩国的国际形象受损。

但危机也给了韩国一个教训,疫情结束后,韩国政府开始采取多项措施,改革公共卫生管理。

韩国民众集会要求实施卫生改革。

图:Yonhap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针对MERS信息不透明问题,

韩国颁布了公共卫生信息公开法规。

供图: Park Kisoo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政府改进宣传方式,并公布收治寨卡、肺结核病人医院名单。图为韩国卫生部门的宣传网页。

供图: Park Kisoo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改革收获了良好效果,帮助韩国在未来的突发疫情中掌握主动:

2018年9月8日韩国时隔三年再次出现一例MERS病患,政府反应迅速,第二天内阁总理就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各部门先发制人式控制病毒扩散,一个月内就结束疫情,没有新增病例;

2020年1月,从韩国出现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病例,到政府发布应对措施,仅用一小时,以至韩国媒体将此比喻为“破天荒”。

韩国保健福祉部公开的关于新冠病毒信息。

图:ncov.mohw.go.kr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这场MERS抗击战,也给韩国留下文化遗产,催生一批优秀艺术作品,2016年电影《釜山行》受MERS启发,在国内外取得良好口碑,灾难片已成为韩国影人驾轻就熟的类型片。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_

启示与教训

尽管在医院制度、中央地方关系等方面,韩国与中国存在差异,应对突发疫情的处理策略也不同,但都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即当今重大突发事件对政府应急与沟通能力提出的严峻挑战:

在科学认知上,随着大自然生态和全球环境变化,不断有全新的病毒和疾病出现,挑战政府认知水平;在法律和制度上,上下级沟通不畅,汇报与决策速度跟不上病变速度,对管理制度提出新挑战;

交通便利、人口流动全球化,加速疾病传染速度。过去应对瘟疫,主要解决医疗科技条件,人口流动因素影响小,疫情很容易控制在一个固定区域,但今天最大的挑战来自人口大流动,特别是恰逢春运这种世界最大人流潮,无论国内国外威力都是巨大的。

最后是信息高速传播,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虽民众能迅速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可难以辨别的谣言也大量涌现,民众对信息披露、透明度、及时性的要求升级,对政府的反应速度和信息控制发起挑战。

但办法总比问题多,人类的学习和进化能力是很强的,挑战和历练才能让治理更完善、社会更进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最后,感谢韩国疾病防控中心新闻官Park Kisoo先生对本文写作的帮助,为文章提供了一手信息和图片。

说明:

“环形星球”(ID:huanxingxingqiu)

文中内容不代表东亚评论观点和立场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