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爆發重大疫情時,政府做得怎麼樣?

韓國爆發重大疫情時,政府做得怎麼樣?

大規模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是當今世界各國政府面臨的重大課題,挑戰著政府應急管理與反應機制。

2015年,韓國爆發了罕見的中東呼吸綜合徵疫情,韓國政府從事件發生、應急管理到災後重建,經歷了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帶來教訓與反思,也為韓國未來的應急防控提供了經驗。

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是與SARS、新型冠狀病毒十分相似的呼吸道傳染病,致死率高達35%,但傳染性更低。2012年始發於沙特,傳播速度一直比較穩定,基本集中在中東,至2013年6月,有全球患者60多例。

但2015年5月,MERS突然在韓國爆發,僅一國內部就在短短2個多月裡確診186例,死亡38例,1.7萬人隔離,前後持續7個月,引起極大恐慌,韓國也成為全球僅次沙特的第二大疫情國。

_

為何是韓國?

MERS在中東一直較穩定,卻在一個遠東國家急性突發,讓疫情變得十分弔詭。為什麼是韓國?這還要從韓國與中東關係說起,兩個貌似沒交集的地方,其實關係緊密。

韓劇裡不時出現以中東為背景的故事,2015年韓劇《未生》講述韓企在中東做貿易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韓國能源依賴進口,中東不僅承包韓國80%的原油和50%的天然氣,也是韓國對外投資目的地,韓企承包中東大量基建項目。

20世紀70年代起,中東是韓國人出國打工的熱門選擇,當地韓國人還自發組成基督教傳教士在中東傳教,“韓流”也在中東走紅,掀起韓語熱。阿拉伯語在韓國很熱門,2017年韓國學院學術測試中,70%考生選擇阿拉伯語作第二外語。

韓國2009-2018年對中東貿易額,2015年前十分活躍,2015年MERS後下跌。

圖: Korea Customs Service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韓國視中東為經濟助推器,就在MERS爆發前的2015年3月,韓國中小企業剛在中東簽下5,566萬美元貿易訂單,前途一片大好。可是,密切的經貿與人員往來,也為MERS埋下隱患,一場瘟疫悄然到來。

_

發生了什麼?三階段

輸入期:2015年4月29日-5月3日,一位68歲韓國男性在中東國家巴林出差,5月4日回國,5月12日發燒,5月20日確診感染MERS,成為首例患者。

韓國MERS疫情分佈圖。

圖: wiki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擴散期:最可怕的是由這位首例患者引發的擴散。該患者是“超級傳播者”,不僅感染了自己家人,更嚴重的是,他在5月12日發燒至20日確診的8天裡,連續在4家醫院轉院,並隱瞞中東旅行史,傳染了同醫院的其他病人及其家屬和醫生,5月28日,住在距離他10米遠的單獨病房的病人也被確診,5月29日共確診9例,均為首例患者傳染。

6月2日起,二代、三代感染者開始在醫院間蔓延,6月8日確診87人至此韓國確診數量僅次沙特,成為全球第二大MERS疫情國7月11日達到最高峰186例,全國2900多所學校停課。

韓國MERS傳染結構圖,呈“醫院間傳播”特點。

圖: Research Gate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輸出期:可弔詭的事還沒完,由於疏忽,在5月26日,某確診患者已被隔離的兒子居然逃出隔離區,出境來到中國,開啟了韓國MERS對外輸出期。此人連續去了中國3個城市,經香港、深圳到惠州,致使香港將戒備等級定為“嚴重”,隔離16人;廣東隔離67人,政府自費人民幣800萬治療該韓國患者。

_

有何失誤?

反應不及時,管理疏忽。起初韓國政府沒認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未建議群眾配戴口罩,對飛沫與接觸傳播不重視;管理也存在重大漏洞,已被隔離的患者親屬仍能自由出國,這種疏忽導致疫情擴大。

疫情早期,像這樣聚集性去醫院探望病人、

不戴口罩的情形在韓國很多。

供圖: Park Kisoo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公共傳播失效。起初韓國政府並沒有認識到MERS“人傳人”的特點,對其認知仍然停留在“動物傳人”的階段,因此疫情早期存在許多低效宣傳,加速了病情擴散。

一些公共衛生信息對韓國並無針對性,不能對症下藥,例如號召民眾“不吃駱駝肉、不騎駱駝”。雖然MERS病毒的確源自駱駝,但在韓國這個沒什麼駱駝的國家,這種宣傳不能解決痛點,而戴口罩、培養良好衛生習慣等關鍵信息卻未能精準傳達。

韓國衛生部門發佈的防範MERS宣傳畫,

號召民眾不騎駱駝、不吃駱駝肉。

供圖: Park Kisoo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韓國民眾在網上調侃政府的無腦宣傳。

供圖: Park Kisoo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朴槿惠去抗擊MERS一線醫院慰問不戴口罩,

民眾認為這是不良示範,也是打官腔作秀的表現。

截圖: http://www.hani.co.kr/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信息不透明。最引起公憤的,是政府拒絕公開收治MERS患者的醫院名單。政府認為病人收治信息僅限醫院內部分享,不必向大眾公佈。

但MERS傳染主要在醫院範圍內,出入醫院的病人、家屬和醫生都有感染風險,不知曉哪家醫院收治MERS病人,國民就不能保護自己、不能遠離病毒,公開醫院信息實際上關乎國民知情權。因為政府信息不透明,一時謠言四起,社會更加惶恐。

由於政府不公開醫院名單,韓國民間只能自發蒐集信息,MERSMAP就是民間自建的疫情信息分享網站。

圖:http://www.mersmap.com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_

為何失誤?水深

韓國政府之所以應對失誤,除了受不可抗力的影響,也有人為操作的不當。

韓國保健福祉部就防疫不力道歉

截圖: https://www.bbc.com/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醫院私有化與財閥化。這解釋了MERS為何集中在醫院間傳播,以及政府為何不願公開醫院名單。

韓國本身是個醫療資源優質的國家,醫院數量充足,價格實惠。因為韓國醫療體系高度私有化,幾乎所有衛生服務都由私營醫院提供,私營機構有著88%的床位、91%的專家和93%的門診服務。

商家眾多,各品牌競爭,使醫療整體費用不高,服務較好,民眾就診方便,甚至無需預約。如果對一家醫院不滿意,可自由選擇轉院,重新挑選服務。所以首例MERS患者能連轉4家醫院,是韓國醫療制度給他提供的方便。醫院人員進出自由、轉院自由,造成MERS在醫院間不斷傳播。

三星醫療中心是韓國最好的私立醫院之一

圖:samsunghospital.com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醫療私有化雖有優點,但僅限太平時期,一旦危機到來,醫院私有化的弊端就暴露了。在市場經濟中,品牌是各醫院的籌碼,如果收治MERS患者的醫院被公佈,民眾將拒絕來這些醫院看病,醫院怕砸了牌子丟了生意,所以不願公開身份。

另一方面,政府也擔心一旦公開醫院名單,將有更多醫院不予配合,出現拒收病人、瞞報數據的情況,疫情將更難控制。像收治患者最多的三星醫療中心有大財閥三星作靠山,是否招惹得起,也是使政府猶豫的。

圖:medigatenews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醫療人力缺陷與韓國探病文化。儘管醫院充足,但韓國護士數量非常緊缺。為補充護士人力,韓國政府曾計劃兩年制護士培訓,讓更多人上崗,卻引來那些苦讀4年才獲得護理專業證書的護士們的反對,認為這會搶了他們飯碗,降低護士行業整體收入水平。

因此很多基礎護理工作不得不轉移到患者家屬身上,再加上儒家社會本就重視家庭,一旦家有病患,往往全家出動去醫院陪護,這就提高了MERS傳播速度,出現多起家庭聚集式傳播。

韓劇裡的韓國探病文化,一人生病,全家出動。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中央與地方不協調、政客互掐。韓國是多黨制和競選制,中央和地方政府可能從屬不同黨派,一旦出現失誤便成為政客拿來攻擊政敵的把柄,中央與地方政府互不配合,還在媒體上互撕,行政效率低下。2014年世越號沉船事件已令民眾對朴槿惠失去信任,MERS爆發進一步激化政客的落井下石。

首爾市長樸元淳(右)透露一名醫生被確診MERS後仍參加千人講座,遭該醫生否認和保健福祉部長文亨杓(左)闢謠,政府各執一詞,社會謠言四起。

圖:news.kmib.co.kr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服從文化與等級制。韓國社會等級森嚴,下級絕對服從上級,即使醫院收治患者也需要不斷與上級確認,等待批示,十分耽誤事情,釜山還出現負責MERS疫情的健康體育局組長自殺的情況。

不可抗力,認知的悖論。客觀來說,韓國政府早期反應不及時也是很難避免的。MERS來自中東,突降韓國,社會對其認識、傳播特點都很陌生。政府決策需建立在科學基礎上,可充滿未知因素的MERS在當時又尚無科學論證,沒有實證的推論會引發社會恐慌。但實證具有滯後性,等病例出現、傳染髮生後,為時已晚,犧牲品已經出現。這是雞與雞蛋的悖論,不好把握,民眾的批評也有一定“事後諸葛亮”之嫌。

_

後果:損失與改進

MERS疫情打擊了韓國經濟,零售業同比下降16.5%;出口出現了6年來最大降幅;旅遊業受重創,數國對韓國發出旅遊警告,遊客減少210萬,造成酒店、餐飲、交通業總計約26億美元損失。韓國被隔離者在明知自己患病的情況下,還出國把病傳到國外,也讓韓國的國際形象受損。

但危機也給了韓國一個教訓,疫情結束後,韓國政府開始採取多項措施,改革公共衛生管理。

韓國民眾集會要求實施衛生改革。

圖:Yonhap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針對MERS信息不透明問題,

韓國頒佈了公共衛生信息公開法規。

供圖: Park Kisoo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政府改進宣傳方式,並公佈收治寨卡、肺結核病人醫院名單。圖為韓國衛生部門的宣傳網頁。

供圖: Park Kisoo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改革收穫了良好效果,幫助韓國在未來的突發疫情中掌握主動:

2018年9月8日韓國時隔三年再次出現一例MERS病患,政府反應迅速,第二天內閣總理就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各部門先發制人式控制病毒擴散,一個月內就結束疫情,沒有新增病例;

2020年1月,從韓國出現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病例,到政府發佈應對措施,僅用一小時,以至韓國媒體將此比喻為“破天荒”。

韓國保健福祉部公開的關於新冠病毒信息。

圖:ncov.mohw.go.kr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這場MERS抗擊戰,也給韓國留下文化遺產,催生一批優秀藝術作品,2016年電影《釜山行》受MERS啟發,在國內外取得良好口碑,災難片已成為韓國影人駕輕就熟的類型片。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_

啟示與教訓

儘管在醫院制度、中央地方關係等方面,韓國與中國存在差異,應對突發疫情的處理策略也不同,但都面臨一個共同問題,即當今重大突發事件對政府應急與溝通能力提出的嚴峻挑戰:

在科學認知上,隨著大自然生態和全球環境變化,不斷有全新的病毒和疾病出現,挑戰政府認知水平;在法律和制度上,上下級溝通不暢,彙報與決策速度跟不上病變速度,對管理制度提出新挑戰;

交通便利、人口流動全球化,加速疾病傳染速度。過去應對瘟疫,主要解決醫療科技條件,人口流動因素影響小,疫情很容易控制在一個固定區域,但今天最大的挑戰來自人口大流動,特別是恰逢春運這種世界最大人流潮,無論國內國外威力都是巨大的。

最後是信息高速傳播,在高度發達的信息社會,雖民眾能迅速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可難以辨別的謠言也大量湧現,民眾對信息披露、透明度、及時性的要求升級,對政府的反應速度和信息控制發起挑戰。

但辦法總比問題多,人類的學習和進化能力是很強的,挑戰和歷練才能讓治理更完善、社會更進步。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最後,感謝韓國疾病防控中心新聞官Park Kisoo先生對本文寫作的幫助,為文章提供了一手信息和圖片。

說明:

“環形星球”(ID:huanxingxingqiu)

文中內容不代表東亞評論觀點和立場

韩国爆发重大疫情时,政府做得怎么样?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