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超市人太多了!看看有多危险…

近日,天津市宝坻区的聚集性疫情引起了广泛关注。


天津宝坻区发病的23个人目前都是百分之百与去百货大楼相关,集聚在百货大楼这一个点。这里面有销售员、顾客还有他们的密切接触者。


因为此事,天津宝坻区9200人居家隔离。

都是逛百货大楼惹的祸

天津宝坻区9200人居家隔离


紧急提醒!超市人太多了!看看有多危险…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资料图,非本文案例)


近日,天津市宝坻区的聚集性疫情引起了广泛关注。


天津宝坻区发病的23个人目前都是百分之百与去百货大楼相关,集聚在百货大楼这一个点。这里面有销售员、顾客还有他们的密切接触者。


百货大楼共摸排出销售人员194人,1月19日至25日到百货大楼顾客的人群,到目前为止摸排出9200人。


宝坻区防控指挥部总指挥、宝坻区人民政府区长毛劲松,在今天(2月7日)上午的发布会上,介绍了宝坻疫情的3个特点,以及当前针对疫情采取的5项措施。


紧急提醒!超市人太多了!看看有多危险…


关于宝坻疫情特点


宝坻区防控指挥部总指挥、宝坻区人民政府区长毛劲松表示,宝坻疫情的特点:


第一是集聚性,发病的23个人目前都是百分之百与去百货大楼相关,集聚在百货大楼这一个点。这里面有销售员、顾客还有他们的密切接触者。


第二,从发病的那一刻起到现在,不是跟武汉和湖北相关,找不到接触史。就这个问题,天津市疾控中心专家做了一个著名的福尔摩斯式的分析,找到了病源。


第三,涉及面很广,年关逛百货大楼是宝坻老百姓的风俗,那段时间里顾客密集。这3个特点,让我们感到形势严峻。


紧急提醒!超市人太多了!看看有多危险…


采取5项措施


一、第一时间发布。


随着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疫情,我们第一时间把确诊病例的轨迹向全区发布,每一个确诊患者,具体到什么时间去过哪里、他的轨迹行踪,一直到收治到医院,我们一五一十、毫不隐瞒对全区人民进行发布,并号召所有在那个时间段跟他在同一个时间有过接触、或者在同一个地点的人,跟我们热线联系或者居家隔离。这些措施得到了全区人民的点赞,确实让他们心里有数了。


二、第一时间摸排。


百货大楼共摸排出销售人员194人,

1月19日至25日到百货大楼顾客的人群,到目前为止摸排出9200人。这个数字是动态的,还会随着时间不断增加,我们觉得这个数字还是不完全的,未来可能在不断增加当中。


三、第一时间隔离。


当我们知道疫情之后,在第一时间把194人连夜集中到隔离观察点,集中隔离。要求所有到过百货大楼的顾客自行居家隔离。我们区各个相关街镇,随着摸排的人员不断增加组织了很多工作组,四个人对一个社区或者对一个村,这里包括工作人员、公务人员也包括公安,共同组成一个小组,监督每一个小区和每一个村,重点人员的居家隔离情况,避免居家隔离人员随意走动。同时,我们在所有宝坻对外联络的27个主路口设置了交通观察点,对于往来宝坻的所有车辆消毒,对每一个乘客登记测量体温,凡是发烧的及时送到发热门诊。同时对于不必要进入宝坻的外来车辆都进行了劝阻,对村子和小区都及时进行了封闭,限制人员进出。


四、加强宣传力度。


宝坻是一个涉农区,农业人口比较多,思想上容易松懈和麻痹,抱有侥幸心理。对于这个情况,我们通过主流媒体不断进行宣传。天津市指挥部提供素材,指导他们如何规范地进行隔离,同时运用新媒体多个线上平台向全区人民推送这些信息和知识。针对宝坻农村多的特点,我们启用了农村大喇叭、社区小喇叭。通过喇叭宣传主要是排查找人,找出到百货大楼购物的人群,同时普及这些隔离防疫的知识。最后利用环境标语,同时启动宣传车流动宣传,增强防疫意识。


五、对全区进行消毒。


首先对百货大楼进行消毒,全区范围内连续做了三次从城市到乡村的消毒。社区内部、村庄内部也进行消毒,最大限度隔绝病毒传染源。


紧急提醒!超市人太多了!看看有多危险…

天津百货大楼5病例“迷局”


近期,天津宝坻区某百货大楼内部相继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全市累计确诊的第34例、第36例、第37例、第43例和第48例),成为又一起聚集性疫情。


值得注意的是,从前三个病例发病时的情况看,似乎找不到到任何流行病学上的关联性。那这些病例是怎么发病的?发病前有哪些情况是可以溯源?究竟怎样才能找到答案?


在2月2日16时召开的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室主任张颖,对宝坻区某百货大楼内部这5例确诊病例的先后发病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层层迷雾终被揭开。


在发布会现场10多分钟的讲述过程中,张颖几乎全程脱稿,像讲破案故事一样,抽丝剥茧,讲给公众听。

第1个病例


宝坻区某百货大楼内出现的第1个病例是该大楼内的小家电区的销售人员。该售货员1月22日发热,商场在26日实行春节停业。该售货员发病之后连续4天都是在社区门诊看病,这个社区门诊是没有发热门诊的。期间,她持续高热,自己购买药物在家中处理。一直到30日,该病例没有把病症治好,所以在31日在丈夫的陪同下,至宝坻区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最终被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为确诊病例。


关键问题在于,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该病例是没有任何武汉的流行病学史,没有外出过,也没有接触过类似的确诊病例或者是可疑症状的病例。


第2个病例


“2月1日,我们又接到了第2个确诊病例。这个病例是第1个病例的丈夫。第1个病例发病后,他一直陪着妻子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医院就诊。而且在此期间,他自己也出现了症状。”张颖说,“早在1月24日,第2例就出现了腹泻的症状。在陪妻子就诊的整个过程中,他只是到自家门口的小药店里买了些药吃,虽然他一直陪妻子看病,但是他自己没有去医院就诊。”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第2例也没有武汉旅行史和其他疫源地的旅行史。除了接触他妻子这个发热病人之外,没有接触过其他可疑症状的病例。所以这个感染的来源当时就引起了市疾控中心专家的注意。


究竟夫妻二人是如何感染的呢?


当时专家推断,有可能是因为他的妻子在百货大楼里卖小家电,可能是在顾客人群里把新型冠状病毒带到了家庭里。但是,就在这之后,又出现了第3个病例。


第3个病例


第3个病例又是来自百货大楼的售货员。她是珠宝售货员,与第1例在一个楼层上班,但是不在一个售货区。第1例和第3例平时没有任何的联系和交集,也没有在一起吃饭、聊天。第3例在1月24日才出现症状。在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专家发现,第3个病例在1月18日到外地进货,接触过一个高热患者。


张颖说:“进货地也有病例,是疫源地。但是这个外地高热患者没有被临床诊断,也没有实验室的确认。到底第3例在外地接触的高热患者是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无法确认。因为该高热患者没有就诊,没有检测。第3例的传染源只能打上一个问号。”


当时疾控专家分析,会不会是第3例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并带回了天津,造成百货大楼内的传播,继而引起了第1个病例家庭内的传播?从发病时间上,专家又建立不起来流行病学联系。为什么?第3例在24日发病,而第1例在22日发病。如果说第3例传染给第1例,在逻辑关系上说不通。


这样一来,专家被彻底带入了迷局。正在疾控专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又出现了第4个病例。


第4个病例


第4例同样是百货大楼里的售货员。她是在卖鞋的区域工作,与第1例、第3例在同一个楼层。据第4例自述,她跟前面两个发病的售货员没有任何工作上的交集。


事情发展到此时,疾控专家们怕遗漏掉关键线索,找到了百货大楼的领导询问。百货大楼是否在春节前举办过联欢会、小型聚会、总结会,或者是用其他形式把员工召集到一起。令专家们失望的是,答案均是:没有。而且售货员都是自己去吃饭,没有食堂提供集体就餐的环境。所以这三个售货员在日常工作中是没有任何交集的。


然而,第4例有另一个情况引起了专家的关注。该病例早在1月21日就发病了。在发病前的1月12日-13日,她曾经先后两次到天津附近的L市鞋类批发市场进货。


专家上网从全国的疫情报告里进行了搜索,发现L市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也有本地传播的情况。专家判断,有可能第4例是在L市进货的过程中被感染,之后回到天津发病的。但是,她如何把病毒传播给日常跟她工作中没有任何交集的其他两名同事呢?这也是没有办法建立起流行病学联系。


难道这一次专家们将再度陷入迷雾中?


疾控专家们反复跟第1、3、4例患者确认:“你们有没有注意过彼此是否有过一刹那的接触?”甚至连使用公共卫生间的问题专家们都没有遗漏。但回答是:没有。


这一次,专家们对于百货大楼的流行病学调查陷入了僵局。


就在专家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非常关键性的人物出现了。就在2月2日凌晨,第5个病例被确诊了。


第5个病例


第5个病例不是百货大楼内的售货员,她是曾经去百货大楼购物的顾客。1月23日下午15点到18点,她同时去了百货大楼的卖鞋区(第4例所在区域),珠宝区(第3例所在区域)购物。然后她在百货大楼里足足待了3个多小时。在29日出现发热症状。在2月1日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紧急提醒!超市人太多了!看看有多危险…

这个顾客没有任何武汉以及其他疫源地的外出史或旅行史,也没有接触过可疑病例或者已经诊断的病例。专家判断,她的感染只能是来自百货大楼。


“虽然第1、3、4例发病的售货员在不同区域工作,但是售货区域在同一楼层,基本是相邻的,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彼此没有4到5米以上的距离间隔,实际间隔甚至小于1米。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一个顾客通过3个小时就被感染,我们可以想象一下,8个小时上班的售货员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是避免不了被感染到的。


集聚就是添乱


不要集聚!从“宁波一祈福聚餐致25人确诊”,到“山东发现聚集性疫情60起”,再到“北京共报告聚集性病例41起 涉及确诊病例124人”……


因集聚而引发疫情蔓延的案例,不胜枚举,令人愤怒的同时,不免一声叹息。

紧急提醒!超市人太多了!看看有多危险…

疫情防控,远未到可以掉以轻心的时候。从职能部门到权威专家,再到新闻媒体,无不苦口婆心地提醒:不串门,不集聚!奈何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总有一些人无视提醒,心安理得地串门或集聚,结果引发悲剧,害人也害己,拿什么实现自我“救赎”?


众所周知,病毒传播途径主要为飞沫经呼吸道及黏膜接触传播。不集聚就能切断传染源,免于被感染。一些人偏偏不听不信不遵守,原因何在?


一个是侥幸心理,总以为被传染的概率不高,倒霉事怎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另一个也许与“憋”得太久有关,极个别人宅在家里已有一段时间,实在忍不住了,便放飞自我。


不少地方都将复工时间延后到了正月十五左右,在最近这个时间段里,无论哪种原因,冒险集聚都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他人不负责。想想那些为防控疫情而不能与家人团聚、坚守一线殚精竭虑的医护人员,全社会为防控疫情投入的巨大成本,此时也不应该添乱!


不集聚,只是按下暂停键,并不代表永远不要出门。为了公共安全,也为了自己的安全,忍一时风平浪静。

非常时期,连承担一些义务、“让渡”一些自由都不肯,显然属于心理尚未“断奶”,缺乏应有的担当。


此前,某地一男子因拒不配合疫情防控检查并谩骂、威胁工作人员,被依法予以行政拘留。无视提醒而集聚,也许算不上违法,但埋下了疫情蔓延的隐患,同样应受到谴责。身为成年人,总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串门、不集聚并非一道道德选择题,而是我们每个人所应具有的基本素养。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将忠告“砸”进心上,集聚传染的悲剧就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为什么现在不能出门?

“超市里的蔬菜、肉和水果被人摸来摸去,上面是否会有新型冠状病毒存活?”疫情期间,有市民产生这样的疑问。


7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孙和才,就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解答。


问:病毒能否在蔬菜、肉和水果上存活?


答:如果病毒通过飞沫、直接接触,传播到蔬菜、肉和水果上,理论上能存活一定时间,但最长不会超过48小时,病毒跟细菌不一样,细菌可以在死性细胞上快速繁殖复制,而病毒只能借助活性细胞,比如人、动物的细胞进行繁殖复制,超市的蔬菜、肉和水果不具备相关条件,因此存活时间不会太长。


问:选购蔬菜、肉和水果时需要注意什么?


答:超市人多杂乱,上述食材与水果有被感染的可能,为了保护自己,也为了避免感染者将病毒传播到蔬菜、肉和水果上,选购时最好不要直接用手拿,可以将超市的购物小袋套在手上抓取,以避免与商品的直接接触,同时建议超市最好不要将售卖的肉与熟食露天放置,而应采取一地隔离措施,比如用布覆盖或放在玻璃柜内,避免飞沫等落在上面。此外,市民到超市选购商品最好一次性购买齐全,尽量减少去超市的频次。


问:刚才提到病毒既然能在蔬菜、肉和水果上存活,是不是放置一段时间再吃比较好?


答:没有必要,如果放置时间过长,可能变质滋生大量细菌,吃了之后反倒对身体不好,科学的做法是吃前用流水清洗,可以将附着在表面的病毒过滤掉百分之八九十,并要记得不要生食,而应炒熟吃,水果的话最好削皮,病毒在温度56℃状态下30分钟内能被杀死,而炒菜等温度能达到100℃甚至跟高,病毒能立即被杀死,病毒除了通过飞沫、直接接触传播,还可能通过消化系统传播,因此不建议大家吃凉拌菜等生食。


问:有市民为减少出门次数,在网上订购蔬菜、水果等,是否可取、安全有保障吗?


答:我也注意到不少市民网购食材与水果,这些商品一般经纸箱等包装后,从原产地直接发货,减少了运送到超市、上架、供顾客挑选等中间环节,环节越少,污染越小,通过网络渠道购买生活必需品是不错的方式,相对到超市选购,不仅方便便捷,而且被感染的风险相对较低,建议市民尝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