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彌兒》:為什麼有人認為盧梭講述的教育觀是落後且匪夷所思的

有人把盧梭的《愛彌兒》奉為教育領域的“神作”

,而我對這本書感興趣並不是因為其經典教育著作的光環,而是因為一句網絡調侃,<strong>“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愛彌兒》成為盧梭的黑粉!”

盧梭,法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創作的《社會契約論》中所提倡的民主理論風靡全世界,甚至催化了法國大革命的爆發。

《愛彌兒》:為什麼有人認為盧梭講述的教育觀是落後且匪夷所思的

盧梭雕像

這樣一位偉大思想家,同樣也是五個孩子的父親,但這些孩子都被他送到了巴黎的育嬰堂裡,網友疑惑,<strong>“一位沒有養育過孩子的人,他的教育理念值得信賴嗎?”帶著疑問,讓我們走進《愛彌兒》,瞭解盧梭的教育觀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枷鎖”的時代,你喜歡嗎?

18世紀的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日益強大,資產階級革命也悄然開始,歐洲封建社會的大廈也即將崩塌。法國的革命雖如火如荼進行著,但是其教育領域仍然處於封建教會的控制之下,學校教育沒有任何改變。教學內容依然是以中世紀遺留下來的“七藝”、宗教和古典語文為主;教條的經院式教育方式依然是主流的教學模式,倡導通過死板的抽象說教咬文嚼字式的玩弄概念

等形式主義式的方法進行教學。學校更是嚴格管控學生的思想,學校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培養對封建統治者有用的“機器人”。

《愛彌兒》:為什麼有人認為盧梭講述的教育觀是落後且匪夷所思的

"七藝":語法,辯證,修辭,音樂,算術,幾何,天文

在這樣的背景下,盧梭虛構了“愛彌兒”這個兒童,並把愛彌兒從出生到成年的教育經歷記錄了下來,目的以否定封建的教育方式,抨擊舊式的教育制度。

《愛彌兒》被詬病自然有其原因,但原因背後值得我們深思

一、“放棄教育”是否是失敗的教育

盧梭把自己的孩子送進育嬰堂,轉身卻虛構“愛彌兒”進行培育,多少人因此不信任盧梭的教育理念,原因很簡單,自己都沒有實踐,又如何能夠指導他人。

盧梭在《懺悔錄》中如是說:“我一想到要把孩子交給這樣一個亂糟糟的家庭去撫養,我就感到害怕。如果把孩子交給他們去教育,那必然會愈教愈壞。育嬰堂的教育,比他對孩子的危害小得多。這就是我決定把孩子送進育嬰堂的理由。”

盧梭這樣的決定,顯然也是通過自己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但他的理由表面看起來很理性,但實際上又顯的

自相矛盾,經不起推敲。孩子無法得到盧梭自己想要給與的教育,就選擇給孩子換一個環境,那身為父母的盧梭又如何知道自己口中所謂的優秀環境是否真的適合孩子呢?盧梭明知道自己目前給孩子創造的環境是糟糕的,那有文化、有思想的他為什麼不親自去改變自己,為孩子創造他心中理想的生活環境呢?如果有一天育嬰堂的環境也同樣糟糕,那盧梭又該怎麼辦呢?難道只能任由孩子自生自滅嗎?

《愛彌兒》:為什麼有人認為盧梭講述的教育觀是落後且匪夷所思的

家庭教育對於孩子最重要

“孩子的很多心理問題 都源於12歲之前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方式”——李玫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

顯然,盧梭其實選擇了“放棄教育”,自認為放棄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但這樣的放棄也讓孩子失去了本該有的家庭教育。家貧也能出孝子,寒門照樣出貴人教育的本質不應該是家長否定自己,孩子否定家庭,而是家長為了孩子和家庭可以去自我改變,孩子成長之後逐步反哺家長和家庭。教育過程中的妥協與放棄實則是失敗的,父母的放棄則更是自私自利,因為“放棄教育”而造成孩子最終心理亞健康的後果,也只是一種家庭的悲哀。其實,教育最珍貴的就是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堅持

二、將對現實的敵意和對田園牧歌的嚮往過於對立

盧梭描繪的社會過於理性,這個社會里的人是沒有異化、沒有區別的人,可實際社會里,這樣的人是不存在的。這就難免導致一些讀者認為,《愛彌兒》這部作品對於真實世界的人來說沒有參考價值。

盧梭為培養愛彌兒,他反對寓言,就像柏拉圖驅逐詩人一樣。但是這樣的培養過於偏頗,過於理想了!有人說盧梭的浪漫主義過於腦洞大開,也有人疑問,按照這樣不切實際的教育理念教育出來的孩子也未免太不經人事了吧!

《愛彌兒》:為什麼有人認為盧梭講述的教育觀是落後且匪夷所思的

理想社會和現實社會如何界定

盧梭書中的“自然人”終究也是“社會人”,書中對一切理想情形的設定其實也只是給大家一個參考,正如中學物理實驗,個別實驗要求一個“光滑”的平面,可實際世界哪有書中所說的“光滑”,我們也只能儘量做到趨於光滑。

教育過程中有對田園牧歌的嚮往,我們才能有勁頭去改變自己以及改變環境。如果悲觀消極地承認了這個現實社會,向落後妥協,向現實低頭,教育就不會成功,每一位父母也許都會做出和盧梭一樣的選擇:“放棄教育”,但這並不是我們想看到的結果。

三、對於女性的偏見

很多人批評《愛彌兒》,其實是批評該書的第五卷,第五卷中主要闡述了盧梭關於女孩教育的觀點以及盧梭對於女性的認識。

盧梭談論如何培養一個理想的人,這個人其實是指男性,盧梭對於女性似乎有些看法,甚至有些糟糕。他認為女性要有充足的體力,目的只是為了繁衍後代和照顧家庭;他還認為對於女孩來說,學問沒什麼大用,也是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他還提倡教育女孩要順從他人,要受規矩約束,這和中國古代的“三從四德”有什麼區別?

《愛彌兒》:為什麼有人認為盧梭講述的教育觀是落後且匪夷所思的

歧視女性是萬萬不能的!

有人說女性教育不是《愛彌兒》的核心內容,但如果我們後人想從這本書得到更多教育的啟示,那就必須直面並思考盧梭這些脫離時代的落後思想!

如果讀者執意糾結於書中的某些具體觀點和一些矛盾的故事情節,那《愛彌兒》不過是一本名過其實、死板落後的“偽經典”罷了。但只要讀者去其糟粕,深入思考本書的精髓,就能從書中的批判精神和反思意識中,發現其中的非凡價值

去粗取精後,“精華”是值得當代人借鑑的!

一、順其“自然”,自然的背後是人性

盧梭口中的自然,並非我們常說的大自然,而是與現實社會相對的,如果現實社會是“不理想的社會”,那盧梭所說的“自然”就可以理解成“理想的社會”。

自人類社會有了文明以來,“神”的力量就伴隨產生,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每個人或多或少對“神”的權力有畏懼,信仰和順從“神”的權利自然也就產生了。

《愛彌兒》:為什麼有人認為盧梭講述的教育觀是落後且匪夷所思的

從其內心,把握人性!

逐漸到了現代,人文主義的思潮逐漸發展,權力逐漸從“神”轉移到了“人”。做事情聽取我們內心的想法,不漠視我們的天性,同時正確認識人內心產生的正常“慾望”,真正尊重自己的感覺。這個過程其實就是順其“自然”,因為這樣的自己才是我們最自然的狀態,也就是尊重我們自己的“人性”。

二、教育的目的是擴展,而非改變,且父母的自覺比孩子的自覺更重要

《愛彌兒》書中前四卷的內容介紹:

第一卷,著重論述了對兩歲以前的嬰兒如何進行體育教育,使兒童自然發展。

第二卷,著重論述了對2歲-12歲的兒童進行感官教育。

第三卷,論述了對12歲-15歲的少年進行智育教育。

第四卷,著重論述了對15歲-20歲的青年進行德育教育。

父母自己完成不了的願望,常常會寄託在孩子身上,希望他們去完成,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潛意識下父母就會刻意為孩子安排各種“課程”,希望把孩子改造成為自己想要的“孩子”的樣子。

電影《囧媽》中,伊萬對著老媽說道:“在你的心裡面住著一個幻想出來的兒子。他應該吃幾頓紅燒肉,臉上的肉是橫著長還是豎著長,什麼時候要孩子,膀胱幾點鐘排水,你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麼要那麼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這麼多年過去了,難道你沒有發現嗎?我並不是那個你想象中的兒子。”

《愛彌兒》:為什麼有人認為盧梭講述的教育觀是落後且匪夷所思的

電影《囧媽》截圖

難道世界上所有的教育,等發現問題後,都要像電影裡一樣,需要通過一些特定事件,孩子自我反思之後才能重新迴歸父母的懷抱?

父母自己也該做出相應改變了,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strong>“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

。父母不拋棄孩子,並且耐心養育孩子讓孩子健康長大,“育”便做到了。而要想做到“教”,那父母一定要做到上行下效,父母就要以身作則,在按照孩子自然成長的規律基礎上,根據孩子的自我發展情況進行因材施教,而非一味的灌輸式教育。千萬不要想著改造孩子,而是要想著如何讓孩子的人生得到延伸。

三、“直觀教育”教會孩子如何感受真實的世界

小孩子喜歡讀《魯賓遜漂流記》,而不喜歡讀各種抒情散文。原因很簡單,少年時期的孩子更多的是通過感覺去認知世界的,從事物最客觀、最本質的角度去了解事物。依據具體事實去教導兒童就是所謂的“直觀教育”,正如窗外下著大雪,家長要求孩子寫關於“雪”的日記,讓孩子直接去寫他對雪和冬天的感觸,我想孩子的內心是掙扎的、牴觸的,如果你帶著孩子到雪地裡玩耍,之後再讓寫,這時的孩子至少知道雪地的寒和冬天的冷,如果雪地裡的遊戲也很快樂,那孩子日記裡的雪除了寒冷之外就會有更多孩子自己的情感。

《愛彌兒》:為什麼有人認為盧梭講述的教育觀是落後且匪夷所思的

孩子親自實踐體會後感觸最深!

“教育兒童並不是要讀文學名著,而是要認識自然,感受自然。”——盧梭

兒童教育的過程中,具體的“直觀教育”比那些追求較真語言文字的“抽象教育”,教學效果來的會更快。正如幼兒園教學交通規則的課程中,觀看交通安全標誌的視頻配合設置遊戲場景讓孩子扮演行人、司機和交通警察去體驗,肯定比讓孩子去簡單記憶那些枯燥的交通規則效果要好!

結語

盧梭並沒有在書的最後告訴大家愛彌兒的教育是成功還是失敗,這對應著他對教育的思考沒有終點。現實的教育也是如此,盧梭的思想也只是對我們每個人的思想啟蒙,我們要做的不是簡單地模仿盧梭口中的教育,而是要在借鑑盧梭教育理念之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思考和構建自己的教育觀,至於我們自己的教育思想發展成如何?是沒有最終答案的,需要我們一直去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