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與康熙一樣在位長達60年且子嗣眾多, 為何沒有出現九龍奪嫡 ?

holland巧克力


康熙與乾隆身後如何相比?情況根本不可同日而語!差別究竟在哪且聽我細細道來。

1。子嗣數量相差懸殊

康熙爺一生有子24,除去早夭的皇六子胤祚、皇七子胤佑、皇十八子胤衸、皇十九子胤稷以及廢太子胤礽、被關進宗人府的老大胤褆、老十三胤祥之外,康熙皇帝死之後共有候選繼承人17個,且大多正處在二十至四十歲之間,正是抱負滿懷都想要大展宏圖的時候,皇位的競爭可想而知有多麼激烈。


而乾隆皇帝的兒子看過《延禧攻略》和《如懿傳》的都知道死亡率非常高。乾隆前前後後皇位繼承人都改了好幾次,先是永璉再是永琮最後改為永琪,但是他們都沒有熬過老爹乾隆,早早的就撒手人寰了。到乾隆考慮繼承人的時候就只剩下皇八子永璇、皇九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了,競爭激烈程度自然和爺爺康熙那時候沒法比。


2。後嗣質量差距很大

康熙爺生的兒子雖然長相不咋地,可是卻是一個賽一個的厲害!

老二胤礽、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䄉、老十三胤祥、老十四胤禵都是打仗的一把好手,自己有真本事自然搶起皇位來腰桿子也硬朗不少。

反觀乾隆皇帝的四個兒子,基本都是平庸之輩,唯一的亮點怕就是老八老九都寫得一手好字,最後乾隆也只能在矮個子裡挑高個子,選了永琰這個最大的缺點就是沒大的優點,最大的優點就是沒大的缺點做接班人,成就了一代平庸天子。



3。自雍正皇帝起創立了秘密立儲制度,根本用不著去搶皇位(看完這一點就會發現前面兩點廢話連篇😄)

雍正皇帝吸收了自己那一輩人去爭奪皇位,兄弟手足相殘血的教訓,完善了秘密立儲制度。


皇帝選繼承人只需要自己在傳位密旨上寫下來便可,老皇帝不行了的時候叫來王公大臣取下正大光明牌匾後的詔書讓他們來擁立新君。皇子們都是在老皇帝嚥氣的時候才知道新皇帝是誰,在此之前誰都有機會做儲君,自然也就避免了皇位的爭奪。


曉史才能明事


首先是年齡問題

康熙生於,生於1654年5月4日死於1722年12月20日,8歲登基。到68歲去世。在位長達61年。


乾隆生於,生於1711年9月25日死於1799年2月7日,25歲登基。84歲當太上皇。87歲去世。

就年齡上來看,68歲去年時他的兒子們都是多少歲呢?

長子 胤禔生於,1672年。50歲

四子 胤禛生於 ,1678年。45歲(雍正皇帝)

八子 胤禩生於, 1681年。42歲

九子 胤禟生於,1683年。39歲

十三子 胤祥生於,1686。36歲

十四子 胤禵生於,1688年。34歲

最小的二十四子 胤秘生於,1716年。才6歲

從以上來看康熙去世的時候,年齡最大的太子50歲,四阿哥45歲,八阿哥42歲。十四阿哥更只有34歲。基本都是在人生事業增長期的時間上。出現九龍奪嫡那是顯而易見的事情。誰都想成為一國之君統領天下

再來看一下乾隆退位時,他的兒子們都是幾歲?

皇長子,永璜生於1728年,死於1750年

皇次子,永璉生於1730年,死於1738年

皇三子,永璋生於1735年,死於1760年

皇八子,永璇生於1746年,死於1832年

皇十一子,永瑆生於1752年,死於1823年

皇十五子,永琰生於1760年,死於1820年(嘉慶皇帝)

皇十七子,永璘生於1766年,1820年

等到乾隆退位的時候別說九子奪嫡了,連一桌麻將都只能勉強籌齊了。

其次是傳位方式

雍正在經歷過九子奪嫡之後改為秘密立儲制度,他親書繼位皇子名字於"御書"密封匣之中,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待日後臨死前或死後,由御前大臣、軍機大臣等共同取出,按"御書"所定之嗣皇帝繼位。這樣就避免了皇子們的明爭暗奪。

不同的角度看待九子奪嫡

九子奪嫡從另一個層面去看,也正是清王朝最強大的時候。有能力的人往往都有一個顆渴望成功的心。雍正的成功換成當時其它的皇子也有同樣的能力。正所謂有多少能力辦多少事情,既然大家都想去爭取這個皇位,就都有能力做好這個事情。反觀到了乾隆的後代上,別說爭位了,就連像樣一點的兄弟都找不出幾個。又那裡來的能力去爭權奪位。


南柯一夢浮誇


清朝作為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入關後享國268年之久,其中的康乾盛世就佔據了一半時間,長達134年。除去雍正帝在位的13年,康熙帝和乾隆帝近乎是平分了康乾盛世的時間,康熙帝在位61年,乾隆帝在位60年。這對爺孫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比較長壽(康熙帝享年69歲,在皇帝當中算比較長壽了),都有雄才偉略,都有眾多子嗣。然而康熙帝因為子嗣眾多加上太子不才導致晚年九子奪嫡,而乾隆帝卻沒有這樣的煩惱,這是為何呢?

首先就是因為乾隆帝比康熙帝活得更久。雖然二人在位時間差不多,可乾隆帝比康熙帝足足多活了20年。康熙帝一生有35個兒子,在太子胤礽二次被廢時康熙帝才59歲,此時他成年的兒子都處於身強體壯的年齡,人人都對太子之位垂涎三尺,直到康熙去世他還有20個兒子活著。而乾隆帝一生有17個兒子,數量雖也不算少,可奈何乾隆帝長壽啊,能熬過他的兒子都沒幾個,在乾隆帝退位時在世的兒子只有四個了,出去嘉慶帝永琰外,其餘都不成才,乾隆帝是矮子叢裡找將軍,讓位給了十五阿哥永琰。況且乾隆帝退位後又當了三年太上皇幫嘉慶帝穩定了政局,哪會再出現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事件。

當然,乾隆帝的兒子不爭奪儲君之位還得得益於雍正帝確立的密建皇儲制度。雍正帝也是吸取了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教訓,不再公佈太子人選,只將密詔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只有當朝皇帝駕崩後才能取出。乾隆帝也繼承了這一制度,不公開誰是太子,讓所有的皇子都公平競爭,誰都有機會,誰也別羨慕誰。可惜的是乾隆帝每次看好的太子人選都早夭了,最後才不得不選資質平平的永琰。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乾隆帝的兒子們並不如康熙帝的。康熙帝的那麼多兒子中,哪個不是狠角色。反觀乾隆帝的子嗣中,在乾隆三十八年再次立儲時只有七個兒子活著了,其中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都過繼了出去,只剩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有資格繼承皇位。這其中皇八子永璇和皇十七子永璘都不學無術,不討乾隆帝喜歡;皇十二子永璂的母親又是廢后,乾隆帝也不喜歡這個兒子。皇十七子永璘又只有八歲,還看不出才能,不在考慮範圍。那麼只剩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五子永琰競爭了,乾隆帝對永瑆的評價是“為人愷悌,最著仁孝”和“柔而無斷”,顯然不適合做儲君。相對來說永琰的缺點少一點,也就只能選他了。

所以說不是乾隆帝有能力壓制自己的兒子不爭奪皇位,實在是他那幾個兒子不爭氣啊。


風塵講歷史


所謂虎父無犬子,康熙帝擒鰲拜,平三藩,收復臺灣,親征葛爾丹,在位六十一年可謂做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被稱為"千古一帝\

小蕾說古今


簡單的說乾隆這小子太能活了,把兒子們大多熬死了。乾隆雖然有十七個兒子,但只有四個兒子活到了乾隆自己死亡。

乾隆和康熙雖然都是古代中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但乾隆的壽命遠遠超越康熙。康熙八歲即位,雖然在位六十年但也就活了68歲,在當時算得上長壽但不算突出。

乾隆即位時,已經24歲,做了60年皇帝后又做了四年太上皇,總計活了88歲。即使放到現在,88歲才死也算得上非常長壽了。

乾隆自己這麼長壽,兒子則沒有這麼好的命。乾隆總計有十七個兒子,數量算得上足夠多,但只有第八子,第十一子,第十五子,第十七子這四個兒子活到了乾隆死後。乾隆的兒子們想搞九龍奪嫡,也湊不夠人數啊。

(乾隆)

活的比乾隆久的四個兒子中,只有第十五子和第十七子的母親是皇后所生的嫡子,身份貴重,在四人中顯然一般只有這兩人會被當作奪嫡人選看待。第十五子永琰和第十七子永璘都是孝儀純皇后魏佳氏所生,一母同胞,永琰比永璘大六歲,年齡優勢明顯。只有第十五子永琰個人資質不是特別差,有爭奪皇位這件事上並沒有太大的競爭壓力。

乾隆第十五子永琰即為後來的嘉靖皇帝。


仁勇校尉


乾隆和康熙雖然在位時間都超過了60年,但是登基的年齡上相差甚遠,換句話說,乾隆因為自己的長壽把自己的不少兒子都給熬死了。

1661年,康熙登基的時候只有8歲,在位61年,1722年去世時,康熙69歲。

1735年,乾隆登基的時候是25歲,在位60年,還做了3年多的太上皇,1799年去世時,乾隆已經是88歲的高齡了,是清朝皇帝裡面最為長壽的皇帝了。

也就說乾隆比康熙多活了將近20年,千萬不要小看這20年的差距,畢竟在人均壽命只有30多歲的古代,長壽20年就意味著有很多子嗣就要死在自己的前面,而事實上也是如此,能夠活到乾隆去世時的皇子數量,要遠遠低於康熙去世時剩下的皇子數量。

先來說說康熙。康熙一生共有35個兒子,活到成年的有20個,而這20個兒子也都活到了康熙去世,其中的九位皇子,即大阿哥胤褆、廢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參與了“九子奪嫡”,即便是被康熙圈禁終身的大阿哥與廢太子也死在了康熙之後。

乾隆一生共有17個兒子,活到成年的有10個,而活到乾隆去世的只有4個了,除了後來繼位的十五阿哥永琰,也就是嘉慶皇帝外,只剩下了八阿哥永璇、十一阿哥永瑆以及十七永璘了。

這樣看來,乾隆晚年剩下的這些活著的兒子們剛剛夠打一桌麻將的,想要“九子奪嫡”人數實在是湊不起來。

從能力與實力上講,康熙的兒子也是遠勝於乾隆的兒子。

康熙時期,因為存在著眾多政治聯姻的狀況,因而康熙不少兒子們的背後都有著朝臣的支持。

大阿哥胤褆與廢太子胤礽背後有著明珠與索額圖兩大政治集團的支持,十阿哥是康熙初年輔政大臣遏必隆的外孫,有著鈕鈷祿家族的支持等等。

反觀乾隆的妻子們,除了富察皇后有著雄厚的家族背景以及富恆、福康安兩代名臣的支持,其他妃子的出身遠遜於康熙的妃子,因而皇子能依靠的外部力量都比較薄弱。

單從皇子自身能力而言,也是康熙的兒子要強出不少。

如果但就康熙的繼位人雍正,與乾隆的繼位人嘉慶作比較,雍正皇帝在各個方面完勝嘉慶皇帝可以說是毋庸置疑的。

而拋開了嘉慶皇帝,乾隆的兒子中確實鮮有出名或者能力非常出眾的了。反觀康熙的兒子中,三阿哥胤祉主持編纂了《古今圖書集成》一萬卷,九阿哥胤禟首開滿族人其端用拉丁語轉寫滿文,十三阿哥胤祥在雍正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十四阿哥胤禵獲封大將軍王帶兵在西北平定叛亂。

由此也可見,康熙的兒子們確實也在能力與實力上,遠勝過乾隆的兒子們。

當然在繼位的方式上的不同,也決定了皇子們的所作所為。

康熙是滿清入關後第二個皇帝,雖然康熙遵照漢族傳統文化“有嫡立嫡”,很早就確定了胤礽的名分,但是在朝臣和眾位皇子的心中,還依然保留著少數民族傳統的“立賢德之人”的思想,“賢德”才是皇子逐鹿的焦點,所以才有了“九子奪嫡”的爭鬥,康熙的皇子們一方面大展拳腳,表現自己的能力與實力,另一方面,也在相互競爭,爭奪皇位。

但是到了乾隆時期,經過康雍乾三朝的努力,滿洲的漢化程度已經是非常的徹底,並且代表滿洲傳統文化與思想觀念的滿洲貴族議會制度已經被逐步的廢棄及取代,君主專制到達了頂峰。同時,這個時候已經是秘密建儲制度,皇子們缺乏了競爭的標準與目標,因而也沒有出現激烈的競爭,也就沒有再有“九子奪嫡”了。


雍親王府


康熙與乾隆不論是在清代,還是整個中國古代史,這兩位帝王的在位時間都是比較靠前的,康熙盛世,乾隆盛世,都將這兩位帝王在青史中留名。可是晚年的康熙在繼承人的問題上一直遲疑不決,於是九子奪嫡的大戲拉開了帷幕,康熙駕崩之時,其一眾皇子不是想著怎麼厚葬,而是都在覬覦皇位,也可憐康熙老兒了,作為康熙的皇孫,乾隆晚年卻沒有出現九龍奪嫡的情況,為什麼?

首先,皇子數量差距大。

康熙是一代英明神武的皇帝,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的英明神武鑄就了他不朽的功績,除鰲拜,平三藩,三徵噶爾丹,他兒子共有35位,其中有序齒的兒子有24個,在幾次廢立太子後,久為正名的太子之位自然會引得一眾皇子猜測與覬覦,於是在成年的九位皇子中便形成四派,太子黨,大爺當,四爺黨和八爺黨,最後四爺黨勝出,落敗的八爺黨最為慘,削除宮廷玉牃,圈禁。再來看看乾隆,一共有17個兒子,嫡次子永璉、嫡七子永琮相繼夭亡,其他皇子也大多英年早逝,到了永琰出生的時候,他的14個兄長中有8個已經死去,就連深受乾隆寵愛的皇五子永琪也在幾年後早逝,諸皇子中可備乾隆選擇的範圍已經變得非常小了,剩下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五子永琰,永瑆聰明睿智、才氣橫溢,做事很有主見;永琰性格內向、性情凝重,為人規矩仁孝,乾隆選擇接班人所遵循的原則,就是後來者必須不容置疑地遵從他的意志,不打折扣地繼承他的政策,不遺餘力地維護他的權威,並把自康熙以來開創的盛世一直保持下去,這點皇十五子永琰更為適合。

其次,有無皇帝扶持。

這點很重要,康熙是很難得的君王,正是他太過於英明神武,導致皇太子熬了一年又一年,早早立為太子自然會成為其他皇子的“靶子”,長期的壓抑太子肯定要釋放,於是就成為他人眼中的把柄,在兩次廢立後,太子胤礽徹底無緣帝位,康熙似乎也被太子之位搞得身心俱疲,於是就出現了空缺,甚至連駕崩之時的皇位人員都未明確指定,這就導致後世對雍正繼位頗多微詞,也導致九子奪嫡一直延續到雍正清除八爺黨後,大權在握才算勝利;而乾隆呢,自認為是十全老人,退位後依舊不捨帝位,明面上是太上皇,可是行駛的還是皇帝的權力,一定程度上是貪權,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是為嘉慶帝顒琰保駕護航。


最後,繼承人有無明確。

康熙在幾易太子後,覺得太子之位的選擇太難了,於是就暫時擱置想要仔細再琢磨,可惜的是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在很突然的情況下駕崩了,康熙的成年的皇子中,不乏青年有為的皇子,如皇十三子,皇十四子,再如一隻專心替朝廷辦事的皇四子,還有一直沽名釣譽的皇八子,看上去大家一碗水端平,爭位不分先後,奪嫡不分長幼,不奪嫡難道束手待斃?這就是九子奪嫡爆發的原因,而乾隆呢,在退位之前已經冊立皇太子,並且讓皇太子參與正常的朝廷事務中,大臣們如果再有其他想法那就叫謀逆了。這三點就是乾隆雖然與康熙一樣在位長達60年且子嗣眾多, 卻沒有出現九龍奪嫡的原因。


農夫說歷史


康熙晚年的問題沒有在乾隆晚年再現,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由於雍正時期的重大改革。雍正是九龍奪嫡脫穎而出的,他深知其害,不希望自己的兒孫再出現這樣激烈的爭鬥,所以進行了銳意的改革,消除這種皇子紛爭的關鍵點。

九龍奪嫡最核心的癥結在於早年的八旗分封制度,也就是屬人制度,早年努爾哈赤建立八旗之初,把八旗中的人口以佐領為單位,按私產的形式,分封給諸王、諸貝勒,一個佐領是300戶人,比如禮親王代善,那麼代善被分封了正紅旗15個佐領,所謂“旗主王爺”是也,這15個佐領的人口就是他的私產,那麼他這15個佐領裡的人口,首先是代善的屬人,之後才是皇帝的臣子,屬人對於屬主的依附關係極強,雖不是包衣,但跟包衣的性質非常接近。像年羹堯就是雍正當初被封到鑲白旗時的屬人,年妹就直接被送到雍王府裡做使喚丫頭,後來被收房,成為側福晉,而年羹堯也正是以屬人的身份,成為雍正的“潛邸舊臣”的。

雖然,順治、康熙為了加強皇權,一直以來對於這種屬人制度都在進行改革,尤其是康熙,子嗣眾多,他就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到不在自己統領之下的下五旗,以弱化早年分封的那些王爺、貝勒們的勢力。但他的這些兒子們被封到下五旗後,他們的屬人同樣對他們有著極強的依附關係,雖然在朝為官,但首先他們都是諸皇子的私屬,由此便有了大量結黨營私的機會,從而造成諸皇子們儀仗著自己的勢力互相傾軋。

雍正的改革,就是從屬人與屬主之間的依附關係下手,在雍正四年他清理了八爺黨之後,通過一系列政策,弱化屬人和屬主之間的關係,使王爺、貝勒手中的權利弱化,最後漸漸成為名義上的依附關係,一方面極大地加強了皇權,一方面極大地削弱了諸王、諸皇子的實力,到乾隆的時候,八旗各佐領下人,首先是皇帝的臣屬,其次才是王爺、皇子們的屬人,而對於王爺、皇子們的關係,主要只存在於名義上。這樣一來,皇子失去了奪嫡的依靠,不可能再有康熙晚年時諸皇子們所掌握的實力,九龍奪嫡的事情自然也就不會發生了。


紅小豆館主


乾隆的確是在位時間極長,差不多可以與康熙比肩相提的清朝皇帝。乾隆在位期間,清朝發展到了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頂峰。同康熙一樣,乾隆帝的子嗣也眾多,比起康熙帝在位時嚴重的奪嫡之爭,在乾隆時期,皇太子們都顯得相對安定了許多,這是為什麼?

從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發展到一定高度開始,皇位的承繼就已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雖說古代帝王們都有不止一個妃子,所誕下的太子也有嫡庶之分,但帝位傳承,早已經不是件傳給嫡長子就算完成的輕鬆事了。自古以來,皇太子們為了能夠繼承皇位,私下裡都會進行漫長而複雜的鬥爭,最後即位的皇帝,已經不知道經歷了多少“腥風血雨”。

乾隆帝因為太過長壽,甚至被自己的百姓操心過立儲的事情,於是他六十歲時立下過這麼一個誓,如果活到八十還沒過世,就會立儲。但其實,這都是為了“障人耳目”的緩兵之計。從雍正帝開始,皇帝秘密立儲的機制已經很完善了,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激烈的奪嫡鬥爭,從而把整個皇室搞得分崩離析,烏煙瘴氣。

乾隆採取的也是秘密立儲的方式,這也是為什麼沒出現九龍奪嫡情況的原因之一。秘密立儲首先可以防止王儲被皇子們排擠,其次,乾隆將皇位繼承的決定權牢牢把握在手裡,不給任何人以揣度的機會,從而也不存在讓其他人奪嫡的可能。皇子是誰定了就是定了,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如果不遵旨照辦,就是對先皇的大不敬。

對比康熙,乾隆時期奪嫡之爭不激烈的原因還有一。康熙要傳皇位時,皇子們還都年輕氣盛,一個比一個能打,想得天下的心思也一個比一個強烈。但反觀乾隆時期,因為乾隆帝在位的時間真的太長太長了,乾隆底下的各個皇子都被熬沒了脾氣,也大多都到了三四十歲的年紀,對權貴名利基本也都看淡得差不多了,誰即位都行吧都行吧。

除此之外,乾隆帝對這方面真的管得很嚴。畢竟也是過來人,知道皇室奪嫡之爭究竟有多費時費力,還派系爭端,還磨損人心,所以打皇子還沒長大的時候,乾隆帝就對這些雛兒們嚴加管教,不僅不給隨意出宮,更是禁忌有大臣與這些皇子結交。

要參與奪嫡之爭,必先形成氣候。而乾隆從根本上掐斷了這些皇子能形成“氣候”的命脈,如果沒有當朝大臣相佐,自不存在擁戴和黨派只說,僅憑皇子一人,是無法挑起激烈的鬥爭的。所以皇子們從出生到繼任都像被矇在鼓裡一樣,全憑乾隆一人作定奪。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歷史,就關注那樣的歷史挺有趣吧,還有不定期抽獎送紅包哦。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乾隆帝(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統治清朝63年,雖說所生的皇子卻不如他皇爺爺康熙的多,但也有17位皇子,最關鍵的是乾隆帝活得時間太久了,好多皇子壓根就活不過他!這兒大體介紹一下:

1、皇長子,永璜(1728-1750),母哲憫皇貴妃。追封定親王,諡曰安。

2.、皇次子,永璉(1730-1738),母孝賢純皇后。雍正帝賜名,隱示承宗器之意,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乾隆帝密定皇儲緘其名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乾隆三年(1738年)薨,冊贈皇太子,諡端慧。

3、皇三子,永璋(1735-1760),母純惠皇貴妃,追封循郡王。

4、皇四子,永珹(1739-1777),封履親王,母淑嘉皇貴妃。

5、皇五子,永琪(1741-1766),封榮親王,母愉貴妃,三十一年(1766年)薨,年二十六,諡號純。

6、皇六子,永瑢(1743-1790),封質郡王,母純惠皇貴妃。

7、皇七子永琮,除了政治才幹外,他還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1746-1747),母孝賢純皇后,弘曆欲立為太子。乾隆十二年以痘殤,年二歲,諡號悼敏。嘉慶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哲親王。

8、皇八子,永璇(1746-1832),封儀親王,母淑嘉皇貴妃。

9、皇九子,未命名(1748-1749)幼殤,未封,母淑嘉皇貴妃金佳氏。

10、皇十子,未命名(1751-1753)幼殤,未封,母舒妃葉赫那拉氏。

11、皇十一子,永瑆(1752-1823),字鏡泉,號少廠,別號詒晉齋主人,封成親王,母淑嘉皇貴妃,與劉墉、翁方綱、鐵保並稱清中期四大書家。

12、皇十二子,永璂(1752-1776),母繼皇后。

13、皇十三子,永璟,幼殤,未封,母繼皇后。

14、皇十四子,永璐(1757-1760),幼殤,未封,母孝儀純皇后。

15、皇十五子,永琰(1760-1820),即嘉慶帝,母孝儀純皇后

16、皇十六子,未命名(1762-1765),幼殤,未封,母為孝儀純皇后。

17、皇十七子,永璘(1766-1820),母孝儀純皇后。

綜上,這17個皇子當中,幼殤的有4位阿哥,死在乾隆帝前面的就有9位阿哥,剩餘可繼承皇位的只剩下皇八子、皇十一子、皇十五子、皇十七子這哥四個了,儼然這種爭儲明顯和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不在一個檔次上,而乾隆帝的皇子們整體看來也不如康熙眾皇子優秀。最關鍵的是自從康熙皇帝以後,秘密議儲制度的實行,使皇子們爭儲的鬥爭不至於太明顯,太激烈,所以乾隆朝期間沒有出現類似九龍奪嫡的事情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