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这些事,让爱在永嘉涌动……

这些人、这些事,让爱在永嘉涌动……

这些人、这些事,让爱在永嘉涌动……


在战“疫”的过程中

一线人员直面困难

毫不退缩


在他们的身后

我们、你们、他们

展现出的爱

为前方人员

筑起了坚强的爱的堡垒


这几天的永嘉

温暖、感动

不断

……


这些人、这些事,让爱在永嘉涌动……

泪目!七旬老人捐出两万元积蓄

_

_

_

_

“我不识字,但希望这一点点心意能为国家出力”。


这些人、这些事,让爱在永嘉涌动……


  2月6日10点13分,永嘉县公安局乌牛派出所接警大厅门口,一位70多岁的老人踌躇良久之后缓缓的走进值班台,并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红包袋交给民警。“这是我的一点点心意,就2个口罩...”老人边递边说。因近日一线民警口罩急缺,经常有热心市民送来爱心口罩,接待民警没多想就接过手,但一打开,竟然是一大叠的现金。民警赶紧推辞拒绝。


  “你们是有能力做事,我是农民,不识字,但大家要团结,安定团结,我有点小小的经济可以奉献,你们就可以用上。”老人想说服民警。


这些人、这些事,让爱在永嘉涌动……


  最终因为老人的一再坚持,任环所长只好让民警陪同老人来到红十字会,将2万元现金捐献给红十字会。

这个寒冷的冬天,因老人这温暖的“谎言”让一线奋战的民警温暖而又充满力量。


这些人、这些事,让爱在永嘉涌动……


_

_

_

_


无论是白天黑夜

总有一批批风雨无阻者

坚守在抗“疫”的各条战线上

一股股暖流从四面八方涌来


这些人、这些事,让爱在永嘉涌动……

暖心!永嘉90岁老奶奶用积攒的零花钱给卡口人员送“夜宵”

_

_

_

_

这些人、这些事,让爱在永嘉涌动……

老奶奶冒雨到卡点


  2月6日下午,章超华老奶奶撑着伞戴着口罩冒雨来到界坑乡坑口卡点,她拿出平时节省下来的800元现金,让卡点工作人员转交界坑乡人民政府,为没日没夜奋斗在一线的卡口执勤人员购买食品。


  她特地强调,要分给卡点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她语重心长地说道:“阻击疫情,大家十分辛苦,我能做的只是一个老人家对奋斗一线人员的祝福,早日战胜疫情,回归正常生活。”


_

_

_

_


用积攒的零花钱去慰问卡点工作人员

表达了一个老百姓的朴实情怀

老百姓有了困难


也有这些人


送来暖暖的关怀


这些人、这些事,让爱在永嘉涌动……

我们与你心连心

_

_

_

_

“我真的是没有办法了,家里实在是困难,我都快急死了……”


2月8日一大早,红十三爱心社社长邵若珍就接到了一通紧急求助电话。周林今年43岁,是一名一级残障人士,他因为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平时邻里会偶尔前来关照一下,送一点日常用品,出门买菜、做饭都要靠着自己八十多岁的双亲。他们一家是红十三爱心社一直都关注关爱的贫困家庭,此次疫情期间,周林全家都被困在家里,只能在家干着急。


“现在外面都买不到口罩,我八十多岁的父亲今早把吃剩的统一方便面桶翻出来,自己做了一个口罩,想出门买菜,我好说歹说才劝住,现在出门必须要戴口罩,家里一个口罩都没有,我们家都一个星期没出门买菜了,急死我了。”


这些人、这些事,让爱在永嘉涌动……


周林的话让邵若珍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因为买不到口罩,周林一家已经一周没有出门买菜了,家里的米和菜也快吃完了。“别害怕,我们来送。” 邵若珍、马明、周翁益等几位红十三志愿者立马起身,去农贸市场采购食材,邵若珍想起今天是元宵节,还特意买了两袋汤圆。


这些人、这些事,让爱在永嘉涌动……


这个元宵节不闹,却注定不凡,红十三爱心社志愿者在这个特殊的元宵节关注着被人忽视的角落,走访慰问了周林、董理宁两家困难残疾人家庭,希望能以点滴之爱,给疫情阴影下的残疾人士送去温暖与关怀,用自己的行动守候着他们平安过元宵,千里共婵娟。

_

_

_

_


在这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

有这样一群忙碌的身影

他们洋溢爱心流露真情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默默奉献

他们坚守岗位、守护家园、保护群众

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这些人、这些事,让爱在永嘉涌动……

坚守在防控“疫”线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民

_

_

_

_

一大早,巽宅镇岭东村村民章益芬抱着满满几大箱口罩来到巽宅镇政府,他知道当下口罩和防护用品紧缺,各个村巡防的志愿者和村民又紧需要,于是他想方设法弄来了两万多只口罩悉数捐赠给了镇政府统一调度。


这些人、这些事,让爱在永嘉涌动……


这两万只口罩对于巽宅镇各地的一线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而言无疑是一场“及时雨”。章益芬还自愿参与村内卡点的轮守工作。


在巽宅镇下谢村,党支部书记李玉鸣日夜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连日来的疲惫导致他在为村民去镇上领取物资回村的途中不慎骑车摔伤头部,胸前七根前肋不全性骨折。


这些人、这些事,让爱在永嘉涌动……


自巽宅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下谢村党支部书记李玉鸣带头发挥作用,引领下谢村的村民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各项防控工作有序有效开展。他联合村民志愿者在村内宣传预防工作的同时在村出入口设点轮流值守,劝导出入车辆和人员。为保障在家不出户的村民们的后勤供给,他更是无偿为村民拉运生活物资。


_

_

_

_


万众一心

坚持,再坚持

胜利一定属于所有人


防护如铜墙铁壁


服务也不能少!


这些人、这些事,让爱在永嘉涌动……

为群众打开绿色生命通道

_

_

_

_

这些人、这些事,让爱在永嘉涌动……


“你好,我的孩子重度高烧,情况很严重,现在马上就要送到温州去……”一对夫妻略带哭腔得来到岩坦收费站执勤点,向工作人员求助。工作人员见到他们怀里意识模糊,身体微微颤抖的孩子,立刻拿耳温枪给孩子进行检测,体温显示已高达39.8度,但因其车辆为外地牌照,按照规定工作人员不能放行。


“39.8度!这里有个孩子重度高烧,必须尽快送到温州,金队长可否让他们先行通过?”正在现场督查的镇人大副主席徐斌见状,焦急地联系负责岩坦收费站的高速交警金队长。“顾不了这么多了,群众的生命安全第一,得让孩子先过!”徐斌紧急和金队长进行沟通,说明特殊情况,请他们予以放行并简化登记流程,为救援孩子争取时间。


经协商,岩坦高速收费站执勤点紧急为该求助车辆开放绿色通道,帮助该车迅速通过,和时间抢生命。现场工作人员迅速拍下身份证及车辆信息后,便让他们先行开往医院,这一“先放行、后登记”的做法,也为救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这些人、这些事,让爱在永嘉涌动……

_

_

_

_


这些人、这些事,让爱在永嘉涌动……

宝宝面临“断奶”怎么办?永嘉这群人架起一座“彩虹桥”!

_

_

_

_

随着疫情的发展,大家都只能宅家抗疫。在这其中,却出现了一个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宝宝的“口粮”“尿不湿”以及慢性病患者的必须药品出现了“危机”。而此时有这样一群闪现于街头巷尾的“逆行者”,他们化身“爱心快递员”将必需品送至市民手中,架起了一座“彩虹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谢谢!真是太麻烦你们了!终于不用担心宝宝断粮了!”2月7日下午,在岩头镇烘头村卡口处,宅家抗疫的宝妈胡霜霜接到了志愿者们送来的几罐奶粉,她开心不已。胡霜霜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肠胃不好,只能喝指定品牌的奶粉,由于快递停运之前订购的奶粉一直到不了,多亏了志愿者们的爱心接力终于到手,这几罐奶粉算得上是“救命口粮”了,连连感谢志愿者们的付出。

这些人、这些事,让爱在永嘉涌动……


志愿者的车内装载着满满一车各类品牌的尿不湿、奶粉和一些必须药品。志愿者叶剑锋说,这都是他们从一家又一家母婴店,快递网点搬运过来的,准备送往我县各个乡镇。得知疫情期间,部分宝宝面临“断粮”,各类包裹配送不便,2月6日,在团县委的组织下,各义工队联合各卡口人员发起了“彩虹桥”项目。他们刚开始通过朋友圈和微信群把能够办的服务发出来,紧接着让市民们把自己的需求发上来进行一个汇总,然后连接各个乡镇的卡口工作人员进行接力。


这些人、这些事,让爱在永嘉涌动……

这些人、这些事,让爱在永嘉涌动……


  2月7日是志愿者叶剑锋和妻子配送的第一天,一天就接到了69个包裹,由后勤人员收集好名单地址,核对名单后送往各卡口处,最后由各卡口负责人负责接力配送至市民手中。


  在沙头镇卡口处,志愿者把镇内市民需要的尿不湿、奶粉、药品搬运下车后就交给了当地沙头镇派出所的一名辅警叶强玲手上,由他负责后续的派送。沙头派出所辅警叶强玲说,自己在卡口工作,是自愿报名接力的,下一步他会一一通知联系人,对不方便出入的,有紧急需求的,将会安排警车配送,能帮助到镇里的村民自己义不容辞。


  自发出“彩虹桥”计划后,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这支队伍,志愿者们默默奉献,早出晚归。收到药品、奶粉、尿不湿的家庭也都纷纷发来了感谢信,感谢这一路接力的每一个爱心志愿者。

_

_

_

_


这段时间

城市和乡村似乎“休眠”了

但其实所有人都没有停止脚步

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