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的“104”,曾隐藏在内江人身边的炸药厂

在东兴区小河口镇与沱江紧邻的一个隐蔽山沟里,现存大量门窗残缺的车间、宿舍。很多人都不知道,这里曾是一座炸药厂,取名“104”。

深山里的“104”,曾隐藏在内江人身边的炸药厂

锅炉车间

藏在深山的炸药厂


在东兴区小河口镇境内,有一条紧邻沱江的深沟,沟内有一座废弃的工厂。它过去是派什么用场的,外界大都不清楚。日前,记者前往小河口镇光华村,然后拐入一条山沟的乡村道。


沿途,窗口和房门全部破损的红砖瓦楼房、篮球场等建筑呈现在眼前。这样的建筑格局和样式,年长的人一看就明白,这是建于新中国早期的、高规格的危险品生产工厂。

深山里的“104”,曾隐藏在内江人身边的炸药厂


职工宿舍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条沟名为“龙宝沟”,是由“坛子山”、“猛虎跳岩”、“双狮山”等山构成的一道峡谷。茂密的山林中有柏树、松树、洋槐树、无花果树、桃树、梨树、黄葛树等。沟里荒废的大量建筑,是曾经隐蔽深山专门生产炸药的“104厂”。如今,这座厂已经废弃20多年。

大跃进年代建厂


龙宝沟内的一处民房里,罗阳均夫妻正在路旁院坝内“抹”玉米,老两口是当地人,同为73岁。1992年,罗阳均在这家工厂被子女“顶替退休”,1993年工厂即宣布倒闭。之后,他作为工厂“看护”至今。

深山里的“104”,曾隐藏在内江人身边的炸药厂


罗阳均夫妇

罗阳均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行业建设“大干快上”,但机械落后,开山劈岭只能靠当时最见成效的爆破进行,炸药需求量大增。因此在“大跃进”那一年,中铁二局就选中了这条山沟,征得土地一百多亩及大量荒地,建了这座当年对外绝对保密的工厂,专门生产形状大小如油条的“岩石炸药”。


罗阳均的妻子魏淑荣今年73岁,祖辈都生活在这条沟里。在修建这座工厂时,她担任生产队会计。


魏淑荣介绍说,1958年8月左右,她听说沟内要建一座炸药厂,全体社员积极支持、配合。很短时期内,征地范围内的社员房屋拆迁、大量甘蔗及未熟农作物铲除等工作迅速铺开,大批口音各异的施工人员进入现场。然后,大量的砖瓦、水泥、木料、钢材等建筑材料通过船运至江边,再通过数以百计的搬运工人肩挑背扛地运往工地。


当年正处于全国上下“放卫星”的时期,对于当时各行业的劳动和生产态度,还是青年的罗阳均和魏淑荣及同代人感同深受。对于每天数百人在山沟里建设的火热场景,他们自然想近距离去“学习”一番,遗撼的是,征地内属于防范严密的“禁区”,大家仅能在山头上远观。

深山里的“104”,曾隐藏在内江人身边的炸药厂


轮碾车间


魏淑荣说,修建工厂之初,社员并不清楚工厂生产什么,但已感觉到了一些神秘气息,因为施工管理、建筑工、搬运工、勤杂人员等,全部都是中铁二局员工,他们被封闭在“禁区”里,对外保密要求极高。


通过两年的努力,工厂建成并取名“104厂”,大约有两百名产业工人入驻并开始生产。产品通过与椑木镇连通的公路运往全国各地。

一条龙流水作业


罗阳均原是龙宝沟邻村人,1965年被招入中铁二局,先后参与了成昆、川黔等铁路修建工程。1977年,为了照顾原已安置在龙宝沟的爱人和孩子,便调入104厂锅炉车间上班。那时全厂生产都是三班制,罗阳均自当上锅炉工至1992年“顶替退休”,锅炉房烟囱就从没有熄过火。


与罗阳均边走边聊到了生产厂区大门口,这里有一座形似“碉堡”的警卫室。它分上下两层,总高约5米,长宽各约3米。在大门两边基本完好的红砖围墙上,赫然写有“厂区内危房,请勿靠近,后果自负”的标语。

深山里的“104”,曾隐藏在内江人身边的炸药厂

厂门警卫室

进入厂区,所有建筑顺山沟和道路走向排列,全为红砖红瓦的“人字顶”房屋结构。令人诧异的是,这些建成五十多年的房屋,虽然墙面有些斑驳、门窗空洞,但墙体线条依然横平竖直,基本没有裂缝。


拨开草丛,随罗阳均进入高大的建筑。地面上,覆盖着尘土和零乱的瓦砾,尘土下则是完好甚至还泛出光亮的三合土。


这是长约35米、宽约12米的车间。它的墙体高约6米,墙头上的双层木架屋顶高约3.5米。两面高墙上,共开有14扇窗,每扇高约3.5米,宽约1. 8米。房间里一片沉寂,墙面上用红色油漆写的“严格管理,必须有章可循”,“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等警示标语依然颜色鲜艳,令人联想到这里曾经有过的繁忙和辉煌。


罗阳均说,这里是炸药生产流程的中间环节,叫“轮碾车间”,它上接“硝铵车间”,“破碎车间”,下连“筒装车间”,“封包车间”。炸药制成后直接入库。可以说,这是当时较为先进的一条龙流水作业生产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全国炸药质量比赛在西安举行,“104厂”的产品获得了第一名的佳绩。

发生过大爆炸


继续上行数百米,一座高大完整的烟囱傲然挺立于丛林之上,烟囱由红砖砌成,借助蓝天的衬托,橘红色的砖体颜色十分抢眼。在烟囱之下,几幢建筑物在杂乱的密林中若隐若现。这是罗阳均上班十多年的锅炉车间。


罗阳均回忆说,炸药生产流程中,各种原材料的加工、合成、搅拌等,都需要通过蒸汽加温进行操作,锅炉车间的任务就是通过管道,不断向车间输送热能源。

深山里的“104”,曾隐藏在内江人身边的炸药厂

筒装车间

大约是1978年夏季,因为夏天气温高,工人在作业时操作不当发生爆炸,凶猛的气浪将车间房顶冲开了一个大洞,大量机制瓦被掀翻。所幸,因工厂一直加强安全培训,相关防范措施严格,当天操作工发现问题及时,应对得当,厂内无人伤亡。


罗阳均说,发生那次爆炸事件后,厂里进行了深入调查处理,随后召开大会进行警示教育和安全培训。

多功能生活区


生产厂区附近,另有一大片建筑群,目前已被茂盛的草丛、树林封堵道路,这里有办公楼、宿舍楼、篮球场、活动室,还有可供全厂职工就餐、开会的食堂。

深山里的“104”,曾隐藏在内江人身边的炸药厂

职工宿舍

站在至今仍然完好的篮球场,罗阳均告诉记者,104厂自开建到最后关闭,一直没有从本地招工,所以,全厂约200人中除他以外,都是外地人。因工厂地处偏僻山沟且产品属高危品,职工都不愿把家安在厂里,职工都住宿舍区,家属偶尔来探亲。


为了让职工的业余时间过得充实,厂里除了经常组织各种娱乐活动和比赛,还确保每周放一场电影。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待遇让职工倍感自豪。


在篮球场旁一幢玻璃全部破碎的宿舍窗口外,架设着一个篾制的笼子,一大群鸽子正在房顶上追逐、戏闹。罗阳均说,“这些鸽子是附近村民养的,让这里有了一丝生气。”


走进篮球场一侧的大食堂,里面漆黑一片,潮湿的地面上零乱地堆放着大量柴禾,一根翠绿的草藤缠绕在窗棂上,藤尖上盛开的一串红花伸向屋内。

深山里的“104”,曾隐藏在内江人身边的炸药厂

职工宿舍

采访结束,罗阳均对这些巡视和看护了二十多年的建筑感慨不已。他说,这座在外界一直视为“秘密”的104厂,自1958年开建到1993年突然熄火关闭,虽然自己不明白其中原因,但大量的国家资源废弃至今,实在令他有些心疼。所幸的是,随着近年来乡村公路的完善,陆续有城里人到此游览,让这些残破的建筑发挥了一点“余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