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当初庞统要是不主动寻死为刘备取西川做铺垫,而是耐心一点,换一种方式,会怎么样?

黄泰然


如果当初庞统不主动寻死,不为刘备夺取西川,那么以刘备的性格,断然不会攻取西川,那么西川很有可能被曹操攻下,到那时刘备只有被灭的份,或者是投靠东吴。即便有诸葛亮和庞统两位奇人,但是刘备没有立足之地,就没有那么多兵马,没有兵马再厉害的人都无济于事,那么三国就不会变成三国鼎立之势,那样就会加速三国的统一。

第二种是可能是,刘备虚情假意,情势所迫,遭万人痛骂还是会攻取西川,那样的话,历史很有可能就会改写,那么即便关羽不被东吴所杀,刘备还是回去先灭吴再灭曹操,那样的话,在刘备攻打吴国时带上庞统。就不会中东吴陆逊的计,那样的话,吴国很有可能在那一场战役中被灭国,因为当时刘备有70万大军,东吴只有十几万人嘛,曹操也不敢来犯因为有诸葛亮镇守,那样的话,诸葛亮就不会有那么多负担,蜀国的大事可以分担给庞统那么很有可能蜀国就有可能统一全国,这只是猜测毕竟历史不能重写。


影视达人院


问题范畴是《三国演义》里的庞统,而不是问正史。所以,回答正史上的庞统或诸葛亮,或者演义夹杂正史 来回答庞统或诸葛亮,都属于明显跑题了。

我们就题主所问,遵从小说逻辑,对《三国演义》里庞统,作两个方面分析:一、庞统是个怎样的人?二、庞统不死,蜀汉会不会亡?

一、庞统是个怎样的人?

名著《三国演义》里,水镜先生说的很清楚:卧龙凤雏,二人得其一,可安天下。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在《三国演义》里,庞统和诸葛亮的名号,一龙一凤,卧龙凤雏,天下齐名。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先出场,刘备三顾茅庐,请卧龙出山,“隆中对”谈话,为刘备制定了远期战略规划,随后助刘备夺得了荆州。一直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刘备,从此拥有了自己一方地盘。随后孙刘联盟,北拒曹操。

庞统在诸葛亮之后,也登场了。庞统的出场,没有像诸葛亮那么顺利,而是一开始并未得到就被重用(因庞统长相奇丑,刘备认为有失汉官威仪,遂打发他做了个小官,下放到地方去当一个县令),颇有些波折,但后来刘备因张飞巡视地方,才得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凤雏先生。

于是,刘备亲自登门,赔礼道歉,庞统执意要走,但最终在刘备诚心下答应留下,成为刘备军师。随后,不负众望,助刘备一举获得益州。后因刘备磨磨唧唧,说不“忍”攻刘璋,以致错失战机,庞统中埋伏,命丧落凤坡。

诸葛亮助刘备获得荆州,庞统助刘备获得益州。得到荆、益二州大片地盘的刘备,实力巨增,后又乘势取得汉中,这一下刘备称王了,汉中王。

无论从水镜先生口中,还是事实结果证明,庞统都是一个智力超群、谋略过人的大才,在《三国演义》里卧龙凤雏并称,绝非浪得虚名。

二、庞统不死,蜀国会不会亡?

其实,水镜先生在说“卧龙凤雏,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后面还有一句,很多人忽略了,那便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三国演义》水镜先生对刘备说:卧龙凤雏,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水镜先生完整的意思是:卧龙和凤雏,你刘备得了其中一个,就可以安天下。但是子初和孝直,你亡了其中一人,汉室就难兴起了!

那么,子初是谁?孝直又是谁?

1.子初,就是刘巴。

刘巴博才多学,是一个连诸葛亮都称赞不已的能人干才,当时早就出名了。荆州牧刘表,曾多次招刘巴,但刘巴却始终不愿为刘表效力。后几经波折,刘备才得了刘巴,对刘巴的才能喜欢的不得了。刘巴,为刘备入蜀地后解决了众多财政困难等诸多问题,与诸葛亮等人共同编制法律文件《蜀科》,为刘备建立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备称帝后不久,就逝世了。刘巴死后,魏国尚书陈群还给诸葛亮写信,探问刘巴情况,可见刘巴的影响有多大。刘巴的过世,是蜀国的一大损失。

2.而孝直,便是法正。

法正,善于奇谋,其才能非常之强,是引刘备进入蜀地的关键人物,深受刘备喜爱和重用。法正与刘巴的加入,使得刘备在蜀地的统治 顺风顺水。

法正为刘备献计斩杀曹操大将夏侯渊,引刘备入川,又同刘备夺取了汉中。在刘备称“汉中王”的次年,就不幸病逝了。法正的死,令刘备顿失一柱,刘备伤心痛哭数日,后追谥法正为“翼侯”。法正是刘备时代,唯一个有谥号的大臣,可见刘备对法正有多么重视。

“子初孝直,亡一人则汉室难兴……”可是,刘备的两个柱子,都亡的太早了。还是被水镜先生,说中了,蜀汉终没能一统三国、振兴汉室,也没挽回最终的灭亡。

3.蜀亡本质原因

其实,蜀汉一个国家的灭亡,是一个巨象的事情,灭亡只是那一刻的结果。灭亡的过程,是众多错综复杂原因的积累和爆发,非一二个人能够完全决定,个人在一个国家灭亡这种巨象事物的作用,可以说相当渺小。

蜀国,是三国里地域最小的一国,在人口最少、经济受限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蜀国的综合国力,与地处中原腹地、人口众多、上升空间巨大的魏国相比,后期二国在综合国力上的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当魏国综合国力 最终上升到一定悬殊差距程度,加之蜀后主刘禅碌碌无为、不思进取,蜀国必亡。

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明知一时难灭魏国,还是执意北伐的主要原因:打乱魏国发展计划,拖慢魏国上升步伐,消耗魏国国力,而伺机性图灭。

所以,即便庞统不死,也未必就能管住 性格致命的自负关羽不失荆州。更何况,在《三国演义》里被誉为地处“四战之地”的荆州,处在魏吴二头饿狼夹缝之中,难以久存,早晚必失。





文娱逗乐


庞统年轻时,为人朴钝,没有人赏识。只有他的叔父庞德公十分看重他,认为他不同寻常。当时,颍川人士马徽素有识人之名,庞统前往拜访。交谈后,司马徽对庞统十分欣赏,称他是南州首屈一指的人才。从此,庞统的名声渐渐显赫。庞德公将他与诸葛亮、司马徽并提,说孔明是卧龙,庞统是凤雏,司马徽是水镜。后来,庞统在本郡作了一名功曹。庞统有知人之明,他喜欢评判人品高下,乐于培养别人的声望,但是他称赞别人时,往往超过那人的实际才能,多有溢美之辞。他自己解释说,当今乱世,善人少而恶人多,宣扬好的榜样可以改善世风。 [209年],周瑜帮助刘备攻取荆州,领南郡太守,庞统在周瑜手下作功曹。次年,周瑜去世,庞统送葬到吴地,深受吴人的器重。但之后,庞统返回荆州刘备处,成为一名从事。不久,刘备让庞统试任耒阳县令。庞统在任不理县务,治绩不佳,被免官。吴将鲁肃写信给刘备,推荐庞统,称其非百里之才;诸葛亮也向刘备推荐庞统。于是,刘备召见庞统,与之畅谈后,对他大为器重,任命他为治中从事,并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对他的亲信仅次于诸葛亮。 [211年],刘璋邀请刘备入益州共拒张鲁,使者法正私下向刘备献秘计,请刘备借机谋取益州。刘备犹豫不决,庞统进言劝说刘备不要舍弃良机。刘备赞同庞统的观点,于是留诸葛亮、关羽等人镇守荆州,而自己则带领庞统等人进入益州。同年,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庞统献策借机擒住刘璋,刘备疑心立足未稳,拒绝了这个建议。之后,刘璋还于成都,而刘备驻扎在葭萌关。 [212年],刘备在葭萌关屯驻已经一年。庞统就战略问题,向刘备献上三条密计:上计是径袭成都;中计是借口回荆州,送行时计擒杨怀、高沛;下计是回荆州后再慢慢计划取蜀;并总结说不能再这样耗下去,否则凶多吉少。刘备采纳庞统的中计,诱斩杨怀、高沛后,进军成都。 [214年],在围攻雒城的战斗中,庞统中流矢而死,当时只有36岁。刘备极为痛惜,一提到他就忍不住流泪。刘备追赐庞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并任命他的父亲为议郎,后升任谏议大夫。庞统的儿子庞宏,字巨师,因轻傲尚书令陈袛为其所排抑,只作到涪陵太守。庞统的弟弟庞林,以荆州治中从事的身份参加了彝陵之战,兵败后随黄权入魏,封列侯,官至钜鹿太守。 庞统看透刘备,决意以死让贤 。

龙、凤的意见分歧让刘备狐疑不定,一方面他十分珍爱庞统这位能力超强的谋臣,另一方面又十分信服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刘备决定退守荆州。第二天他还以自己的梦劝庞统说:“吾夜梦一神人,手执铁棒击吾右臂,觉来犹自臂疼。此行莫非不佳?”向来果敢不信邪的庞统哪里受得了这种患得患失、软弱无能的言行,只见他回答说:“壮士临阵,不死带伤,理之自然也。何故以梦寐之事疑心乎?”又说:“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彼不欲令统独成大功,故作此言以疑主公之心。心疑则致梦,何凶之有?统肝脑涂地,方称本心。主公再勿多言,来早准行。”说得多好啊,一勇二忠三唯物,四不跟贪功小人一般见识。不过就在庞统作这番慷慨陈词之时,他的忠心急转直下——不想再为刘备卖力。刘备愚仁愚义又愚信,全无可取之处了。事实上,像庞统这种能够指挥千军万马的超级谋士如果不是想自杀,一般人是放不倒他的,哪怕比他高的谋士也难。即便不能取胜,也能自保性命,还何况是个无名川将张任。例如诸葛亮在比他高两档的司马懿面前也总能逃逸。 谁能想到,乱箭穿胸、肝脑涂地的窝囊死相竟然是一代凤雏精心策划的自杀方式,世间还有比这更能彰显大智若愚、舍生取义的行为语言吗?毫无疑问,庞统是当时唯一有才华打通蜀道的人,但他却在黎明到来之前毅然将接力棒传给了才识低一等,志向高一筹的孔明。 诸多谋士,从郭嘉到程昱,从徐庶到诸葛亮,到庞统,特长和价值观或许各有差别,但都是清一色的好男儿——不退缩、不逞强,只求生命无怨无悔、纵情燃烧!诚所谓:龙凤常有,而安天下的主公不常有!


娱乐江湖大鹏


以庞统的才智,如果还在,那么西川由刘备+庞统,荆州由关羽张飞+诸葛亮,这阵容岂不是完美。曹操来,刘备+庞统挡挡足够,孙权来诸葛亮+关羽顶顶绰绰有余。蜀汉何愁不兴,甚至都有可能先灭掉孙权,再干掉曹魏,轻轻松松拿下天下。

古国有句古话,一山不容二虎。如庞统不亡,卧龙凤雏必不能两立,蜀便会失去人和这一立国之本。蜀亡吴之地利也不复存在,必会被魏所灭。

就局势来看,曹操在汉中的惨败导致曹军士气低沉,朝中许多人都被刘备在汉中的胜利吓破了胆。庞统定会主张刘备以汉中为大本营,直逼长安、洛阳。如果刘备力求稳健,可以只从一方进军魏国。如果刘备心急,则荆州方向也可北上。当然最好是能联合东吴从合肥出兵。

曹操发展迅猛,是因为曹操务实,得到百姓的支持,真正得民心。刘备失败是因为他只不过是个虚伪的假仁假义的小人。手下的大将除了他的几个弟兄,谁是对他真心服气的?再看曹操的手下呢?万众一心,心悦诚服。用事实说话,拿民众验证,这样才客观。

有庞统在,荆州绝对不会丢,反而会慢慢扩大,荆州实力会非常强大。诸葛亮和关羽同时出兵,必可灭魏国,吴国会投降,蜀汉一统天下。

庞统不死,取益州应该不难。攻取汉中则未知可否。倘若能在益州稳定下来,再休养生息,培养人材,则蜀汉日益强大,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孔明也不会呕心沥血地早亡。取天只待天时而已。定会成功!








金圣影视


《诗话三国.庞统》

湖北襄樊名庞统,胸怀大才凤雏号。

锐智聪慧貌古怪,避乱江东异乡飘。

徐庶曾对刘备说,得一龙风天下昭。

诈降孟德船连环,赤壁火攻大败曹。

投奔孙权未重用,复投刘备县令捞。

喝酒整天政不理,张飞巡视怒火烧。

令统立即政务理,半天解决百件条。

飞禀刘备告原委,委屈凤雏受寂寥。

刘备拜统军师副,谋划西蜀军马调。

迟缓玄德未行动,刘璋乃是备宗胞。

主公之言虽合理,常理拘执担难挑。

乱离时候兵争强,你若不要别人要。

弱兼攻昧明智举,逆取顺守汤武尧。

恍然大悟顾虑散,请亮立即议兵敲。

刘璋刘备涪城会,教延剑舞飞狂飙。

欲杀刘璋备喝斥,嗟叹而退未奏效。

西川刚入众不服,谋刺刘璋被困牢。

进军雒城亮观夜,隐晦将星欲坠摇。

凶多吉少需谨慎,置若罔闻意孤骁。

孔明惑言误征蜀,不欲令统成功劳。

心疑则梦何凶有,主公不信明行瞧。

心高气傲好胜强,心里问题难理疗。

不听诸葛来劝告,落凤坡道魂殒消。

如果庞统不急功冒进,心气高傲,也不会惨遭箭射身亡。那么蜀国就会很强大。刘备就会安排诸葛亮与关羽镇守荆州,魏延驻守汉中,庞统协助刘备治理成都诸郡。如果荆州不失守,刘备也不会倾城之兵去为关羽报仇,导致《夷陵之战》刘备大败,白帝城托孤遗恨失吞吴。


月影桂花树


怕不是新三国看多了,我就看过一次,剧情是庞统希望以自己一死而使刘备决心取西川,想知道历史是否会改写,就要了解历史,而要了解三国历史,最好看三国志,就算说三国志全是文言文理解不能,那也看看三国演义的书,总比好过看了新三国电视剧来这里问历史是不是会改写,就算要看电视剧,老三国也比新三国要好。





灵玉一休


首先,庞统为什么会以死为刘备争夺西川打下基础,大概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新生军阀刘备急需根据地

造反是需要大量钱粮做基础的,刘备深知这一点,他身边的谋士庞统和诸葛亮更知道这一点。而大量持续不断地钱粮供应显然不能靠抢掠,所以新生军阀刘备,急需根据地。

因为只有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刘备才能有源源不断的钱粮供应,以及兵源输出。庞统和诸葛亮乃一代奇才,熟知西川乃目前刘备根据地的最好选择,所以庞统不惜以身死给刘备换来西川。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大概就是这样吧,庞统以自己身死来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情。

那么,庞统可以缓一缓再给刘备寻找根据地吗,当然不行,长期寄人篱下,军心必然涣散,刘备也绝对不会有好下场,还记得寄居曹操门下时“青梅煮酒论英雄”吗,所以,这一点刘备集团心知肚明。

二、庞统与诸葛亮谋略不同

另有一说法是,庞统之所以选择牺牲自己,主要是自己的谋略跟诸葛亮不同。按道理来说,谋略不同也没啥,三国时期,哪个主子下面没有几个谋士啊,他们的想法谋略必然也不一样。但是,请记住,刘备是新生军阀。

新生军阀就意味着底蕴不足,经不起折腾,而庞统和诸葛亮若同时辅佐诸葛亮,那刘备集团必定会分为两派,一派支持庞统一派支持诸葛亮,这样显然不利于刘备集团的发展。

因此,庞统选择以身死来成全诸葛亮和刘备。

三、阴谋说,刘备以“白马计”除掉庞统

历史上还有一种阴谋说,此说法是,诸葛亮来到刘备身边后,庞统逐渐失宠,但庞统这个人本领确实很强,但是情商低一点,在跟刘备议事时,总是质疑顶撞刘备,多次惹得刘备心里不爽。

在诸葛亮还没来的时候,刘备没得选,有了诸葛亮,刘备便想除掉庞统,于是,在进军西川的路上,刘备提出与庞统换马,并命庞统打头阵开路。

要知道,刘备的白马,那是极有辨识度的,如果敌军攻击,必然会先选择攻击刘备,也就是说先攻击白马。

刘备中途与庞统换马,又让庞统打头阵,其中意思不言而喻,作为庞统聪明绝世,怎么会想不通刘备的言外之意。有才的人一般都很骄傲,庞统更是如此,他不想因为自己被刘备抛弃或者转投他人而受到天下人的嘲笑,于是选择自己占据主动权,以身死为刘备谋西川。



总之,一代人杰庞统确实死的冤。


史海钩沉


一山不容二虎,卧龙凤雏在一起,就是错误。很多人天真认为,卧龙凤雏在一起,是完美组合 ,可一统天下,根本不懂宫斗。

诸葛亮为什么不去魏?为什么不去吴?他心里很清楚,他去那些地方, 自己出不了头。只有刘备没有军师人材,而刘备又听他的。到了另二处人自己有主意,不全听信他。

火烧赤壁,操手下文臣真没人,看出火烧连船之计,不可能。那就是宫斗损耗掉了。

所以庞统就算过了这关,也过不去下一关。后人评价诸葛亮,不擅用人是一点。

所以卧龙凤雏在一起,最终是二败俱伤。


西行降魔


庞统是军事军师,更是进攻型军事军师。诸葛行政才能高于军事。

庞统不死,那么诸葛便得到解放,二人并法正即可优化配置于东西两川并荆州等三大战区之中。

如此一来,关羽丢失荆州的可能性便大大降低几乎为零——因为此时孙吴向蜀汉正式宣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即便是白刃相交,偷袭荆州与正式宣战的意味完全不同。而能具备把握全国局势的周、鲁已死,陆逊又未出世;激进派的吕蒙在智上只能胜过关羽而没可能蒙倒老练的庞、法、诸葛等三人的任何之一。所以,即使孙吴决断了向刘宣战,也会在斟酌中丧失最佳宣战时机。

荆州在手,那么蜀汉政权就确立了对曹魏政权的全面进攻态势,而此时又恰恰是晚年曹操手下人才群的间歇期,在正史上,关羽丢荆州的前夕,曹操就在考虑迁都。

而一旦迁都,更意味着放弃了外围一些地盘,此更是利于刘而不利于曹的。

当此时,蜀汉如日中天的谋士集团,只要集体策划好对孙吴的外交措施,稳住孙吴,那么灭曹就只是个时间问题。

此时,曹魏在走向覆灭的过程中唯一可打的一张牌就是鼓动孙吴向蜀宣战,但蜀汉化解的外交牌却有两张:一是更加有利于在人心惶惶的魏国内做好尚有反曹情绪人士的地下党工作;二是将新吞噬的曹魏外围地盘、城池啖之于吴——当然这次决不能像借荆州一样了,而是在实施中确实让利,想法设法让孙吴感受到本次蜀国的合作进击诚意。

即使做不到让吴发兵合击曹魏,只要能使孙权在犹豫中年华老去,足矣!

因为,即使把曹魏地盘全算给孙吴,也不能保证吴能胜蜀。这是由两国人才的对比力量差异所决定的。时至今日,无论尊刘贬曹派还是尊曹贬刘派,全体中国人的共识就是——超一流的人才集团,确实聚集在刘备处!

那么,当天下只剩下孙、刘两家时,呵呵呵呵,我想,没人会把宝压在吴会胜出这一注上吧?


孤独往生




在新版《三国演义》连续剧中,庞统向刘备献上、中、下三计取西川,奈何刘备宅心仁厚不忍下毒手,庞统只好牺牲自己,死在张任乱箭之下。这激起了刘备怒火,名正言顺直取西川,杀死张任为庞统报仇。

新版连续剧这样改编有两个好处:第一,体现了庞统的神机妙算,知道张任在落凤坡等待,偏往死地里赶;第二,突出了庞统知恩图报,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也间接写出了刘备的仁义。



其实小说原著中,庞统并不知道张任的埋伏。在他春风得意地骑着刘备与之交换的白马到落凤坡时,感觉地势和氛围不对,忙问士兵此为何地?士兵告之曰“落凤坡”,庞统急忙令队伍掉头。怎奈他的白马太明显了,最后被射成个刺猬。

庞统吃惊,急令队伍掉头,说明他并没有算出张任的埋伏,也不想死,所以新版连续剧的改编显然和原著不符。

《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倾向对读者影响太深刻,所以庞统的死让人觉得可惜。毕竟卧龙、凤雏得其一者便可得天下,庞统怎么能死得那么意外呢?所以当新版连续剧这样改编时,观众会在心理上平衡许多:原来一切都是在庞统的掌握中啊!



坚持原创,我是烟斗的传说,欢迎交流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