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进入初三的孩子?


初三了,孩子的成绩却一塌糊涂,没有一门令人满意的,好一些的功课徘徊在70分,差的科目则在及格线以下——真是令父母揪心: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听,劝没效,只能憋着、忍着、气着,哀声不断,叹气连连………

确实,初三的孩子最难管理,他们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关键期,有了自己的思想,但尚不成熟;形成了一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总走极端;他们渴望自由,总想摆脱父母的唠叨与束缚,但羽翼未丰,只能想想,无法实现,也无勇气真干;他们的思想很复杂,他们的心里极矛盾。

更兼青春期荷尔蒙的袭击,不免产生对异性的爱慕,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甚而偷偷地开始了尝试。好奇使这些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困惑,暗恋早恋让他们无法安心,极易分心。



然而,偏偏在这样矛盾复杂的心态下,要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大考验——中考。忙碌刷题是初三孩子生活的主旋律,老师的督促,父母的唠叨,自己的压力,恰恰与他们矛盾复杂的心态相碰撞、搅扰,忙乱、烦躁、迷惘、失望、厌学……

所以,面对初三的孩子,稳定其心态,安抚其情绪是父母的第一要务。

身为父母,首先要理解孩子。曾经有位家长,向我告孩子的状:每到11点孩子做作业时就爬在写字台上睡着了,没一点儿毅力,骂了几回了也不起作用,真气人!——这是不理解孩子的典型表现。孩子做作业到11点太累太瞌睡,那就让孩子小睡一会儿,再叫醒孩子,让孩子用湿毛巾擦把脸,再接着做。为什么要骂孩子,不让孩子瞌睡呢?头脑一片浆糊,能做作业?因此,多和孩子谈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设身处地是理解孩子的前提,能理解孩子就是对孩子心灵最大的抚慰。



其二,施压要一分为二。针对不爱学习、蹉跎岁月、虚度年华的吊儿郎当者,理应施压,且要多施压。而对于态度认真的孩子,则尽量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相反要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父母的唠叨就是给孩子施压、令孩子厌烦的表现。我们应明白一个道理:好的成绩需要刻苦勤奋,但刻苦勤奋不一定就能取得好成绩,因为还有智力、方法等诸多因素。所以,父母不要一味地唠叨孩子的缺点,不要拿孩子的成绩说事儿,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注重孩子的学习过程足矣。

其三,多在学习方法上指导孩子。复习任务繁重,作业很多,头绪复杂,时间紧张,不会的知识感觉太多,以至茫然无从,真如“狗咬刺猬”——这是初三孩子常常面临的窘境,也是孩子学习效果欠佳主要原因。父母要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比如和孩子制定出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就能解决孩子不知所措的困惑。也可以多借鉴学霸的方法,多和老师沟通,从学习方法加以指导,解决孩子茫然不条理的问题,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总之,多理解,多引导,多鼓励,多谈心,少叱咄,少唠叨,少埋怨,少施压,心态决定成绩。


浮尘微草


我觉得跟初三的孩子,还真的是不好管,这时候孩子就开始判逆啦,我家孩子就是这时候成绩开始往下滑,这时候不能吵,得心平气和的跟她说。我说要去学校看看,孩子不让去,我没听她的我去见了她班主任,班主任把她各科老师都叫来了。各科老师都说脑子够用,从上学开始我这是第一次找老师,从这一天开始,孩子成绩一个劲的往上走。到后来我也不说教,把老师说的话,我都跟她说了其她的一概不提,还好考了一个不错的高中。我现在想起来我去找老师是非常正确的,我要老公去人家更本就不管,我也是冒着胆子去的,为了孩子没办法。


用户5230736721866


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应对

初三学生不同类型:1。信心型(成绩好的) 2。迷茫型(一般,升学迷茫) 3。放弃型(基础差)

孩子是学习的主角,家长与老师是配角

一、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

进入初三,随着中考升学压力的增大,学生无论在身体上、心理上还是价值观念上都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心理特点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点:

1.思维能力空前提高

经常提出各种问题,不轻易接受成人的观点,爱争论,特别希望独立地解决问题,但往往会以偏概全,比较偏激。

2.理想压力空前增大

想进重点的欲望陡然提升,其他同学能进重点我也想进重点。

3.理想热情大打折扣

几次考试不理想就自暴自弃,一点点小小的打击就萎靡不振,丢掉早先的理想。

4.异性交往有所分化

无性别友谊更加牢固而且专一,但个别同学开始思慕起某个特定的异性,进入“早恋”状态。

5.自私叛逆日益强烈

易怒、暴躁、不听话、和家长有对立情绪,甚至自残。

6.厌学情绪继续激化

这样的孩子学习成绩和学习心理都有问题,不听讲、不愿意写,只要不谈学习就是好孩子。

7.自我管理两极分化

有些孩子已能把握自己,有的孩子则完全不能自我管理。

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个人对升学的期望值与本身实际的学习能力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距离。

二、初三学生的行为特点

1.心理浮躁

这类学生学习成绩还不错,但对于学习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情绪波动比较大,学习的态度随心情变动,常会显露出自以为是。成绩掉下来后,就更会自暴自弃,最终一落千丈。这类学生一定要跟踪的比较及时,适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多作对话工作,否则也是让老师和家长感到心痛的类型。

2.力不从心

这类学生对自己有要求,也有目标,学习勤奋刻苦,但成绩总不理想。有的时候表现为忧郁,怯懦自卑,信心不足;又有时表现为烦躁不安,患得患失,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也有的甚至表现为偏激、嫉妒、神经质。有时还出现了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脑供血不足,失眠头晕等现象。这类学生多集中于女生和性格内向的男生,他们常为自己的成绩不能提高而苦恼不已。

3.欲速则不达信心屡遭挫败

这些同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他们(包括家长)希望自己的成绩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能提高一二十名,期望能从别人那里得到一种轻松快捷,并且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很大的学习效果的方法,这些同学都希望通过考试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加对中考的信心,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期望的成绩,产生出较为严重的挫败感。学习上急功近利。 

4.作息时间不当学习效率不高

一到晚上便“挑灯夜战”,结果早晨不能按时起床,即便勉强起来,头脑也是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打不起精神,有的甚至在课堂上伏桌睡觉。很多同学在上半学期还能挺住,下学期还没有到考试的日子,身体和心理就出现了严重的损坏,不得已要放弃学习活动。所以家长要尽量让孩子在晚上10:00左右睡觉。“劳逸结合,保证睡眠。”不是我们学习不努力、要偷懒,是为了能够保证我们有持久的学习动力和能量,学习不是谁用的时间长谁就一定能够成绩好,学习重在方法和效果。

5.攻关不下情绪焦虑

一些初三同学表示,他们深知这一年的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但有的时候发现,自己所得到的成绩和付出的努力并不成正比,有的学科再怎么去“攻”它,成绩就是上不去,每次考试都弄得“灰头土脸”(数学、物理、化学中的中等难题怎么弄都是一头雾水),久而久之,对这门学科只能束手无策了,甚至放弃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严重的还会产生“习得性无助”心态,更谈不上什么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要注意一点就是把时间用在难题上的同时,也要花一点时间在基础知识上,尤其是一些成绩好的学生更容易犯这个错误。其实,中考的考试基本知识就占了75%,选择题、填空题考的都是基础知识占了卷面的60%。如果你能很好地掌握了每个基本知识点,在保证基本知识少丢分的情况下,我想剩下的25%的综合题和难题,你也会拿到一些分数的,这样你的试卷的总分就会很高。所以学习是要讲策略的。

6.不知如何应对家长的压力

不少学生说:“父母对我们真的非常关心,生活上无微不至,学习上千叮咛万嘱咐,精神上殷切期望,但使我们感到关心的背后,有一股巨大的压力。

当然对家长来说,“望子成龙”是十分合情合理的想法。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比自己强,长大有出息,在社会上能够有理想的工作,有美满的生活,并且有相当数量的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心理学上称为未完成情结。他们往往以自己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告诫孩子,要把握机会,考入重点高中,赢在“起跑线”上。这些想法都是出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但对孩子来说则是超负荷的承受。

三、造成这些学生心理特点及行为的原因

我觉得原因很多,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温室环境

温室环境使初三学生的心理普遍地带有“脆弱感”。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日益宽裕,即便经济不宽裕的家庭对孩子的要求也是尽量满足。家长对教育有体验、有迫切的要求,但有误解。许多家长对孩子是宠爱有加,宁愿自己苦点、累点也不愿让孩子受丁点的委屈,习惯于以包办一切来替代对孩子的教育,而学习恰恰是无法替代的,使家庭教育走入了误区。

什么叫溺爱?即刻满足孩子的要求,见不得孩子难受委屈就是溺爱。不幸的是我们很多人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溺爱。在溺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定会有这样一个意识,“以个人为中心”。盲目自大盲目尊,很难融入社会(班级学校也是社会、建立家庭后也是矛盾重重)。

2.不切实际的目标追求

不切实际的目标追求往往造成事与愿违的“失落感”。因为生活过于顺利,一切来得如此容易,学生对“任何成果的获得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这个道理不懂,想获得一分收获却不愿付出一分耕耘,得不到时就像天塌了一般,捶胸顿足,于是出现心理障碍。

3.繁重的考前复习形成学生心理的重负感

初三是厉兵秣马阶段,学习竞争进入了白热化状态,若是一不小心名落孙山,就觉得前途无望,于是人人争分夺秒,唯恐复习不周,甚至还有家长找家教开小灶加紧操练,怕的是贻误终身。繁重的课业负担不仅让他们“身”累,更让他们“心”累,此时,便对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使他们对学习怀有“重负感”、厌恶感。

4.自我评估的片面性,导致自我意识产生偏差

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认识自我、确立自我形象的过程中,青少年学生由于心理尚未成熟,思维认识能力还在不断发展中,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缺陷,于是,在自我评价、自我接纳、自我控制中采取否定、消极的态度。有的习惯于对自己“全盘否定”;有的莽撞地为自己下了结论,“我不是读书的料”;也有的因为对即将来临的考试不抱希望而认定自己一生黯淡无光,从而对人、对事都采取回避、退缩的态度,不敢尝试;有的甚至对前途忧心忡忡,失去生活的勇气。

5.单一的价值观,造成了学生心理的恐慌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少学生甚至家长的价值观也具有片面性、单一性,把做大官、赚大钱作为价值取向的唯一标准,过分追求地位与金钱,片面追求物质的享受与感官的刺激,一旦达不到预期目标就感觉自己被社会所不容,产生一种心理的恐慌。

四、如何应对初三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行为

1.仔细观察

你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初三学生的情绪变化,像春天的天,一会儿阳光明媚,一会儿细雨绵绵。因初三学生处在高度紧张的学习之中,情绪变化很大。孩子比以前更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有时变得沉默,不愿把自己的内心透露在外表。

家长要通过细微的观察去了解孩子,必须要有一定的敏感性,但绝不是捕风捉影,家长的这种敏感是可以在实际锻炼中提高的。不妨从捕捉孩子的变化线索入手:

语言 孩子说话声音忽然变轻,或声调不如平时自然,或故意把某些词说得让你听不清楚,或讲话语无伦次,说明他是否隐瞒了什么或因为撒谎而心虚。

表情 主要是眼睛,说话时不敢看你,或避开你的眼睛,表情一反常态,或紧张或焦虑不安。

行为 行为古怪,躲躲藏藏,做事心神不宁,一看到家长就想停止他正在做的事。

梦 孩子告诉你他的梦的内容,比如做的噩梦,也许是他有什么很压抑紧张的事所致。

绘画 孩子在草稿纸上的信手涂鸦有时也能反映一些信息。

要细心观察孩子,学会与孩子对话。家长每天与孩子朝夕相处,不可能对孩子的言行熟视无睹。孩子的内心隐秘总会通过种种迹象显示出来。初三的孩子不再像儿童那样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而喜欢把“秘密”藏在心里,但这正是孩子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因此,做父母的要多关心孩子,多了解孩子,随时把握孩子的思想动机,才能与孩子一起克服生理、心理上种种矛盾,顺利地走过第二次断乳期,顺利地走过初三,做到防患于未然。

2.平等尊重加强交流

假如你能够走进孩子的世界,到最后形成“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家庭”,就是成功交流的家庭。初三的家长经常问的就是“作业做完了吗?考试得多少分”,很少有家长会问“你今天心情怎么样?你们班级发生些什么事啊?”孩子兴高采烈地和你讲学校的事情,你要么冷漠的不当一回事,要么就是拐弯抹角回到学习的主题。回到他已经累了一天的学习上,孩子会怎么想呢?例:挤公共汽车时,家长教育他,不好好学习就只能坐这样的车。不能分享学生的喜悦和失败,考得不好,自然是一顿批评,考得好了,家长会很严肃的告诫他,不要骄傲,还有人比你更优秀。家长要让孩子愿意听你的话,要么就是他对你的话题感兴趣,要么就是你的话说到他心坎里了,让他感觉到他的心思被你摸透了,愿意洗耳恭听。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忽略这个道理,有意无意地用家长这一天然权威来替自己助威。

交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主动找你谈话,若他能对你建立相当的信赖感,孩子会把他遇到的困难和你述说。另一种是你主动找孩子谈话。此时,你只能先以试探性地的随便谈谈,问他学习上的情况、同学之间的情况、老师的情况。在谈话中发现学生的“触痛点”。家长与孩子谈话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偏差:

场合不当 比如在饭桌上训斥,或在人多的时候揭孩子的短处,数落孩子的不是。

愿望错误 希望孩子全盘接受你的观点,或按照你的要求发展,其实孩子和你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不一致是正常的,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无条件认同你,显然会加剧亲子矛盾。

态度错误

要么和孩子不说,要么一说就是责骂、训斥、讽刺的口气。一个出走的孩子说,“我再也受不了我妈,她每天都在数落我的不是,好像我是他的出气筒。”所以有话要好好说。出走信案例,每次放长假别人总是高高兴兴的,而我却是提心吊胆,你每天做完家务总要责备我几句,伤害了我的自尊心,弄得我很不愉快。其实,我已经够乖了,我总是先把我力所能及的家务做完,然后就做作业、看书,可你就是不开心,我到底哪里得罪你了。你总是说你太累了,是发泄。可你总不见的做完繁琐的工作,便向你的老板、同事、朋友发泄吧?我也是人,我也有我的自尊心,不是你要说就说的,我希望你能尽快改正这个缺点。我渐渐长大了,而你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多了,你别为我多操心,愿你能永葆青春,永远健康,永远快乐,我走了。

内容错误

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忽略孩子的优点,孩子会觉得自己在父母眼里一无是处,很有失败感。想想有个人每天就挑自己的刺,谁爱听啊。

方式错误

单方面说教,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其实这也是家长不自信的表现。孩子正处在发展中,他们的成长具有起伏性,反复性,有的家长太急于求成,与孩子谈话失去耐心,谈上几句就不欢而散。

3.不断鼓励

随着中考的不断迫近,学生们埋头苦读,尽心尽力,奋发用功,同时又在一次次的模拟考试中饱受着挫折与痛苦。他们在矛盾和失败中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关爱、支持和帮助。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在民主、友好、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因此,家长应当采用点头、微笑、倾听,与学生心理沟通,给学生以积极的评价,适时点拨、鼓励和引导。尤其对于学习效果不太理想的学生,要经常不断地积极评价,以唤起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多一点和自己的纵向比较,少一点和他人的横向比较,不要说“你看谁谁都比你考得好,你怎么办?”这类打击信心的话语。在孩子取得点滴进步时,都不要不忘记给一点鼓掌、给一点喝彩(但应适度)。

4.适度压力适度焦虑

压力产生焦虑,焦虑可以变为动力,但前提是适度。人没有压力会“不思进取”,但过度的压力会打垮人的身心。对于不少青少年而言,目前唯一的任务就是读书。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常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为学习压力而陷入痛苦的孩子屡见不鲜。这其中不乏重点学校成绩优秀的学生,这种压力的产生是老师、家长对学习现状的不满和不恰当的比较,不能接受孩子的现状,过分注重结果,而使其体会不到学习的兴趣。诚然,整个社会、整个学校都在比较的氛围中,要家长、学生真正做到放弃比较,接纳自己的确不易。

面对各种考试成绩,为克服焦虑心理,家长要让孩子首先看自己是不是有点进步。每一次考试失利之后都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郁闷、烦躁。这种状态至少损失一周的安静复习时间,对复习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中考前的每一次考试都是进步的机会,发现问题,改善复习策略,减少错误才是根本。 其次,家长和孩子要理智地面对实际水平,订立合适的目标。目标的订立不仅仅使我们明确前进的方向,更要起到帮助我们坚强信心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

★跟上老师复习进度,全面掌握知识;

★保持个人相对独立,查漏补缺;

★以平常心态做题目,不求全、不求多、不求难,弄懂过程才是根本目标;

★有准备地进入每一堂课,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听课。准备什么呢?就是根据课程的安排,有针对性地预习弱项课程,预习时要弄清下一节课的内容,其中哪些是清楚的,哪些是模糊的,哪些是不懂的。由此确定出听课的重点,课后再总结一下,归纳出所讲知识的框架,然后做相关练习。

★消除不好意思的心理,多和同学们交流,在讨论中发现他人的好思路、好方法、好心态;这种近距离的交流会使你和大家融为一体,学习心理压力会减轻,你的学习心态放轻松,听课效果会很快提高。

五、家长如何做好初三孩子的“配角”

面对学习这件事,毫无疑问孩子是“主角”,父母只是“配角”.那么如何当好“配角”,是整个初三一年中,家长要仔细研究的。

1.耐心倾听孩子的话语

要让孩子先说想法,然后再一起探讨。家长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诚意,如果父母把孩子当作朋友、和孩子平等地交流,孩子才会把父母当成朋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少令父母不满意的地方,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成长中的不足,少一些抱怨,多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宽松的学习氛围,多给孩子积极的鼓励,不断地让他们去尝试,甚至适当的时候,父母也可以在孩子面前表现自己的不足,这样反而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2.共同制定计划很重要

计划要要详细。学习效率的高低不在于学习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学习时的用心程度。互相交流而制定的计划对孩子而言是比较容易实施的,也更具有实效性。

3.恰当使用罗森塔尔效应

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期,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根据过去几年来你们的教学表现,我认定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记住,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校长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两位教师非常高兴,更加努力教学了。一年之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全校中最优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值高出许多。这表明信心需要不断地培养、暗示。但要控制信心爆棚,小心孩子们在成绩成长的同时,会变得刚愎自用。家庭教育不能局限分数是否优良,更要培养孩子完整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帮助孩子学会耐压抗挫

在初三阶段,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三多一少”,即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休息时间少。除了质检考、模拟考、毕业考和升学考外,小考小测月月有,甚至周周有,天天有,这时同学们难免会有成绩不理想的情况出现,很容易情绪波动,对自己产生怀疑。

面对更概括、更抽象、更难于理解的课程学习,面对更激烈、更紧张的竞争环境,家长要鼓励孩子树立起一种吃苦意识、学习意识、中考意识,做好承受压力、经受挫折、忍耐寂寞的心理准备。其实,在大考前充分暴露自己的失误是件好事,问题暴露得越多越好,发现了漏洞就及时补上。考试之后,看一下哪些不该丢分的地方丢分了,可以将这些题抄到一个错题本上,将考查重点、易错点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出来,反复思考、练习。不必太过于计较分数和名次。在课堂上都要紧跟着老师的节奏,与老师多交流,尤其是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问,不留问题过夜。

5.提醒孩子在初三下学期的“四个抓”

★抓住课堂听讲,提高课堂听课的质量;

★抓住书本,中考70%的考题来自课本,不读书,只做题是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回归课本是根本;(目前应教育中更是如此)

★抓住练习,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见多识广,提高能力,在做题中寻规律,找方法,理清思路,提高能力,凡是中考成绩好的学校,都是从狠练上下功夫,自然成绩好;

★抓错题,建立错误档案,找病根,寻原因,找规律,错误就变成财富,不断总结错误,犯过的错误不能再犯,提高成绩才会有把握。家长要帮助学校转变孩子认为政治不重要、语文复习与不复习一个样的错误观念。敦促孩子养成整理学习资料的习惯,按学科的不同分门别类按时间顺序整理好资料。

6.中考以前三个抓

大体思路是“抓基础+抓漏洞+抓重点”。 这个时候不宜再做偏题、难题、怪题,应注重基础。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合理规划这几天的学习。

★一看以前做过的卷子,重点看错题,找出漏洞,不仅仅是知识点的漏洞,还有在考试心态、答题技巧等方面的不足,再进行弥补;

★二看老师强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三做一些典型题目,注意练练手。

7.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理

决定孩子中考能不能成功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孩子的基本知识掌握状况;★另一个是孩子的心理素质。有的孩子临近中考或中考时拉肚子,有的孩子中考时感冒,有的孩子中考前和中考时睡不着觉。原因是太紧张、焦虑。家长情绪要稳定,把担忧放在心底,把笑容挂在脸上,把积极情绪传递给孩子,增强他的自信,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倾听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心理支持,在孩子烦躁时坐下来听他说说话,不要打断和评判,让他尽情宣泄心理垃圾,有的孩子平时成绩很好,可是中考没有考好,不是知识问题,而是心理的,紧张了,慌了,会的东西全忘了。家长有空闲可以多陪陪孩子。与孩子一起玩耍、散步,一起聊天。多谈些易让孩子心情轻松愉快的轶闻趣事。在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孩子身上往往过多地背负家长的期望。一旦孩子的学习成绩未能达到家长的期望值,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便是“迁怒”。往往不顾孩子的智力水平,不顾孩子的主观感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定位过高,使孩子在学校累,在家里烦,身心俱疲。所以有些孩子的逆反心理、叛逆行为是家长的不明智之举逼出来的。

和初三学生打交道多了,★有一点可以肯定,任何一个学生,只要上了初三这座桥,就没有不愿意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终点的。这就意味着不管是什么水平的学生,面临严峻的中考,人人心里都有一个上紧了的发条。只要家长和老师能够换位思考,时时给予鼓励和信任,他们就会“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中考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8.合理让步,做一个睿智的监督者

初三的学习生活是紧张而忙碌的,而玩的诱惑也是很强烈的。所以,家长要深刻领会劳逸结合的含义。学习固然重要,但适宜的玩耍以及交友,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最有益的。何况,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是以适度的玩耍和交友来释放一部分情绪并获得人生的体验。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玩电脑,那就和孩子约定周六、周日有几个小时可以尽情玩;有的孩子喜欢打篮球,那就放孩子出去半天,与自己熟悉的球友驰骋球场;有的孩子喜欢看电视,那就在固定的时间让他看上一段自己喜欢的节目……

凡事要有度,★这个度就是在孩子合理要求的情况下,家长与孩子交流之后做出一些合理的让步。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某些愿望,又不至于使监督失控,还会使孩子觉得父母通情达理,拉近双方的距离。

9.相信学校相信老师

到了初三尤其是下学期,家长更要相信学校相信老师。学校、老师、学生的目标是一致的,学校和老师甚至比家长更关注学生的成长,只是方式上不一致。家长经常到年级里找老师聊聊,听听所有任课老师对学生的建议或评价,可能有助于你在帮助孩子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也有助于进入良好的家校互动。一个良好的充满理解的互相支持的氛围,必定会给学生带来许多益处。我做初三班主任以来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家长给学校和老师一个支持,学校和老师会给学生及家长更大的支持。孩子在初三的成绩很重要,但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还是不能松。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及早作全面了解,家长千万不要情绪化。

10.搜集中考信息

孩子平时忙于各科学习,家长们要多看报纸和电视,多关注、了解最新的中考形势,并向有关学校和相关部门咨询中考政策信息。每年都有一些家长,因为对学校了解不够,导致孩子升学后,又觉得学校不适合,只得转学。★在每年四五月份的时候,许多学校都会举办招生咨询会,家长要留意参加,会上可以搜集一些学校相关资料,实地了解高中学校的情况,并分析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报考。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后,各个区县一般会对初三生的成绩进行全区排名,分析出上示范高中、一般高中的大概分数。家长要及时关注这次排名信息,准确了解孩子学习情况,以便选择志愿时作定位参考。

此外,孩子学习时间紧张,没有太多时间看课外读物,家长平时读书看报时,还可帮孩子★搜集作文素材。

六、初三孩子“早恋”的应对

为了既能正确引导孩子与异性交往,又避免早恋,有必要把孩子青春期异性交往发展特点作些说明。孩子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1.朦胧期

女孩子从九岁到十一岁左右,男孩子从十岁到十二岁左右,是性意识的朦胧期。对性别差异比较敏感。男女孩子在一起感到拘束、害羞,往往采取疏远和躲避的态度。而对成年的异性,又往往表现出过分的亲昵和依恋。

2.爱慕期

女孩子在十一岁到十三岁左右,男孩子在十二岁到十四岁左右。此时,男女孩子在一起觉得有意思,异性之间互相观察、欣赏的兴趣增加,注意异性的谈话、表情、动作。而且开始注意自己的服饰、举止,想给异性留下好印象。对于异性之间的接触,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浮想联翩。然而,此时异性之间的好感是泛泛的,没有具体对象。

3.初恋期

女孩子从十三岁到十五岁左右,男孩子从十四岁到十六岁左右。这时,男女孩子的性机能都已成熟,内心开始萌发初恋的“幼芽”,在年龄相近的异性中,发现较喜爱的对象,给予特别的注意与关心,寄予特有的期待。这一阶段,孩子更注意自己的外貌和打扮。

4.钟情期

就是很专一地倾慕、爱恋某个异性。这个阶段一般在初中末时,男孩子比女孩子晚些。此时,往往出现“痴情男女”,一旦倾心相爱,便不顾一切。由于涉世未深,对人生没有充分认识,往往陷入低级的趣味之中而难以自拔。一旦受挫,会意志消沉,产生厌世心理。有的还可能走上放纵自己的道路或者轻生。

家长要了解这种本能的欲望是无法避免,青春期男女孩子有相互接近的欲求,这是物理现象、生理现象、心理现象、实属自然。只要孩子不能够变为中性人,这种现象就必然在孩子青春期显示出来。关键要看学生交往的意图以及老师和家长处理这种事件的技巧。

★有的孩子学习不行,感觉到升学无望,就可能想找一个玩伴混下去;

★有的孩子由于家庭不和睦,精神没有寄托,感觉不到家庭温暖,就有可能找一个异性朋友

来充当倾诉和获得心理安慰的对象;这在成年人中间是屡见不鲜的,因为和同性别的人倾诉只能得到理解,而与异性别的人倾诉才能感觉到安慰。

★有的孩子则是由于欣赏彼此的优点而走到一起。

这三种情况中,对第一种应该态度鲜明,果断限制;对第二种则需要在打开其心结的基础上耐心抚慰,使其找到正确的发泄渠道;而第三种需要慎重对待,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往往是好的。先定了性,再看孩子们的交往,家长就能适当做出一些让步,给孩子一定的交往空间,以利于初三的学习生活。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弄清楚只是“好感”还是“早练”。千万别把孩子推向恋爱。一位心理学家说得好:“聪明的家长总是走在孩子的前面或跟在孩子后面,愚昧的家长总是堵在孩子的前面”。孩子能跟你倾诉最好,如果不讲,就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变化,或留意捕捉孩子言语间流露的信息,但不要捅破,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可以陪孩子散散心,似乎无意识的聊起别人的事,借助他人的情感故事有意识地引导,目的同样可以达到。


地下城与勇士蓝拳决斗


进入初三基本上都是十四五岁的孩子,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处于敏感期和关键期,我做过多年的初三班主任工作,对这一阶段的孩子特别了解,从以下几点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供家长朋友们参考。

一、学习方面。进入初三的孩子面临着升学,所以,来自老师、家长、自己等多方面的压力接踵而至,孩子的心理压力较大,作为家长,要善于观察了解孩子,要与孩子保持密切的沟通,特别是学习成绩方面,大家对此都很敏感,初三时期的周考、月考、模拟考试、摸底考试等各种考试很多,常言说的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尽管孩子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但是肯定每次考试或多或少都会暴露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偶尔一次小失误,家长朋友们一定要保持克制与冷静,千万不可怒发冲冠大呼小叫的,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考虑,暴露的问题越多,孩子只要能及时总结,那么孩子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积累的经验也就越多,对孩子自己的提高当然就越大,所以,我认为孩子的成绩明显进步提高时,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心与支持,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幸福感与成就感,从而最大程度的增强孩子的学习信心,让孩子学习动力最大化。

二、生活方面。初三的孩子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成绩,还必须为自己的体育成绩达标而刻苦训练,无论脑力还是体力消耗都很大,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重视孩子的能量营养等问题,相对来说,住校的孩子可能营养问题可能会突出一些,因为学校食堂的条件毕竟比不上家里,给孩子多供应一些肉蛋奶等高能量高蛋白之类的食物很有必要,此时,为孩子们做好充足的后勤保障,是我们家长朋友们的必修课。

当然,这一学年孩子的心理疏导方面,交际交流方面,安全备考等方面都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欢迎关注我关注犀利老师,我们一起讨论,为了孩子一起加油。



豫东身边事儿


对于全国各地的中考生来说,要么已经参加中考,要么就是在参考中考的路上。中考,作为检验初中三年学习成果的重要考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中考考得好的学生,就可以进入重点高中学习,这相当于一只脚迈入985/211重点院校的大门。

这样说起来,或许有的人会觉得很夸张,事实上一点不夸张,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的区别还是有点大,如师资力量、同班同学、学习环境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而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一个人的高中三年学习生活。

初三学生即将毕业,然后另一群特殊人群却开始新的征途。初二学生经过暑假的调整,马上就开始自己的初三。因此,初二学生如何开好初三的“头”,新初三学生如何度过一个高效率的初三学习生涯,就成为教师、家长和学生非常关心的话题。

进入初三,每个人的学习任务和压力都会大大增加,很多学生都会明显感觉到时间和精力不够用。

怎么办?学会抓重点,突破难点。

像数学学习当中的二次函数,永远是中考数学避不开的话题,纵观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无论怎么变化,二次函数都会是必考热点,而且在大部分地区都是压轴题必备知识点。

新初三一开始没必要急着对二次函数进行很深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先从知识概念入手,打好二次函数的基础。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求法是初中函数的学习重难点,学生在刚学习的时候容易搞混,不易掌握。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解题基本思想方法是待定系数法,根据题目所给出的具体条件,设出不同形式的解析式,找出满足解析式的点,求出相应的系数。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方法一:

已知图象过三点,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一般用它的一般形式:y=ax2+bx+c(a≠0)较方便。

典型例题分析1: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1,-9)、(1,-3)和(3,-5)三点,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方法二:

已知图象与轴x两交点坐标,可用y=(x-x1)(x-x2)的形式,其中x1、x2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也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

典型例题分析2: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5,0),(2,0),且图象经过(3,-4),求解析式。

解:设所求解析式为y=a(x+5)(x-2)

∵图象经过(3,-4)

∴a(3+5)(3-2)=-4

∴a=-1/2

即:y=-1/2·(x+5)(x-2)

则所求解析式为y=-x2/2-3x/2+5。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方法三:

定义型类题型,此类题目是根据二次函数的定义来解题,必须满足二个条件:1、a ≠0; 2、x的最高次数为2次.

典型例题分析3:

若 y =( m2+ m )xm2 – 2m -1是二次函数,则m = .

解:由m2+ m≠0得:m ≠0,且 m ≠- 1

由m2–2m –1 = 2得m =-1 或m =3

∴ m = 3 .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方法四:

已知顶点或最大(小)值求解析式用顶点式,即y=a(x-h)2+k(a≠0)

方法:先将顶点坐标(h,k)或最大(小)值代入顶点式,再把另一点的坐标代入求出a,即可得抛物线的解析式

典型例题分析4:

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坐标为(4,-1),与y轴交于点(0,3),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分析:此题给出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坐标为(4,-1),最好抛开题目给出的y=ax2+bx+c(a≠0),重新设顶点式y=a(x-h)2+k (a≠0),其中点(h,k)为顶点.

解:依题意,设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4)2-1 (a≠0)

又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0,3).

∴a(0-4)2-1=3

∴a=1/4

∴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4)2/4-1,

即y=x2/4-2x+3.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方法五:

已知顶点坐标,对称轴、最大值或最小值,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一般用它的顶点式y=a(x-h)2+k (a≠0)较方便。

典型例题分析5:

已知抛物线的顶点(-1,-2)且图象经过(1,10),求解析式。

解:设抛物线y=a(x-h)2+k,由题意得:

h=-1,n=-2

∴y=a(x+1)2-2

∵抛物线过点(1,10)

∴a(x+1)2-2=10

∴a=3

即解析式为y=3x2+6x+1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方法六:

平移型,将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上下左右的平移得到一个新的抛物线.要借此类题目,应先将已知函数的解析是写成顶点式y = a( x – h)2 + k,当图像向左(右)平移n个单位时,就在x – h上加上(减去)n;当图像向上(下)平移m个单位时,就在k上加上(减去)m.其平移的规律是:h值正、负,右、左移;k值正负,上下移.由于经过平移的图像形状、大小和开口方向都没有改变,所以a得值不变.

典型例题分析6:

把二次函数y=x2/2+3x+5/2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求所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方法七:

翻折型(对称性),已知一个二次函数y=ax2+bx+c(a≠0),要求其图象关于x轴对称(也可以说沿x轴翻折);y轴对称及经过其顶点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对称,(也可以说抛物线图象绕顶点旋转180°)的图象的函数解析式,先把原函数的解析式化成y = a( x – h)2 + k的形式.

(1)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图象的顶点关于x轴对称,两个图象的开口方向相反,即a互为相反数.

(2)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图象的顶点关于y轴对称,两个图象的形状大小不变,即a相同.

(3)关于经过其顶点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对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不变,开口方向相反,即a互为相反数.

典型例题分析7:

已知二次函数y=3x2-6x+5,求满足下列条件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图象关于x轴对称;(2)图象关于y轴对称;(3)图象关于经过其顶点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对称.

解:y=3x2-6x+5可转化为y=3(x-1)2+2,据对称式可知

①图象关于x轴对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y=-3(x-1)2-2,

即:y=-3x2+6x-5.

②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

y=3(x+1)2+2,即:y=3x2+6x+5;

③图象关于经过其顶点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对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

y=-3(x-1)2+2,即y=-3x2+6x+1.

大家在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题目的要求和特点选择恰当方法解决。不过,以下这三种方法是最常见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策略,要好好记住。

策略一:

利用图象上三个点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y=ax2 +bx+c,组成三元一次方程组进行求解。

策略二: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h,k )及另一个点的坐标,可用公式:y=a(x-h)2+k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策略三:

同学们都知道用求根公式进行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公式:若方程ax2 +bx+c=0(a≠0),有两个根x1 、x2 ,则ax2 +bx+c=a(x-x1)(x-x2) ,而x1 、x2 正是抛物线y=ax2 +bx+c(a≠0)与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所以,若已知图象与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及另一个点的坐标,我们可以使用公式y= a(x-x1)(x-x2) 进行求解。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应恰当地选用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形式,选择得当,解题简捷,若选择不当,解题繁琐。解题时,应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用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形式,运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布衣学堂


初三是孩子初中生活的关键时期,既是学业的重要转折点又是青春期的敏感期,既向往大人的成熟有想摆脱小孩的幼稚,是一个迷茫期,所以可以从这几点对待孩子的成长。

关注学习情况,家长要理智、淡定。

初三是初中阶段的冲刺期,考试比较频繁,孩子的成绩起起伏伏也很正常,在快节奏的今天,孩子每天紧张的学习,家长难免焦虑不安,家长一定要有大局意识,不能因某一次或者两次的考试成绩就在孩子面前说泄气的话,如果说家长着急,孩子比你更急,所以,如果孩子成绩稳定,那要鼓励孩子,如果成绩稍有偏颇更要鼓励孩子,即使自己再不愉悦,一定管住自己的嘴,少唠叨多出谋划策。


关注孩子的情绪、性格,在这方面一定要有耐心。

青春期的孩子的特别的不耐烦,所以不要和青春期的孩子一般见识。即使偶尔孩子怼你几句,只要不是有意的,我想你不必较真,觉得伤了自己的面子,也许有时孩子就是情不自禁在父母面前发个牢骚,我想此时也是孩子自己缓解压力的方式,其实他也没有留意只是随口一说,要允许有些事情一说而过,不必挂怀,偶尔允许他放肆一下,一定要让他找到宣泄压力的出口,孩子的坏情绪在老师面前不敢说,在同学面前不能说,那只有在自己父母面前发泄,所以,给他一个释放自己的坏情绪的机会吧。

关注孩子的身体,家长一定要心细。

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是作为父母的首要任务。青春期的孩子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有其各自的成长烦恼,孩子不说,是因为不好说,但作为家长一定要做好青春期孩子的引导,因为此时他们正处于懵懂似懂非懂的时期,所以家长如果觉得不方便交流,就可以选择合适的书籍让孩子自己看,总之要学会保护自己,同时注意生理卫生。即使是饮食,也要考虑到孩子的身体所需以及营养价值,告诉孩子从小就要注意饮食习惯,注重身体健康,要有保健意识。


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穿衣打扮。

青春期的孩子是向成人过度的一个时期,所以在模仿大人的样子但毕竟还是孩子,所以允许幼稚的事情发生,引导好孩子的成长,但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还是要让孩子做到:尊敬长辈、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穿衣打扮适合自己的身份、要得体,起码在学校不能穿奇装异服,在青春期的孩子都爱臭美,所以,如果孩子喜欢某件衣服或者礼物,对家长有所要求,只要不过分,都可以满足,说明孩子有了自己的欣赏水平,如果超出了范围,可以告诉孩子等他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可以享用。


总之,如果家庭氛围良好,一般情况下孩子都会打开自己的心扉,不会出现过分的青春期叛逆情形,如果能平稳度过,那说明家庭亲子关系较好,反之,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家长就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不要一味的责怪孩子,要找出自己的不足,以及家庭的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孩子就是家长的镜子,通过孩子可以照出我们的面目,但愿我们都不是狰狞的面孔,生孩子养孩子是作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们毕将尽心尽力,也许结局不一定十全十美,但尽量不留下后悔和悔恨。


名字Linda


1.仔细观察

你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初三学生的情绪变化,像春天的天,一会儿阳光明媚,一会儿细雨绵绵。因初三学生处在高度紧张的学习之中,情绪变化很大。孩子比以前更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有时变得沉默,不愿把自己的内心透露在外表。

家长要通过细微的观察去了解孩子,必须要有一定的敏感性,但绝不是捕风捉影,家长的这种敏感是可以在实际锻炼中提高的。不妨从捕捉孩子的变化线索入手:

语言 孩子说话声音忽然变轻,或声调不如平时自然,或故意把某些词说得让你听不清楚,或讲话语无伦次,说明他是否隐瞒了什么或因为撒谎而心虚。

表情 主要是眼睛,说话时不敢看你,或避开你的眼睛,表情一反常态,或紧张或焦虑不安。

行为 行为古怪,躲躲藏藏,做事心神不宁,一看到家长就想停止他正在做的事。

梦 孩子告诉你他的梦的内容,比如做的噩梦,也许是他有什么很压抑紧张的事所致。

绘画 孩子在草稿纸上的信手涂鸦有时也能反映一些信息。

要细心观察孩子,学会与孩子对话。家长每天与孩子朝夕相处,不可能对孩子的言行熟视无睹。孩子的内心隐秘总会通过种种迹象显示出来。初三的孩子不再像儿童那样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而喜欢把“秘密”藏在心里,但这正是孩子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因此,做父母的要多关心孩子,多了解孩子,随时把握孩子的思想动机,才能与孩子一起克服生理、心理上种种矛盾,顺利地走过第二次断乳期,顺利地走过初三,做到防患于未然。

2.平等尊重加强交流

假如你能够走进孩子的世界,到最后形成“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家庭”,就是成功交流的家庭。初三的家长经常问的就是“作业做完了吗?考试得多少分”,很少有家长会问“你今天心情怎么样?你们班级发生些什么事啊?”孩子兴高采烈地和你讲学校的事情,你要么冷漠的不当一回事,要么就是拐弯抹角回到学习的主题。回到他已经累了一天的学习上,孩子会怎么想呢?例:挤公共汽车时,家长教育他,不好好学习就只能坐这样的车。不能分享学生的喜悦和失败,考得不好,自然是一顿批评,考得好了,家长会很严肃的告诫他,不要骄傲,还有人比你更优秀。家长要让孩子愿意听你的话,要么就是他对你的话题感兴趣,要么就是你的话说到他心坎里了,让他感觉到他的心思被你摸透了,愿意洗耳恭听。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忽略这个道理,有意无意地用家长这一天然权威来替自己助威。

交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主动找你谈话,若他能对你建立相当的信赖感,孩子会把他遇到的困难和你述说。另一种是你主动找孩子谈话。此时,你只能先以试探性地的随便谈谈,问他学习上的情况、同学之间的情况、老师的情况。在谈话中发现学生的“触痛点”。家长与孩子谈话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偏差:

场合不当 比如在饭桌上训斥,或在人多的时候揭孩子的短处,数落孩子的不是。

愿望错误 希望孩子全盘接受你的观点,或按照你的要求发展,其实孩子和你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不一致是正常的,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无条件认同你,显然会加剧亲子矛盾。

态度错误 要么和孩子不说,要么一说就是责骂、训斥、讽刺的口气。一个出走的孩子说,“我再也受不了我妈,她每天都在数落我的不是,好像我是他的出气筒。”所以有话要好好说。出走信案例,每次放长假别人总是高高兴兴的,而我却是提心吊胆,你每天做完家务总要责备我几句,伤害了我的自尊心,弄得我很不愉快。其实,我已经够乖了,我总是先把我力所能及的家务做完,然后就做作业、看书,可你就是不开心,我到底哪里得罪你了。你总是说你太累了,是发泄。可你总不见的做完繁琐的工作,便向你的老板、同事、朋友发泄吧?我也是人,我也有我的自尊心,不是你要说就说的,我希望你能尽快改正这个缺点。我渐渐长大了,而你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多了,你别为我多操心,愿你能永葆青春,永远健康,永远快乐,我走了。

内容错误 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忽略孩子的优点,孩子会觉得自己在父母眼里一无是处,很有失败感。想想有个人每天就挑自己的刺,谁爱听啊。

方式错误 单方面说教,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其实这也是家长不自信的表现。孩子正处在发展中,他们的成长具有起伏性,反复性,有的家长太急于求成,与孩子谈话失去耐心,谈上几句就不欢而散。

3.不断鼓励

随着中考的不断迫近,学生们埋头苦读,尽心尽力,奋发用功,同时又在一次次的模拟考试中饱受着挫折与痛苦。他们在矛盾和失败中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关爱、支持和帮助。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在民主、友好、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因此,家长应当采用点头、微笑、倾听,与学生心理沟通,给学生以积极的评价,适时点拨、鼓励和引导。尤其对于学习效果不太理想的学生,要经常不断地积极评价,以唤起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多一点和自己的纵向比较,少一点和他人的横向比较,不要说“你看谁谁都比你考得好,你怎么办?”这类打击信心的话语。在孩子取得点滴进步时,都不要不忘记给一点鼓掌、给一点喝彩(但应适度)。

4.适度压力适度焦虑

压力产生焦虑,焦虑可以变为动力,但前提是适度。人没有压力会“不思进取”,但过度的压力会打垮人的身心。对于不少青少年而言,目前唯一的任务就是读书。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常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为学习压力而陷入痛苦的孩子屡见不鲜。这其中不乏重点学校成绩优秀的学生,这种压力的产生是老师、家长对学习现状的不满和不恰当的比较,不能接受孩子的现状,过分注重结果,而使其体会不到学习的兴趣。诚然,整个社会、整个学校都在比较的氛围中,要家长、学生真正做到放弃比较,接纳自己的确不易。

面对各种考试成绩,为克服焦虑心理,家长要让孩子首先看自己是不是有点进步。每一次考试失利之后都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郁闷、烦躁。这种状态至少损失一周的安静复习时间,对复习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中考前的每一次考试都是进步的机会,发现问题,改善复习策略,减少错误才是根本。

其次,家长和孩子要理智地面对实际水平,订立合适的目标。目标的订立不仅仅使我们明确前进的方向,更要起到帮助我们坚强信心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

★跟上老师复习进度,全面掌握知识;

★保持个人相对独立,查漏补缺;

★以平常心态做题目,不求全、不求多、不求难,弄懂过程才是根本目标;

★有准备地进入每一堂课,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听课。准备什么呢?就是根据课程的安排,有针对性地预习弱项课程,预习时要弄清下一节课的内容,其中哪些是清楚的,哪些是模糊的,哪些是不懂的。由此确定出听课的重点,课后再总结一下,归纳出所讲知识的框架,然后做相关练习。

★消除不好意思的心理,多和同学们交流,在讨论中发现他人的好思路、好方法、好心态;这种近距离的交流会使你和大家融为一体,学习心理压力会减轻,你的学习心态放轻松,听课效果会很快提高。


三味小学堂


不要谈恋爱!以学业为重!

和那种积极向上的人做朋友,两个人相互促进,互相监督,远离那种一直对你抱怨,影响你学习生活!

心态方面平复自己心情,请一定要重视中考!

这位它是你人生第一个你自己掌握的转折点!

一定一定要认真对待但也不要太紧张到考试影响发挥..和朋友父母交流这方面问题我相信他们会理解并帮助你的!!

希望能帮到您!


不谈理想谈当下


每个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学有所成,都想自己的孩子名列前矛,都想自己的孩子考上重点高中。那么如何对待进入初三的孩子?这个问题难倒了好多父母。孩子在初中阶段都是最叛逆的一个时期,若是父母管教太严,孩子们都不会接受。父母要跟孩子们讲大道理,那么什么是大道理呢?首先要告诉孩子,读书是人生中最宝贵的黄金时期,尤其是读初三的孩子,一定要珍惜每一段时光,认真复习各门功课,把基础打好,扎扎实实把所学的知识锦固在脑海里,备战中考而勤奋努力,为这次人生的转折时期打个胜仗。只有考上好的高中你才能有进一步的努力,只有读到了书你才能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只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你才能够赚更多的财富,只有更多的钱你才能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珍珍问答


处于初中阶段的孩子,正是青春期,特立独行,可是这一阶段的孩子又是中考的关键时期。

个人认为,首先应和孩子平等对话,初三的孩子是半个大人了,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将孩子当做大人对待。

其次,要适当的和孩子聊聊人生,聊聊他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可能初中阶段的孩子谈职业有点早,可是人生若是没有规划,就好像没有方向的航船,规划人生是很重要的。

再次,初中阶段的孩子处于情感的懵懂期,要适当的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和同学的关系,正确对待和异性的交往。

最主要的,要在和孩子的对话中渗透学习的重要性,让孩子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找准学习的动力。

你好,我是小布丁洛雪,希望我的解答能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