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上屆總統是韓人的習慣、還是法規?

手機用戶84778884237


不是習慣,也不是法規,這是韓國政壇的一個病,是一種惡性循環。

哪個國家也不會把對上屆總統的政治清算制定成法規,憲法只會對總統的權力進行正當約束。韓國的歷屆總統之所以總是被後任者清算,不是因為習慣或者法規規定必須要清算前任總統,而是因為幕後有人想要清算總統。當他們的政敵認為政治清算的手段不夠硬朗之時,還會採取更直接的非法手段。對於這些政客來說,前任總統是否違反了法規,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前任總統有沒有嚴重觸犯他們的利益,值不值得他們調動政治資源,為此大動干戈。

韓國曆史上有好幾任總統都因受賄被清算過,可是,當上一任總統因受賄被清算之後,人們往往會發現下一任總統一樣受賄,只是兩任總統受賄的對象不同。韓國雖然名義上是民主國家,但韓國的政治命脈卻都被國內的大財閥把握,總統和別的政客都只是財閥的政治代理人。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現代韓國內部的政治鬥爭其實就是不同財閥之間的戰爭。當韓國人舉行大規模的遊行運動抗議舊總統,並支持新的總統候選人時,其實是在幫助一方財閥的代理人攻擊另一方財閥的代理人。

韓國政壇的確患上了清算上屆總統的病,這個病根就在於寡頭干政。大韓民國自從建國以來,幾乎很多總統都不得善終,如朴槿惠這樣被關進監獄,已經算是歷代總統中較好的下場,她的父親朴正熙當年直接死於政治暗殺。很多頭條的朋友都在調侃:在韓國,最高危的職業竟然是總統。但即使總統這個職業如此高危,前輩們都沒有好下場,源源不斷的韓國政客仍然在爭奪這個最高權力者的位置,上任總統被他的下任清算,可下一任也早晚要變成上一任,被繼任者清算幾乎是每個總統都逃不過的命運——韓國的政壇已經陷入危險的死循環之中,而這種死循環恰好表明了韓國政壇內部鬥爭的殘酷。一個主權國家的內部鬥爭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和權衡,頻繁的發生總統或被清算或被暗殺的政壇大動盪,這表明的是國家的不穩定,這種不穩定終將會給韓國民眾帶來一定程度的人道災難。

也有另一種說法,認為韓國能出現這種敢於清算上任總統的現象,恰恰說明了韓國政治的透明和公正,有人說這才是民主。議會開會可以開出全武行,高跟鞋、草稿紙、水杯、撬棍、唾沫星,都能成為冷兵器。

如果說這是民主,小編不敢苟同。民主本身就是一種規矩,不是兒戲,更不是鬧劇。韓國的黨鞭們應該學學俄羅斯,看看葉利欽和普京是怎樣交接班的,看看後任者是怎樣對待前任的。作為國家的意見領袖,有本事讓國家統一,有本事捍衛領土完整,有本事像韓國普通民眾那樣抵制薩德,拒絕引火燒身才是最重要的。把韓國政壇搞得風雨交加,像過山車似的,最終吃虧的還是韓國民眾。





爸哥哥


朴槿惠還在獄中,李明博又被逮捕,現代韓國開國至今,似乎一個總統都沒有善終。


看到一個段子就這樣說:


世界上最高危的職業:韓國總統
1948-1960 李承晚,第1任總統,流放海外。
1960-1962尹普善,第2任總統,被判監禁。
1963-1979朴正熙,第3任總統,被當眾暗殺。
1979-1980崔圭夏,第4任總統,判刑監禁。
1980-1988全斗煥,第5任總統,判無期。
1988-1993盧泰愚,第6任總統,判刑監禁。
1993-1998金泳三,第7任總統,驅逐出境。
1998-2003金大中,第8任總統,判刑監禁。
2003-2008盧武鉉,第9任總統,被查處時自殺。
2008-2013李明博,第10任總統,己逮捕,待審。
2013- 2017 朴槿惠,第11任總統,彈劾下臺判刑。
2017-今 文在寅,第12任總統
如不好好工作,就讓你去韓國做總統!!!!

要說明一點,這個段子沒有下面的圖片清楚,金大中金泳三雖然也曾被判刑,但是在上任前反抗獨裁政權時,他們的主要問題,都是兒子不爭氣。


在金大中任內,三個兒子都因為涉嫌受賄或逃稅被起訴或拘捕,這也是金大中“晚年最大的悲哀”。卸任總統之後,他多次感慨,總統期間的最大遺憾,就是沒管教好自己的孩子。


金泳三也是如此,他本人強力反腐,但兒子卻索賄無度。最後,兒子鋃鐺入獄。在去世前,悲憤的金泳三立下遺囑:把個人財產全部捐獻給社會,不留給任何子女


韓國總統沒有善終,有人說是青瓦臺風水不好,其實不是什麼風水不好,是人心太貪了。


韓國屬於東方文化,家族觀念深厚。即使總統想潔身自好,但他身邊的的親屬、朋友卻往往打著總統的旗號,撈取各種好處。自然,也有投機的商家,送來各種好處。最後,家人身陷囹圄,總統身敗名裂,甚至總統本人,也是腐敗鏈條中的一個。


但韓國國民又有強烈的近乎偏執的反腐情結,檢察官還特別強勢,調查起總統來毫不手軟。所以,最終的結果,韓國總統成了最危險的職業。有意思的是,人人都知道韓國總統得不到善終,但一個又一個政治家,還總是希望成為總統。


牛彈琴


韓國人清算總統,可以說是傳統的習慣,也可以說是法規!

這還要從韓國的發展史說起:

韓國的反腐敗,經歷了腐敗氾濫期,朴正熙鐵腕懲貪,腐敗猖獗期,民選政府反腐四個時期!

日本投降後,美蘇兩國在38線把朝鮮半島一分為二。從1946年李承晚時期起,美國加大了對韓國的援助力度,貪腐者開始從小貪演變為鉅貪。特別是朴正熙執政的前五年,由於拍賣日本人遺留下的產業,此時掌握物資與經援分配大權的官員由秘密的貪腐演變為公開的索賄與受賄,並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


此時期由於朴正熙以″庶政刷新運動″上臺後,清退了數萬名低素質的行政人員,雖然經濟領域貪演猖獗,但是在政冶上是開明與清明的!

1974年和1977,朴正熙為了提高政府的效率,經濟政策能得到較高推行,以及提振日益頹廢的國民道德與弘揚民族正氣,和掃除社會邪惡現象與掃除積弊日深的國家腐敗,開始以身作則,不搞奢侈享受,提倡消費國貨。

與此同時,朴正熙也開始對低效,腐敗,慵懶,浪費,放蕩不羈行為開刀,並且開始對政府機構大換血。總計逮捕了五萬多人,開除了近2萬名官員和2千軍隊官員。在朴正熙時代,雖然他因為獨裁和壓制民主受到詬病,但是他本人清廉,從沒有受到腐敗的指控。

全斗煥與盧泰愚時期,是韓國的腐敗猖獗期。,雖然二人也把反腐敗做為政府工作的重點,經常展開社會性的特別教育和各級政府官員的教育行動,並且鼓勵市民反腐。,但是,由於總統及擁有此項權力的市民可以聯名向上級機關申請監察。

然而不幸的是,在此圈內的一部分人也深深的陷入腐敗當中。他們不敢要求高層反腐,只是要求中下級政府官員反腐。正是由於這種上粱正,下粱歪的效果,進一步惡化了社會的風氣,整個的社會形成了攀比之風貪腐行為,並且演變成了不以恥,反以為榮的畸形變態社會氛圍。此時期經常出現樓房倒塌和橋粱斷裂的豆腐渣工程。

民選總統金泳三上臺後,把反腐的重點放在了高級官員的範圍內,希望能達到″正本清源的效果。而且總統直接領導的″反腐委員會"和警方合作成立了一個永久性的堅督機構。

然而,由於“政治資金"與"競選捐款"的因素,為這些民選政府總統的親屬及親信提供了大肆撈取好處與受賄的機會。而這些接受賄賂的政要開始制定有利於行賄者的政冶,經濟政策為回報,致使國家政治腐敗,賄賂公行!

在金泳三時期,發起的清除"韓國病"的不流血革命進行五年後,查出了全斗煥和盧泰愚兩位前總統和3000名受賄官員。然而,金泳三的兒子因為貪腐的重罪被金大中送進了監獄。但是金大中也因為二個兒子的受賄與逃稅問題5次向國民道歉!可以說金大中的反腐力度是空前的,不僅把金泳三的三個兒子送進監獄,也把自己的兩個兒子送進監獄!從二金髮起的"《清理水上運動″和"國民清政運動"來看,二人自身絕對是潔身自好,公正清廉,但不幸的是,“都是親屬與親信,玷汙了自己的一世清名!而朴槿惠,和盧武炫,也基本上都是殊途同歸!李明博也是倒在了貪腐的征途上。


韓國的反腐力度可以說空前的,並且制定了《公職人員倫理法》和《防止腐敗法案》,以及《防止賄賂議定書》等等的法案和相關的監察機構,然而民選政府的金泳三,金大中,盧武炫,李明博,朴槿惠幾位韓國總統,要麼清名被玷汙,要麼身囹圄,鋃鐺入獄,身敗名裂,這個現象的確太值得深思!然而本人觀點,如果韓國不消除"政治資金"與"政治捐款”的弊端,清算上屆政府總統的悲劇會一直上演下去的!,


相忘江湖71941665


民主政治不成熟或者說假民主是韓國總統屢遭清算的禍根。

很多人又奇怪了,同樣是所謂民主制度,西方國家的總統為什麼被清算的少,這是因為人家通過幾百年的所謂民主政治文化的沉澱,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遊戲已經基本走向成熟,雖然各黨派表面上代表著不同的利益,但檯面上是對手,檯面下很多卻是朋友,大家坐在一起通過各種利益交換大致能夠彌合各種政治分岐,來實現利益的均衡,而不是一味的打壓對手或撕裂社會。就拿美國總統來說,有一條不成文的政治傳統,就是御任總統不對繼任者的政策作評價,而總統也不對前任的政策妄加批評,以示相互尊重。還有一條更重要的政治規矩,就是願賭服輸,贏者通吃。不過奧巴馬和特朗普好像是個例外,所以有人批判特朗普在撕裂美國社會,是美國民主的倒退。

而韓國的所謂民主制度彷彿就是你死我活的鬥爭,社會矛盾被各種政治勢力一味撕裂或放大,而不是相互彌合和包容,最後大家坐在一起反而沒有了妥協的空間,個個都成了議會的角鬥士,對罵和揮拳成了政治交流的基本技能。政治成了純粹的鬥爭武器,卻忘記了西方民主政治的所謂精髓:政治是妥協的藝術。再說韓國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與西方的差異也很難保證總統能夠做到潔身自好,家族、朋友圈、同僚等,個人關係網複雜,講究利益均沾,優勢互補,即使總統個人能做到十分廉潔,但也很難保證身邊人不利用關係幹壞事,如果遇上一個貪得無厭的總統,那事情就更糟了。


十八子功


在韓國政壇,上屆總統和下屆總統如果不是來自同一政黨,下屆總統都會對上屆甚至上幾屆總統進行政治清算,就像現任韓國總統文在寅,目前正在對三位韓國前總統朴槿惠、李明博、全斗煥進行政治清算。而李明博之後的總統是朴槿惠,由於兩人屬於同一黨派,朴槿惠沒有對李明博進行政治清算,讓李明博當了幾年善終總統;而文在寅上臺後,因為與李明博不屬於同一黨派,所以立馬對李明博進行政治清算。


政治清算,既不是韓國人的什麼習慣,韓國人怎麼可能養成這種習慣?而且只有當了韓國總統的人,才有這個想法,才有這個權力;也不是什麼法律法規規定,哪個國家會有這種奇葩規定?雖然韓國算得上奇葩國家,但肯定沒有這方面的明文規定;而是利益作祟——一方面是黨派利益,一方面是自身利益。


韓國的執政黨和在野黨幾乎都搞不攏,尤其是執政黨與最大在野黨的矛盾,幾乎不可調和。目前,執政的共同民主黨與最大在野黨自由韓國黨之間的矛盾,確實比較深沉。這也不奇怪,不僅在韓國,在其他國家也是如此。比如,在日本,最大在野黨必然給執政黨製造麻煩;美國實行民主、共和兩黨輪流執政,不管是誰執政,在野黨必定給執政黨添堵,比如當前,民主黨把持的眾議院,正在對共和黨籍的總統特朗普進行彈劾,讓特朗普成為美國曆史上第四位遭彈劾的總統(前三位是約翰遜、尼克松和克林頓)。也就是說,黨派之爭、黨派利益不是韓國的專利,韓國的下屆總統和上屆總統如果不屬於同一黨派,必然會為了黨派利益而對上屆總統進行政治清算。這不是什麼規定,應該是潛規則吧!


自身利益,也是重要原因。遠的不說,就說韓國最近的幾屆總統文在寅、朴槿惠、李明博、盧武鉉。盧武鉉與文在寅亦師亦友,感情甚篤,盧武鉉在李明博執政時期跳崖自殺,深深地刺痛了文在寅,所以,文在寅對李明博進行政治清算,當然有為盧武鉉報仇的意味。文在寅與朴槿惠的關係同樣同樣複雜——文在寅與朴槿惠的父親、韓國前總統朴正熙有恩怨,文在寅因為參與和組織反對朴正熙獨裁的遊行而坐牢;文在寅是朴槿惠的手下敗將,朴槿惠成為韓國曆史上第一位女總統,戰勝的就是文在寅,而且文在寅上臺後發現,朴槿惠是靠作假戰勝文在寅的,你說文在寅當總統了會咋想——會不會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對朴槿惠進行政治清算?


當然,韓國的政治清算與韓國的財閥制度密不可分。而財閥制度,不也是各自利益的體現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因而,個人認為,韓國政治清算之所以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關鍵就是利益作怪。


毛開雲



林海雪原185164327


談韓國總統的命運,要分開來談。

一是,1987年韓國實行憲政制度前的總統,都是經由美國駐韓國軍事長官扶持和默許上臺。實行的都是軍事獨裁統治,生死有命,富貴在槍。


二是,韓國實行憲政之後,從韓國總統金泳三開始的真正民選總統。總統為了獲取民意,逐步變得有所收斂。民意監督機制的完善,媒體輿論徹底獨立於政府管理之外,形成第三勢力,媒體為了吸引民眾老百姓的眼球,把媒體注意力集中在當官者的身上,不斷挖掘爆料。使得一個個高官顯貴露出貪腐原形,也使得總統因為貪汙腐敗,而不得善終!

不要說哪個國家的老百姓不好。哪個國家的政客不是老百姓養活的。韓國民眾雖然有許多不足,但是,哪個見了當官的不是點頭哈腰,一臉的虔誠。又有哪個見了總統不是滿臉的興高采烈,一副尊重之情。

只是親耳聽聞總統的胡作非為,貪汙腐敗之後,再想想以前競選總統時的話語,猶記在耳,豈能不惱。趁著酒勁,喊喊口號,也就洗洗回家睡了。

韓國民眾變臉快,是因為當選總統之後的總統,一個個都是翻臉比翻書還快。競選時的承諾,頓時化作一片雲煙,早就飛到九霄雲外去了。天天不是秧歌就是戲,講話就是吹牛皮。神馬民間疾苦,只有天知道。與總統何干?

笑話韓國民眾老百姓的人,你是誰?捧那些下臺過世的總統,你又是誰?說穿了,你我都是草民一個,小老百姓一人。誰和咱們大家庭作對,那就是敵人。



阿佩呀,看世界!值得關注。


阿佩呀


清算上屆總統只是韓國人習慣,並非法規,由於韓國憲法制度不健全,政黨隨時更替改名,政黨不穩,則政治不穩,民心也不穩,韓國政治模糊,民眾就像霧裡看花。韓國國家很小,韓國人的心眼也小,在他們的眼中,做總統必須要完美無缺,只要總統的所為不盡人意,就會集會示威遊行。韓國人喜歡整容整形,總幻想完美,清算前總統,推祟新總統的思想根深蒂固。



前不久,新上任文在寅,遲遲不解決佈署薩德的佔地問題,當地民眾也集會示威遊行。韓國脫離朝鮮,獨立建國後,一直內憂外患,內有各黨派明爭暗鬥,政治報復愈演愈烈,外有朝鮮時刻收復之野心和美國駐軍及政界的干擾,韓國的總統總是不能大展拳腳施政理政,每屆總統的紕漏原形畢露,清算前任總統難以避免。

從首任總統李承晚開始,幾乎每位總統遭遇政治報復被清算,有的(如李承晚)流亡美國,有的(如尹譜善、崔圭夏)上任一年因軍事政變被迫下臺,有的(如朴正熙、盧武鉉)遭遇暗殺和自殺,有的遭遇賄賂調查,有的遭遇干政調查……,韓國的政治制度不健全,使得韓國政界人心惶惶,總統更是沒有好下場。


舞動人生124



用戶62848073919




一、通過清算上屆總統,執政黨可以贏得人氣和支持率。韓國總統在執政期間,清算上屆總統以及所在黨派,無疑是贏得民意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徑。民眾不明其因,在有心人的鼓動和社會輿論的引導下,很容易形成一種社會潮流,把對上屆總統的憤恨轉嫁到對現任總統的支持上來,使執政黨和總統快速獲得更高支持和民心所向。

二、通過清算上屆總統,達到打壓對手及其黨派的目的。在野黨想獲得競選勝利,除了本身的施政方針要讓選民認可外,清算上屆總統,揭露各種醜聞、錯誤失誤,讓執政黨失去民意支持率,挫敗其候選人,可以大大提高在野黨勝選的概率。由於韓國政壇極度扭曲,政商勾結互惠互利的情況普遍存在,只要去查,就不可能沒有問題,所以才有了這些清算現象存在。

三、無休止的冤冤相報,已形成惡性循環。韓國總統上臺後,清算上屆不同黨派的總統,一是轉移本身可能存在的問題,引發的民眾注意力,二是打壓對手黨派的政治影響力,三是冤冤相報已成惡性循環,欲罷不能!可以說是風水輪流轉,有仇報仇、有怨報怨,上一屆黨派執政時曾經捱過整的黨派,現在終於入主青瓦臺了,不清算上屆總統,好像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似的。這種惡性循環在潛移默化下,已經成為韓國各黨派對抗的一種潛規則,那總統還能好的了嗎?

當清算上屆總統成為一種不良競爭的有效手段後,就預示著會成為雙方或是多方不否認的潛規則,就會形成各黨派都會使用的弊病,長此以往,這種病態式處事方式,就會被強制性的默認為慣例而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