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那麼難懂,難道古代的平民百姓用文言文進行交流的嗎?為什麼有文言文和白化文?

caffed


首先文言文本指的是古代漢語,相對應的就是現代漢語。文言文之所以那麼難懂,是因為你沒有找到打開它的正確方法,打開的方式錯誤當然就難懂了。

文言文其實就是白話文

看不懂文言文,並不是古人故作深奧,而是因為時間的差距造成的看不懂,這種是雙向的,古人照樣看不懂我們現代人的白話文。其實文言文就是白話文,只是它是先秦時期的白話文而已。比如《論語》這本書對於我們來說是文言文,但是對於先秦的人們來說它就是白話文。《論語》等先秦典籍變成“文言文”並不是我們這個時代開始的,其實在兩漢時期《論語》等先秦典籍就成了當時人們的文言文。其實我們現在說的所謂白話文,特別是一些網絡流行語言,比如“給力”、“233”等這些,到了千百年後,如果還是我們這種學習的方式,那麼也成了那時候人們的文言文。其實不用等到未來,哪怕如今,每個領域的文字對於不懂這個領域的人來說亦是文言文,比如現在飯圈的那些拼音文字,對於如今的不懂的人來說和“文言文”無異。

兩漢之後的古人想辦法弄懂了先秦人們的“白話文”,然後在書寫文章的時候也沿用這種方式,然後平常說話又用當時的通俗語言,而我們今天也把這些用先秦語言寫的文章稱之為文言文。隨著時代的推移,先秦語言並沒有變,通俗語言則是隨著時間在演變,到了明清時期,就開始更加的兩極化了。明清的人們平時說話的時候用的是當時的通俗語言,我們現在也能看懂不少,比如明清小說盛行,為了普通老百姓能看懂,小說文字也就開始大量通俗化,而我們今天看這些小說基本上都能明白其中的意思。而寫文章就用先秦語言,故清代的一些文章,不懂小學的人也是讀天書一般。



溝通的橋樑

古人也在想因時間而造成的語義不通的問題,他們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故就有了小學,不過此小學並不是如今我們的這個小學。漢代的小學指的是文字之學,清代之後的小學指的是文字、音韻、訓詁三門學問,我們如今通常的小學則是人們接受正規教育的機構。為什麼說小學是溝通古今的橋樑呢?文字學解決的是字形的問題,比如“八”這個字,從先秦之前的寫法來看出它的本義“別也”就很好明白。音韻學解決的就是字音的問題,古今同一文字的發音並不一樣,先秦時候的人又喜歡以音來表義,比如《詩·秦風·終南》裡面的“有紀有堂”,當時“紀”和“杞”同音,“堂”和“棠”同音,所以翻譯成現代版就是“有杞有棠”。而用文字和音韻來解釋語言,就是訓詁,清代的陳澧在《東塾讀書記》就道:“蓋時有古今,猶地之有東西南北,相隔遠則言語不通矣。地遠則有翻譯,時遠則有訓詁....有訓詁則能使古今如旦暮”,這就是溝通古代的橋樑,也是古代教育之初,不然他們哪能用先秦語言寫文章。



懂了“文言文”這個詞的由來,就知道,無論何時,老百姓說的都是當時的通俗語言,只是先秦以後的知識分子並沒有用各自時代的通俗語言寫文章,而是用先秦語言寫文章而已。


淡看天上月


我在讀五年級時,邀約幾位同學一起去逛柴市場,大家學著用文言文去談買賣看看效果如何,結果把人笑得肚子疼。那天正是星期天,一農村老漢挑兩梱大木柴在市場垛著,我說:大叔,你這大柴能賣幾合?你這小孩說啥?能賣幾合?誰家賣柴也只賣一次就完事,一挑柴賣幾(次)合,那不是騙人的嗎!我們一看大柴中間全是溼的(未乾)便指著大柴梱說,此貨外幹而內溼其價昂也!老漢回答說,低放低堆在地上放著,昂什麼昂?一陣噓笑…。走到街拐彎一油炸餑餑店,同學們大家都想吃,但苦於饢中無錢怎麼能吃到嘴裡呢?於是便有了下一句,其味可佳而皆是臭也…!所以文言文用於市井是不可以的,完全是書生意氣。


卓清德1


古人也是講文言文的。

1,從大量的史書上來看,古人講的是文言文。肯定會有人說,都記在書上了,肯定用文言文。此言差矣。如果古人講的是白話文,那麼至少會有少數記載用的是白話文,不管你竹簡多麼難,刻字多麼難,幾千年的歷史和人類,肯定會有白話文的記載,況且自漢朝以後,人們就發明了紙,發明了印刷術。但是事實證明,類似我們現代人說的白話文從未出現過。就算是給家人的信中,用的也是文言文。比如,我們初中學的林覺民的《與妻書》,隨便摘取一段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司馬春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

這段裡面用的就是文言文,首先,林覺民是寫給自己老婆看的,我們知道,清朝時期女性地位是比較低下的,不能讀私塾。從現在的角度來說,即使認識字,她也看不懂文言文,如果他們那個時候講的不是文言文。第二,這相當於一封遺書,這時候的林覺民參加了敢死隊戰鬥。有人說寫文言文只適合上層社會顯擺自己的文墨,遺書就沒必要顯擺了吧。這這個與妻書必然是真心實意的,最真實的想法和語言。所以,從他真摯的內容中看出,清朝人講的話依然是文言文。

從曾國藩的家書裡面看。

四位老弟足下:

九弟行程,計此時可以到家。自任邱發信之後,至今未接到第二封信,不勝懸懸,不知道上有甚艱險否?四弟、六弟院試,計此時應有信,而折差久不見來,實深懸望。

首先,這是寫給家人看的。也就是說,家人要看懂才行。沒人給家人寫信還舞文弄墨的。用的都是真感情。從上面的文章來看,此時的文言文是比較接近白話文的。但是自然可以看出,清朝時候用的是文言文。

然後我們再看明朝袁了凡先生寫的《了凡四訓》

後餘在慈雲寺,遇一老者,修髯偉貌,飄飄若仙,餘敬禮之。語餘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進學,何不讀書?餘告以故,並叩老者姓氏里居。曰:吾姓孔,雲南人也。

從了凡描述老者和對話中可以看出,明朝百姓用的是文言文,並且比清朝更加精簡。然後我們再看水滸傳

上皇驚起問道:"你是甚人,直來到這裡?"那穿黃衫的人奏道:"臣乃是梁山泊宋江部下神行太保戴宗。"上皇道:"你緣何到此?"

《水滸傳》是元末明初作家施耐庵的作品,總體來說是非常接近白話文的,而且像這類小說基本是在市集上給百姓說故事聽的,既然是給百姓講故事,當然就是要人家能聽懂,如何能聽懂,就是要一個字,俗。所以百姓說的話一定是接近這部小說裡面的對話的。從側面反應了方式人們的說話方式。比如,我們可以看出,“此”字和“這裡”已經同時存在了,說明,人們講話可能是半白話半文言。

但奇怪的唐詩和宋詞似乎非常接近白話。但你又不能說那就是白話文。反正是通俗易懂,比如《靜夜思》《春曉》。雖然通俗易懂,但白話文和文言文有時候你就分不清到底是什麼文。畢竟他們都是漢字。因為唐詩和宋詞都有嚴格的填詞要求。絕對不會像現代詩一樣。字數音律平仄啥的都不用規範,寫出意境就行了。

秦漢時期除了《史記》《詩經》《內經》之外我比較少了解。但是這些書確實是有學問的人才看的,所以百姓是否說白話文,無從考證。但是從他們比後面書籍更加難懂的角度上來說,百姓講的應該是文言文,因為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另外一個是從方言的角度上來分析。實際上,方言遠沒有我們寫文章的白話文囉嗦。比如,普通話,他回來了嗎?沒有。客家話,箕轉沒,沒。再者,普通話,這裡。客家話則說,diang。普通話,那裡,客家話,nang。普通話,為什麼?白話則講,點解?點解不就是文言文嗎?也就是說,方言會比白話文簡潔。

所以,古人講的應該是文言文。不過和正式的官方文言文又有區別。白話更多的是對文言文的補充和解釋意思。所以白話文看起來更容易懂,因為我不僅說了,還解釋了一下意思給你聽。


讀書思考筆記


文言文很難,每一個學習過的人都有體會。當年我讀書時,語文成績還算不錯,特別是那些古詩、古文基本能背。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喜歡,另一方面是因為老師要求。雖然文言文的課文我都能背,但是要說全部理解也是不可能的。那時我就想,文言文這麼難,古人怎麼說話的?

現在我知道了,我們學習的文言文其實就是古代的書面語言,與老百姓的日常口頭語言並無相關。在古代教育並不普及,能夠接受教育的都是士大夫階層,而絕大多數老百姓基本都是文盲,大字不識。因此,中國古典語言存在著言文不一致的突出特點。

士大夫階層使用的文言文,要求表達規範,強調高度的形式美,講求對仗、用典等,推敲琢磨,遣詞造句中力圖營造言有限而意無窮的境界,並求得音韻上的特殊美感。不過,即便有音韻上的追求,這種語言卻難以變成一種通行的口頭表達,一來對寫作者而言難以做到,二來受眾方面也無從領會。

於是,書面語言與口頭語言就走上了兩條道路。紙上寫作的大師名家代有其人,各領風騷;口頭語言卻粗糙隨意,難登大雅。文明持續發展兩千年,周秦文章漢代賦,唐宋八家明小品,但高居不下的文盲率卻形成一種殘酷的反差。卑賤者講粗俗段子,高貴者寫典雅文章,這使得整體性的國民教養難以提升。

百年前的新文化運動,胡適等人看到了中國文化的弊端,積極倡言文學改良,打破種種形式主義之藩籬,提倡白話文,力圖讓漢語走向文言一致。

今天,我們使用的白話文就是一百多年來文化變革的結果。白話文可能不如文言文典雅,但它的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趨於一致,再加上現在的教育普及,文盲率大大降低,使社會整體性的國民素質大幅提升。


皮三9099


可以肯定的是,古代的普通百姓並不是用文言文交流。要問為什麼,那就是文言文屬於書面語言,是文人和作家作文時運用的書面語言,普通百姓平時交流都是用口語。就如我們今天的書面語言雖然是白話文,但卻比民間口語要有文學性。

先秦時代,由於漢語詞彙較少,書寫材料匱乏,文人在竹簡上寫字多為刀刻,為減輕書寫的勞累和節約書寫材料,人們便較少字數縮短語言來書寫,於是便出現了一個漢字代替多個詞彙或語句的文言文。

漢代發明紙張後,由於早已形成了文言書寫形式,文人們便繼承了之前的文言文,並用文言文著書立說。而且在封建社會里,能夠熟練掌握文言文,是一個文人文學修養的基本標誌。反之則不然。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新文化運動後白話文的普及。

實際上,即使在今天,書面語言和口語都有實質上的區別,書面語言大多具有文學性,而口語卻十分隨意。在詞彙匱乏的古代,古書面語言和口語區別應該很大。口語也應該是白話,只是跟今天的口語相比,詞彙要少得多。



若愚趣談


我是九歌,給你新觀點。

古代平民百姓不可能用文言文交流。

具體案例先來看看從明朝時,流傳下來的著名小說《水滸傳》。

其中的人物對話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明朝時期的現實生活,具有極強的代入感和真實感。也可以作為研究材料使用。


這種極易受到廣大老百姓歡迎的故事,來看看它是怎麼寫的,它的語言風格是怎樣的?

上面的片段選自《水滸傳》 第一回 《張天師祈禳瘟疫 洪太尉誤走妖魔》。


可以清楚的看到其中的人物對話及語言風格與現代社會的語言風格非常類似。這可以從側面證明,古代老百姓是用白話文交流的。

因為這種文體足夠通俗易懂,可以讓知識水平不高的百姓能夠聽懂。因此他的受眾群體和基礎才得以擴大,有了廣大的受眾基礎。這樣膾炙人口的小說能夠流傳好幾百年,直到現代社會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另外一點要說明的是,文言文具有極高的使用門檻,由於他的門檻比較高,決定了他只能在小範圍圈子內傳播。

所以裡面寫的一些文章,故作高深的,艱澀難懂的由於他的群眾基礎比較小,所以很難流傳下來。

這一點比較著名的案例是,駱賓王寫了一篇罵武則天的文言文《討武氏檄》,在當時知識分子圈層內廣為流傳。

感受一下語言風格:


但由於遣詞造句非常高深,加上一些生僻字,比較難懂,理解門檻比較高。如果不是有人把它記錄到史書裡面,可能現在這篇文章根本就不會流傳下來。


綜合上面的兩則材料可以分析得出結論,古代老百姓是用白話文交流的,只不過古代的白話文跟現在的白話文差異比較大,在語法是基礎之上比較適應古漢語。

再來看看文言文和白話文

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這種文字可以在極少的文字中,表達比較大的信息量。文言文更是這種信息量的進一步濃縮。


比如看一下這本翻譯版的書,注意紅線畫的頁碼,左上角580是中文書的頁碼,方框中的數字989,990是對應的英文版的頁碼。所以大概推算一下,中文版的篇幅只相當於英文版的60%。

這種文體被廣泛適用於上層社會、知識分子階層。由於它的信息量比較大,准入門檻比較高。

百姓理解起來難度跟攀登珠穆朗瑪峰似的。加上古代沒有義務教育,更沒有教育普及化的一些措施,反而是愚民措施玩得很溜。【參考劉邦斬白蛇】


基本上是當地的秀才,官員說什麼老百姓就姓什麼。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維護統治,保持社會穩定。

真正意義上的白話文是在新文化運動以後,白話文進一步降低了學習知識的難度。加上近代教育的普及白話文被廣為推廣。

這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社會變革所帶來的紅利,以及經濟市場對富有文化知識的工人商人需求旺盛。這也是推廣白話文廣為傳播的一個重要動力。

@蕭中九歌:一個學新聞的板磚歷史持有者。關注我,這裡有現象背後的故事。


蕭中九歌


這個問題我在九十年代採訪過一位戲曲學院的老教授,他為許多名角編寫劇本,老先生就說,他研究過崑曲,崑曲是實打實從元朝留下來的純古代劇種,它的對白方式基本可以認為反映了當時社會上的真實語言環境,官場說話上口,以顯示不同於普通民人,類似京昆戲曲中的韻白,老百姓說話就是家常白,不上口也不拿腔弄調,類似京劇裡小花臉的道白,雙方對薄公堂就會呈現一方韻白一方道白的官民交流方式,這也符合古代等級制,規定官民就是不能對等,這才發明出正常話不正常說的官體話,韻白不是戲曲人發明的而是自古以來官場上一步步端架子演變形成的,戲曲人只不過藝術地再現了。我不敢苟同老先生的說法,但也沒有充分合理的證據反駁,只好認同。事後一想老先生分析有道理,正是因為考慮有理無據,人家也沒作為學術研究正式提出這個觀點,只是趕到哪兒聊到哪兒。現在我回憶起這件事,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可能對大家是一個線索思路。


蛩嗚齋主



先回答問題:

1、古代的平民百姓用文言文進行交流嗎?答:不用文言文進行交流。

2、為什麼有文言文和白話文?答:因為隨著時代發展,社會進步,文言文已不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所以自“五四運動”以後,逐漸開始由文言文轉向了白話文。目前的文言文只存在古籍當中,作為歷史文化遺產和歷史文化資料保存。



其實要弄懂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文言文和白話文的概念。

一、什麼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相對於白話文而出現的概念。它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所以在白話文出現之前的文體,都可以稱為文言文。具體區分的時間,大體可從“五四運動”為界限。

一九一九年五月開始的“五四運動”,既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運動,也是一次思想解放的運動。以胡適,梁啟超,陳獨秀,李大釗,蔡元培等為代表人物,率先提出了思想革命的白話文概念。直白地說,就是用當今的白話文,取代古代的文言文。

文言文的特點是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標點,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現代書籍中的文言文,為了便於閱讀理解,一般都會對其標註標點符號並進行註解。

文言文的優點在於文字精鏈、微言大義、文字優美、合於音律。而且以文解文的特性能夠不拘一時一地,所以現代人也可以讀懂孔子等人著作的論語。

文言文的缺點在於難懂、不易普及,要讀懂文言文須經過適當的訓練才能夠了解其中的含意,而要寫作文言文的難度更高,所以五四運動後強調“我手寫我口”、“能識字便能讀文”的白話文漸漸的取代了文言文。



二、什麼是白話文  

白話文,指的是以現代漢語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言。

其實白話文在古代也有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總的看,明清以前的文言文比較正統,到了明清兩代,也開始出現了半文半白的書面語文。比如我們當前所讀的四大古典名著《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等等,既使沒有文言文基礎的讀者,也能讀懂。只是其中的部分文言稍顯枯澀而已。但當時的主流書面語言,還是文言文。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講,四大古典名著還不能算純粹的白話文。真正的白話文,就是從“五四運動”以後,白話文才登堂入室,形成併成為主流書面語言。文言文才退出歷史舞臺。

白話文的特點是淺顯通俗,在語言上,生動、潑辣、粗獷、生活氣息濃厚,富有表現力。所謂白話,白就是說,話就是所說,總的意思是口說的語言。今天我們使用的白話文,也就是現代漢語普通話書面語。如此而已。



總結:

綜上所述可以說明:

1、不管是文言文還是白話文,都是書面語言,不是民間交流的口頭語言。

既然不是口頭語言,那就不論是古代的老百姓還是現代的老百姓,在交流時都不可能用書面語言。我們與人說話,怎麼可能用講話稿的書面語言呢!

2、文言文和白話文的區分界限,就是用“五四運動”以後的文體來區分。今天誰要是還用文言文寫文章,只能是一種示範作用,絕不是主流書面語言。


文化一家人


雖然,唐詩宋詞也是可以譜曲歌唱的,但是,唐詩宋詞本身並不是用來歌唱的,元曲才是“歌詞”。同樣,文言文可以白話翻譯,但並不能說文言文就是古代人的白話文。中國的文言文和印度的梵文才是一類的。精練的、經典的、極具文學性和思辯性的,和語言有聯繫但有不是日常用語的。


中國的文言文、印度的梵文,是世界上特有的現象(其他民族有沒有,我就不知道了)。獨立存在的一個體系。既不同於本民族其他的語言文字;又和本民族的文字語言有相通甚至相同之處。不是常用的語言文字,比如書信,演講,交流並非文言文;但又有一些使用頻率高的成語、典故等,在常用語言文字中經常出現。

文言文高度精練,甚至會出現晦澀難懂。文言文又被經常使用,常常“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比如:胸有成竹,原本是一個古典故事,一個繪畫心得。胸有成竹成為成語,人人都懂得這個意思,但你卻無法白話翻譯,反而有“肚裡有根棍”的笑話。再比如“治大國如烹小鮮”,同樣是含義盡人皆知,但卻誰也無法準確白話翻譯。僅僅是高度精練的原因嘛?未必。

“閉門造車”是一個100%的貶義詞。可是,加上“出門合轍”卻變成了最高級的讚美。文言文的美妙,簡直找不到能夠讚美她的詞彙。


我以為,文言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核心載體,是中華文化的標誌性特徵,是古代中國人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陽春白雪。完整的、盡心的保護文言文,甚至應該立法禁止任何形式的篡改、歪曲文言文本身(一想到中國的成語,被各種混蛋廣告、媒體、網絡篡改,氣不打一處來又無可奈何)。至於文言文的解釋,解讀,各人自由。思想原本就是需要領悟的,文言文自然是需要解讀的。解讀,不需要標準,只需要“市場競爭”。

嚴禁對文言文本身做任何形式的修改,哪怕100%是錯誤的內容也嚴禁修改。對文言文,只許註釋、標註、備註等等,嚴禁修改其本身,一個標點符號都不得修改。否則大刑斥候。幾千年流傳至今,原本就極端不易。再不像保護大熊貓一樣的保護,會後悔不已的。


一點不成熟的想法。拋磚引玉。


滄桑短笛


看了無數回答,沒有一個答中重點。

古代為何會分為“文言文”和“白話文”?其實完全是因為古代沒有紙,所以史官或者祭師記載重大事件的時候,只能在龜殼(甲骨文),石板,或者“結繩記事”。

後來,毛筆和竹條被髮明和發現,古人用毛筆在竹簡上寫字,雖說竹簡保存時間沒有龜甲長,但是勝在竹簡可工業化量產,所以被大量使用。但竹簡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地方有限,而且質量大,古代形容一個人讀書多,就有成語“汗牛充棟”,可見竹簡質量多大,多佔空間。

所以,為了節省竹簡用量,“文言文”被髮明出來,專門用來在竹簡上寫字,而且要求“言簡意賅“,特別是古代朝廷,全國各地的大事小事都由大小官員的師爺寫在竹片上,通過驛道發到首都,給皇帝彙報工作,所以,皇宮往往聚集了全國各地的竹籤,幾天就是“汗牛充棟”,以古代中國“官本位”的風格,只要當官的用多了就一定會流行,所以文言文就成了官方用語了。

所以,古代民間多使用“大白話”,跟現在說普通話沒有任何區別,但是寫書記事就不一樣了,全部用文言文,言簡意賅,節省紙張而已。

據說明朝有個皇帝比較任性,有一次下旨罵一個大臣,文縐縐的文言文不用,就用大白話寫到聖旨上,行文就是“艹尼瑪XXX,你怎樣怎樣,我要治你的什麼什麼罪!”,完全跟今天我們老百姓講的白話文一模一樣!

綜上所述,文言文只用在書寫,因為節約紙張,跟今天行文差別很大,白話文用在日常生活對話當中,跟今天沒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