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山东年轻医生疑注射药物自杀,留遗言“下辈子再也不做医生”?

大白嘚嘚嘚


年轻医生自杀,留言”下辈了再也不做医生”,反映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年轻人大学学习和规培那么辛苦都没有自杀,工作后反而自杀,说明医生工作确实辛苦,学医不易,工作更不易。

二,学医的人自己没有学好医学心理学,自己没能调节和治好自己的心理疾病。大学教育有问题。

三,抗压能力弱,自我心理调节差,遇到困难挫折不知道如果解决,智商不低,但“遂商”差。

四,单位对员工缺乏关爱,同事之间关心不足。年轻人想自杀,绝非临时起意,应该早有先兆。如果单位或同事早发现早干预,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五,现在年轻人多为独生子女,能吃苦的越来越少,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大健康践行者


我家小妹也是规培生,专业临床。

小妹是家里的老幺,全家人宠大的,快25岁了,从小到大爸妈都没动过她一根手指头,当然她自己也很优秀,学习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年纪第一,从来没让爸妈操过心,生活上自打她懂事以来也很独立,性格跟个男孩子似的,大大咧咧、直来直去,所以跟她玩的好的基本上都是男孩子。

今年她参加工作了,一开始的时候家里都很担心她能不能适应?能不能处理好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能不能处理好工作中的一些事?有机会聊天她一直像小时候一样报喜不报忧,只会跟我们说都很好,她越懂事我们越心疼。

一直记得她刚上大学放假回来,一向无肉不欢的小妹突然一点肉粒都见不得,都不能碰,更不能沾她的碗筷,后来才跟我们说是因为上解剖课,还有时不时要接触那些被福尔马林泡过的教学标本,再也不想吃任何肉类,第一个学期下来整个人瘦了好几圈。

她学医是我爸的主意,当时填志愿的时候是我爸强迫她填写的,她本想上军校,但是没能如她愿,懂事的她一直努力做个孝顺的孩子,什么都随爸妈的意愿,最近几年问她后悔吗?她没有明说但是我知道她后悔,因为学医真的很苦,不管精神上,身体上真的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再者并不是她喜欢的专业,小妹跟我说大学比高中还累,上不完的专业课,考不完的试。

都能想象到一个家庭里最小的孩子有多受宠,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先紧着她,不管是吃的、穿的、用的,从来没让她担心什么,或者怕过什么,有个小病小灾的一家人都都巴不得为她扛着,但是她走出家门之后所有的事都得自己面对,自己扛,我们也爱莫能助,顶多心疼她担心她,实际忙真帮不上什么,一年实习期进行到一半放假回来,原本无忧无虑、动不动咋咋呼呼的小妹一下变的沉着冷静,聊天时谈及生死都都显得很淡然,这些话题我们从来都不想跟她提起,后来听她说她在抢救室的时候看到过各种年龄段的人离世,有的是在来医院的路上不在的,有的是抢救的时候,有的是接触了几天后不在的,说实话做为家人,我们不愿更不舍的我的小妹尽力那些不好的事,我们都希望我们家的老幺一直简单、开心的生活,那曾想面对生离死别都会成为她学习和工作的一部分,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担心她会不会受不了?后来才发现是我太小看我家小妹了。她在我们不经意间长大、成熟。我们一家一直拼命呵护的小妹反过来替我们一家人操心,总感觉她一瞬间长大了。

现在她好像适应了她的工作,再也听不到她说工作上的事,可能是怕我们担心,有可能是怕吓着我们,她每天都很忙,休假回家跟我们说忙起来的时候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每天脑子里想的是她接手的病人,做梦说梦话都是在跟病人对话安排人家出院。

以前对医生的印象都是很刻板的那种,要么是遇到的那种态度不好的那种,对态度好的医生巴不得每次生病都希望遇到他,然而对态度不好的医生恰恰相反,但是当自己家里有一位医生的时候,你才能真的去理解他们,知道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他们也有累的时候,有不开心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是我们一生病就神话了他们,巴不得他们一下子能治好我们,是我们对他们要求太高了。

愿以后得岁月里,希望再也不要听到那个医院的医生被袭击,被伤害,甚至失去了生命,愿大家都能相互理解包容,希望患者有耐心跟自信,希望医者有医德跟仁心。


叹若梦浮生


每一个好医生心里都有一个信念,这个信念不是挣钱,人们只看见医生挣钱多,可看见他们连轴转,精神高度集中的辛苦!

我一个姐妹们,从小成绩特别优异,跳级走,这样一个天才少年学哪个科也出息,她因为经历亲戚病故,看见伤心欲绝的大姨,她写了一篇日志,立志学医,大学也跳级了,最小的研究生,第一次期中考了倒第一,第二次就考了全系第一,国家保送出国,哈佛,耶鲁等都考上了,考研期间每天学习翻译到1点,第二天五点起来,然后去社区做早诊,特别自律,即使在哈佛也成绩优秀,国外挽留她,她毫不犹豫会回来,现在在北京301,她善良勤勉谦虚,起初立志就是不愿意再看到亲人这么轻易离去。然后不断进取,不畏惧别人眼光,我打心里佩服她,她主攻肺科,肯定要接触疫情,在这里为她祈祷平安健康,安全渡过战役。


玄紫莲若


年轻人的抗压能力令人担忧。我是70后,从小农村长大,2年级开始承担家庭洗衣做饭养猪羊的各种活。初一开始住校,生活自理,大学勤工俭学上学。毕业离开家乡自谋出路,白手起家。虽然苦,但是始终我认为是最好的磨练。反观,我家孩子,独苗,在生活自理,心理压力各方面也是令人担忧,这是一个社会现象了。


amigo大闹嘉福


杂文论坛:“怎样看待,山东年轻医生所留遗言,下辈子不愿再做医生了”古往今来,山东历来是英雄好汉的宜居圣地。如今,人世难料的是在现代医学发达,设施精良,人才济济的当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居然有人因选择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医务专业而悔恨终身,轻言生死,放弃个人一切所求,自杀身亡之前,还煞有介事的直言道白,下辈子不愿再做医生的九曲衷肠之凄楚悲催的苦难心路绝境。人生在世,无论男女老少,终有一生一死。这是任何人也回避不了的自然生态循规蹈矩之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客观规律与事实真相。白求恩医生是一个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志愿从加拿大不远万里,置身奔赴抢救出生入死的抗战一线伤病员前线。而且,在环境艰苦,医疗器械简陋的恶劣条件下,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坚守在“救死扶伤”的战火硝烟一线上。之后,不幸因手术中刀尖划破手指而患败血症,英勇献身。他的死重于泰山,完美解读与全面注释了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既生得光荣,又死的伟大的现代“救死扶伤”医务工作者崇高的境界与醉美的家国情怀。白求恩先生的先进事迹与典型形象,永远铭记在中华民族万古流芳的革命史册上。他无愧于建功立业,为民效力的世纪楷模和学习榜样。与其相反,山东某位年轻医生那种悲观厌世,自取其辱的轻生言行既暴露了个人自私自利的狭隘心胸,又真实反映了现代极少数青年的虚荣浮躁,不切实际盲目追逐欲望难平的醉生梦死般的所谓上流社会的自由来去的个性生活。结果,只能是自己与家人、亲友一同品味一杯配制烈性毒药的苦酒。既害了个人又殃及了家人和众多亲友。由此可见,生死之间的选择是切实掌控三观、把握人生大方向的初心之关键。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忍辱负重为大爱的奉献而脚踏实地的英勇顽强地持久坚持,泰然处之,展示自我新形象,放飞理想续华章。装点时代的风采,人生时尚的激情浪漫!!


江湖浪子风情豪客


一方面可能是他从事这项工作本身就会见到无数的悲欢离合。有时一会感到有心无力。确实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很难。因为各方面压力都挺大。但是人呢自己选择的路都是要自己来走,别的工作也不见得就那么好!生活没几个敢说容易的。退一万步来讲,人生无时无刻都有的选择的,既然对此工作承受不了这方面的压力,还是可以改行做别的工作的吧!哪怕从零开始也是一种新的活法。因为生命毕竟是父母给的,自己是没有权利决定生死的!太遗憾!那给父母留的是更多的伤心。我觉得无论什么时候生死都不能看淡,毕竟咱也不是平头哥,生命只有一次,再难也把它活完了!毕竟死了就消失了!


秦楚凡


医院里面有些科室确实暗黑,麻醉科尤其这样,苦的累的都是年轻医生护士干,关键是分绩效时他们却拿最低系数。1甚至0.8,0.6。而高年资医生,护士系数1.5,2.0,2.5。换句话说,科室里面有些人其实是钱多事少的,低层医护比较累,钱又少。又没话语权。


JH72


做国家公务员难,做工人难,做医生难,做教师难,哈哈,你们都嫌做啥都难!!!!你们每个月拿着工资,每个月国家交五险一金,国家给了你们那么好的待遇还嫌难?中国七八亿的农民,他们一年苦到底,能拿到你们几分之一的钱?他们苦一年谁给交五险一金?农民辛苦一年运气不好还会被骗,拿不到一年的辛苦钱,你们的工资可是按月发的!!!!!!谁都想舒服的过一生,做这难做那难,为什么你们不辞职回家呢?


顺其自然3966322373525


医生,首先得有学历,然后谈资历。硕士毕业在三级甲等医院太普遍,本科的就不要指望出头了,最好博士毕业再加点海外留学经历。有了学历还要看科室,心脑骨眼这些还是可以的,像某科医生,医药代表送的礼五花八门,方式多种多样,比方去科室问某医生借口说借用一下车办点事,车加满油是必须的,后备箱的礼也是肯定很到位的。资历有了,后面的收入也就很可观了,指望学校毕业就赚大钱那基本没可能,不熬8年10年没啥戏。对了,进三级甲等医院你还得有关系,现在不好进,如果去社区医院或别的康复机构,年薪也就6万左右,所以想做医生的话最好想清楚了。以上都是真实事例没有一点虚假,质疑者你就当我喝多了。


夜思影


其实哪个行业都有自杀现象的,哪个行业工作都会辛苦、劳苦,只要你认真观察,用心看一看,就会知道。医生,老师,警察,卖菜,环卫工,消防……,那个工种没有不辛苦的,那个行业没有不冒险的。养鸡养鸭的老板,一赚赚的满盘,一亏亏得倾家荡产。就看我们以什么心态对待工作,对待自己,对待家庭(心理出现问题除外),对待出现的问题。吃得苦中苦,才为人上人。我们也是过来人,年轻时,工作时,没日没夜地干,也苦也累,又时累到心头发热,发火,就像一团火从心中迸发,但只能自己调整。一退休,全身放松了,才发现小病、毛病就来了,去医院调理了一两年,才有些恢复。所以啊,人不要总是抱怨自己工作辛苦,入错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