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新想法?,從擺脫思維定式開始

前幾天在群裡看見一個人聊工作,他說自己畢業之後就進了現在的這家公司。最近冠狀病毒讓他有了一個超長的假期,在渡過了最開始的快樂日子之後。他開始琢磨一件事,如果自己有一天不得不換工作該怎麼辦?

沒有新想法?,從擺脫思維定式開始

經過對自己工作能力優劣勢的對比,他發現想找一份同行業的工作還是挺難。之所以會讓找工作變成一件難事,並不是能力不行。而是他發現自己的思維方式已經固化了,很難接受新的工作形式。

不知道讀者老爺們是否意識到類似的問題,當我們長時間從事一項工作之後,就不願意嘗試新的解決方案。覺得新辦法不如老辦法問題,用新辦法解決老問題會容易出錯等等。

關於思維定式,在二戰的時候有個著名的鴿子實驗。

沒有新想法?,從擺脫思維定式開始

二戰時,美國軍方想通過訓練鴿子來控制導彈的飛行路線和落點。於是他們找來了一批科學家來開發這個項目。在這批科學家中,有一位行為心理學家,他叫斯金納。在研究的過程中他發現,鴿子在經歷過一系列的條件反射活動之後,會產生非常奇怪的行為。

比如有的鴿子會在投餵食物前搖頭,有的鴿子會原地轉圈,有的鴿子則開始跳奇怪的舞蹈等等。

沒有新想法?,從擺脫思維定式開始

斯金納在通過對鴿子的行為分析之後,發現鴿子會把這些奇怪的行為與投食聯繫起來。進而發現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對人類的影響。

這實際上就是很多人擔心的思維定勢,那麼幾天的內容就是找到解決自己思維定式的方法。

思維定式是怎麼形成的

什麼是思維定式?根據百科的解釋,所謂思維定勢,就是按照積累的思維活動經驗教訓和已有的思維規律,在反覆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維路線、方式、程序、模式(在感性認識階段也稱作“刻板印象”)。

沒有新想法?,從擺脫思維定式開始

還記得前幾年的一篇新聞報道嗎?某地高速公路取消收費站,視頻中一個三十多歲的大姐向自己的領導哭訴。說自己一生都奉獻給收費站了,自己什麼都不會,做不了別的工作。

類似的思維定式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比方說青年人與老年人在觀念上的衝突。之所以形成思維定式,是因為思維這件事是反人類本能。

沒有新想法?,從擺脫思維定式開始

大腦日常所消耗的能量,占人體全天消耗能量的20%以上。在獲取能量非常方便的現代社會,這種消耗對於我們來說無所謂。但是在工業革命之前,這是不合理的。所以人類在漫長的進化歷史中,採取的策略是一次性解決問題,然後把解決方案套用到新出現的問題上。

久而久之,思維定式就這樣形成了。

沒有新想法?,從擺脫思維定式開始

思維定式在日常生活中被我們成為習慣,比方說我們從學校、辦公室回家的路線通常都是固定的。在我們熟悉了一條路線之後,就會不停地重複這條路線,很少有人會考慮新路線。在一個人的日常行為中,習慣通常佔六成以上。

那麼思維定式是不是隻會對我們產生不好的影響呢?當然不是,接下來就來看看思維定式的優缺點都有哪些。

沒有新想法?,從擺脫思維定式開始

思維定式的優缺點

首先,來看思維定式有什麼優點。前面提到過,我們更傾向於一次性解決問題。之後在不斷重複,來解決新出現的問題。所以思維定式的優勢之一,在於可以幫我們快速解決問題。

還拿找路來舉例說明。

沒有新想法?,從擺脫思維定式開始

當我們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地點之前,會先看地圖,規劃一條可能的最佳路徑。但是由於對環境完全陌生,所以我們不能確定這條路徑是否真的最佳。如果在前進過程中發現,這條路的路況不好,或者是過於擁堵。我們會繼續嘗試尋找新的路線,直到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路線。

在找到最佳路線之後,我們就不會在改變路線了。

同樣道理,當我們在工作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之後。我們會把這套方法固定下來,總結昇華成為普遍規律。這樣等到遇見同類新問題的時候,解決效率很高。

沒有新想法?,從擺脫思維定式開始

其次,再來看看思維定式有什麼缺點。思維定式源自我們對問題解決方案的解決程度,當我們熟悉一條路線之後,就會將這條路線固定下來。在掌握越來越多地解決辦法之後,能力範圍就產生了。

在能力範圍內,我們能夠高效地解決問題。但是隨著能力範圍的不斷擴大,舒適圈也就此產生了。在舒適圈中呆的越久,我們就越不喜歡主動擴展自己的能力範圍。當一個已知問題產生新的解決方案時,哪怕新方案可以讓效率更高,我們也會沿用老辦法。

沒有新想法?,從擺脫思維定式開始

所以,思維定式的缺點,在於阻止我們學習新方法。

如何解決思維定式

之所以會產生思維定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厭惡損失。當我們對一條路線、一套方法熟悉之後,再去嘗試新路線和新方法,往往會有不受自己控制的情況出現。比方說堵車、返工等等,這些“意外”都會讓我們產生放棄的想法。

沒有新想法?,從擺脫思維定式開始

所以想擺脫思維定式,首先要克服厭惡損失。

當然這也並不是要求大家一開始就完全採用新方法,對一個新方法做到完全熟悉之前就全面改革。一旦在使用新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錯誤,那會導致不可估量的後果。

所以建議大家先評估可能產生的後果,然後從影響最小的一個方面作為切入點。逐漸採用新的解決方案,之後再慢慢進行全面改革。

沒有新想法?,從擺脫思維定式開始

其次,多接觸舒適圈外的人或事。

我們可以嘗試多接觸圈外人事以及信息,從不同的人或案例中汲取經驗。比方說在我們看視頻網站的時候,會發現當我們看完一個視頻之後。網站的推薦列表裡,大部分都是相同類型的視頻。

這被稱為信息繭,信息繭除了出現在網絡上。現實中也同樣存在,環顧四周會發現,我們的好友都是喜好、三觀相同的人。

沒有新想法?,從擺脫思維定式開始


所以多接觸不同圈子的人和事,可以幫助我們打破舒適圈。

最後,多讀書。思維的過程是從實踐中找到思路,再把思路用於實踐。但是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把所有事都嘗試一遍。多讀書,尤其是經典書,可以讓我們從作者的視角去看待一個問題。從體會別人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類比推理來找到適用於解決自己現實中遇到的問題。

沒有新想法?,從擺脫思維定式開始

解決思維定式並不難,難的是如何克服自己對於未知情況的恐懼。只有自己意識到自身存在思維定式,才能通過有意識地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