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章可不“閒”,用好了就是錦上添花

<strong>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這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寫不同的作品,要選不同大小和內容的閒章為其搭配,拿我父親來說吧,大概有500多枚閒章。


閒章可不“閒”,用好了就是錦上添花

據記載,元代趙孟頫是第一位自制印信的文人畫家,元末畫家王冕偶得一塊色澤斑斕的花乳石,便刻了一方“會稽佳山水”印,押到畫上,從此,文人墨客研朱弄石,遂為千古所尚,由此看來,這二位也算是閒章的創始人了吧。

引首章是鈐蓋在書畫作品右上的印章,又稱“起首章”,這種閒章是最常用的,是隨石料的造型順勢刻成的印章,一般不宜為方形。而以半通、長方、圓形、半圓形、隨圓形、葫蘆形、自然形、肖形等石料為好。書畫作品上是否蓋引首章根據需要而定。如款首過於整齊,需“破形”,款尾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佈單調,需“調整”,這時應考慮蓋引首章。


閒章可不“閒”,用好了就是錦上添花
閒章可不“閒”,用好了就是錦上添花


閒章可不“閒”,用好了就是錦上添花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作者根據自己創作的作品的需要,不拘一格,靈活鈐印。


閒章可不“閒”,用好了就是錦上添花


閒章可不“閒”,用好了就是錦上添花

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詩詞類、文句類、箴言類、吉語類、記事類、寓意類、述志類、誡諫類、紀年類、履歷類、鑑賞收藏類、世系類、自嘲自譜類等等。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可不“閒”,用好了就是錦上添花


閒章可不“閒”,用好了就是錦上添花


閒章可不“閒”,用好了就是錦上添花

說了這麼多,其實閒章最大的作用就是補白,長幅書法作品如條幅若僅在右上方蓋一枚引首章,中間顯得太空,可加蓋攔腰章,以達到補白的作用。閒章還有一個小作用,那就是補錯,一幅作品寫完後發現漏了一個字,這是很長見的事情,可以刻一枚閒章,內容就是漏掉的那個字,蓋在旁邊,就把這個字補上了。

<strong>文字高亮部分是個知識點,你get到了嗎?喜歡的點個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