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养殖泥鳅,养殖方法有哪些?如何科学管理?

新大风歌


如今在农村养殖行业中,泥鳅养殖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老李需要提醒一下,任何养殖都是有风险的,如果你只看到利润,不看到风险,那么很可能到时候承受不住来自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当然可能我说的有点严重了,不过对于每个养殖户来说这都是需要提前知道了。科学化的养殖管理能够将风险降到最低,所以今天老李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科学化养殖泥鳅。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泥鳅的习性,了解习性才能方便我们日常的管理。

1、泥鳅适合生在的水温是15~30℃;随着水温上升生长加速;最适水温 25~28 ℃(生长最快);休眠水温 5℃以下或32 ℃以上(会钻泥进入休眠状态以抗避寒暑)。

2、泥鳅摄食小型甲壳动物、浮游动物、丝蚯蚓、植物茎芽、杂草种子绿藻、碎屑、微生物;摄食常在夜间。在养殖条件下,能摄食各类食品工业的副产品以及人工配合饲料(浮性、沉性皆可);经驯食可白天摄食,摄食方式为轻啄吸入式。

3、泥鳅具有多重呼吸器官,鳃、皮肤、肠壁;适应性很强,喜好偏酸性环境,可忍缺氧、缺水,能耐密集;适合池塘高密度养殖,也适合循环水集约化养殖。

4、泥鳅的生长速度快慢主要取决于种源、环境、密度、饲喂、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因此每一个环节做的好不好直接会影响到泥鳅的养殖周期及产量。

放养前的准备

苗种投放池塘前可采用盐水或者碘制剂进行浸泡消毒5分钟,对鳅苗进行体表消毒处理。投苗入塘后,针对养殖水体进行全面消毒,同时使用解毒抗应激的药剂快速缓解鳅苗应激反应。

入塘前的消毒至关重要,这直接关乎种苗成活率的高低及继发性引起的疾病感染。特别是经过长途运输,机械性造成泥鳅的粘液层、皮肤或鱼体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很多养户往往忽略掉这一环节,造成投苗3~5天陆续出现死鱼现象。

防止敌害

主要以蛇、鼠、水生昆虫、鸟类及凶猛肉食性鱼类等,泥鳅有肠呼吸的功能,因而泥鳅经常上下蹿动,吞食空气,实际养殖生产中易被鸟啄食。

预防措施: 1、清除池边杂草,保持养殖环境卫生,严防蛙类侵入,发现蛙类应及时捕捉,蛙卵要及时捞除; 2、进水口要用筛绢网拦好,防止野杂鱼随进水时进入池中。3、发现鸟类,及时驱赶。目前常用有效方法为拉网预防。

水质和底质的管理

不管养殖的是不是泥鳅,只要是水产养殖,对于水质还有底质的管理都是十分重要的,关于这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我的专栏或者文章,都有详细的介绍。

泥鳅养殖过程疾病防治

泥鳅主要生病的种类有以下几种:肠炎、腐皮、烂身、水霉病、红点病、气泡病、肝胆综合征等。其实水产养殖中的病是比较少的,但是如果发展起来很迅猛,会导致大量的死亡现象,所以平时一定要以预防为主,只要管理好水质以及底质,泥鳅是很难生病的。如果真的不幸生病了,可以采用外泼+内服的方式去治疗。

---------------------------------------

关注、转发、分享文章,老李擅长各种水产养殖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鱼虾蟹类,给你最专业的养殖经验。

因为专业,所以信赖。我是老李,专注于解决养殖过程中的问题。


养殖老李


你好本人做水产养殖接触过两年泥鳅养殖,我来说说两种目前主流的泥鳅养殖方法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目前国内养殖最多的泥鳅是台湾泥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台鳅。台鳅生长速度快一般当年五月份放苗到十月份就可以出售,而且产量很高大部分地区可以达到3000斤到5000斤每亩。

第一种方法自己育苗从泥鳅水花养起,这样的好处是成本比较低,但对技术要求相对高一些。放养数量666平方每亩按照100万尾到150万尾水花投放,2019年泥鳅水花市场价格在10块钱一万尾,一亩田水花成本在1000到1500块钱,每年4月到5月投放水花苗子,养殖5个月就可以出售。

第二种方法是对于没有养殖经验和培苗技术不太好的可以采用进3cm左右的公分苗666平方每亩放10万尾公分苗,市场售价在250块钱一万尾左右,每亩苗种成本2500块钱左右,相对第一种方法成本要高很多,当时苗种成活率高,每年5月投放8月底到10月出售。

大概说一下泥鳅的养殖成本,目前市面上

泥鳅饲料主流蛋白是36蛋白到38蛋白价格在6000一吨左右,一吨饲料可以养出1500斤泥鳅,一斤鱼饲料成本在4块钱左右加上药品,塘租一斤鱼养殖成本在6块到7块钱之间,。

管理方法:

投苗之前半个月做好消毒工作,用漂白粉消毒。投苗前7天做好培肥,把轮虫和枝角类浮游动物培育起来保证苗子下塘有充足的饵料生物。苗子下塘后开始投喂粉料,最好加入适量水把粉料用手捏成拳头大小投喂,因为苗子前期有集群行为,捏成拳头大小保证苗子都能摄食,苗子大了以后慢慢换颗粒料投喂。

平时做好杀虫(车轮虫,指环虫)工作,和注意内服预防肠炎和肝胆问题,每个月做2次内服,每次3到5天。

注意水质调节,由于泥鳅饲料蛋白较高,投喂量大池塘氨氮、亚硝酸盐、ph值等水质指标容易超标需要经常调水和换水。

泥鳅由于今年养殖面积越来越大,技术也愈加成熟产量越来越高,市场上供过于求养殖前景不容乐观,2018年泥鳅最高卖价没超过9块,大部分卖价在6块多,很多养殖户没挣到钱甚至亏本所以要想养殖泥鳅需要谨慎考虑!


硒都小杨


在农村养殖泥鳅的话可以使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池塘养泥鳅,第二种则是使用稻田养泥鳅!

如果是利用池塘养泥鳅的话,首先就得把你养泥鳅的池塘的环境给搞好,如果池塘里面鱼你很多的话,建议把淤泥挖掉,清理完淤泥以后在进行一次消毒,消毒过后就,再把水给排干净,放入新的干净的水,放上几天以后再把水给放掉,这个时候就可以把泥鳅放进池塘里面养了!

在养泥鳅的过程中,可以在池塘里面种上一些莲藕,或者芦苇和茭白之类的东西,这样自己能够给泥鳅一个乘凉的地方,也可以给它增加一些食物的来源,同时在收获泥鳅之后,也能够获得一些另外的收入!


第二种方法就是用稻田养泥鳅了,小的时候要说什么地方的泥鳅最多,那肯定就是到田里面的泥鳅最多了,所以要想用稻田养泥鳅的话,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

要想用稻田养泥鳅的话,就得先在稻田里面种上稻苗,等到苗生长稳定以后,才能够把泥鳅苗给放下去养!

在稻田里面养泥鳅,一定要保证到田里面的水要充足,这样子,泥鳅才能够在里面更好的生长!

在养泥鳅的过程中,可以给泥鳅喂食一些玉米粉, 这样子可以促进泥鳅的生长,让泥鳅更快的长大!

还有,如果在稻田里面养泥鳅的话,那么千万不要打农药,因为打了农药是会伤害到泥鳅的!

另外,再选苗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那些外表无伤口,看起来十分有活力的泥鳅苗,这样才能够提高泥鳅投放池塘,稻田里面的存活率!


野采渔小付


在农村养殖泥鳅,养殖方法有哪些?如何科学管理?

泥鳅曾几何时在乡间的稻田、水沟中到处都有,自然环境下其主要吃食一些有机碎碿、小的水生生物为主,但是随着野生数量的日渐减少,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人工养殖面积也越来越多,那在农村养殖泥鳅主要有哪些方法呢?如何科学来养殖?这一问题对于养过几年泥鳅的踏火可以给您一个简要的回复。


泥鳅养殖就目前来说全国范围内用的较多的养殖模式主要土塘养殖、稻田套养、藕塘套养、鱼鳅混养等模式。就养殖难度来说土塘养殖最难,因为您这是专门单一的养殖泥鳅,主要是靠产量来吃饭的,因此一般放养密度都很大,这种高度下养殖对技术要求也就相对比较高了。而另外三种只是做为一个创收的模式来做,关于如何来养,踏火之前的文章中有好几篇较为详细的介绍,有兴趣的可去翻阅。


但是不论您采用哪种模式来养,从管理上来说以下这些事情必须的事前处理好,否则很难成功:

  • 防天敌:泥鳅的主要天敌有老鼠、蛇、各种肉食性鱼类、黄鳝、各种水鸟等,因此想要养殖泥鳅的话,首先要将这些生物清理干净,否则最好先不要养。
  • 做好防逃措施:泥鳅喜欢钻洞,因此养泥鳅的水体四周一定要有比较牢固的埂才行,否则很易跑掉,别外进水口和出水口这两个地方也是易跑泥鳅的地方,在放养前一定要处理好才行。
  • 处理好水质:这个是所有水产养殖中不可少的工作,泥鳅在自然环境中对水质的要求相对来说比一般的鱼类要低一些,但是在高密度的养殖下,其对水质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因此一定要处理好水质与鱼的矛盾,最好是定期用药来改底调水。如是套养的话则要处理好泥鳅与其它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矛盾。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踏火逍遥说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