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帮助过孙悟空的黎山老母的女神究竟一个怎样的角色?

漩涡寒米






答:黎山老母也称“骊山老母”或“梨山老母”。

但正确的称呼应该是“骊山老母”。

原因很简单,世间没有黎山和梨山,但有一座骊山。

骊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南,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景色翠秀,美如锦绣,是西周时骊戎国国地,故有此称。

秦国的历代王陵,自秦昭襄王开始,至秦始皇止,皆建立在骊山之上。

秦昭襄王之所以选择骊山为家族陵园,除了秦都咸阳离骊山近,还与一个传说有关。

《史记.秦本纪》记,秦昭襄王的先祖戎胥轩和骊山女结合,生下了后代,归周保西垂。

《汉书•律历志》又记,这个戎胥轩的妻子骊山女“亦为天子”,后世以之为女仙,尊为“老母”——这么着,“骊山老母”的名字就出现了。

五代人杜光庭作《集仙录》埋汰秦始皇,说:骊山老母天姿绰约,风华绝代,尝作阁道于骊山。秦时始皇帝游玩时遇见,垂涎其美色,欲侮之!老母大怒,施法以惩。自此之后,不再以年轻容颜现世,而时时以老妪面目示人,所以,人们均以“老母”相称。

这个传说是违背伦理纲常的,因为,秦始皇根本就是骊山老母与戎胥轩的后代嘛。

但杜光庭不管。

杜光庭既然可以乱来,那么其他文人也跟着乱来了,不断把各种传说附会到骊山老母身上,使骊山老母的身份越来越复杂,关于她的事迹也越来越丰富。

在神魔小说《六部春秋》里,骊山老母是齐宣王田辟疆正宫无盐娘娘钟无艳的师父;在《说唐》系列《薛丁山征西》里,骊山老母又成了西凉女将樊梨花的师父;在《赵匡胤三下南唐》里,骊山老母则是高君保的妻子刘金定的师父;到了《北宋杨家将》里,骊山老母又成了杨门女将穆桂英的师父……

最搞的是,在“铁杵磨成针”的故事里,骊山老母又成了那个用铁杵磨针来激励李白努力学习的仙人。

还有,在《雷峰塔传奇》《雷锋宝卷》中,白娘子都自称师从于骊山老母。

甚至还有刻本小说写:祝英台殉情之后,被梨山老母救活,教了她一身法术,成了长生不老的女剑仙。

当时,影响力最大的还是《西游记》。

在该书中,骊山老母曾邀请观音、文殊、普贤三仙变化母女,以坚定猪八戒取经之心。

这么一来,骊山老母的身份极大地高大了起来——能驱使得动观音、文殊、普贤三仙的人,可不是身份至尊?

那么,《封神演义》就把骊山老母说成是兴周伐纣的众仙之一。由此,骊山老母的出现时间大大超前于《史记.秦本纪》所记了。

《红楼梦》的作者一不干、二不休,说贾宝玉历尽感情磨难,最终回归仙界,也是老母补天之‘无材石’转化。

至此,“骊山老母”就成为了后人对女娲氏的异名尊称。

1972年至1979年,考古界在陕西临潼骊山北麓发掘了仰韶文化早期原始村落基址——姜寨遗址,这前后十多次发掘,解开了女娲风俗渊源之谜,解决女娲氏“继兴于骊”遗址是否存在的疑问,成为了上世纪考古界的重大成就。


覃仕勇说史


黎山老母即骊山老母,是我国道教供奉祭祀的一位远古尊神,居住在骊山,据说是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南的骊山西绣岭第二峰上,故称作“骊山老母”,中国民间祭祀老母的活动也由来已久。

《史记.秦本纪》:“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湡,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

据这文献记载,骊山老母是戎胥轩的妻子,并为戎胥轩生育了后代。关于戎胥轩记载,按照历代史籍的说法,戎胥轩是秦始皇的先祖,秦国历代君王皆是他和骊山老母之子中潏的后代,换句话说,骊山老母也是秦始皇的先祖。

骊山老母,有时写成黎山老母或黎山圣母,亦称无极老母、无当圣母。在《封神演义》中,她是通天教主(后来的灵宝天尊)的四大弟子之一,自万仙阵一战,无当圣母中尊师命先行撤走,为截教保留下来一份生机。是亲传弟子中唯一一个活下来的了。后以黎山圣母的身份行道,在众神仙中口碑甚好,其修为高于阐教十二金仙,所以四圣试禅时她扮演母亲(估计也与她年龄大、形象较老有关系)。

有人说她是女娲娘娘,这显然是不对的,女娲娘娘和骊山老母信仰是同时存在的,再说了,女娲娘娘是大地之母、人类之母,怎么能缩水成只是骊山之母?之所以有这个误会,主要原因有两个:一、骊山是女娲娘娘的坐骑奉女娲的命令所化,二、骊山老母后修为和威望也很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