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背景,一个幸运又不屈的沙皇

《战争与和平》作为大文豪托尔斯泰的代表作,相信很多人都读过。这部被公认的世界名著因其将恢弘的战争场面和细腻的人文情感描写,毫无违和感的融合在一起,而使得很多历史迷、军事迷、小说迷都视为经典。小说通过两条分别独立却又互有交织的线索,描绘了整个1805年到1820年之间,拿破仑两次攻打沙俄的历史场面。


探索《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背景,一个幸运又不屈的沙皇

其中一条线的主人公作为贵族子弟代表登场,战争爆发后一直以军人身份出现,小说中所体现的战争场面和沙俄军人品行及处境,都靠这条人物线索来表现。最终这位英勇的沙俄军人,以牺牲收场;另一条线的主人公是沙俄大贵族代表,以其软弱又倔强、糊涂又有原则的矛盾性格,展现了战争期间沙俄大贵族在后方都干了些什么。虽然这条线的主脉络是情感与人性,但是到战争后期,特别是莫斯科保不住的时候,这位大贵族主人公毅然决然走上了刺杀拿破仑的道路。两条线的交织是靠两位主人公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这也就使得托尔斯泰在小说中所构建的战争前线与战争后方之间紧密联系起来。在故事慢慢展开的同时,不断穿插进入库图佐夫等元帅以及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才最终给观众呈现出史诗的感觉。


探索《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背景,一个幸运又不屈的沙皇

我们不会浪费篇幅去介绍名著中具体的人物和故事,因为大家完全可以通过认真阅读《战争与和平》这本书而获得更多。之所以要在前面简洁的总结这部小说的总体架构,是为了更好的让各位理解后面我们要说的名著历史背景,以及托尔斯泰所要表达的核心观点。

我记得小时候在一些名著扉页上有书单,所列出的世界名著总共约五十几部,这些名书大多耳熟能详,时至今日那份书单我大致都已读过,总体上感觉虽然各有千秋,但是配得上“史诗”二字的寥寥无几。而《战争与和平》这部名著就具备这个特性,因为要想称之为史诗名著,不仅要把主人公的故事情节介绍好,还要通过主人公的一系列行为来展现历史进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才可堪称史诗。比如另外一部《基督山伯爵》,同样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故事情节也涉及了大航海的波澜壮阔,甚至也提及了关在圣赫勒拿岛的晚年拿破仑,但是小说更多的把文笔集中在了主人公的情感与复仇上,可能在描写人物性格方面胜于《战争与和平》,但如果从史诗角度出发,就无法与《战争与和平》相提并论了。

托尔斯泰的构思非常巧妙,整个架构中的两条线,战争前线的线索是为了表现拿破仑,战争后方的线索是为了体现亚历山大一世。一个是法兰西皇帝,且当时已经征服了几乎整个欧洲大陆;一个是沙皇,当时他所继承的领领土远大于整个欧洲大陆。但在这样一个力量对比之下,小说还是基本尊重了史实,并没有故意捏造一些所谓“势均力敌”的战争场面,而是真实还原了当时拿破仑是如何势如破竹、不可抵挡的抵达莫斯科。与沙俄的抵抗无力,力量悬殊形成鲜明对比。


探索《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背景,一个幸运又不屈的沙皇

从历史背景中来看,亚历山大一世无疑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屈的。幸运之处在于他所处的沙俄时代,虽然从俄国总体历史曲线来看已经走上了下坡路,无法与他之前的两位沙俄大帝相比,但他继承了两位大帝的政治遗产,且处在下坡路的顶端。


探索《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背景,一个幸运又不屈的沙皇

彼得大帝使俄国走向军事化,也就是说从那时起,战争本来是对战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彼得大帝使沙俄成为一个例外,就是在这个综合国力相当薄弱的沙俄,依然能有在战时动员起庞大军事力量的能力。这也使得后面的俄国虽然屡次被打到首都,但是很难将其彻底征服。此外彼得大帝还将俄国文化和后面的发展进程拉入了西欧的序列,本来一个地处亚欧大陆交界处的纯内陆国,被彼得大帝打出了出海口,本来既挨着东欧又挨着北欧还挨着中亚的国家,选择了一个明确的、向西的方向,这才使得小说和影视剧中那些沙俄舞会、贵族的穿着打扮以及宫廷装饰,让很多人觉得熟悉,甚至跟英法无异。


探索《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背景,一个幸运又不屈的沙皇

叶卡捷琳娜大帝通过终其一生的扩张之路,使沙俄的国土变得庞大而不臃肿。庞大很好理解,所谓的不臃肿主要原因在于沙俄人口的稀少。这两点组合在一起,为后世的沙皇甚至沙皇退出历史舞台后的俄国统治者,提供了实施焦土政策的资本。小说中所描绘的沙俄军队节节败退,最后甚至连莫斯科都落入敌手,亚历山大一世所用的就是焦土政策。托尔斯泰很传神地描绘了坐在莫斯科宫殿里焦虑而紧张的拿破仑,因为当时拿破仑寄希望于通过占领莫斯科,而迫使沙皇投降,起码是一纸妥协的和平条约,结果沙皇一直不投降。


探索《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背景,一个幸运又不屈的沙皇

拿破仑因深知自己的军队一路上不光要忍受天寒地冻,还要忍受俄国人撤走时的空城、空村,在这漫长的战线上毫无补给可言,最终拿破仑只能选择返回法国,结果在回去的路上一败涂地。焦土政策并不是亚历山大一世首创,早在彼得大帝应付强大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的时候,就成功的施展过。这种经验使得俄国人意识到了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地域的广大和恶劣的天气。因此亚历山大一世继承了这样一个国力虽与西欧国家相比软弱不堪,但却拥有无与伦比的防御优势的国度,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的。


探索《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背景,一个幸运又不屈的沙皇

之所以说他不屈,是因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拿破仑代表了一种新势力。那就是在森严的欧洲中世纪,各个等级阶层通过分封都已经固化了近千年,从来没有哪一个欧洲国家,像中国历史上的王朝那样,会被底层的农民起义而推翻。他们的改朝换代只会是因为王室的绝嗣,而且当一任国王无后,国内的贵族会想方设法,甚至不远千里从外国请来与上一任国王血缘关系、宗教信仰最为契合的继承人。因此这种雷打不动的模式像金汤一般稳固而干涸。

在欧洲大陆上,首先打破这一坚冰的便是拿破仑,波旁王朝被赶出法国,使得拿破仑可以在民众的支持下,优雅地为自己带上皇冠。当他征服一个个欧洲国家时,也会将那里的王国随意地分封给自己的亲人和爱将。这种做法自然使得欧洲其他国家的王室联合起来,也就是所谓的反法同盟,但在《战争与和平》描绘的这段历史中,中欧和西欧的王室几乎都已陷落,可以说整个欧洲的保守派都已经把希望寄托于这个原先的穷乡僻壤、偏远国度——沙俄以及它的统治者沙皇。


探索《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背景,一个幸运又不屈的沙皇

亚历山大一世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反法同盟的领袖,在中世纪由于骑士精神的影响,责任感往往与所得的荣耀成正比,年轻的亚历山大一世就是通过这种“身系欧洲未来、维护各国王室”的责任感而始终不愿投降,哪怕当莫斯科落入敌手时,庞大的沙俄只剩下东边的冰川雪原时,他依然选择坚守。可以这么说,拿破仑是被继承了历代沙皇庞大国土的亚历山大一世给生生地熬走的。

当时的沙俄国力真的有那么不堪吗?确实是这样,虽然当初彼得大帝亲自奔赴荷兰,乔装打扮做学徒工,和他的团队一起带回了当时西欧的先进技术,但自工业革命之后,西欧各国在工业方面突飞猛进,生产力大大提高,各国的国力也是如日中天。但是自彼得大帝之后,虽然有雄心壮志开疆拓土的沙皇一个接一个,但是像彼得那般虚心学习的沙皇却寥寥无几。仗着这份易守难攻的国土财富,贵族们死死地把持着农奴制不肯松手,整天向西欧学习的是如何享乐、如何攀比。到1801年亚历山大一世继位时,如此庞大的沙俄工业总产值还不及英国的十分之一,可见其弱到什么程度。但它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国度,无论怎么穷,总是在不断地吞并寒冷的国土,总是在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军队。


探索《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背景,一个幸运又不屈的沙皇

托尔斯泰的描绘并没有刻意的贬低任何一方,他通过描写沙俄在面对拿破仑时的节节败退,来体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通过前线主人公展现了军人们抵抗到底的意志与决心。同时通过后方主人公展现了沙俄贵族们麻木不仁,以及后期大贵族的醒悟和对改革与和平的期盼。可以说托尔斯泰的目的达成的非常好,他让每一个读过这本名著的人,都感受到了沙俄的顽强与坚韧,但是在农奴制的弊端下,每次面临大敌时都要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才能保住最后的胜利。而且这种所谓的胜利,永远不会是全胜,甚至自身的损失比所谓失败方的损失还要大。当时的托尔斯泰已经生活在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年代,贵族的抵触和倒行逆施被托尔斯泰看在眼里,他写这部著作的真正目的可能是为了唤起人们对于废除农奴制的决心,以及对实行改革、和平发展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