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留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它一般都生在什么地方?

心语525心语


王不留主要生长于河北、山东以及辽宁等地,因此这种草对于燕赵农业来说并不陌生,王不留除了是一种中草药外,在河北省来说它更是一种麦田杂草。关于它还有着一段美丽的传说,下面我就来说说这种植物。

王不留的作用与功效

王不留,又叫王不留行,也叫麦蓝子,因为它的药性主要是下乳,所以种子还叫奶米。王不留属于石竹科植物,在河北省境内主要生活在沟渠边和麦田里,是一种比较广泛的麦田杂草,但是对于有经验的农村老人经常采集它的种子留作中药材,王不留的种子长在一个小花瓶一样的果壳里,种子黑褐色。本草纲目记载,王不留的种子具有多重功效。

王不留种子有活血通乳,下乳,消痈,利水通淋的功效,有“通乳圣药”之称。 因其善通利血脉,行而不住;上可通利血脉而通乳汁、消痈,下能通利血脉而通经。

王不留的美丽传说

别看王不留就是一种野生药材,但是它却与不少历史大人物有关系,比如刘秀、王莽、王郎、邳彤、李时珍等等。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曾经是历史上王莽赶刘秀的主要发生地,所以关于王莽刘秀的传说特别多,小时候家里老人经常给我们说这些故事,王不留就是其中一个传说,说当年王莽部下王朗追赶受伤的刘秀到了河北衡水的冀州一带,发现刘秀躲藏在当地的一个村庄,就包围了村庄,要求老百姓交出刘秀,否则将会屠村,可是当时老百姓认准了刘秀是汉室宗亲,王莽是篡位之徒,所有人都保护刘秀,没人愿意屈服,这时王朗就想把村子里的老百姓全部杀了,可是王朗手下有个参将老家就是冀州人,看不得自己老乡惨遭毒手,就趁着夜色让人安排了一串血迹从村里延续到附近的漳河,然后引导王朗说刘秀可能趁夜色逃走。

王朗遂信,便离开村庄沿着漳河一路追下去。村民们见王朗离开,赶紧从地窖里救出受伤的刘秀,发现其身上多处刀伤瘀血,有郎中就采王不留为刘秀治伤,虽然是普通草药,但是刘秀的金疮却很快痊愈,暗暗记下这种草药。后来得了天下登基后,刘秀曾问大将邳彤,说曾在你家乡受难,老百姓用一种草药为我疗伤,那是什么草药,邳彤擅医但并不知那种草药叫什么名字,联想到当时的情景,便说那药乃“王不留”,也就是王莽之流不可留。刘秀大喜,此后这种野生草药的名字就定为王不留。

我们老家这边的很多地名也都和刘秀有关,很多农作物也都和那段历史有关,虽然都是一些民间传说,但是却告诉我们这种草药历史已经非常久远。智慧的先人们通过反复试验明白了各种中草药的药理药性,为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财富。王不留前些年在河北很少有人专门种植,毕竟它是随处可见的野草,但是最近这些年来,随着除草剂的广泛使用,王不留逐年减少,同时,河北省最近几年发展中药材种植,不少地区的老乡已经开始采用人工种植王不留了。

王不留的人工种植

1、播种。王不留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一般在每年的秋末,也就是10月初播种,王不留对于土地要求不严格,一般土壤都能生长,播种采取穴播,一般深度4公分即可,亩用2斤种子,每穴种子三到五粒,行距控制在25公分,株距20公分即可。 播种后覆土浇水,大约7天就能发芽。

2、追肥。作为中药材,在种植上一般不建议使用化学肥料,为保证良好的药性建议采用腐熟的畜禽粪便追肥。追肥一般在播种次年的春季,随着小麦返青,王不留也到返青期,这时候为了促进王不留茁壮成长,建议返青后亩追施腐熟畜禽粪便3000斤,追肥结合中耕。在4月份生长旺期如果出现缺肥症状可以再进行一次适量追肥即可。发棵不是特别良好的也可以适当喷施少量磷酸二氢钾。

3、收获。王不留长势极快,在河北省一般在每年的5月份中旬就进入采收期,随着花朵的逐渐枯萎,花柄下的小“葫芦”就逐渐膨大然后变色,当植株大部分变色的时候就要及时收割,收割可以采用小型小麦收割机刈割,然后运到晒粮场晾晒,大约三五天“小葫芦”里的种子就全部变成黑褐色,这时候咱们就可以进行脱粒或者通过机械碾压,收获种子进行销售了,目前的亩产量大约在三四百斤。

4、病虫害。王不留一般很少感染病虫害。通过调查,最近几年在河北地区种植,容易出现的病害有小范围发生霜霉病和叶斑病,如果发生面积不大不建议用药,如果大发生可采用生物农药防治以保证药材的药性和无公害。以上就是王不留的简要介绍,希望我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燕赵农业


就是普通的麦田杂草。上初中时听化学老师说过一个事。他们上初中那时吃不饱,学生要到田里挖野菜放茶缸里让食堂给蒸熟吃。本地人都在麦地里挖面条菜,因为老有人挖,学生们每次弄得很少。一个外地转过来的学生挖的很多。吃时,那个学生说这面条菜苦,问别人的苦不苦?人都说不苦,让他尝尝,果然不苦。大家都知道他采的是王不留行(叶光滑,无茸毛,很苦),而不是面条菜(叶有茸毛,不苦)。


光185080248


王不留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它一般都生在什么地方?

王不留是一个别名,它的正式中文名叫麦蓝菜。麦蓝菜这个名称出自《救荒本草》,在《名医别录》中记载为王不留行,别名还有麦蓝子、五牧牛等,是石竹科麦蓝菜属植物。


注意在有的地方把别的植物也别称王不留行,但现在使用比较少了,因王不留行可以做药,叫的混乱容易耽误事情。

提起麦蓝菜人们都比较熟悉,它分布在我国华北、华东和青海、新疆、四川、云南等省区,常生长在麦地里和农田附近,作为一种常见农田杂草。

它的外形特点: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茎干直立,高五十公分左右,浅绿色,上部分叉;主根比较浅。叶子对生,无柄,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六公分左右,灰绿色,叶边全缘。


伞状花序顶生,花萼筒卵状,有五条不明显的棱,花瓣浅红色,在我们这里四五月开花。果实卵状,顶部四裂,种子圆球形,黑色,直径一毫米左右,五六月果实成熟。

王不留的用途:一是种子在中药名叫“王不留行”,入药能治疗经闭、乳汁不通、乳腺炎等。二是幼嫩叶和幼苗可作野菜食用。三是种子含有淀粉,可以酿酒和制醋。另外它的花朵以上红色鲜艳,在园林绿化中可栽培观赏用。


老姚谈植物


王不留行,只听它的名字,根本只知道他是何物,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待接触到它的时候,感觉有点像平常接触过的东西。

明代李时珍对于王不留行的描述:此物性走而不住,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故名。由此可以看出他的药作用,善走串下行而不守。

王不留行是一种植物的种子。

王不留行:来源于石竹科植物麦蓝菜,干燥种子入药。麦蓝菜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茎单生,直立,上部分枝;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花序为伞房花序,花瓣淡红色;蒴果宽卵形或近圆球形。

本品干燥后成本品呈球形,表面黑色,少数红棕色,略有光泽,有细密颗粒状突起,一侧有凹陷的纵沟,质硬。

王不留行:性平味苦,归肝、胃经;其功效: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痛经,乳汁不下,乳痈肿痛,淋证涩痛。

王不留行,需要炒制后才可入药,取净王不留行,照清炒法炒至大多数爆开白花,炒制后的王不留行像爆米花一样。

王不留行在临床上用于妇科较多,能活血通经,善治女子月经不调,血瘀经闭,配伍川芎、香附、益母草,当归等。

王不留行是下乳的要药,能够催乳,与穿山甲常配伍为用,治疗产妇乳汁不足,素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之说。王不留行可用于难产,其性急,下行而不上行。

注:王不留行产妇可用,孕妇忌用。


雨子兮药味本草


这个是某宝某迁冒充满天星的替身😂😂😂😂

刚入花坑的时候不知道某迁是卖假花的天堂,满怀希望地买了两包种子,结果中出来的是王不留,客服还信誓旦旦地说,这是大花品种满天星😡😡😡

虽然不是满天星,但王不留的花粉粉的,小巧又精致,不可否认还是挺小清新挺可爱的。王不留是一种中草药,

主治行血通经,催生下乳,消肿敛疮。治妇女经闭,乳汁不通,难产,血淋,痈肿,金疮出血。王不留一般生于田边或耕地附近的丘陵地,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耐旱,怕水涝。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的土壤为好。低洼地不宜种植。





尋夢花園



俗话说“穿山甲,王不留,大闺女喝了顺怀流”。关于王不留这种植物的传说典故很多。我们常说的王不留通常也叫“王不留行”。

王不留不是它的中文正式名。叫王不留的植物大概有三种,鉴于题主没有提出它的中文正式名,我就把叫“王不留”的这三种植物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女娄菜(王不留)

女娄菜是石竹科蝇子草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一般在30~70公分左右,国内分布很广,别名非常多,有叫土地榆、对叶草、罐罐花等十多种名字,分布地不同叫法都不一样,但我们只要记住它的中文正式名即可。因为它是一种中药材,以免用到会混淆名字。它的生长地由几百米到上千米不等,在荒草地、路边都能见到它,女娄菜花朵呈白色。


二、麦蓝菜(王不留)

麦蓝菜也是石竹科的植物,但它和女娄菜不是一个属,麦蓝菜是麦蓝菜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约30~70公分,在国内的分布很广,但是在华南地区很少。它的别名也很多,有的地方奶米、留行子、麦蓝子等。麦蓝菜的花朵呈淡粉色。很多麦蓝菜长在多草的荒山地或者庄稼地里等。


三、拔毒散(王不留)

拔毒散相比较上面两种植物,形态区别较大。拔毒散是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上两种是草本植物,拔毒散是多年生灌木植物,株高可达一米左右,多产于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等地,它的别名也很多,有叫巴掌叶、小黄药、小迷马桩等。拔毒散花朵呈黄色。它一般生长在疏林、路边旁、灌丛中。




这是以上叫“王不留”的三种植物,两种石竹科植物,一种锦葵科植物。它们的植物形态各不相同,但都是常用的中药材,“王不留”这个名字也是从中医药学著作中来的。


浅谈植物


王不留行,和麦蓝菜是两码事!这个才是真正的王不留行!果实有四棱,籽粒偏大点,麦蓝菜呈圆形,籽粒稍小



大道至简168773594


「即便是王命,亦不能留其形也」,这就是有个性的王不留行。



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刺楸】,了解更多农村奇闻趣事。

和庄稼伴生、共生的杂草多的是,农民都当杂草拔了,毫不惋惜。王不留行就是这样的植物,从字面意思来看,可理解为这种植物惹人厌,无论如何都要拔掉,而在《本草纲目》中也是:

此物性走而不住,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

然而,刺楸听人讲,有王不留行之称的植物可不止一种,总共三种,分别是石竹科的麦蓝菜、女娄菜,锦葵科的拔毒散。

一、有小粘药之称的拔毒散

除了王不留行,小粘药也是拔毒散的一个别名,从其中文名和别名就可判断它不是一种普通的草药,事实也的确如此,拔毒散全草都可作为草药使用,为民间自采自用的又一种草药。


拔毒散主要产自西南地区,在荒坡荒地、河沟边、路旁和灌木丛中较多。它既像草,又不像草的植物,像艾草那样长得很高大的草。上部叶子长椭圆形,而蔸部叶子则宽圆,叶子表面有粗糙的毛,只是上表面稀疏,而下表面密实。拔毒散有黄颜色的花朵和圆球形的果实。

二、女娄菜

刺楸从其名字猜想它是一种野菜,但至于是否可当野菜,还要待请教老农民才可下结论,而它是一种草药却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女娄菜有几十厘米高,茎分枝不多,甚至没有分枝。花朵既有白色,也有浅红色的,果实很小,里面的种子更小。女娄菜分布很广,在农村很常见。


三、麦地里最常见的麦蓝菜

从其名字来看,麦蓝菜就和小麦脱不了干系,为小麦的一种伴生杂草,常长在麦地、抛荒地、草地中,花冠为淡红色,花冠有裂片,由于有稀疏的花序,被人当成大满天星。

以上就是刺楸对王不留行的介绍,如果觉得回答得还行就点个赞,并顺便关注一下吧,谢谢。

刺楸


不知南方有没有,北方大部分生长在麦田里,药名王不留,农民叫它“麦麦石榴”正因为它的果实外壳长得好象石榴,因此而得名,它的果实和菜籽大小基本相似,就是比菜籽黑了些。它是一味中药,给哺乳期女性缺乏母乳下乳的主要成份之一。


石龙墨士


王不留,用途是催乳,但在我们这里是一种菌类。怎么和你们说的不一样?怎么是植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