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最幸運門派,《射鵰》中弱小卻無人欺,後成正道武林大派

金庸筆下的武林門派有大有小,有如少林、丐幫這樣的大派,也有如三十六洞、七十二島這樣的小派,大派往往能夠源遠流長,而小的門派則容易被其他門派吞併或消滅,所以弱小的門派要在江湖中立足是非常困難的,不過金庸筆下的各部作品都被設定了時代背景,所以這些故事其實是可以連在一起讀的,雖然各部作品劇情相對獨立,卻在一些細節上證明他們之間存在關聯,處於同一世界觀中,所以咱們可以看到一些門派在他的故事中多次登場,不過在各個時代的他們在江湖中的地位卻是不一樣的,而本文就聊一聊《射鵰》時代一個弱小的門派,他們幸運的存活下來,並在後來壯大成為正道大派。

金庸筆下最幸運門派,《射鵰》中弱小卻無人欺,後成正道武林大派

(丐幫劇照)


​話說《射鵰英雄傳》一書登場的勢力其實並不多,除了全真教、丐幫、鐵掌幫之外,更多的武林高手都是以個人的形式參與到江湖紛爭之中,這個時代最強的幾位高手即是全真教的王重陽、周伯通,丐幫的洪七公,西域的歐陽鋒,桃花島的黃藥師,大理段氏的段智興,再就是鐵掌幫的裘千仞,再除去主角郭靖之外,其他的角色幾乎都不值一提,自然也就不存在什麼厲害的門派了,不過這個時代很明顯還是存在一些弱小的門派的。

比如黃河幫,他們是典型的又弱又壞,最終幾位代表人物都被關進了全真教,直到《神鵰》時期才被放出來,可以說黃河幫已經不復存在了,不過若是此時代還存在一個保存著絕世武功秘籍卻又十分弱小的門派,他們還存活了下來,你信嗎?由不得不信,因為還真有這麼一個門派。

《射鵰英雄傳》的故事其實整體就是圍繞著兩本秘籍而展開,一本是那兵書《武穆遺書》,另一本即是北宋大內文官黃裳創出的《九陰真經》,是一本武功秘籍,而書中五絕高手第一次匯聚華山之巔也就是為了爭奪這本經書,後被王重陽得到,王重陽死後,這經書又多次輾轉他人之手,幾乎所有頂尖高手都或多或少染指這本經書中的武功。

金庸筆下最幸運門派,《射鵰》中弱小卻無人欺,後成正道武林大派

(黃藥師九持陰真經劇照)

交代這些不為別的,就為證明群雄都是有變強的想法的,既然如此,《九陰真經》如此搶手,如果有另外一本不亞於《九陰真經》的秘籍,且更容易得手,群雄是否會去爭奪?答案是肯定的,不過似乎原著中的群雄似乎都忘了此時代一個弱小的門派,他們就是少林派。

少林派弱小嗎?答案是肯定的,不過也僅限於雙鵰時代的少林派,在雙鵰之中並未解釋他們為何沒太多戲份,直到《倚天屠龍記》中金老才提到了“火工頭陀事件”,解釋了少林的沒落,在雙鵰時代的他們的確是十分弱小的,直到無色禪師在習得覺遠的一部分九陽神功後才逐漸讓少林派在《倚天》時代成為正道六大門派之一。

不過回到《射鵰》時代來看,此時的少林的確是極度弱小的,而放開少林七十二絕技不說,甚至連《神鵰俠侶》之末提到的《九陽真經》也可不談,畢竟群雄並不知道有這本經書的存在,但是另一本經書,他們一定聽過,即是那《易筋經》,早在《天龍八部》中就提到過這本經書,所以群雄完全有理由去爭搶它。

金庸筆下最幸運門派,《射鵰》中弱小卻無人欺,後成正道武林大派

(蕭遠山劇照)

那麼此時的群雄能從弱小的少林派得到經書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天龍八部》中那基本沒有什麼武藝的阿朱都能易容混進少林偷出來,即便不偷,也可以像蕭遠山、慕容博那樣潛伏在少林學,憑五絕的水準要在少林寺偷出這經書實在是太簡單不過,不過他們並沒有這麼做。

金庸筆下最幸運門派,《射鵰》中弱小卻無人欺,後成正道武林大派

(蕭峰、阿朱劇照)

如此一來就顯得《射鵰》中的少林派異常幸運了,他們如此弱小,還藏著秘籍,居然沒有惹來群雄造訪,這情況放在其他門派身上,只怕早被群雄滅了好幾次了,不是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