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愛吃吃不起,現在吃得起卻不敢吃的食物是什麼?

穿山甲365


小時候我家裡的條件並不是太差,只是父母都愛玩很少顧及到我,他們相互指責對方對家庭的疏忽,不斷的吵架,吵架過後彷彿報復一般越玩越兇。所以我多數的時間都是跟著我爺爺,我爺爺是窮苦出生,一輩子都過的很節儉。

我爺爺對自己節儉的程度近乎苛刻,只需要每餐有一碗白米飯就很知足,一塊小小的豆腐乳就是他一天的配菜。

我兒時最愛的零食就是爺爺做的豆芽煎餅,白米打成粉加水加蛋加少許鹽調成迷糊,在鍋裡倒一勺米糊,加入豆芽,韭菜,雙面煎成焦黃色,就可以出鍋了,這算是我們這比較傳統的小吃,只是會去做的人很少,賣的人更少。那時候爺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給我做,念小學的時候爺爺去世了,這道豆芽煎餅再也沒機會吃到。工作很多年以後,一次無意中在一個我們當地的美食節目中看到一家傳統小吃店,主打的小吃其中之一就有這道豆芽煎餅,我興沖沖的找去了,其實這道小吃做法很簡單,但不知為何就是覺得與兒時的味道不一樣。也許是心境變了,也許是口味變了,爺爺做的豆芽煎餅成為了我心目中的白月光,永遠只能是記憶中的一部分。


農民也有小資情調


我兒時住在鄉下,父母外出打工,我的記憶裡方便麵一定全是兒時高端的奢侈品。城裡的娃肯定理解不了。

那時候黑白的電視機裡放著香港的一些影視劇。裡面總傳遞著一種理念:主人公們因為工作的忙碌或者自身不會做飯,通常會迫於無奈選擇吃泡麵,彷彿在影視劇中泡麵是最難吃,最廉價的食物。那時生活在鄉村的我確實理解不了,讓我天天,餐餐吃泡麵我也不會嫌棄,城裡人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泡麵的味道多好啊,那湯汁多香啊!幼小的我懷揣著一個奢侈的夢想:等我長大有錢了,我一定要買一屋子的泡麵,每天都遨遊在泡麵的香辣海洋裡。哈哈哈!

沒有等到特別久,我追隨我進城務工的農民工爸爸來到城裡生活,那時候我爸爸的工廠每天加班過晚上10點總會發三包泡麵作為夜宵。那種泡麵我的記憶裡只有一包調料包,剛開始吃頭幾次還可以,後面越吃越覺得難吃,隨著家裡的泡麵越來越多,看著都想吐了。那時住在很破舊的出租房裡,老鼠出沒,我記憶中家裡的泡麵是老鼠眼中可口的美食,而我已經視而不見,那時的我心裡又懷揣著一個更奢侈一點點的夢想能不能讓我吃包福滿多或者康師傅啊(那裡面可是至少還有個油包,味道比起廉價的只有一包調料的泡麵更讓我心馳神往)。

再長大一點點,到初中了,隨著家裡的條件稍微好一點,我那小小的夢想得到了滿足,家裡的福滿多一箱一箱的搬回家當早餐,我也過上了我兒時所向往的城市人生活,有事沒事可以來點泡麵,可是吃著吃著,泡麵的確還是香氣逼人,不知怎的還是如當初電視機的都市白領般的嫌棄起它來。

出來工作後,吃過的泡麵也從當初的幾毛一包到現在風靡一時火雞面等等……可我卻基本上不在碰泡麵了,被現代各種泡麵致癌的健康理念洗腦了,也因為現在見識過了更多天南地北的美食也不在留戀於兒時那口泡麵了,







趙皮子哈哈哈哈


我小時候在偏僻的農村生活,沒怎麼出過遠門,16歲到地級城市讀中專,視野一下子開闊很多,認識了很多之前從未見過的零食。這時候身體還在猛長,但是在學校食堂吃飯,總是感覺吃不飽。那時候一出校門,就有很多零食、小吃攤子。實在忍不住了,我就會買一點嚐嚐,比如5毛錢一包的多味花生、瓜子、餅乾之類的,但是一般都會剋制一下,一週買2次。

有一次去公園玩,同學請客,吃了一串魚丸麻辣串,那味道對當時的我來說,是從來都沒有嘗過的美味。透明的魚丸,先用油炸熟,然後放在鐵板上,加入各種調料,拍扁入味,再淋上一種加了米酒的辣椒醬,吃起來辣中帶甜,脆中帶韌,真是美味。

自從吃了這個麻辣魚丸串,其他的小零食我都看不上了,但是這個魚丸價格比小零食貴。那時候吃在食堂吃一餐飯,只要8毛錢,飯3毛,菜5毛,但是麻辣魚丸串要1元一串,吃一次,把一餐的伙食費都花掉了。但是如果不吃飯,只吃一串炸魚丸,就吃不飽,當年我為了吃上這個,確實省了很多餐飯,那個餓的難受呀。

現在我留在了當時讀中專的城市,一直在這裡生活。麻辣魚丸串還有賣,每天接送孩子,在校門的小攤上2元、3元的都有,但是我不敢吃了,也不讓孩子吃,一是出於衛生考慮,二是出於健康考慮,三是沒有想吃的衝動。曾經它留給我的記憶是那麼美好,現在每次想到它,我還能回味起它當初的味道,但是現在再吃,已經沒有以前的味道了。

不是炸魚丸串的味道變了,因為現在的孩子,還是那麼喜歡吃它。應該是我變了,在那個年代,那樣的生活環境裡,我喜歡上這種小吃,如今我的思想觀點、生活環境都變化很大,我不再喜歡吃,也不敢吃了麻辣魚丸串了。

這裡是風拂柳廚房,記錄一位80後二寶媽努力做飯、用美食呵護孩子健康成長的點滴。感謝你用心閱讀我的分享,歡迎大家評論、轉發、收藏,你的認可就是我前進的動力


風拂柳廚房


印象中,小時候最愛吃的食物應該就是小學門口的炸串!

我還記得在我上小學的時候,那時家裡面特別的窮,有一天下午,為了能和母親多要1毛錢的零花錢,我和她足足爭吵了1個多小時,最後母親實在受不了我的吵鬧,才甩給我1毛錢,就這樣下午上課都遲到了;自從我吃過學校門口那個小攤位賣的炸串後,金錢在我的眼中都變成了美味的炸串,在當時,1毛錢可以買到2個炸串。我記得當時最愛吃的炸串當屬炸土豆和炸蘑菇了,給小攤位老闆5毛錢,就可以自由挑選10個炸串,把挑選的炸串交給老闆,等老闆炸好之後,放到秘製蘸料裡面泡一下,再撒一點辣椒麵,那真的是人間美味,這時候要是能夠來一杯米線,和炸串一起吃,那就更棒了!!

而現如今人們生活質量都提升了,多吃油炸食品可能引發肥胖,像小時候最愛吃的炸串現在都沒怎麼吃過了。你們小時候愛吃什麼呢?


酒後茶娛


我說小時候最愛吃的,現在不敢吃了,也沒人會做,食材也很難找到。說出來別笑我呀!小時候最愛吃的,就是燙麵玉米麵窩窩頭、小白菜、土豆條湯。媽媽的拿手菜和高檔麵食,想想就讓人垂涎三尺。那個年代魚肉蛋是奢侈品,很難吃得到,所以說沒什麼印象。相反對經常能吃到的東西,情有獨鍾,今生今世難忘懷。

還是回到正題上。

先說窩窩頭做法。玉米麵是那種糧店供應的很粗麵粉,就是玉米粒直接磨的面。用滾開的水燙一半左右的面(燙熟了)和另一半面一起和麵後,做成中間帶個眼的薄薄的窩窩頭,直接上鍋蒸熟。香甜可口、筋刀又不粘。什麼比薩餅、蛋糕呀與這窩窩頭都不敢比試。

再小白菜土豆條湯。爆鍋加湯煮沸後下土豆條,燉熟後下小白菜,1~2分鐘就可出鍋食用。土豆是起沙那種,一燉就熟的。小白菜是開鍋爛,吃起很肉道的感覺。這道尋常菜,清淡可口,絕對不遜色於當今任何一種大菜。

媽媽不在了,沒人給我做了。玉米變成高產栽培的品種,小白菜上了化肥長的太大了,我的手藝還太差,很難做出原來的"精品窩窩頭"和清談小白菜土豆條湯。


用戶69185235738


小時候非常喜歡吃辣條,可是現在長大了,卻不敢吃了!

辣條我相信是80後小時候最喜歡吃的零食之一,香香辣辣的,遠遠聞到那股香味你就忍不住想要買來吃,作為一個連州人更是喜歡,連州人都喜歡吃辣,辣條這種自帶香味辣味的小零食,可是我小時候最喜歡吃的零食之一,那時候大概5毛錢一包,對於一個只有2元早餐費的小孩子來說,吃一包也需要考慮一下,畢竟早餐還是要吃的,剩下就可能一元左右,買個泡泡糖能買十個,這辣條才那麼一包,所以是愛吃吃不起。

長大了,愛買就愛可是當我瞭解辣條的做法卻不敢吃了,大量新聞也曝光了辣條,生產條件極不衛生,無任何衛生防護措施。工作人員承認,蝦扯蛋辣條成分除了麵粉就是各種添加劑。市面銷售的辣條為追求口感和色澤,多會使用大量添加劑,這些添加劑或許在國家規定的合格範圍內,但是孩子會因為辣條的口味較好,一次吃上好幾包,這樣就會有“疊加效應”,攝入的食品添加劑就會過量,顯然不是健康食品。

辣條中的鈉鹽含量很多,辣條吃多了會造成鈉鹽攝入過量,使孩子容易患上高血壓之類成年人才會得的疾病,還會對孩子的味蕾產生影響,使孩子的口味偏重,對將來的生活習慣也會造成不良影響。此外,辣條都含有大量的油,包裝破損後,油極易見光氧化,氧化後通常會有哈喇味,如果孩子吃下去將會危害身體健康。


因此真是不敢在吃辣條,據說有幾個牌子是做得挺好,但是對於今天的我,可不再敢多吃幾口。


連陽地區第一吃喝玩樂


小時候愛吃吃不起,現在愛吃不敢吃的食物當然是大蝦啦!大家都知道小時候,也就是我們八九十年代,想要吃海鮮那得多難呀。當時捕魚技術不發達,捕魚船小而且並非機械化運作,無法去遠海而且無法大批量地捕魚,所以當時捕到的蝦非常少。而我對大蝦則非常喜歡,因為那時候吃過一次別人的喜酒吃到了椒鹽蝦,太美味了!

現在我還是喜歡這股椒鹽蝦的味道,香辣脆皮可口。隨著我國養蝦技術,墾海漁場,大型漁船等的發展,大蝦變得觸手可及,成為了大部分人都能吃得起的桌上家常菜。大蝦的做法也千奇百態,味道越來越美,鹽焗蝦,椒鹽蝦,清蒸,水煮,麻辣,油炸等等做法,讓大蝦的味道深入到千家萬戶。但是由於大蝦鈣質較多,還有一些其他元素,吃多了容易痛風,年齡逐漸增長,為了預防這種疾病,現在都儘量少吃了。

所以,小時候愛吃吃不起,現在能吃卻不敢吃的食物就是大蝦了。建議喜歡大蝦的朋友可以多嘗試一下各種做法,滿足了味蕾需要後也要注意身體健康哦。

謝謝!


李小敏Vlog


彈指一揮間,近三十年過去了。那時我們那裡很窮,小孩子吃不到什麼好東西,方便麵已經是最高大上的了。六毛錢一袋,價格真不便宜。我現在還記得,就是透明的塑料包裝,裡面就一袋作料。有一次,爸爸給了我六毛錢,讓我去買一袋,和妹妹分著吃。買好後,我們兩個一人一半,來不及進屋,在門口就把它消滅了。

領居家有個玩伴,比我大三四歲。他家是賣豬肉的,有一回我們一起去要豬肉賬,他爸爸說要著錢的話就允許他買一袋方便麵,讓我們倆分著吃。去上學的途中,我們把錢要回來了,買了一袋方便麵,上課時正在享受呢,老師聽見聲了,大喊我們倆的名字,質問道“吃啥呢?”,“沒吃啥”我邊吃邊回答,肯定不捨得吐掉啊——我的滑稽和狼狽逗得同學們哈哈大笑。

方便麵的作料也被看作好東西,大人們吃麵條的時候要是能加一點,普通的麵條立馬就升級成了不可多得的美味。有的小孩更饞,兜裡裝著方便麵作料,想吃了倒一點在手心,用手指蘸著吃,吃乾淨了還要再舔舔。後來,方便麵我吃得也不多,但很快就厭棄了。如今,吃得更少了,除了出差時偶爾吃一回。


上頭派掌門


辣條

上學時,爸媽一天只給我五毛錢,而一包辣條就得五毛錢,如果買個水什麼的,根本就沒得錢了。

可是嘴又饞,看到別人吃,那口水就不由自主地往下嚥。得虧我聰明,後來想了一個好辦法,給別人一毛錢讓他賣我一根吃,他掙了錢,我解了饞,簡直是雙贏。至今都回味無窮啊,久了同學還會加贈我一根辣條,嘖嘖,多幸福啊。

現在辣條雖然漲價了,咱也買得起,可是就是不會再去買來吃,雖然還是愛它的味道。可能長大了,知道有些東西不是喜歡,就一定得得到吧!畢竟新聞說了,辣條要少吃,咱得多聽好人言啊。


萌寵大咖秀


說起來小時候就是五六十年代時期,那個年代,生活非常艱苦,最喜歡吃的就是一盤子肥大肉。因為我記得那時候有三公分厚膘的大肉,是一級大肉每斤八毛五分錢,膘厚兩公分的大肉,是二級大肉每斤七毛五分錢,三級大肉是膘厚一公分半,每斤六毛錢。

不論哪個等級的大肉?都是全憑碰運氣,還要排上一個多小時的隊購買,100%的人都希望買到膘最厚的大肉,但是往往買不上,有時候還不得不託人走後門,能買上肥一點的大肉,而且每一個人每一個月只發1斤肉票。

現在生活好了,人們都儘量想買瘦一點的大肉,膘厚的大肉反而沒有人買,寧可不吃也不去買那太肥的大肉。

其主要原因是人們都懂得了吃過多的動物脂肪,對身體毫無益處,尤其是中老年人吃肥肉多就會,引發很多疾病,對健康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所以現在是有條件買來肥大肉,由於為了健康的原因,而現在卻不敢吃,這是為了健康的原因,另外一個也是為了你能承受的住,能消化的了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