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是如何看待《乡村爱情》的?

黄蜂二师兄


没啥可评价的,就是广告植入加地域黑在东北没有这样农村人,太做作不真实,让外界误会东北人,真正有品位现在都不去看了。


阿吉0431


我是东北人,工作也在本地。个人不喜欢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家长看过,应该看过前三部,在当年似乎不错。但后来的家里人几乎也不看了。

我个人,对这种“乡村风土人情”不喜欢,因为我自己也是乡镇人,我知道乡村实际上不是这个样子——虽说这是喜剧,但也容易给外界一中东北农村就是如此,甚至整个东北都是如此。

现在东北依然落后,经济文化都不同程度地落后于南方地区,我们需要优质的文化产品,如同我们需要优质的物质产品一样。

物质与文化应该协同进步,但是东北走得太慢了,具体原因,难以名状。



种花家不语颜


我是木米,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作为东北人,我是这样看待《乡村爱情》的。

《乡村爱情》仅供消遣,仅供娱乐

《乡村爱情》,现如今已经拍到第12部了。印象中,第一部是上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不得不说,那时候,电视剧剧情还是相当值得一看的。

但是,接下来,一直到现在的第12部了,人们看《乡村爱情》成了一种习惯,或者说是应对越来越无聊的春节的一个小点心。没它五八,有它四十。

就比如我,尤其是近些天,让疫情给闹的,啥心思都没有了。一天天除了看手机就是看手机,到了晚上十点钟左右,大脑基本上已经处于混沌状态,连转一下子都费劲的状态。这个时候,就找来《乡村爱情12》看起来。

早在前些年,忘记是《乡村爱情》第几部的时候了,一边看一边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该剧里的人物角色,除了少数几个正常人之外,一个比一个二。最二的当然非谢广坤莫属。有次一边看一边想,如果是现实生活中,王小蒙嫁给刘一水多好啊。那样,王小蒙以及王老七夫妇,真是省却了人间烦恼无数。

一部电视剧需要往下发展,情节需要一个接一个向前推进。换句话说,需要演下去。不得不说,《乡村爱情》越来越靠二这个字,来推动剧情了。

目前看的《乡村爱情12》,那个象牙山庄总经理——大个儿,我看的这几集里,还没有做出过一件漂亮事情。对山庄来说,没这个人,还是止损,有这个人,纯属捣乱。大个儿出现一次就败家一次,出现两次就败家两次。大个儿靠他爹当上的总经理,是典型的富二代。但大个儿那个演员,怎么也看不出他的富二代的样子来,动辄皱着眉头,说话办事毫无水平而言。

《乡村爱情》,一路看过来,很多演员都胖起来了。尤其谢永强,横向发展的厉害。岁月是一把杀猪刀,这句话说得真对。

《乡村爱情》这样的电视剧,真的非常适合年前年后这个时间段。人们正疲于应付这个渐渐淡去味道的年,正处于百无聊赖之际。尤其东北农村,腊月里冻好了一大缸豆包,一大袋子冻饺子,一大缸腌酸菜,一大锅杀猪菜……如此这般,年前年后的饭菜伙食比较好打理。那么,大把大把的时间,怎么打发呢?用来思考,要知道,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于是乎看《乡村爱情》啊,剧情简单,通俗易懂。尤其看到那些傻里傻气的,感觉自己似乎都变聪明了,抬高智商的一部电视剧啊。另外,撇开剧情,光看看农村风景,也非常养眼啊。看后,一大家子人,边吃饭边讨论讨论剧情,也是其乐融融啊。


木米


我们全家都喜欢赵本山的小品,至于《乡村爱情》我父母从来不看,他们都是八十来岁的老人了,说现在的屯子里根本不是剧中表现的样子,内容太离谱。

尤其是刘能赵四谢广坤这几个人物太过于夸张。其实他们几个就是那种乡里人中的叫屯不错的,都觉得自己样样行,村里谁也不如他,村里有一点便宜他都想占,谁家有大事小情必须要请他们,否则就挑你的理,到处编排你的为人,当然,这些人也的确有些办事能力,一般他们交际比较广泛甚至有的所谓的上边有人等等。

但是剧中的这几位简直了不仅仅是屯不错,落不下,简直就是厚脸皮,脸皮厚的让人都不好意思观看,看的时候都替他们脸红。


snow2265


不是东北人,也说几句。乡爱拍到现在我觉得已经是在丑化东北人了。首先我说一点,我不是地域黑。但是现在东北人在全国范围内名声不太好也是一个比较广泛的共识。乡爱按说应该美化东北,但是实在看不出哪里美化。一群老爷们整天正事不干,就瞅人家脚后跟,因为点鸡毛蒜皮的事整天叽叽歪歪。串老婆舌头,造谣生事,拉帮结伙表现得淋漓尽致。谢广坤这种人,居然能因为没进那个什么委员会去给杜小双造谣,撺掇宋富贵去上访,给人家扣黑锅。怎么着人家杜小双也是为了象牙山村老百姓谋幸福去的。更可笑的是,这种人后来居然进了监委会。

大个儿跟宋晓峰都傻逼成什么样了,还在上边乐此不疲的献丑。用低俗做笑料。你看看宋晓峰吧,眼高手低,处处讨人嫌,在剧中戏份还那么多。……

等等吧。


毌烎


作为东北人,说点实话。《乡村爱情》系列,成就了赵老师,坑了东北人,似乎东北男人就都是地痞流氓小心眼瘸子瞎子面瘫,各种有毛病的人都在这部乡村剧里刷了屏。似乎怂包就等于东北人的代名词。

虽然,菲不来自农村,但祖上数三代,谁家不来自农村?村里人都是怎样对待爱情的,怎样处理邻居关系的,都是怎样生活的,至少还是知道的。

东北爷们儿的豪爽、俊、帅、有担当、有毅力、身材高大,幽默风趣在这部戏里一点儿都没体现出来。

东北女人的美、俏、浪。东北女孩的大女人习性,直爽、泼辣、对爱情的忠贞,对丈夫的浓烈的爱,面对生活充满热情,待人接客的热乎劲儿在这部戏里也没有体现。

农民里面有好有坏,但一个传播很广的电视剧,为什么不歌颂最优秀的农村人,最帅的农村人,最美的农村人,反而把丑陋低俗当幽默的演出来。

特点并不等于缺点,特点也不等于残疾,可能编剧对于幽默的认知程度仅限于对某些人的蠢笨抠坏的刻画。

关于这部戏,人物刻画不能说没有特点,但就觉得看完以后对东北人的印象并不美丽。也可能别人眼里这部戏还是挺好看的,菲本人不太喜欢这部戏是肯定的。

也可能大家也就是轻松一乐就完了,反正这部戏菲看不进去。








仙儿菲


这部电视剧纯属狗扯羊皮。说白了就是加长型的小品。一点不贴近实际。哪里的农民整天磨嘴皮子瞎扯犊子。不干活的。


纵观世界1974


作为一个东北人首先声明我是赵本山的忠实大粉丝,我可不是以批评人为乐的砖家叫兽,赵本山的所有小品电视剧我都看过好多遍。最近尤其看了乡村爱情3,我真的不明白赵本山为什么要排这乡村爱情3,乡村爱情2已经是狗尾续貂,这乡村爱情3简直不是狗尾续貂了,是狗尾巴草续貂。

我怀疑赵老师简直是为了推徒弟,让徒弟跟观众混个脸熟而拍了这部戏。乡村爱情1,主线分明----几对农村年轻人在当下社会时期的爱情/婚姻观念的不同而造成的各种矛盾冲突。“爱情”这个主线非常明显,乡村爱情1里的几对情侣几就是当下社会绝大部分人爱情/婚姻的思想观念。王小蒙不贪虚荣,努力发展事业,努力争取适合自己的爱情和婚姻。此角色是全剧最完美最正统的角色,我认为这个演员选的太好了。如果有人说小蒙长的不好看,不配称村花,此言差矣。如果你了解农村,你就知道对于一个做农活的姑娘来说,没有化妆品没有时尚服饰,能有小蒙这样的外貌简直是农村的李嘉欣。王亚彬是舞蹈家,气质非同一般,比起总是低眉顺眼的刘英,嚣张高傲的香秀(当众跟谢广坤对骂),小蒙总是不卑不亢,用网上流行的一个词形容就是“淡定”。说句不好听的大实话,这个演员是所有演员里最有文化的一个,第三部里没了她,这部戏最后一点文化水准也消失了。势力小气的谢广坤和糊涂结巴的刘能,无疑是乡村爱情1里的全部来源。第二部里,第三部里爱情已经不是主线,主线变成了几个老头互掐,互掐的内容全部是钱,势力。

如果说第一部里的谢广坤的小气势力或者说刘能的装明白是基于对子女的爱之上的,那么,第3部里的谢广坤和刘能还有赵四,那就是纯粹的庸俗势力小气猥琐,跟子女已经没什么直接关系了。。第一部里的赵四,虽然惯着儿子,但是起码是个善良正直有原则的人。也许赵本山想增加喜剧效果?所以把第一部里的赵四给换了,换了一个会歪嘴会结巴的演员。好么,怎一个猥琐了得!此赵四一出,我对赵玉田的厌恶直接上升到对老赵家全家人的 厌恶了,第二部里,赵家父母对于儿子的“婚外恋”睁只眼闭只眼,甚至达到了默许和纵容的地步,对于刘英,能敷衍就敷衍,能糊弄就糊弄,赵玉田全家都没把这媳妇放在眼里尊重过宠爱过。我就奇怪这么恶心的一家人编剧怎么就能给他们一个大团圆结局。本剧的“皇上”齐三太,是我除赵玉田以外最讨厌的角色,所有人一有事就去找他,给他送礼,他总是说忙呀忙呀,总是喜欢保媒,被他保过的人都不敢不同意,但是即使这样他也没办成一件事。也许他是赵本山用来告诉所有像谢永强这样的大学生不要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自己努力奋斗才是真的。这还只是第一部。

第二部里,这个镇长对王大拿简直到了卑躬屈膝的地步,恶心死我了,这也许是赵本山在讽刺这些小官僚的都是些马屁精和饭桶?在第一部,香秀是最物质最虚荣也是最现实的一个角色,在第一部里,她开始是看上了大学毕业即将成为“公家人”的谢永强。她为什么想跟谢永强结婚呢?整部戏里只找过两个理由:1,上过大学,2,即将到镇上工作。后来又跟李大国定亲,理由是:他是城里人,有车有存款有发展潜力。看,这就是现实的香秀,她爱的绝对不是男朋友本人,而都是外围的一些东西。在第二部里,她对李大国的态度我没看出一点男女之情,言语就是房子,跟男朋友约会也不耐烦,看不出半点柔情蜜意。她嫁的不是人,是城里的房子。第三部里竟然来了个性格大逆转,变的原意在村里生活了,不知道编剧怎么想的,香秀的本质就这么容易转变吗?


毛毛王子影视


《乡村爱情》从2006年开始上映,截止至今已经出了十二部了,很多人觉得《乡村爱情》是个系列烂片,但又看得停不下来。这两年,外界对东北的评价不太乐观,如果让象牙山村的村民来评价这些说法,八成会来一句:“自己家里事情还没整明白,净搁这儿瞎操心”。

往上数三代,谁不是农村的?不用数三代,这部剧里边的爱情,家长里短,跟城里人没啥区别。《乡村爱情》里象牙山四大家族天天为了点鸡毛蒜皮斤斤计较,城里人也为了蝇头小利勾心斗角。

这部电视剧已经陪伴大家14年了,现在看《乡村爱情》,并不是有多爱看,而是一部一部到现在成为了一种习惯,它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当代农村的爱情生活画卷,轻松中带着喜庆与幽默、曲折中满含着希望和力量。


关注老火炕,咱们炕上唠。


东北老火炕


本山在台上的时候,电视剧小品形势一片大好,好评如潮,现在这毛病那毛病鸡毛一地,这到底咋样啦?艺术本来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适当演艺就是丑化农村丑化农民吗?我不崇尚明星,不迷信大咖,坦率地说,本山旗下后期小品剧艺确实问题不小,但单就赵本山本人淡出人们视野后,鲜有引人开怀大笑的相声小品,央视春晚无论老面孔还是新人,演员在台上自娱自乐,观众在底下是不知所云,电视机前观众看到屏幕上现场观众掌声响起而面面相虚,请问这是那门子新春文化大餐?所谓的明星贾某某蔡某某等之流纯粹是在浪费全国观众的时间,相比于赵本山范伟宋丹丹等艺术家,那简直是天上人间。

~~所以,在评论本山和本山旗下作品的时候,请客观公证,凭心而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