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的年妃飞扬跋扈,历史上真实的年妃,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董宏阳


《甄嬛传》中,蒋欣塑造了一个明艳动人却又嚣张跋扈的华妃娘娘形象,然而华妃原型即历史上的雍正帝敦肃皇贵妃年氏,却与剧中的华妃几乎截然相反。

剧中的华妃横行无忌,真正的年妃宽厚恭顺;剧中的华妃到处找茬,真正的年妃体弱多病;剧中的华妃终生无子,真正的年妃生育不少;剧里的华妃从开始因年羹尧而得势,也因年羹尧而被连累;而真实的年妃不仅没被年羹尧连累,反而挽救了整个年氏一族。


用一丈红打残夏冬春、时常挑衅中宫皇后、对新晋嫔妃各种找茬,剧中的年氏宠冠六宫却不把皇后放在眼里,仪仗兄长的威势与皇帝的恩宠在后宫从来就是横着走。然而历史上真正的年氏,却基本与此完全相反。

敦肃皇贵妃年氏,潜邸时期乃胤禛的侧福晋,正史中并没有留下年氏的姓名。雍正登基后年氏也并没有封号,称作“年贵妃”。根据雍正帝册封年氏的诏书描述,年氏在潜邸时就克尽敬慎,无论对胤禛还是皇后乌拉那拉氏都非常恭顺勤勉,对于下人,年氏也向来宽厚平和从无苛刻的时候。


雍正元年,胤禛直接册封年氏为贵妃,其地位仅次于皇后乌拉那拉氏,而王府之中同样是侧福晋的李氏,只册封了齐妃,与格格出身的钮钴禄氏同在妃位。

年氏出身汉军旗,也是清朝第一位出身汉军下五旗的贵妃与皇贵妃。雍正元年,由于胤禛对年氏的宠爱,加上年羹尧对胤禛夺嫡成功有功,整个年氏一族被抬旗入镶黄旗,胤禛宠爱年氏的程度可见一斑。在清史记载中,年氏向来体弱多病,常年缠绵于病榻,压根不可能像影视剧中那样中气十足成天在后宫找麻烦。


剧中胤禛为了防范年羹尧,而指使端妃去了华妃的胎,并赐欢宜香使得华妃一生都未有生子。而历史上年氏不仅有孩子,而且还不少。雍正帝14个孩子中有4个是年氏所生,包括三位皇子与一位公主。从康熙五十四年年氏首次生育到雍正元年年氏生下第四个孩子福沛,期间雍正帝其他姬妾均未生产,唯年氏接连生育。不过可惜的是,年氏所生育的子嗣均是幼时夭折,都没能活到成年。

剧中,华妃仪仗年羹尧的威势在后宫中目中无人,连皇后也不放在眼里,而随着年羹尧被击垮,皇帝对华妃的恩宠也随之消散。可历史上,年氏非但没有被年羹尧连累,反而因年氏的缘故,年氏一族大多都得以保全。

年氏家门显赫,其父年遐龄、长兄年希尧与年羹尧都身居高位,然而深知帝王忌讳的年氏向来少事,从不与前朝沾染。对柔顺恭谨的年氏,胤禛宠爱有加,即便年氏病重面容憔悴美貌不再,恩宠也有增无减。


雍正三年,一直都体弱多病的年氏病情急剧恶化,出巡在外的胤禛匆匆结束了郊祭,并且免去百官朝贺而去看望年氏,册封其为皇贵妃。可即便如此,年氏仍旧在当年香消玉殒。胤禛为其辍朝五日,让亲王之下奉恩将军以上的王公宗室,侯伯以下四品以上百官为其举哀。其丧仪已经相当隆重,甚至已经超过了顺治帝当年盛宠的董鄂皇贵妃,可即便如此,雍正帝还是以“仪仗草率”问罪了主持丧仪的礼部。

为了年氏的情分,雍正帝暂缓了对年羹尧的处置,对年氏留下的福沛也是极尽宠爱,以至于李氏朝鲜在《朝鲜王朝实录》记载,当时李朝使臣都以为福沛会是储君。年羹尧垮下以后,年氏一族均被问罪,然而大部分年氏族人很快就恢复了荣耀。除了年羹尧这一脉,年氏的父亲年遐龄、长兄年希尧等在雍正朝依旧受尽恩宠,并未受到任何牵连。当年全族人抬旗的恩宠也并没有被取消。

可以说,历史上的年氏是个安守本分却又命运坎坷的人,受尽雍正帝恩宠,从未有离心的时候,与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有很大出入。


澹奕


雍正帝敦肃皇贵妃可以说是近几年被黑的最惨的历史人物之一。她的真实形象和电视剧中的形象可以说是判若两人。

敦肃皇贵妃年氏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出身汉军镶白旗的贵妃。她和雍正帝非常恩爱,先后共生育三子一女,孩子是婚姻幸福的结晶,高生育率足以证明雍正皇帝和年氏的感情。据史书记载她“赋质温良,持恭端肃”,非常的温婉贤淑。据雍正帝自己的评价是:“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年氏在当时的福晋后来的皇后乌拉那拉氏跟前,表现的也是非常恭顺,尽心尽礼,宽厚平和。

年氏虽然出身将门,但是身体却非常不好。也可能是生育过后不注意调理,年氏所生的子女大多夭折。她自己也拖着病体尽一个妃嫔应尽的义务,甚至过于操劳康熙帝大丧,导致一个成型的胎儿流产,大伤元气。自此,便久病不起,雍正三年病逝。

雍正帝对于年氏的死亡非常伤悼,不仅悲极哀荣,还以“依仗草率”为由重责了负责丧礼的礼部尚书及侍郎。

从历史的本质看来,年氏作为汉军旗下五旗出身的妃嫔,虽然进入潜邸的时间较早,但是身份依旧不高。所以,温婉贤良,处事宽厚也是她能够安稳度日的法则。而且,从雍正帝的性格分析,他刚直不阿,处事果断,雷厉风行,尖锐得好像是一把刀。故而,他不可能会喜欢上一个骄横跋扈的世兰,反而会青睐一个温柔敦厚的年妃。





经典守望者


嬛嬛传里的年妃飞扬跋扈,真实历史中的年妃刚好相反,是一个宽厚温婉的女人,一点都没有仗着宠爱嚣张。

年妃是大将军年羹尧的妹妹,雍正没有继位的时候就进入雍亲王府做了侧福晋,雍正继位后,就封为贵妃,连着生育三子一女,但很不幸,都夭折了。

从她的生育史看,很得雍正宠爱,并不都是因为兄长年羹尧的缘故,她对兄长的骄奢淫逸并不赞成,年羹尧其实还要靠妹妹的恩宠才延迟了皇帝对他的清算时间。

年妃病重的时候,雍正晋封她为皇贵妃,二十余天后,年皇贵妃就薨了,谥号敦肃皇贵妃。随即,雍正就对年羹尧展开了清算。

就是这样。


猴格大人


电视剧《甄嬛传》中由演员蒋欣饰演的华妃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同时也让历史上的雍正帝的贵妃年氏声名大噪,蒋欣饰演的华妃的历史原型就是年妃,剧中的华妃虽然没有子嗣,但是却深受皇帝宠爱,年妃手段毒辣,经常挑衅中宫皇后,排挤嫔妃、谋害皇嗣更是家常便饭。这实际上与历史上的年妃相距甚远,雍正皇帝的年妃在历史上虽然深受皇帝宠爱,但是并没有恃宠而骄,反倒是非常小心谨慎,终日如履薄冰。剧中的年妃因为雍正皇帝的猜忌和算计始终无法生下皇子,而历史上的年妃却接连为雍正皇帝生下了三子一女。其中的皇八子福慧还曾深受雍正皇帝喜爱。

汉旗出身,进入潜邸:

年妃是汉人出身,但是却不是一般的汉人,而是拥有旗籍的汉军旗出身,清朝时不许满汉通婚,实际上是不许旗人和汉人通婚,汉军旗是旗人,自然就不算是普通的汉人了。但是出身于汉军旗下五旗的年贵妃却并不高贵。康熙四十八年,皇四子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两年后,年氏被康熙皇帝指给雍亲王为侧福晋,年氏因此得以进入雍亲王府,在府中,除了福晋乌拉那拉氏外还有一位早于年氏入府的侧福晋李氏(后来的齐妃),年氏虽然与李氏同为雍亲王侧福晋,但是李氏年纪和资历远胜于年氏。从进入雍亲王府时的身份来看,年氏最初的起点还是很高的。

获封贵妃,位同副后:

康熙六十一年,69岁的康熙皇帝驾崩皇四子雍亲王继位,次年改元雍正元年,雍正元年的大封六宫之中,福晋乌拉那拉氏被封为皇后,年氏则被封为贵妃,而之前资历和地位高于其的李氏则指被封为了齐妃。年氏是雍正朝第一位贵妃,也是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的雍正帝的高级嫔妃,当时宫中尚无皇贵妃,协理六宫的年贵妃实际上位同副后。由此可见,年贵妃是深受雍正皇帝宠爱的,年贵妃受宠,即有其自身的原因外,其实也有着她的兄长年羹尧的原因,年羹尧在雍正皇帝继位时有拥立之功,雍正即位后年羹尧有曾多次立下战功,尤其是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的叛乱更让雍正帝对其青睐有加。母家深受皇帝重用,年贵妃自然圣宠优渥。

三子一女,全部夭折:

年贵妃获宠的最有力佐证便是其生于子嗣的数量,从康熙五十年进入雍亲王府到雍正元年最后一次生育,年氏在十一年间先后替雍正皇帝生下了三子一女,平均两年半就生下一个孩子,这样的高产在雍正一朝是绝无仅有的,雍正皇帝这个人并不太好女色,他一生嫔妃不多,子嗣也很少,尤其是继位后更是整日忙于朝政事务,很少有闲暇时间能进入后宫。年贵妃能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如此密集的生育子嗣,唯一的解释就是她深受皇帝宠幸。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由于年贵妃身体素来羸弱,所以她生下的三子一女全都没有长大成人,并且先后的夭折了。

体弱多病,死后哀荣:

接二连三的失子之痛让本就虚弱的年贵妃的身体雪上加霜,雍正三年十一月是康熙皇帝升遐倏周三载的时节,按例雍正皇帝是要携后妃宗室前往康熙皇帝的景陵祭拜的,但是此时的年贵妃已经病的起不来床了,因此也便未能同行。半个月后,年贵妃病重,经过太医多方诊治仍无效果,此时年贵妃的死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雍正皇帝甚至如此,但是仍对年贵妃的康复抱有一丝幻想,雍正三年十一月十五,雍正皇帝将病榻之上的年贵妃晋为皇贵妃,年氏也因此成为了雍正朝的首位皇贵妃,但是这个皇贵妃的象征意义已经远远大于实际意义了,实际上是雍正皇帝为年氏冲喜而采取的恩赏赐。八日之后,年皇贵妃病逝于圆明园,雍正皇帝非常悲痛,亲谥其为敦肃皇贵妃。

雍正皇帝在敦肃皇贵妃的祭文中充分肯定了她的一生。并称她:“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藩邸时,事朕克尽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皇考嘉其端庄贵重,封为亲王侧妃。朕在即位后,贵妃于皇考,皇妣大事悉皆尽心力尽礼,实能赞儴内政。”这样的评价对于一位嫔妃来说已经是很高了。剧中年妃因为其兄年羹尧获罪而遭牵连不同的是,历史上年妃不仅没有遭受年羹尧的牵连反而因为她的病重和去世使得雍正皇帝暂时缓和了对年羹尧的处分。而雍正皇帝处死年羹尧这也是在年费去世之后的事情。

从康熙四十八年进入雍亲王府到雍正三年因病去世,年氏陪伴雍正皇帝的时间实际上仅有16年,这样的伴君时间实际上并不算漫长,但是就是这短暂的十六年时间,却让雍正皇帝对这位贵妃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和深厚的感情。年氏去世后,被葬入雍正皇帝的泰陵地宫之中,十年之后,雍正皇帝去世,敦肃皇贵妃年氏最终于雍正皇帝泉下相见。


历史课课代表


电视剧《甄嬛传》中的华妃,其原型就是雍正皇帝的贵妃敦肃皇贵妃年氏,与剧中蒋欣饰演的骄横跋扈的华妃不同,年妃还是得到了雍正皇帝较高的评价“朕在藩邸时事朕克尽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和平,实能赞儴内政。”标准的贤妻良母。

和一些影视剧中对于年氏包衣出身的说法不同,年家世代为官,年妃的父亲年遐龄早在康熙三十一年就官居湖北巡抚成为封疆大历,年妃的两位兄弟都是当朝重臣,尤其是次兄年羹尧更是显赫一时的人物。

历史上对于年妃的记载并不多,但是从她的生平中可以看出虽然贵为皇妃,但却是个苦命的女人。

在康熙五十年时,年氏嫁给雍亲王为侧福晋,虽然十余年间共为雍正生育三子一女,但是大多早夭等到雍正三年年妃病逝时仅有次子福慧尚存,十余年连续“白发人送黑发人”对于一个母亲是莫大的打击。

雍正三年年妃重病,此时狱中的年羹尧已经时日无多,但是为了“冲喜”雍正还是封年氏为皇贵妃,可见年羹尧的获罪并未影响雍正对于年妃的感情。

可惜皇贵妃的封号无法挽救年氏的姓名,雍正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年妃薨于圆明园《清史稿》也记载了其盛大的葬礼,一向勤政的雍正皇帝也为此缀朝五日。


从多种资料中来看,雍正对于年妃是有真正感情的,以至于年妃病逝后雍正将他和年妃仅存的儿子福惠悉心照料,可惜福惠无福,八岁便夭折,雍正下令以亲王礼葬之,乾隆年间乾隆皇帝谈及福慧:“朕弟八阿哥,素为皇考所钟爱,当曰曾以亲王殡葬。今朕眷念手足之谊,着追封亲王。”年妃和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后妃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一点点历史


年贵妃,出生年不详,汉军镶黄旗人,父亲是湖广巡抚年遐龄;大哥是广东巡抚、工部右侍郎、内务府总管年希尧;二哥是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

年贵妃是由康熙皇帝亲自指婚给当时的雍亲王爱新觉罗·胤禛为侧福晋的。年贵妃在1715年生下皇四女(1717年夭折),1720年生下皇七子福宜(1721年夭折),1721年生下皇八子福惠(1728年夭折),1723年生下皇九子福沛(出生之日卒)。年贵妃生皇九子时难产,导致身体越来越虚弱。

1723年被册封为贵妃,1725年病重期间晋封为皇贵妃,同年薨于圆明园,谥号为敦肃皇贵妃。雍正皇帝辍朝五日举行皇贵妃丧礼。1737年年贵妃金棺随同雍正皇帝、孝敬皇后梓宫同时葬入泰陵地宫。

雍正在册封她为皇贵妃时评价她:“秉性柔嘉,持躬淑慎。朕在藩邸时,事朕克尽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皇考嘉其端庄贵重封为亲王侧妃。朕在即位后,贵妃于皇考,皇妣大事悉皆尽心,力疾尽礼,实能赞襄内政。”




元来大


雍正在册书中充分肯定了她的品性。称她:"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藩邸时,事朕克尽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皇考嘉其端庄贵重,封为亲王侧妃。朕在即位后,贵妃于皇考,皇妣大事悉皆尽心力尽礼,实能赞儴内政。"

并且因为她暂缓了对年羹尧的处置,在她死后才处置了年羹尧。她留下的儿子福慧深得雍正宠爱时常带在身边,但是福慧身体不好在雍正六年去世了,以亲王礼葬。乾隆曾说过福慧深得皇考宠爱。

而且年羹尧虽然获罪,但皇贵妃却依旧祔葬泰陵。她的父亲年遐龄去世后因雍正特谕依一等公礼下葬并致祭,长兄年希尧于雍正四年起更升任内务府总管加管理淮安板闸关税务等要职,后官至从一品左都御史。可以说年家除年羹尧这一脉获罪外,其余亲族并未受到任何牵连。


木子


敦肃皇贵妃,年氏,巡抚遐龄女。事世宗潜邸,为侧福晋。雍正元年封贵妃。三年十一月,病重,晋皇贵妃。并谕妃病如不起,礼仪视皇贵妃例行。妃薨逾月,妃兄羹尧得罪死。谥曰敦肃皇贵妃。乾隆初,从葬泰陵。子三:福宜、福惠、福沛,皆殇。女一,亦殇。

--《清史稿敦肃皇贵妃传》

电视剧里的华妃位高权重,张扬跋扈,残害妃嫔,不可一世,身强体壮,浪费铺张,可历史上的年妃却是一代贤妃。

从侧福晋到年妃,到年贵妃,再到死前封的皇贵妃,年妃一直恪守本分,性格和顺。

雍正皇帝称她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藩邸时,事朕克尽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可见她担得起这敦肃二字。

甄嬛传中,年妃受宠是因为年羹尧的缘故,但事实并不是如此,甚至可能相反。

年妃受盛宠之时,年羹尧还没有为皇帝出多大的力。年妃生的四个孩子,三个是在雍正当上皇帝之前生的。也就是说,在雍正还是亲王,还不确定能当上皇帝的时候,年羹尧还没有赫赫战功的加持的时候,在母家还没有能成为肱骨之臣的背景下的时候,年妃就是盛宠。

历史上,年妃为雍正生了四个孩子,可惜都没有长大成人。

年氏于康熙五十年由康熙指婚为雍正侧福晋 ,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十二生雍正第四女,康熙五十九年五月生皇七子福宜,康熙六十年十月生皇八子福惠,雍正元年五月初十生福沛。

雍正对这三个孩子可以说是非常的宠爱,可惜福慧早亡,要不然皇位应该都不会传给弘历。

从她首次生育到去世,包揽雍正帝所有子嗣,而其他后妃妻妾无人所出。

由此可见,年妃是雍正最宠爱的妃子,没有之一。

电视剧中华妃过去的事情败露,年羹尧被杀,害莞嫔不成被赐死,后得知自己被心爱的皇上背叛之后,绝望之下心灰意冷而自杀身亡。

事实上,年妃是死于病重,而且是死在了年羹尧之前。在怀皇九子福沛时,正好是康熙的大丧。这时候举哀磕头行礼之事,数不胜数,以她怀孕之身,动了胎气导致难产。福沛生下来就死了,这给她很大的打击。此后年妃的身体状况一落千丈。雍正三年,年妃病重,十一月二十三日,年妃便因病香消玉殒。

虽然年妃死后一个月,年羮尧就被降罪,但年家除年羹尧这一脉获罪外,其余亲族并未受到任何牵连,可见雍正对她的宠爱。

年氏死后哀荣也是空前绝后的,胤禛为年氏治丧的金帛牛羊靡费之巨令人乍舌,仅金银锭一项,五日内就用了九万七千五百个。因为没有先例可循,礼部大小官员手忙脚乱地一番辛苦劳碌之后,雍正仍然大为不满,指责丧事“仪仗草率”,礼部从尚书到侍郎四人“俱降二级”。

而在雍正皇帝与画师共同创作的,《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里画有12位女子身着汉服的宫苑女子,她们在品茶、观书、沉吟、赏蝶时的清娱情形,后经历史学家探讨,画里的美人,就是以年妃的形象创作的。

据说,年氏离世的时间恰好和“十二美人图”的成画时间相近,这也成就了有关雍正与年氏的传奇故事:传说年氏病世后,雍正突发“睹物思人”之念,下旨命画工照着年氏生前的画像作“十二美人图”,而12个月正好是一年,即“忆年”。正是这套“十二美人图”传世之作的问世,才让后人领略到清朝版“长恨歌”式爱情那种难以言传的滋味。


不吃鱼的大脸猫


历史上的年妃,一般指敦肃皇贵妃年氏,湖北巡抚、后加太傅、一等公年遐龄之女,原授一等公、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之妹,雍正帝妃嫔之一。年氏出身官宦世家,家世显赫。康熙五十年由康熙指混于当时的雍亲王(后来的雍正皇帝)为侧福晋。

雍正元年封为贵妃,地位却仅次于皇后乌拉那拉氏。而和她在藩邸并肩的另一位侧福晋李氏,入府比她早,年龄也比她大,却只封了齐妃。 年氏本来身体就很虚弱,雍正就说过她“体素羸弱”。她在怀皇九子福沛时,正好是康熙的大丧。这时候举哀磕头行礼之事,数不胜数,以她怀孕之身,不免动了胎气。导致难产,福沛生下后就死了或者就是一个死胎。她自己的身体也是一落千丈。

雍正三年十一月,贵妃年氏病重,八日壬寅,因“皇考升遐倏周三载”而必须谒祭景陵的世宗皇帝,自北京郊外圆明园起驾赶赴河北遵化,年贵妃“不怿”请留,未能随行。十四日戊申,皇帝一路长途跋涉,回銮京城,准备冬至祭天大典。此际百端待理,万务纷纭,皇帝犹对病势已亟的贵妃“深为轸念”,十一月十五,下旨将贵妃年氏封为皇贵妃。十八日壬子,郊祭甫一结束,皇帝即停免次日太和殿百官朝贺,于当日马不停蹄地返回圆明园。接下来一连五日,除十九日甲午发出关于各省缉盗与蠲免江南四县赋税的两道上谕之外,《起居注》上再不见任何与皇帝处理政务相关的记载。雍正三年(1725年)十一月,年氏病重,十一月二十三日薨,谥号为敦肃皇贵妃。

皇帝辍朝五日举行皇贵妃丧礼。


愚凌恒


谁告诉你剧中的年妃飞扬跋扈?你忘了《雍正王朝》里“卸甲”那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