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延遲復工,今年收入肯定減少,那今年房價會不會降?

壹怒為紅顏


2020年註定是不平常的一年,疫情的突然出現,牽動著各界人士的心。企業被一次次延期開工,房地產行業更是暫停售樓處和中介門店開門營業。

面對這樣的突發情況,絕大部分行業,今年的收入肯定會減少。很多購房者特別擔心,今年的房價會不會也下降?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全國一次次延期復工,面對各個行業年收入的減少,房價到底會不會被影響導致下降呢?

一,全國延期開工,各個行業收入嚴重受影響

疫情突然出現,打亂了2020年各個行業的開工節奏,各個企業一次又一次被延遲開工。

不開工對於企業來說損失慘重,沒有進入正常的營業狀態,就不能產生收入。

雖然國家也做出了,對相對企業職工不能正常上班的工資發放標準,但仍然有一些現實需要明白。

第一,對個人而言。

對那些從事非正規就業領域的人群,造成經濟收入的嚴重損失。

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有高達62.6%的人口從事著一些非正規就業。

比如我們常見的,快遞員、街頭商販、小吃攤點、搬運工、黑車司機、送餐員、臨時工,都屬於“非正規就業”。

這些人賺錢賺的都是辛苦錢,甚至是用身體健康賺錢、用生命換錢、用犧牲個人的人生賺錢。

一旦企業不能開工,他們所從事的非正規就業,就不能夠給他發放對應的工資。甚至很多這樣的人群,在這段時間完全是零收入的狀態。

第二,對旅遊業而言更是損失慘重。

要知道,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春節就成了很多中產家庭旅遊的一個最佳時間關口。

回顧2019年的春節假期,我國旅遊接待總人數是4.15億人次。實現了旅遊收入5139億元。這樣驚人龐大的旅遊消費市場在2020年同期銳減,進入冰點。

可以說疫情的突然出現,2020年春節期間,這段時間的旅遊市場徹底被凍結。我們看到了特別多的旅遊景點,飛機,高鐵都在開通退票的通道。

第三, 對房地產行業而言。

疫情的突然出現,給2020年的樓市徹底的按下了暫停鍵。各個城市的房協也提倡,售樓處和中介門店不得開門正常營業,可以說這是有史以來最嚴的一次變相禁止銷售令。

雖然很多大牌房企進行了線上售樓,但是在這樣的突發事件面前,沒有人願意線上買房線上下單。

房地產行業可是我國的支柱產業,從以往的高增長高銷售到目前的零成交,可以說是非常的嚴峻。

要知道剛剛過去的2019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金額達到了159,725億元,畢竟16萬億。而主要的創收金額,來自於2019年三四五月份的小陽春。

2020年的小羊村被徹底凍結,零成交,這樣的損失的的確確非常的嚴峻,非常的慘重。

而從事房地產銷售的人群都知道,他們主要是靠賣房的業績提成,二手房也好,新房也好完全進入零成交,他們的收入可以說是非常的慘重。

更何況,在2019年房地產銷售的所有金額裡面,地產投資佔比達到了132,194.2億元。今年的投資徹底被凍結,在疫情結束之前,形勢都是非常嚴峻的,影響著各個行業,各個從業者的收入。

……

是的,還有其它的各行各業都不能正常的開門營業。面對疫情,我們是認真的,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二,那麼疫情之下,全國延期復工,房價會不會下降呢?

從第一大點我們非常明確,無論是個人還是其它的行業,在疫情之上不得復工,影響都是非常之大。

大部分的企業沒有盈利,很多從業者尤其是非正規從業者,在這段時間更是零收入。

面對這樣嚴峻的收入減少形勢來看,房價會不會下降就成為了很多人特別關心的問題。

實際上我覺得,今年的房價仍然不會下降。畢竟是我國的支柱產業,對每個人每個家庭甚至是國家都非常的重要。

今年的房價走勢已經非常的明確,疫情結束之際,各個城市的新樓盤會用一兩個項目來進行打折促銷,快速的回籠資金,挽回這段時間的損失。

在政策不斷放鬆的基礎上,樓市很快復甦,陸陸續續會有一定幅度的上漲。

原因很簡單,我們簡單的歸納一下。

第1個原因,樓市的重要性。

樓市綁定著我們的地方財政,城投和國企。疫情期間,全國各地的支出都捉襟見肘,形勢非常的嚴峻。

疫情一旦結束,各個地方就會出一些相關的拉昇經濟的刺激政策。讓所有的行業快速的進入正軌,快速的復甦。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土地財政是拉動行情的重要因素。

第2個原因,需求的突然釋放,市場會異常的熱鬧。

疫情期間,各個行業都擠壓了需求,房地產行業更是如此。本來2020年的樓市小陽春,會在政策不斷寬鬆的基礎上異常的熱鬧,但是徹底的被打亂,被凍結,需求被強制性的壓制。

壓制並不是消除需求,只是這樣的需求會被延後。

疫情結束之際,房地產作為託底經濟的政策工具,在全面降息和降準的基礎上,以及政策寬鬆和需求被強制壓制的大前提下,迎來一波上漲的行情。

第3個原因,拖低政策出臺很多。

2月6號中國銀行副行長就有話說,2020年要保障市場的流動性,提供更寬裕的資金。我們已經陸續看到了1.2億資金的釋放,以及房貸適當延長,利率下調0.5個點等寬鬆還款機制。

接下來還會陸陸續續出一些降準降息,變相放開落戶購房,限購限貸逐漸寬鬆。甚至還會鼓勵大家買房,提供更多的低利率貸款資金,讓市場快速的回暖。

……

的確如此,疫情擠壓的只是我們暫時性的需求,它並沒有消滅我們的需求。

其它行業,房地產行業都是如此,彈簧壓得久了,反彈起來力度會更強。疫情一旦結束,購房市場會異常的熱鬧會快速的回暖。

三,小結

總的來說,疫情的突然出現,的確讓很多的企業一次又一次的延遲開工,對企業也好,對從業者也好,都是特別大的損失。

我們的收入在這個時間變得很少,尤其是從事一些非正規職業的朋友。

但是疫情終會結束,我們會殲滅病毒,摘下口罩,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見自己想見的人。這片大地會再次充滿陽光,各個行業會快速的一片怏然。

基於疫情並沒有改變房地產的重要性,並沒有改變房地產綁定的相關優質資源。

比如我們的戶口,婚姻,子女教育等等,隨著城市的不斷髮展,建房成本的不斷增加,未來的房價仍然會越來越貴。

我是 重慶樓市老司機,十餘年房產投資經驗,熟悉重慶各區房產價值,板塊輪動,購房貸款政策,購房知識,時常還要分享重慶樓市一線動態,我們一起交流,一起成長吧!


重慶地產視野


房價,短期看金融,長期看人口,人口意味著需求,延遲復工,收入減少,對房子的需求也會減少,需求減少的程度如何,現在還不可知,大概率需求端不會在2020年爆發,2020年的房價因素還是得看金融的政策。

全國延遲復工,全國統一延到了2月3號復工,但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各地基本上沒有在2月3號完成復工,比如湖北省2月13號才復工,復工延遲對收入肯定是有不大不小的影響,企業無法開展生產經營,企業的收入會減少,雖然大部分企業不會降低我們的薪資,但是不排除有些企業會裁員、降薪,就算企業不降我們的薪資,今年的年終獎肯定會受影響,我認為大部分的人的收入會受到影響,那對房價會有怎麼樣的影響呢?

收入減少意味著我們的購買力在減少,購買力減少意味著對房價的需求在減少,但這個減少的程度有多大,現在還很難說,看疫情什麼時候結束,疫情的影響程度如何,另外收入的減少,房子需求的減少,這個不是決定短期房價漲跌的核心原因。

2020年房價平穩為主

2020年的房價漲跌的情況還得看金融政策,房住不炒這個政策短期內不會改變,房住不炒政策繼續實行,就不會改變金融政策,房貸利率不會下降,各地的限購不會放鬆,因此房價延續2019年的走勢,各地漲跌有別,有的地方房價會上漲,有的地方房價會下跌,不會有大的波瀾。如果一旦房住不炒的政策不施行,再次把房地產作為經濟的支柱行業,那房價還是會快速的上漲。這個可能性不大,因為2020年房價會延續2019的走勢。


互金圈


今年的房價在上半年有所下降,是正常的。但是下半年房價不會下降,甚至可能還會有所上漲。

新房方面。

上半年大家都關在家裡不出來,如果不是特別著急去買房,沒有人願意去售樓處看盤。而買房這種事,如果不是結婚或者孩子上學著急,確實也沒有什麼特別著急的。所以到時候新房為了促銷,可能會適當的進行降價。

二手房方面。

也沒有人願意這個時候到處去看房子,甚至有的中介還沒有上班。所以在這個時候,一般的買房都會推遲購買計劃。

而大多數賣方也會推遲賣房計劃,除非著急用錢等著賣房的。這個時候可能會出現一些筍盤。把二手房價格的交易記錄往下拉。只不過交易量會比較少,不具有代表性。但是即使是交易量小,也會從數據上把二手房的價格拉下來。

但是當病毒過後。在這幾個月被壓制的需求會有一部分爆發。大家又能出去看房子了,又能去看盤了,這時候房子可能價格還會漲回來。

而且,上半年經濟數據大概率會比較差,所以下半年貨幣政策應該會比較寬鬆,到時候可能房貸利率會有一定下降。這對房價的上漲也是一個促進。

所以,下半年我認為房價不會下降,甚至總體來看可能會有一點點的上漲。


莫水宏觀經濟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二三四線房價可能會有小幅度的下降,而一線城市的房價應該還是比較穩定,疫情過後房價應該還會強項。

受本次疫情的影響,全國延遲復工,企業開工時間延長,房地產企業新建住宅開工延遲,對房地產企業還是影響蠻大的。

這一部分主要影響的是二三線城市的房地產企業,這些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交易量較低,房企資金回收率較慢,現金流較為緊張,因此為了緩解現金流的壓力,這類房企有可能降價促銷,房價下降。

而對於一線城市的房企來說,房子成交量較高,資金回收率較高,現金流較好,並不需要降價出售。

相反的由於疫情過後有可能採取雙降的貨幣政策,導致房價再次上漲。雙降是指降息和降準,會降低房企的融資成本,是利好房地產行業的。

覺得我的回答有價值的話,請點個贊吧。


修行路上的韭菜


我的觀點:短期內房價大概率會降價,但是降價幅度有限,長期內對所在城市房價總體走勢影響不大,但是城市間會加劇分化。

1、短期內房價會有下跌風險

這次疫情來得出乎意料,而且發生在春節這段期間,因為防控的需要,大家都居家隔離,沒人出門去看樓,售樓處門可羅雀,樓市幾乎冰封了,零看房、零成交。以往的“返鄉置業”行情這次徹底啞火,對開發商影響是很大的。

房企是資金密集型行業,負債率高,資金成本是很高的,客觀上要求資金高週轉。現在不知疫情會持續多久,但是對開發商的資金面的衝擊是不言而喻的。現在開發商為了自救,紛紛推出線上售樓業務,但是成效有限,畢竟買房子是大事,線下看樓還得仔細斟酌呢,何況線上?

等疫情過去後,開發商為了加速回籠資金,非常可能加大促銷力度,尤其一些實力不足的開發商,會採取降價跑量的方式加快銷售,所以,這對購房者來說,是個利好的消息。

長期來看對所在城市房價總體走勢影響有限

我國的樓市,並不是完全商品市場,受政策影響很大。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牽扯到上下游很多產業,所以,國家的房地產業非常重視,近期一直堅持調控不放鬆,政策密集出臺。

從近期一些重要會議對2020年房地產業的表態來看,進入2020年,“房住不炒”、“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和“一城一策”仍是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思路。

這次疫情雖然是個意外,但是不會打亂樓市穩中向好的趨勢。2020年的樓市,還會以穩為主。

等疫情過後,預期國家會出臺一系列利好政策,來為樓市“打氣”,一定程度上抵消疫情對樓市的負面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購房者信心恢復,樓市會強勢回暖。樓市的“小陽春”可以遲到,但不會缺席!

疫情過後,城市間會加劇分化

我國的樓市目前處於降溫期,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從2018年就開始了調整,經過兩年左右的調整,基本已經調整到位,擠出了泡沫,這次疫情對一線城市樓市衝擊不大,而且這次上海和北京在抗疫中的優良表現,是有目共睹的。

同樣,強二線城市因為存在真實的購房需求,風險也不大。

但是,廣大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在這輪房價上漲中已經透支了潛力,泡沫較大,加之並沒有怎麼調整,這次疫情,非常可能成為三四線城市樓市降溫的導火索,開始陰跌模式。

綜上所述,這次疫情短期對房價是利空的,但是長期來看,影響不大,各城市房價走勢還是由各自的樓市基本面來決定的。具體來說,一二線城市基本無虞,三四線及以下城市風險較大一些。


李中東


房價短期會降,但長遠來看是不會降的。

任澤平說,房價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長期的人口流動,中期的土地供應相對宏觀,基本遵循著城市梯度原則,城市發展越好,房價就越有漲幅空間。我們主要說下短期的金融。

受到疫情的影響,先是廢掉了過年七天的消費旺季,以海底撈為例,休市兩週,11個億已經打水漂了;然後又推遲復工,企業生產,人民收入都受到了較大的影響。金融是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行業。

企業沒有利潤,老百姓沒有收入,就無法向銀行存款。企業沒有利潤,也無法按時還錢給銀行。銀行夾在中間屬於前邊放的款沒有按時收回來,後邊的存款也吸納不進來,流動性會受到影響。

在這樣緊張的形勢下,你說銀行會考慮發放房貸嗎?銀行在房貸市場上投入的資金一定比2019年要低一些。

一、房貸的特點

現在買房的人,十個有九個都會辦理房貸。目前的高房價也預示著房貸,貸款數額較高。一個樓盤往往只有2-3家銀行來收件,有的甚至只有一家銀行。銀行在房貸市場上的資金投入是比較大的。除此以外,房貸的利率一般是在LPR基礎上加100個基點左右,這對於銀行來說利潤是非常少的。

2020年銀行的日子註定很難過,要想讓日子好過,利潤是必須要保證的。房貸這麼佔銀行的貸款規模,利潤還那麼低。我覺得銀行在2020年一定會減少房貸投放。

二、政策導向

最近監管機構不僅對原來的兩增兩控指標進行了重申,要確保完成,另外還提出了首貸率和續貸率的指標。這些指標針對的全是小微企業,對於房貸,是沒有任何政策傾斜的。

在資金本來就緊張的前提下,銀行只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小微企業上邊。

總結:

基於房貸利潤少,政策導向不利房貸的原因,2020年銀行的房貸資金投放可能比2019年要少很多。貸款投放少,意味著貸款標準會嚴格。貸款標準嚴格和限貸,限購是一樣的。勢必會為房市再潑一盆冷水。從這個角度來說,2020年的房價是會多少有些下降的。


銀行研究僧


是時候給高房價一個臺階了,讓房價徹底涼下去,迴歸理性,迴歸人本,迴歸公平公正,不能再被炒房犯罪分子忽悠了。全世界無房者聯合起來,向一切炒房犯罪分子猛烈開火。住房本是人生的最基本最低端的需求,安居才能樂業。是誰把房子變成人們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是誰逼迫人們透支後半生甚至傾全家積蓄去購房?中央三令五申房住不炒,但還有人在大肆炒房或支持炒房,瘋狂作案。絕不能讓高房價繼續肆虐。房價必須降,立即降,大幅度降,因城施降。其實算一筆賬就一目瞭然:比如買100平米的房子,每平15000元,總價150萬,產權70年。首付30萬,需貸款120萬,分30年還完,假如利息約共計150萬,則此房共花300萬。按住滿70年算,每年為4.3萬,每月3571元。就是說,等於你每月花3571元租房住。更何況,房子不可能住70年,撐死住50年,那麼平均每年6萬,每月5000元。等於每月花5000元租房住。那麼試問我們到底是買的房還是租別人的房。難道我們租銀行的房,租開發商的房?有14億分之幾的人能保證50年連續不斷每月順利還款5000元?有幾個人?恐怕很多人的收入都達不到5000吧,都交給銀行,不吃不喝啦?不結婚不生娃啦?不看病不出行啦?沒錢了,一切都無從談起。近幾天有人問為什麼健身房紛紛倒閉關門,我說老闆我很同情你,你愛好健身認為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也有健身需求,但時機不對,現在人們的錢要麼押在鋼筋水泥裡了,要麼正攢錢準備往鋼筋水泥裡押,哪有閒錢去健身呀?高房價毀滅了一切不是嗎?


小時候逛西安


從房企全年的銷售任務排布而言,一般上半年40%-45%,下半年55%-60%。2020年第一季度因為疫情原因,一定是歇菜的,所以,4-6月對於各路房企來講至關重要。

他們必須先保生存(規模),再求利潤和發展。所以,我們可能會在二季度看到不少房企推出打折力度相當吸引的新盤,只有這樣才能把丟掉的人氣和銷量恢復起來,新盤的打折銷售也會帶動周邊二手盤價格鬆動。2020年下半年房價能否站穩止跌甚至走一波回升,2季度的銷售情況、經濟恢復情況至關重要

房地產市場其實跟保險市場很類似。

2020年一季度,傳統線下銷售保險的方式肯定是暫緩的,依賴傳統線下渠道的保險公司大概率會出現保費規模的下滑,二季度如果這些傳統保險公司如果不能推出給(Jiang)力(Jia)的產品,又怎麼能恢復銷售團隊的信心、補上沒有完成的銷售任務呢?別忘了,還有來勢洶洶的互聯網保險在虎視眈眈!、

所有,房地產市場要重啟,跟傳統線下保險一樣,最合適的一招就是打折!

當然,考慮到房地產市場跟金融市場的高度關聯性,為了防範爆發系統性金融風險,2020年2季度不排除政府會適當出臺一些寬鬆的貨幣政策緩解房企資金面壓力,但能否讓樓市交易量回暖,個人認為還是存在比較大變數的。

我的預測是,2020年的房價,我自己預測至少會走出一波近2年來的新低。

總之,2020年買房一定要謹慎,最好先等等,如果一定要買,一定要挑保值潛力高的房子。長期房價會漲,但今年會有更低的入手機會。


樓市小月


大家好。整體來講,目前國內的房產趨於迴歸理性階段,一線城市的房價,已經從去年的k3, k4階段開始下跌。二三線城市,目前存量較大,空置率也較高。根本原因在於,城市發展較快,原有產業轉移,以及產業發展不完善,勞動力轉移。造成部分地區空城現象,以及一家多房的狀況。基於此等狀況!個人認為房價的下跌或者上漲跟疫情關係不大。但是房價的下跌是目前國內房地產市場的階段性必然體現!


丘巖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仍在發酵,疫情牽動著億萬國人的心,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多座城市售樓處暫停開放。而對於有購房需求的消費者來說,十分關注本次疫情對房價的影響。鑑於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感染病例數、傳播範圍等均與2003年的SARS最為接近,可參考2003年SARS疫情的經驗數據。

SARS最早發生於2002年11月的廣東,2003年2月隨著春運的開始,疫情在全國範圍內擴散,3月起進入集中爆發期,6月疫情結束,前後持續半年多時間。在這半年多的時間裡,2003年二季度是疫情對我國經濟有影響的主要時間段,其中旅遊、餐飲等行業受到的衝擊最大,從房地產市場來看,SARS疫情在快速蔓延的當期確有下降,但市場經歷短期休整後,快速恢復並加速上行,全年來看,影響甚微(詳見圖1,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CREIS中指數據)。

而廣東省作為SARS疫情最早開始的地區,2003年初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保持增長,但3月開始,房地產市場快速降溫,全省商品房銷售面積顯著下降,市場成交規模連續兩個月出現負增長。投資方面,2003年1-2月,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同比增長21.4%,1-5月增速降至6.4%。但短期市場下滑態勢持續時間較短,5月以後,房地產市場開始逐步恢復穩定,全年廣東省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幅超過20%(詳見圖2,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CREIS中指數據)。

而今年新型冠狀病毒成分確認比SARS快,病毒防控以及集中爆發比SARS週期短,因此今年經濟以及房地產市場波動的週期也會縮短。而且經過去年市場的低迷,今年疫情的影響,地產市場供應穩定,但積累了一大批購房需求,會適當拉昇房價。

另外房地產仍宏觀經濟重要的穩定器,影響著多個行業的運行與發展,如果地產行業下滑,會有無數的建築工人失業、裝修人員失業、銀行資金的流動等,因此國家也會在房產政策、銀行放貸方面有更多的支持,尤其是短期疫情對市場影響最大的時期,無論是購房政策還是優惠都是比較多的時期,對於剛需客戶來說可以看準時期入手。(僅代表個人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