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在国外,遇到了互相不认识的中国人鲜有打招呼的,戒备心很强?

tuye2


都说他乡遇乡音,两眼泪汪汪。

为何成了这样?

大家不该想想吗?

不该反省反省吗?

不该改变改变吗?


光明嶺


对这个事情我有自己的看法,其中的主要矛盾是新老移民的矛盾。刚开始大家也许都抱着良好的心愿走到一起,在经历了一些事情后互相间却形成了很大的误解。

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这事吧。我是移民澳洲二十多年的老移民。从07,08年开始澳洲来了很多中国的生意移民。他们很多有着在中囯做生意的经验,但英语不好,对国外的生活习惯处事方式不理解。刚开始我们一看是中国就全心全意地帮他们安顿下来,从租房子联系学校,到解决生活中的一切事务。在澳洲其实每个人都在努力打拼,也很难挤出大段时间去帮别人,短时间的帮助可以,长期的我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可是由于语言的关系同胞喜欢聚在一起,凡事不客观理性的判断,而往往听从于所谓朋友怎么说。这就延生出一些专做中国人生意的公司。坑害新移民的事时有发生。我们正经做生意的人会理性地给你分析生意利弊,但不会哄着你说话,对于在国内做老板的人他们更喜欢与那些整天哄着他们做孙子的人交往,然后人家就做了个套等你钻。从律师到移民代理,会计师等都存在宰人现象。几次被宰就对老移民产生了成见,变得谁也不信了。而我们这些真心帮助他们的人也觉得一片好心被误会,也觉得被伤害了。从此咱也跟新移民保持距离省得人家觉得我们有所企图。

我的建议是去到一个新国家就不能老钻在中国人的圈子里,应该尽可能地地了解当地的情况。办事别依赖于国人,其实多数当地的专业人事还是很守规矩的。对于只针对中国人的生意就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工作和私人交情尽量分开。还有一点就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出国的。


Julie宁静致远


为什么在国外,中国人见到不熟悉的中国人,都不会主动打招呼?

答:这个问题,刚到国外的人,感受最深。而在国内的人,几乎都不会去计较的。

为什么说,在国外的中国人感受比较深刻呢?因为,有个对比的落差。在外国许多国家的人民,当见到人时,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住在一个地方,都会打个招呼,哈喽哈喽的。把这当做做人的礼节,礼貌。但不证明了他们就跟你很熟了,是朋友了。

而中国人,在国内,不熟悉的人,除了做买卖的,见到客人,管他熟不熟的,都热情打招呼外,路上檫身而过的,相互不熟悉的人,是不会打招呼的。不打招呼是正常的,打招呼的,那就吓人了,你想干什么呀?以为你有什么企图呢!这就是国情。

而到了国外,国人见到外国人,相互打招呼,心里很舒畅,坦荡。但是国人一见到国人的时候,立马心里提起国内的防范习惯,不熟悉的人,决不打招呼。因为,一打招呼,那就表明是熟人了,可以进一步了,万一有个什么请求之事,那就麻烦大了。因此,在国外,国人对不熟悉的国人,能避开就避开,不会主动打招呼。这一点,连外国人看在眼里,都很不解,不可思议。

所以,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要上纲上线!国内的人情世故本是如此常态。

入乡随俗,我相信到了国外时间一长的人,也会被国外的人情世故所改造,以见人打招呼为礼貌。

想想也可怕,记得我小的时候,父母就教导我,见人要打招呼,讲礼貌。可现在的人,都在教小孩:注意防范陌生人,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时代是不同了。


黄三的风水之窗qzwsss


我是中国人,因为老婆孩子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所以长期在新加坡生活,也跑了几个国家,我简单说一下这个问题,首先在国外生活的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感觉外国人头脑很简单,傻傻的,容易相处,直来直去,与之交往不累,我们很多人与人交往带有目的性,要么推销,要么巴结高攀,感觉累;其次是外国人有一个习惯,保持距离,不会走的太近,见面不会问你“去哪?”“住哪?”“在哪工作?”“收入多少?”“父母干什么的?”“孩子在哪工作?”再次是我们出去谋生的人背井离乡,生活不易,不想让自己人看到自己不堪的一面!

我们骨子里的确有见高拜见低踩的传统,早出国的人居然看不起晚出国的,我们有的人太势利!经常听外国人说,很怕和我们打交道,刚认识就请吃大餐送大礼,不知有何目的?心里怕怕!


南洋教父


儒家文化熏陶的国度变得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传统的礼仪之邦变得互相防范彼此戒备。在国外,确实是一大早就和当地路人彼此愉快地打招呼,传递善意心情好好。可一见到中国人彼此冷漠互相刻意避开眼神。都是游客,倒也不怕对方坑骗自己,但就是亲近不起来,热情不起来,就是有一种知根知底的不喜欢。这都是国民教育结出的硕果啊!唉╯﹏╰多说无益,始作俑者你懂的!



吕航


我在新加坡 中国人在国外是都是互相欺负互相算计的



樟宜国际


我觉得原因如下:

1、中国人到国外,原因方方面面,往往是虚荣心重,虽然有镀金的因素,但都不会说破。特别有中国人🇨🇳遇到一起,往往很尴尬。这样就心照不宣,不愿多说。

2、实实在在说,中国在之前的世纪,一直是下等人。现在,正在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人还没有这种自信。包括与自己人交往。

3、个人因素。也许在国外,大家都有各自的难处,不愿交往,也说明了生活的不易。



O笑对人生O86555211


的确是那样,我去中国旅游时也感受到了,我是华人,常被误认为中国人,所以没人会理我,可是如果知道我是来自国外的,就会变得很热情,开始变得很会聊,为什么会这样?我也想知道。


KevinSu155841056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而且讲究礼尚往来,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有交集,经常接触的亲戚朋友,比较了解的同学老乡,不只是经常聚会走动,还会有经济往来。由于好多老赖的报道,陌生人都是相互防范的。不深入了解至少,是比较冷漠的。

外国人不论招呼得多热情,是不会求你帮忙或者借钱的,连亲生父母的钱也不会借,成年儿女借钱父母也多半不会给,而且无论儿女和父母基本都不存钱,想借给儿女,手里也没有。打招呼不涉及利益,尽管随便招呼。国内就不同了,打招呼多了,有求于你的人觉得你是熟人了,借钱过或求你办事,答应吧不痛快,不答应吧感觉尴尬,所以干脆不打招呼了。


枫叶知秋浓168


多被骗几回就知道了,在国外除了防地痞流氓小偷,更应该防的就是那些会说中文的人,特别是上来就跟你很热情的黄种人!老乡见老乡,骗的你泪汪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