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有用吗?学心理学能做什么工作呢?

hen959cl


我就是一个心理学从业者,通过相关职业资格考试以后,为了进一步学习又念了在职研究生。越深入的学习这门科学,越觉得自己过去对于心理学理解太过于肤浅。

学心理学有用么?

这是一个对心理学存在向往又有点迷茫的人会提出的第一个疑惑,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其功能性和社会性的价值。

但是每个一开始对于学习心理学本身的诉求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了很多初学者进入入门学习以后出现失望,甚至就放弃了。

有的人想通过心理学提高自己的自我认知调节能力,有的人想通过心理学解决自己的情绪情感矛盾。也有的人想从事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还有的人会想从事心理学的专业学术研究,每个人对于心理学的初心可能都不同。

事实上,我一开始决定“入行”。

其实是因为我自己经历了人生的一些困难,感情不顺事业停滞,我一直是家人眼里很听话的女孩,按照家长给的轨迹去生活去考试去做他们认为稳定和体面的工作。

然后突然有一天,我觉得我如果从事一生的事业并不是我真正追求的,那么我何苦这么日以继夜的去拼呢?但是,我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生活却一直不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我可以一往无前的付出。

于是我开始旅行。

我旅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去非洲看日出,去太平洋的汉密尔顿小岛上看日落,去泰国的芭提雅一个人走在海边坐一整天发呆。

等我回到自己的家里时。

我开始自我反思,那个时候,所有人都不看好我,说我是个“废人”也有过的,亲戚总会嘲讽的故意说我是大龄女青年,还顺便向我家人炫耀自己的孩子多么有出息然后冷嘲热讽的让父母尴尬。

有段时间,我就闷在家里。

就自己买了一些心理学的书在读,我不太喜欢现在的快捷二手的一些鸡汤文化,什么十分钟教你懂得心理,五天成为心理大师,人人都是心理学家……这类读物对我来说太不严谨。我也念不进去。

所以主要是读一些已经著作等身在行业里以及历史上公认的一些心理学家的书,比如弗洛伊德,华生,巴甫洛夫,冯特,皮亚杰,艾宾浩斯,阿德勒……

但是当时我依旧是一个“门外汉”。

只是一个对这个学科充满好奇的人而已。

我发现心理学有一个和很多目前的科学都不同的特点,就是流派众多。

不同的心理学流派的观点甚至会相互矛盾,

比如,弗洛伊德强调研究性力比多研究潜意识研究自我超我本我等比较看不见摸不着的任性的随机性比较大的一些东西。

但是我们的的确确能够在其理论中多我们自己的一些感受和行为作出对应的解释。

而巴甫洛夫却强调要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的行为,也就是所谓的社会学习理论,这个流派的人认为意识是看不到的黑箱,所以就对人的行为反射进行记录和观察。

条件反射就是这个学派提出的。

比如生理心理学就会主要研究人的神经中枢是怎么控制我们的行为的。当一个人开心或者悲伤的时候,脑部的哪个部位在被激活。

诸如此类。

让我不甚迷惑。

但是每一种研究都是和人息息相关的,和我们复杂的行为,认知,情感联系在一起的。我通过看书,理解到心理学是一门在发展中的学科,它的魅力就在于:

我们依旧在混沌中探索人性真相。

心理学解释了一个人为什么会悲伤会快乐,解释了一个人会什么会望梅止渴,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灾难面前会有一些自己都想不到应激性反应,解释了为什么当一群人陷入盲从的时候为什么会失去自我……

后来,我和一位心理学的博士生交流的时候,这位朋友说如果我那么感兴趣,不如尝试着去参加研究院心理所的培训去打打基础,自己瞎琢磨也意义不大。

我就开始了漫漫的学习之旅,我想我大概会学一辈子心理学,也会努力将自己所学所研用到真正的助人实践上。

这是我一生都追逐的东西我终于找到了。

但是学习的过程里真的很颠覆,系统性的学习和我们自学科普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我们的教授一开始就会告诉我们两句话。

我想这两句话就可以概括心理的含意:

【心理学是脑的科学】

【心理学是人对世界的客观反映】

我们不仅仅要去在黑暗的看不见的认知情绪里面摸索,我们还要学习人脑的构造,神经反射的原理,人行为和感情的生理基础。

这是所有系统性心理学人员必须通过的第一门考试。专业心理工作者必须要学会画神经元树突轴突,了解什么是突触,什么是神经元等等……

因为任何一种所谓的心理。

都离不开基本的客观生理。

真的学起来就很枯燥,书厚厚的一本,还要各种考试,通过了才能继续学习什么是情绪什么是认知什么是思维。

但是真的太有魅力了!

这让我更加了解我们人类本身,从而能够客观的知道我们一切活动的原因。

然后我们就要学习各种流派,现在的心理科学是趋向整合的,也就是集百家之长。所以过去爱好的时候只看一些流派的书,而现在就必须要根据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对每一个出现的流派进行学习和分析。

当然我们的教授也不可能放过我们理科的短板,因为你要理解心理学的真相,你就必须要能够知道这个东西是怎么测量的,各种量表是怎么产生的,每一个数据的依据是什么。可怜我一把年纪还要重新学习数学。

方差标准差求根号次幂都是算简单的……

我万万没想到心理学还要学斯皮尔曼和牛顿的……哭晕在厕所啊……

我们还要研究数据的正态分布和非正太数据的矫正,这就意味着t分数Z分数概率都要学习,但目的是为了科学的理解心理学量表。

不然我们又怎么给咨询者解释其心理测量结果的依据呢?总不能凭感觉说你是焦虑症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吧……

最后的最后,才是自己专业取向的选择,比如你想做心理咨询师你学习的专业就会和测量心理学学习的操作课程会有不同,比如你学教育心理学就会和生理心理学有所不同。

这就跟一个大专业里面还有分子专业一样,你对社会创造价值的方向不同,你未来的工种也会有不同。

我说这些不是为了吓唬人。

事实上,我是觉得如果你了解了学习心理学的全部,你依旧能够勇敢的去脚踏实地的探索,你就能找到自己对于这个科学的答案。

学心理学真的很有用。

当你学习了心理学,你会发现你看一件事情的角度会趋近于完整,你的观点不会很偏激因为你会下意识的去找到一个更加客观的事实,你会更加宽容,因为你理解了千万种人的千万种感受而不会再过度的狭隘的把一些自己的想法强行灌输给别人。

你也会变得更加的从容。

你会努力的让自己不断的“进化”,因为你理解了人思维的发展阶段。你会逐渐地让自己内心变得平衡。

你会变得更加的爱自己。

因为你理解了人性的复杂,你就能了解你自己,客观的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再让自己偏执和冲动。你不会过分的苛责自己,你也能释怀过去的伤害。

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

所以我们才会提出终生学习的概念,把每一天的生活都和自己的所学所知结合起来,知行合一的去做一个勇敢的人。

幸福是相对的概念,心理学就一直在解释这一点,只有我们能和自己握手言和的自洽,我们才不会经常处于各种心理问题当中。

我把我过去的一些学习笔记分享出来。

希望大家也能喜欢心理学。

与君共勉!








熊猫君刘女士



学心理学当然有用。

我有几个朋友是学心理学的,他们中有在医院的,有在学校的,也有公安机构等,这样说来就业面还挺广的。

在医院,主要面对心理问题的病人,在我国,这些人都是病程长难治愈的,很让人难受。对于儿童家长常大胆推测孩子有问题,所以与儿童打交道才是最好选择。

在学校,现在每个学校都需要配备一心理健康老师,这事很好:偶尔准备个讲座~偶尔有学生咨询~来个测试~孩子玩个玩具等,考前减压……不错呀。

大学的心理老师干什么?我不知道。

在现在,许多教育辅导学校也要心理老师,不过作个测试而已,只要n多个量表即可。

说到作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室基本靠讲座考证来提高知名度。但网上心理咨询挺火,我国还是很忌讳去咨询的。大城市离我远,不知道实体怎样?

还有实体机构更为心理减压会所,也不错。

……

所以,随着社会的进步,学心理的工作会更多。看美国,就知道这专业的含金度。


努丽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譬如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专家等,显然,你将有足够的理由参加学习心理学的课程。

然而,心理学也可以以多种方式渗透到你的生活中来,无论你是否计划学习心理学,或者在这个领域工作。

那么我们就会有很多疑问:心理学有用吗?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学心理学改找什么工作?我想,至少学习心理学能够为你做到下面几件事:

1.使你成为见多识广的人

教育的一个目的是使人们了解人类的文化遗产,以及人类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鉴于心理学在现代社会所起的重大作用,作为一个博学的人应该知晓一些心理学方法和发现。

2.满足你对人类本性的好奇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告诫他的学生“了解自己”时,他仅仅告诉他们去做大多数人会做的事情。心理学与其他社会科学、文学、历史和哲学一起,能够帮助你更好的了解自己和他人。

3.帮助你提高生活中的自制力

心理学不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但是可以提供方法,帮助你管理情绪,提高记忆力,摒弃不良行为习惯,也可以让你形成客观的逻辑思维,帮助你分析你的行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4.在工作上帮助你

很多人获得心理学学位,或者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之后,在从事其他行业时,心理学背景可以帮助你在服务业找到更合适的工作,譬如社工、康复咨询。作为护士、医生、教师、警察,在工作中同样可以运用心理学。

5.使你洞悉政治和社会问题

犯罪、毒品滥用、歧视、战争并不只是社会问题,也是心理学问题。单纯的心理学知识并不能解决泛滥社会的复杂政治、社会和伦理问题,但却能帮助公民对他们做出理智的判断。

虽然对心理学在世界上的作用持乐观态度,但是作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不得不提醒你,人们有时候会期望心理学做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如:心理学无法告知你生活的所有含义,生活的哲学不仅需要知识,也要求我们从生活经验中获得反思和毅力;

对心理学的理解不会减轻人们对过错和劣迹所负的责任,知晓你的暴脾气部分源于不幸的童年,这并不等于给你开绿灯,让你对家庭成员可以大声叫嚷,或是错待自己的孩子。

最后,我要告知你的是,心理学并不能给你的复杂问题提供简单的答案。取而代之,它只会从不同的角度为你提供各种研究发现,这些发现正是批判性思考者试图评估和整合的。这也就再次告诉我们心理学是一门多范式的学科。


关注小明的两个原创头条号:《赵小明心理团队 》与《心伙伴》~被头条网评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类专栏。

赵小明丨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心伙伴


心理学是一个相当有用的学科,几乎和任何工作都会发生链接,但似乎连接都不是很强烈,它涉及的方面相当的广泛,除了心理医师、社会心理咨询师这一类的职业以外,心理学在社交方面也有很广的用处。商业战争、政治的勾心斗角,也都是需要心理学方面知识的辅助的。所以说,心理学这个专业还是很好的。如果只是对心理学感兴趣,那么未必要选择这个专业,可以自己读书、旁听课程包括国外公开课、甚至修个双学位或辅修,而且其实每个人学点心理学都多少会对自己的心理成长有帮助——学习心理学并非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特权。如果要选这个专业,最好还是多了解这个专业具体学习的课程和内容,还有之后的发展方向和就业状况,而且要适合自己的能力(一般都要学统计学,做基础方向的多要学脑科学、编程、设计实验等,所以北大心理系只招收理科生),以免进去之后才大跌眼镜——心理学专业通常与很多人想象的样子相差十万八千里。学习心理学最常见的一个方向是心理咨询,而学习心理咨询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就是渡人渡己,很多人学习心理学想着赚钱,那几本就走远了,这个行业基本职能保证一般的生活水平,想要靠此发夹,基本不太可能,另外心理学的很多分支学科也都不怎么赚钱,但是心理学确实能够帮助你改变对待生活的态度,还能从本质上理解和深入认识人这个群体,所以是有很多附加意义的。


Miss张小豆


答主,只要不是歪门邪道,学什么东西能没用呢?你说对吧。

如果你想问的是,学习心理学对你赚钱有没有用,那么应该这么说,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学过心理学的和没学过心理学的相比,那么学过心理学会让你更了解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机制和原理,懂得看到现象背后的心理因素,懂得社会对一个人行为的塑造,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质,这些都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别人,也会在工作生活中帮到你。

当然,如果你想问的是,选择去学心理学,和选择去学其他专业相比,是不是学习心理学最有用,或者最挣钱?那么答案显然是不一定的。

从上图来看,虽然是2015年的数据,显然计算机/互联网、金融、经济、管理等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收入更高。

那么学心理学能做什么工作呢?心理学其实也分成不同的领域,每个领域虽然是相通的,但是可以说对应着不同的工作方向。比如心理学的临床心理咨询专业,毕业之后可以成为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心理专业,毕业之后可以成为公司的HR(人力资源部分);还有心理测量方向,毕业之后可以成为大数据分析师;教育与发展心理学专业,可以从事儿童心理与智力开发的行业;以及基础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方向),可以在游戏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等领域工作。除此之外,当然还可以一直搞研究,教书育人,探索人类心理与意识的奥秘。

此外,除了找和自己专业特别对口的工作之外,现在还有很多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比如市场营销等,不需要你有完全对口的专业背景。只要这个工作涉及到人的因素,那么心理学专业的学业背景都会在求职中为你筑一臂之力哦。


鲸鱼小星球


学心理学到底有没有用?答案是肯定的。心理学的好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个好处就是认识自我,第二个好处就是认识世界。掌握了心理学的人,能够更加全面系统真实的剖析自我,能够准确地知道自己某时刻的某一种行为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这样就能够明白自己心理上的优势和弱势,从而提升优点克服缺点,会让一个人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强大。当我们再次面临相似的心理缺陷时,能够积极地调整过来,以一种健康的心理去面对,这样一来,在遭遇生活的挫折时能够用正确的心理态度去应对。掌握了好的心理学方法,在面对过去的痛苦时,也能很快的帮自己走出阴影。总之利用心理学知识去探知自我,会让自己的心理变得越来越健康,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对生活,才能不惑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心理学还能帮我们认识世界,当然这个世界就是指除了我们内心世界以外的所有的方面,包括家庭社会,人际交往,情感生活等等。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会习惯性的戴上面具,学好心理学能帮我们清楚地看清这个世界,通过别人的表情肢体动作来识破别人的谎言,免得掉进别人的陷阱,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利益损失,也能帮我们交到真正的朋友。学好情感心理学,我们才能够更加了解异性,知道她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对症下药,俘获她们的芳心。也能够在两个人有矛盾冲突的时候,能快速的摆脱这种状态,让两个人和好如初。如果我们了解小孩子的心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教育孩子,让她能够很快的接受我们的道理,如果明白了父母的心理,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尽孝心,这所有的一切会让家庭更加的和睦。学好心理学,能让家庭事业双丰收。


当然心理学可供选择的职业还是非常多的,很多大学开设的有心理学课程,学好了心理学,我们就可以到大学去讲课,成为教授。当然也可以在情感咨询机构工作当情感咨询师,帮助更多的人解决心理问题。还有一些大学开设的有犯罪心理学课程,如果学得好,也可以参与刑侦方面的工作。一般的大型公司都有人力资源部,好的心理学者是人力资源的首选。当然,如果有兴趣,你还可以成为心理学媒体人,用你的心理学知识为广大的网友答疑解惑,从而帮助更多的人,弘扬社会的正能量。


憨逼篓子


1学习心理学,可以从事有关心理辅导的工作。比如心里分析师,帮助有心里问题的开导开导。

2像老师之类的工作也要学简单的心理学。

3警官办案啥的,也需要分析罪犯心理,对吧。

4考研吧,研究有关方面的问题。毕竟在如此快速的生活环境下,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心理问题。比如忧郁症,偏执狂。。。等等

希望可以帮到你~不喜勿喷


良人不乖


阿文说 北大学霸与父母绝交 问题出在哪儿

我们今天说一个案子是关于北大博士,王某与其父母绝交的这个故事。今天阿文说,仔细聊聊这个故事。首先简单的复述下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北大的一个学霸,毕业以后又去了美国读研,然后有非常好的前景,非常优秀的一个孩子。那后来与他的父母绝交,把他的父母所有联系方式都拉黑。12年不回家过年,这么一个故事,大家可以到网上去搜一下,这件事情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我今天就来说说我对这些事情的看法,这个父母把孩子培养成北大的学霸其实也是用心良苦,但是问题出在哪里呢? 这个问题出在从小父母啊,很少关爱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心理感受。

从这个王某的描述上来看,王某应该是患上了重度抑郁症,事后他在接受心理专家的诊疗的时候也确诊为焦虑症。我认为他不仅有焦虑症,还有抑郁症,甚至再发展到严重可能会形成精神分裂症,就三症合一了,是很严重的精神疾病。

我认为不管怎么样,这个父母把孩子搞成这个样子,当然双方都有责任,但是我认为主要责任还是在父母身上。因为孩子是父母的作品,子不教父之过,这个我觉得他父母应该负有更大的责任,面对现在这种老死不相往来,打嘴仗的这种尴尬的局面,我认为他父母应该负更大的责任。

我们通过这些细节,王某的描述,他父母应该是一种指责性人格牛角尖人格,抓住他的一点点的过错,然后死也不放,拼命地指责指责指责。阿文是学心理学的,这种指责性人格的家庭很容易把小孩弄成神经病的。这种比例是非常高的,比正常人的家庭高很多的。

什么叫指责型人格?指责型人格简单的说就是一件事物它有正面和反面,你聚焦到这个负面的因素比较多,然后忽略了正面的因素,就叫指责型人格。比如打个最简单的例子,鸡会下蛋,但鸡也会拉屎,对吧? 如果你聚焦到这个鸡只会拉屎身上,那么你就是指责性人格。这个鸡老是拉屎,好讨厌好讨厌把它杀掉,要把它弄掉,这就指责型人格。但是你忽略了鸡也会下蛋啊,这个王某的父母就是明显的指责性人格,牛角尖人格和偏执性人格,这样的话很容易造成这个家庭不幸的。

这是他父母这方面做得很糟糕的,他父母还有一点非常糟糕的做法,就是居然对着小孩说,祝你正常。祝你正常,这四个字是带有非常严重的歧视性的意味在里面。这说明他的父母非常糟糕,自己的孩子有什么好歧视的,这根本就不是一种真正的关爱,这是一种极为傲慢的蠢笨,都已经搞成神经病了,还去指责?可以说他小孩对他的绝交就是他得到了报应。

这种父母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为你好。实际上这种说法,就是让他心里自己爽。我要你怎么样你就得怎么样?王某明明是个男孩子,他妈妈非要给他穿女孩子装扮,他不愿意接受,他这是一种阳刚自信自立的表现。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父母他妈妈的潜意识里面是一个控制欲望很强的人,也是个非常自卑的人,这是非常典型的一种自卑的潜意识的外化的表现,就控制欲强,然后指责型人格,希望指责别人的过错,然后来平衡自己内心的自卑上的不足。

我觉得这个孩子生在这样的家庭也是很倒霉的,其实这种家庭在我们的普通的底层人民当中是非常常见的。那我们再说一下这个孩子,有的网友也对这种孩子有他的看法说,这个小孩这样选择本身是一种懦弱的表现。是的,这种说法既对也不全对,为什么他是懦弱?都抑郁了都神经病了?怎么会不懦弱?但是事出有因,那你说人家懦弱,把你放在这个环境下,你有一这样的指责性的环境,指责性的父母天天在批判你,指责你,你说不定早就跳了。所以这也是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表现。

但是话又说回来,阿文还想说两句,就是这个人还是要尽孝,我想对这个北大学子说几句,人还是要尽孝,为什么?即使你父母对你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我可以理解,但是你绝交拉黑不过年的这种行为,我本身也是不赞同的。我理解你,但是我不赞同你。因为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比天还大的,它即使伤害过你,你也要懂得如何去孝顺。

何为孝顺呢?为什么带着顺字,顺就是尽父母的心意,让他们怎么样?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你现在成家立业了,有钱了,能够赚钱,那你就应该多去看看他们,你陪伴一下他们,已经够了。他们有他们迂腐的观点,你可以不听,你可以听了,也不具体去做。 但是你不要完全的去逃避,你本身的逃避,就是为了趋利避害,就是要让自己心里舒服一点,因为你跟他们在一起心里很难受,觉得一天到晚被打击。但是我要话说回来,人不是只为了自己一个人活着的。

我们中国人还是讲究孝道,所以我建议这个北大的学霸还是常回去看看,但是你父母迂腐的观点,那些东西你可以不要去理睬,甚至是他怎么说你不停的点头,然后你不要去做就行了。但是你要去陪伴他们,顺着他们,因为毕竟父母的养育之情也是在那里的,这是不可逃避的。

像这个家庭呢,整体就有一种指责型人格的这种表现,家风存在。我希望这个北大的学霸能够自立自强,把这种指责性的走极端的家风在你这代断绝下去,然后从这代开始变得更加幸福,心理健康会获得更好。

既然这个北大学霸也自学了心理学,我相信他也自己知道,自己症结之所在,我相信他应该能够自我觉知,自我暗示,然后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自学心理学,很大程度上能够能够自我调节自己的心态的,多少程度上还是对心理健康的恢复有帮助的,所以我觉得他既然能做北大学霸,那学识和知识这一块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我最后总结,这件事情是他父母负主要责任,但是这个小孩也不应该走向极端,也应该去经营好自己的家庭,把这种走极端的指责性人格的这种家风,不要遗传下去,拿给自己的后代做个好点的榜样。好,再去经营好自己的人生,经营好自己的家庭。这是我祝福他,我不会再说祝你正常这句极为愚蠢和歧视的祝福语,我会说祝你幸福,祝大家都幸福。


玥玥记事



中国反水军组织9527


心理学是一门想要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很多客观世界,客观规律的人必须的选修的学问。一个人不管他从事什么工作,特别是从事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工作的人,如果不懂的一点心理学,那是做不好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不管同意不同意,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活动,所做的一切都在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中。因此,但凡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必须的懂的心理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