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人,總是能給我最深的感動······

2020年的春節,註定是一個讓人難以忘記的春節。

超長的春節假期,超長的寒假,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的做一件事······這些如果不以瘟疫做背景的話,該多麼的讓人開心。

可是,它來了,以超快的速度出現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猝不及防。

每天早上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機看疫情,看增長的數字,似乎成為了我們每個人的習慣。

不斷的刷新聞,剛開始焦慮,恐慌,是每一個的心情;漸漸的,似乎有點···有點疲憊了;漸漸的,從國家層面,到我們的城市,社區,看到很多人在拼盡全力的做一件事,又漸漸的有信心了。

疫情中,身邊發生了很多很多普通人做得他們覺得很普通的事情,可是卻讓我有深深的感動,記錄一些:

身處三線城市,看到我們家鄉的醫務人員一批又一批,義無反顧的坐上去湖北武漢的車,他(她)們比我們普通人更瞭解這個病毒的兇險,他(她)們家中也有父母,孩子,家人,可是,他們更知道,這種情況(疫情)下,醫務人員的退縮,只會讓瘟疫更猖獗。捨身忘死這個時候用在他們身上一點也不為過,截至昨天(2月9日),河南省第五批300名,含新鄉市60名的出發,河南省已經派出687名醫務工作者馳援武漢。每個人背後,都有那麼多的牽掛,但是,他們還是第一時間選擇做“逆行者”,致敬!


平凡的人,總是能給我最深的感動······

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的醫務人員去武漢去告別家人朋友

平凡的人,總是能給我最深的感動······

漂亮的護士小姐姐,為了方便穿防護服,集體剪短頭髮

有個同事給我發來信息,說自己居住的小區,有個鄰居小夥子,在疫情發生前買了一批口罩,疫情發生後,看到很多人買不到口罩,毅然決定:“口罩不賣了,捐出去,捐給更需要的人。"甚至有人出高價也堅決不賣。他把口罩捐給了快遞員,小區的鄰居,公交司機,環衛工人,社區卡點的基層工作人員,有一次在去送口罩的路上,搬運過程中不小心摔倒,把嘴摔了個大口子,鮮血淋淋,去醫院封了好幾針,可是,他依然堅持把8000多個口罩送完。他的想法很簡單,“有舍才有得,這是父母從小就教我的。再說,只有我們的一線疫情防控人員安全了,我們這個城市才安全,我們這個城市安全了,我才是安全的。”他叫張皓偉。

平凡的人,總是能給我最深的感動······

平凡的人,總是能給我最深的感動······

平凡的人,總是能給我最深的感動······

朋友的孩子,張鈞然,在北京林業大學讀書,大二的學生。暑假的時候,參加了國慶70週年閱兵式學生方針的訓練,也很榮幸參加的國慶閱兵的表演。快放寒假的時候,學校發放了閱兵式訓練的補助大概有一兩千塊錢,孩子很高興,也沒捨得花。回到家,說要把錢上交給家長,家裡說讓他自己留在花。疫情出現了,小夥子在看到咱們新鄉市民政局慈善總會發布的開展慈善募捐倡議書的時候,跟家長商量後,第一時間捐出了500元錢。雖然不多,但是他冒著酷暑積極訓練得到的。對了,昨天又向我打聽去哪報名,想起當志願者。我說,去你們小區做志願者就可以。青年人的信仰,年輕的力量!


平凡的人,總是能給我最深的感動······

前幾天看新聞,1月28晚上十點多的時候,有兩個十六七歲學生模樣的男孩子,帶著口罩來到市第二人民醫院住院部大廳,放下一個大包,說:“你們辛苦了,加油!”邊說邊離開,工作人員打開一看,裡面是3瓶酒精和一大包口罩。東西不多,但這些可能是孩子們能夠拿出來的的所有了。

平凡的人,總是能給我最深的感動······


平凡的人,總是能給我最深的感動······

在電梯間內,發現多了兩樣東西,按鍵區上方貼了一塊A4紙大小的塑料泡沫,上面插滿了一次性牙籤,下面則黏貼了一個方形小紙盒,還用彩色紙細心的打印了一排小字“請將按鍵神器,請丟入下面的垃圾盒內,祝您健康平安”的字樣。我不知道是誰,但是,很感動!


平凡的人,總是能給我最深的感動······

在小區外面,不知道是哪個單位的工作人員在嚴格把守著我們的小區,冰天雪地裡也毫不放鬆。他們不認識我們,但是,他們卻在保護我們的健康。

平凡的人,總是能給我最深的感動······

一場疫情,讓我們原本平靜有序的生活,一時間,沉渣巨浪翻湧。

各路妖魔鬼怪紛紛現形,各種溫暖善良也頻頻顯現。

讓我記下了這些閃閃發亮的普通人。

他們做的事,實在算不上經天緯地。

但他們,值得我們銘記。

每一個,都值得。

(歡迎把你經歷的,打動你的故事告訴我,讓更多的人知道,向他們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