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步上升,蚊虫的出现疫情如何有效防控?

Donglin东林


目前无任何证据或文献显示蚊子可传播新型冠状病毒,蚊子主要是传播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所以要戴好口罩,尽量减少近距离接触,最好保持2米,至少1米的距离),亦可通过接触传播(所以仅仅戴口罩还不够,要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厕后先盖马桶盖再冲水),还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飞沫在密闭空间内形成混合空气形成气溶胶,被人吸入体内会造成感染(所以要少出门,勤通风,打喷嚏捂口鼻)。

目前气温低,蚊虫并未肆虐。虽然目前无迹象表明期可传播疫情。但是所谓防范胜于未然,如何做到有效的防治蚊虫呢?首先居家准备灭蚊灯或者蚊香等。其次,家里的垃圾经常清理,保持卫生,容易积水的地方也要清理,有效的控制蚊子的生长环境。最后,购买纱窗,保证通风的情况下。隔绝外部蚊子进入家里。

只要我们足够重视病毒,做到不出门,不聚集,勤洗手,勤通风,打喷嚏,捂口鼻,喷嚏后,不揉眼,有症状,早就医,不信谣,不传谣。相信疫情可以很快得到解决,并不会等到蚊虫肆虐的季节。





团成团的长筒袜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每到夏季,最讨人嫌的便是蚊子了,被它叮到会起一个大包、奇痒无比不说,还可能传播病毒,比如登革热。

2019年1月1日-6月27日,北京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11例,均为输入性病例,病例感染地点分别为泰国4例、柬埔寨2例、马来西亚1例、马尔代夫1例、印度尼西亚1例、安哥拉1例和菲律宾1例,低于去年同期(17例)病例数。

尽管如此,我们仍需重视登革热的预防。该怎么做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大家,预防登革热,应从防蚊做起。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骨关节痛及皮疹、淋巴结肿大等;严重者出现高热、出血和休克。

目前,登革热疫区主要分布在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登革热本地暴发疫情的发生地有向北迁移的倾向。

北京市存在传播登革热的媒介蚊种吗?

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北京市存在传播登革热的媒介蚊种是白纹伊蚊。白纹伊蚊又叫“亚洲虎蚊”、“花蚊子”,通体黑色带白色条纹,生性凶猛,它往往是白天叮咬人,喜欢孳生在居民区、公园绿地等环境的各类积水容器中。

图/视觉中国

北京市蚊虫密度如何?

全市蚊虫监测结果显示我市5月上旬外环境开始出现成蚊,随着气温与降雨的增加,蚊虫密度明显上升。目前全市蚊密度为1.56只/灯•小时。全市各类环境中,公园绿地成蚊密度最高(2.19只/灯•小时),旅游景点第二(1.70只/灯•小时),居民区第三(1.51只/灯•小时)。

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密度与2018年基本持平(0.03只/灯•小时),主要出现在居民区与公园绿地两种环境。根据历年监测结果显示,随着气温及降雨的增加,全市蚊虫密度还将进一步升高,一般8月上旬达到高峰。下一步应充分重视居民区与公园绿地这两种环境中白纹伊蚊的防控工作,同时提示市民外出活动时要做好个人防蚊。

北京市目前登革热病例多因境外旅游、劳务输出、因公出国和商业活动前往疫源地感染。病例感染地点以东南亚国家为主,与既往疫情特点相符。北京市与疫情发生国家存在持续的人员往来,输入压力持续存在。

目前,北京市蚊密度增加,但发生登革热本地传播的风险较小,不排除由输入性病例导致续发病例出现的可能性。

北京市居民如何做好防蚊?

要做好预防登革热传播与降低蚊虫密度的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做好环境防制 持续减少蚊虫孳生地

要做好环境防制,减少白纹伊蚊的孳生。包括清理周边环境中容器型孳生水体,防止蚊子获得产卵地;对于无法清理的容器做好翻盆倒罐的工作,防止人为制造蚊虫孳生地;对于类似储水池等无法清理的容器做好加盖纱网或盖子的工作,并定期清理这些容器。

一旦蚊虫密度明显上升,达到防控阈值的时候,要积极发动社区居民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持续减少蚊虫孳生地。还可以对外环境中不能清理的水体撒施灭蚊幼杀虫剂,并对外环境进行实施紧急灭蚊措施。

2

做好个人防护

居民应做好个人防护,如家庭安装纱窗、居民穿着长袖衣服、使用驱避剂、家庭内部使用蚊香和喷雾式杀虫剂等。

赴非洲、南美洲、东南亚登革热流行区的中国公民,以及从登革热疫区入境的所有人员;在登革热流行季前往我国南方登革热流行区的所有人员都是感染的高风险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前往疫区前,可适当准备防蚊灭蚊用品,如:防蚊液、花露水、蚊香、电蚊拍、灭蚊灯、蚊帐、高效低毒灭蚊药等。在疫区期间,要防止蚊虫叮咬。当出现疑似登革热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当入境或回京后,应主动配合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做好入境检疫工作,如实填写健康申报卡。入境时,有发热、皮疹等症状的人员应主动将患病情况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报,并配合卫生检疫部门开展调查及相应医学检查。

从疫区回国或返京后14天内,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主动向医护人员告知近期旅行史以及在当地的蚊虫叮咬史,以便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



精彩视频看一看


【新冠病毒在33℃繁殖最快,而人手脚的温度刚好处于33℃左右】

“尽量让手脚温度达到37℃,”据武汉大学健康学院教授廖皓磊主任医师表示:“病毒在33℃最为活跃,繁殖最快,到35℃时,活动力就下降,到37℃时就“抑郁”不想动了。”人的体温一般是36℃-37℃,这是躯体的体温,而手脚的温度就是病毒喜欢的33℃左右。”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勤洗手,另外冬季应戴帽子保暖,室内温度可以调高一点,每天泡个热水脚或热水澡至微微出汗,尽量让手脚温度达到让病毒“抑郁”的37℃。

那体温升高了怎么办?要立即退烧吗?廖皓磊说,此时不妨“让高体温飘一会儿”,病毒碰到“不舒服”抑郁的环境温度,觉得“不好玩了”,也就不会“缠着”你了。他提醒,若体温超过38.5℃,就应该用退烧药。

因此,大家可以平时可以养成多用温热水洗手,泡脚的习惯,这样不仅利于清除病毒,还有利于自身健康。


SaiShui


现在蚊虫已经有了,但是很少,家里做好清洁,进门快速关门,真正蚊虫上来应该疫情也过去了 感谢主,愿上帝施慈爱于中国


红海美好明天


这次的新冠疫情,是通过飞沫、气溶胶和接触传播,与蚊虫无关。而且气温的逐渐升高,病毒的传播性也会下降。


石头15030


天气气温升高后,可以在厕所,卫生间街道院落消毒,当前屋后不留死角,同时个人卫生更不能放松。


李文中38


勤搞卫生,家里的水养植物勤换水,不制造蚊虫的繁殖环境。政府定期灭蚊虫,减少蚊虫数量


随遇而安2017


现在离气温上来还有短时间吧。主要是自己家里环境平时多注意清洁,目前还没有确定蚊虫传播途径吧。希望疫情赶紧过去,早日研究出预苗


肥瘦兄弟美食教学


要全民参加,外面国家空中喷药,楼道物业喷,家里自己喷。也许能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