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剧里说棉被加水可以挡住子弹,是真的吗?有科学依据吗?

钓鱼会上瘾的小磊


说起能挡子弹的物品,大家一定会联想到防弹衣或的警用盾牌,然而在很多抗日神剧中是没有防弹衣的,为了挡住敌人的子弹,剧情却出现一种新方法,称湿水的棉被能挡子弹。这种理论是真的吗?到底有何科学根据?


看多抗日神剧的朋友,估计早就对剧中的八路手撕鬼子、丢手榴弹炸落飞机的桥段十分熟悉。特别是战争片,少不了跟枪械子弹打交道。于是各种避弹的方法层出不穷,其中也包括了棉被渗水能挡住子弹的说法。具体是在某一部抗战剧里,男主非常激动的铺着一张湿水棉被想去放火烧毁日本兵的塔楼,不料防守的日本人冲着战士的湿水棉被一顿乱射,然而子弹像着了魔般根本就无法射穿战士的湿棉被,其看起来比现代防弹衣还管用,战士披着它犹如超人的斗篷,一路通行无阻,跑到炮楼底下一把火就把楼上的鬼子全给烧死了,这场面着实惊吓到不少观众。

棉被加水挡子弹的剧情,较早出现在1963年上映的《小兵张嘎》里面,该剧改编自徐光耀的抗战作品。那时的小兵张嘎就已经会学用湿水棉被挡子弹了。基于如此后来的抗日神剧就等于有了前辈作品作参考,时不时就秀一发棉被挡子弹给观众看。那么湿水棉被真的能挡住子弹吗?其实加了水的厚棉被虽然增加了重量跟阻力,但是论抗击能力远远不能挡住子弹,并且该说法还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支持。

拿纤维型防弹衣来说,同样无法将子弹挡开。当初日本人研发的三八式步枪,拥有极强穿透力,就算是石头都能打碎,通常在射击距离内能够人一枪射穿,就连钢板都会打凹,更何况是一床湿水的棉被。若说加水棉被真能挡子弹的话战场上的战壕早就采用棉被注水防御了,不过就算是战壕堆叠的沙袋也有一定风险被子弹击穿或打散。

之前有爱好者为了证明湿水棉被不能挡子弹,于是就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张湿透后的棉被盖在假人身上,接着用一把手枪对准棉被射击。试验结果表明,湿水棉被根本无法挡住子弹,假人身上始终被手枪子弹射穿。试想一下,抗战时日本人用的大部分是步枪,其威力要比手枪强上数倍,若是真盖张湿棉被就往前冲,肯定被打成马蜂窝。

民间传言,湿棉被在战斗上用处还不止一个。我国二战时间,老百姓中流传着一种叫“土坦克”的作战武器。其构成方法是采用一张四方桌,外面覆盖10张左右的厚棉被,然后用水湿透,各层棉被之间还铺垫着泥沙石子。据说这种“土坦克”能够起到挡子弹的效用,特别是冲锋跟防御时,特别好用,但真相是否如此只能是见仁见智了。

虽说湿水棉被不足以抵挡子弹,但关于“它”的抗战故事还是蛮多的。比如有一个“三打槐林庄”的抗战故事,当时有2支日方队伍攻占槐林庄,并且修筑起各种防御工事以及道路关卡,这使得翼中骑兵团连续攻入两次都未能攻破,最后团长一咬牙就下令采用了“土坦克”

他们弄来一张八仙桌覆盖多次湿水棉被跟沙石,然后绑定在木车上,推着冲向日本人的防御塔。由于“土坦克”的湿棉被太多太厚,所以确实能挡住不少子弹,最终使得翼中骑兵团赢得了胜利。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猫眼观史


棉被加水能不能挡住子弹?这个问题因为缺乏一些必要的选项,因此不能武断的说能和不能。

小时候我们看过小兵张嘎的电影,电影确实有过用棉被浇水盖在桌子上当成土坦克掩护炸炮楼的场景。看的多了可能就有些好奇心吧,就问过村里一个在抗日战争时期当过游击队长的老人。记得老人说过,他们那时候和日本鬼子打仗也用过那样的土办法,远一些的距离上真的能挡住子弹和手榴弹爆炸的弹片。近距离就看运气了,但是有这种遮挡物总比什么都没有强,至少是一种精神安慰。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我这是瞎扯,说专家为此还做过实验,几条棉被浇水都挡不住子弹。何况抗日战争那是候日本人的三八大盖的威力比现在的枪威力还大。既然有实验为证,我也不跟你抬杠,能打穿就能打穿呗。


大家可能忽略了旧时棉被和现在棉被的区别。现在的很多棉被很多就不是棉花做的胎絮,如果做实验的专家随便在市场买几床看着挺厚实的假棉花被子,那就无法还原实验的真实度。

解放前的被子确实是真棉花做的,那时的人们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多数棉被都是盖了很多年的,里面的棉花也是一次又一次添塞进去,新旧交替,远比现在的棉被要厚实紧密,蓬松度也低得多。一条棉胎七八斤的不在少数。我小时候盖了好多年这样的被子,记得有一次晒被子的时候遇到大雨忘了收,收的时候那条被雨水浇透的被子我抱着都费劲,现在估计得有六七十斤的样子。如果专家找到这种被子浇上水再做实验,恐怕结果就不一样了。


老旧的被子,浇上足够的水,在盖在方桌上粘上一层泥土,再盖上一条。这种情景多么类似于现在的复合装甲呀,三五十米的距离挡不住直射的子弹,一百米两百米呢?子弹这时候恐怕就打不进去了。

因此,棉被浇水能不能挡住子弹这个问题还真是个问题。我也不能说绝对不能,也不能说绝对可以。那就等专家再做一次更详尽的实验吧。


山里的新鲜事


不管挡不挡得住子弹,这情景却是真的。我父亲曾经上过朝鲜战场上,听他说,当时部队就经常就会用这种土办法。黄继光用胸膛挡在敌人的机关枪枪口上,结果令其他战友能够减少伤亡。或许吧,以前某些枪弹的威力不大,我父亲肩膀上中了机枪子弹,手术后依然能够挑重担,前不久也曾有媒体报道有人在朝鲜战场时眼部中了子弹,数十年后才取出来⋯


皇家师爷


我相信土坦克是有的,但土坦克的制作方法,实用效果,以及用途有多广泛,这就要看实际了,但绝对不会似神剧里那么奔放!

什么两床棉被浇上水,往人身上一批,连机枪都打不穿,这显然就太扯了。

我看过小兵张嘎电影,里面是有这个情节,我军战士披着湿被子往前冲,机枪打上去就突突两下,丝毫没杀伤力,我对此至今不以为然,但我很喜欢本片,一点小瑕疵吧!毕竟还是与如今的神剧不可同日而语。

防弹装的研制,尤其是材质的研究,至今也是军事科研的重要科题,若如上述,那这么多国家岂不都瞎了眼?!

你说在攻坚一线,用桌子当框架,上面铺几床棉被又浇水加泥沙,构成一个可移动的沙包掩体,临时用一下,这完全有可能,这也要看地形,当然还有我方火力掩护。

土坦克阻挡不了机枪的正面击穿,但我想,防防流弹,弹片什么的,还是有点用的,毕竟等于是个临时推进掩体。当年我军本就缺远火重火,端炮楼拔据点时,能贴近个百十米,这个战术作用就太大了。

再说,我军本来装备就差,也善于因地致宜找方法,所以,土坦克是肯定有的。

对此类话题,本人总想多说一嘴,抗战是一段伟大而苦难的历史,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我们的国力军力,包括人口体质文化素质,整个比日本差距巨大,而且我们几乎是一盘散沙。但我们民族在那个年代,涌现出了一批最优秀最杰出的代表,一边抵抗一边发动和团结了全民,可以说,我们的胜利就是尸山血海换来的!!


林林老板


那要看什么棉被,新被子不行,新棉被拿个手指都能戳开!要那些六七十年没烂但又很坚韧的那种。没弹过棉被的人不知道,这种几十年的被子相当坚韧,大概一公分的厚度尺把长五寸宽,没几百斤的力气休想拉扯开,我八十年代弹过,把旧被子翻新相当累人,但现在恐怕没有这种老旧古董了。


用户94171445078


这个东西是来源于土坦克,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里面,我敌后抗日军民确实曾经使用过这个方法,但是绝对没有电视剧上面说得这么简单。

这个东西一开始接触的时候是小时候看的一部电影,也是一部老的红色影片了,那时候有一个炮楼上的射击吗?此时我抗日军民有一个人说就用土坦克吧,然后先给他盖上一层被子,接着上面浇水,旁边的人拿沙土铺在这个棉被上面,再盖一层棉被,再放一层沙土,在干一层棉被一共盖了三层棉被,中间两层沙土,然后这个人就扛着这个东西急冲冲的跑到鬼子的炮楼那地方去了!

根据一些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的游击老兵曾经回忆过这个东西确实有效,(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但是仅限于一些特定的地点,比如说在远距离或者是敌方并不是垂直向你射击,总之,能够防止一些流弹或者是一些意外的杀伤,更多的时候我们依靠的是心理上面的一种安慰,就好像我们头顶的头盔。谁都没有办法说这头盔能够百分之百防住子弹。美国有一个退役老兵也曾经说过,你要是能发现一款能够百分之百免疫子弹的头盔,你跟我说我会出大价钱把它买下来。

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在解放真正的时候我们甚至都没有这些东西,对敌人一个一个的碉堡,一个一个坚固的永备工事,我们怕过吗?我们都是一点儿一点儿把这些东西给拿下来,才有现在这个辉煌。

外国人是做过实验,但他做的那个实验是最简单的,只是拿被子淋上水,然后直接开枪射击,中间没有那么多其他的东西,所以这个东西实验的时候感觉那么简单粗暴,棉被加了水根本就抵挡不了子弹的设计,这个东西没有用,我们中国人全部是骗自己人的,只有外国爹是最牛逼的……

其实这个东西学过一点儿物理学的人,再加上有一点儿脑子不听别人在那里带节奏,也明白这个东西到底能不能成功,或者说这件事情的可靠性。可怜的是很多人根本就不了解这个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然后就跟在里面瞎参与这种围观群众确实挺可怜的,你们的思维一直被人给带动着自己根本想不了任何东西。

现如今,关于这些抗日神剧,很多人太想当然了,有人嘲讽抗日神剧跟上去,直接跟风,至于说这个东西你有没有看过抱歉,我没看过,但我就是要喷……那你还真可怜,你这纯粹是被人卖了还在那儿替别人数钱的那种,做人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如何才能有思想,自己亲身实践,实事求是作出自己的评判,被人带了节奏不可耻,但是如果因为你的一时口舌之力,最后连着连祖宗也一起骂了,那你这人的做人真的是有问题,如果现实社会里面真的发现这些人的话,我建议大家跟这些人保持距离。

自然,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我也不踏上信,没有人回答我这篇文章里面喷人,但你要清楚。自己仔细的去看一下自己之前的评论,我这人喜欢把以前这个人的评论翻出来好好看看,这个人为人怎么样,如果一不小心揭露你的真面目,到时候大家都一起尴尬。


漩涡鸣人yy


毫无疑问,棉被挡不住子弹。浇再多的水也挡不住。但是抗战时期,我军发明的土坦克,可以有效防御敌人的子弹。

首先,我们讲一下棉花防御子弹的原理。

见过棉花的都知道,这玩意虽然极软,但是由千万根丝线组成,如果纠缠在一起,其实非常坚韧。老棉被、老棉袄里面的棉花,由于天长日久,结到了一块,一般人拽都拽不开。所以,棉被过上几年,就要朝开重新把里面的棉花弹一弹,让它变得蓬松绵软。

棉被防弹的原因,就在于此。

经过特殊加工特殊加工的棉花,非常坚韧,可以把子弹的动能进行分摊,从而抵御子弹。类似于今天的防弹衣普遍采用的凯夫拉纤维。我们国家古代就有一种专门防御火器的棉甲。

明人朱国祯在《涌幢小品》中记载了“纯棉盔甲”的制作方法:“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缝如夹袄,两臂过用脚踹实,以不胖胀为度,晒干收用。见雨不重、霉鬒不烂,鸟铳不能大伤。”

制作棉甲,关键的一步是要把棉花压实,决不能蓬松。<strong>

棉甲的效果怎么样呢?“鸟铳不能大伤”。也就是说,能够有效减少鸟铳对人体的伤害,但还是要受伤的。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棉甲对鸟铳能起到作用,但是棉被却挡不住子弹。

一般的棉被都是蓬松绵软的,前面说过,这样的棉花没有任何防御作用。就算是浇上水也没用。

而且,抗战时期的枪支弹药,威力比鸟铳大的多的多。钢板都能打穿,何况几床棉被呢?

(上图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当时,我军战士也很聪明,他们因陋就简,创造性的发明了土坦克。

就是在小推车,或者桌子上堆上厚厚的泥土,土上面再铺几层棉被,然后浇水。

这一套东西,实际上是一套简陋的复合装甲。简陋归简陋,确实挺管用。子弹一般是打不穿的。遇到炮弹,只要不是正面命中,多少能档点弹片。







<strong>


上将嗳福斯


用棉被加水来挡子弹是有技巧的,不是从市场上买床被子泼上水就能当防弹衣和防弹装甲来用。

先说下纯粹拿棉被当防弹衣这个事情,有人做过实验,手枪射击距离15米。下图(图片来自知乎)为实验结果,可以看到假人被穿透。即便在较远的距离上步枪弹可很大概率直接穿透。所以说单纯的用棉被(多层棉被)浸水后来抵挡子弹是不现实的。

所谓的棉被挡子弹是在两床湿透的棉被中加上湿沙子,最后还有张八仙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复合”的简易防弹装置。两床湿棉被+湿沙子极大的影响了子弹的运动能力,而且那个八仙桌也是一块厚重的实木面板成为最后一道保险。这种简易的防弹装置被称为“土坦克”,在较远距离上确实能够阻挡一部分子弹,基本可以保证人员的安全。但是近距离效果会差很多,毕竟无法与装甲相媲美。但是总比没有任何掩护强的多。

所以要正确看待所谓的“棉被挡子弹”,他可不止是在说仅靠棉被,而是有特定的制作条件的,而且人家也没说什么子弹什么距离都能硬扛住。所以不要刻意制造一些“歧义”。


雏菊西瓜Peterpan


如果只是棉被加水,几乎就是送人头了。

很多抗日剧中,都会有一个镜头:面对鬼子碉堡里的机枪,士兵披着大棉被,浇上水,然后冲过去将鬼子炮楼炸了。实际上,这种事情并不是没有,只不过,很多导演天真的认为,棉被只是单纯的加水就可以阻挡子弹了。

棉被里加水事实上是可以减缓一下子弹的冲击力,然而,对于被子里面的人来说,几乎没什么用,一枪下来,还是打穿了。尤其日军的6.5mm子弹,那穿透力,足够让人抓狂。

外国曾经有人做过这个测试,给假人绑上棉被,然后加水,然后在15米外用手枪射击,结果就是,棉被被子弹射穿,后面的假人也被打的一堆窟窿眼。证明的问题就是,棉被根本无法阻挡子弹。

▲棉被加水

▲被打穿了

棉被加水,压根就没法挡子弹。但是这种并不是没有,以前我们的先辈确实用过这种方法,只不过并不仅仅只有棉被。加木板加沙包加石子什么的,勉强能挡住鬼子的子弹。当年八路还拿八仙桌加棉被沙包什么的做过土坦克,这种防护,用更时髦的词就是:复合装甲,效果据说还不错。

这种棉被加木板加碎石沙包的防弹衣呢,放个流弹没问题,但是歪把子几个点射,完全可以打穿了。


军武文斋


额,题目没有说清楚棉被的厚度啊,就是普通的一床棉被,也是有薄有厚的,只要厚度足够,空气也能挡住子弹好吧,比如好几公里厚的空气,挡住手枪子弹应该没问题的!好吧,不扯淡了,回到正题,单纯的一床棉被,即使用水加湿了,也算是挡不了子弹的,哪怕仅仅是手枪钻子弹,外国有小哥就做过类似的实验(以前看过,不过现在好像找不到这个视频了),把买来的棉被绑在假人身上,然后泼水加湿,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棉被多层叠在一起,也不算很薄了,然后使用的手枪是7.62mm口径的54式手枪,射击距离大概在15米左右,至于54大黑星的威力想必不用我多说了吧,完全称得上是大威力军用手枪,在众多手枪当中,54的威力不算小了,比起64小砸炮(日常黑一波)这样手枪的威力肯定是大了几个量级,更何况是在15米这样的近距离上!


所以,结果不出所料,子弹直接穿透了棉被,击中了棉被后面的假人,并且连假人都是被穿透了的,纯粹的湿棉被连手枪子弹都当不住,就更加不用说是步枪子弹了,不过这个实验也有漏洞,就是棉被好像并没有完全被水浸透,因为当时那个小哥是直接用桶来泼水的,而不是把棉被浸在水里,而直接泼水的话,应该只能把棉被表面那部分浸湿,防弹效果比起全湿的棉被可能会差点(不过就算是浸透的棉被,应该也是当不住子弹的)!

关于棉被当子弹这件事,其实是有来头的,在抗战时期,战士们就有用湿棉被+湿沙子+厚木板做成的被称作“土坦克”的东西来当防弹装备,而且这样做确实具有防弹效果(当时的还是全威力步枪弹),这个是有记录可查的,因为不管是湿棉被还是湿沙子,都对子弹的动能有着很好的吸收作用,所以,这种“土坦克”的防弹效果还真的很好,而且有人今天也还原过土坦克的防弹效果实验,如下图:


全威力步枪弹同样能挡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