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的《中國美術史》先秦美術——考研筆記

第二章 先秦(夏商周——青銅器)

青銅器的製作方法:失蠟法、焊接法、冷観法、熱銀法

小知識點——失蠟法是一種青銅等金屬器物的精密鑄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蠟倣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別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範。加熱烘烤後,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売。再往內澆灌溶液,便鑄成器物。以失蠟法鑄造的器物可以玲瓏剔透,有鏤空的效果。

青銅器分為四大類:

A:禮器

B:樂器

C:兵器

D:工具車馬器

紋樣類型——饕餮紋:青器上常見的花紋之一,盛行於商代至西周早期,又稱獸面紋。此曾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種猛曾的特徵,回時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普的面部巨大而誇張,裝飾性很強,紋圖案莊嚴、結構嚴、製作精巧重面神秘的藝本特色。是青器裝飾圖案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代表了青器裝飾圖案的最高水平,它體現了統治者的威嚴、力量和意志,是原始把的符號和標誌,具有一定的宗教性、政治性。


影子的《中國美術史》先秦美術——考研筆記

青銅器上的饕餮紋


商代:後母戊方鼎(河南安陽 ):1、商周後期青銅器的代表器物,造型成熟穩重,寬口的口沿,方正的腹體,粗壯的柱足和鼎耳,加重了全器的體量感和雄渾氣勢,2、裝飾效果單純強烈,鼎部四面中心均為光潔的素面,以襯托環繞四周的由蘷龍紋組成的饕餮圖案,全器厚重規整、氣象森嚴,3給人一種神秘威懾和恐怖的印象,這正是商周奴隸主權勢和威嚴的象徵。

影子的《中國美術史》先秦美術——考研筆記

後母戊方鼎(出土於河南安陽 )


商代:四羊方尊(湖南寧鄉):1、商代晚期青銅雕塑的代表作。出土於湖南寧鄉,方尊口沿外移,頸部高聳,四邊各裝飾有蕉葉紋、獸面紋和夔紋。尊肩四角以高浮雕的形式鑄造出四個羊首,極大地豐富了器表的層次以及造型空間。2、方尊集線離、浮離、圓雕於器,把器皿和動物巧妙地結合起來,整體莊重華麗,工藝高超精湛。

影子的《中國美術史》先秦美術——考研筆記


商代:四川廣漢三星堆大型青銅立人像:1、商代晚期青銅雕塑的代表作,出土於四川廣漢三星堆,該像頭戴華冠粗眉大眼,身上飾有云龍紋的長袍,雙臂上舉,誇張的雙手握成環圈狀,足戟腳鐲。,赤足立於鏤飾獸面紋的覆鬥形方座上,神態威武肅穆,似乎正在主持祭祀典禮。

影子的《中國美術史》先秦美術——考研筆記

四川廣漢三星堆大型青銅立人像


商代:虎食人卣:它屬於商代晚期的青銅器代表作,造型取踞虎與人相抱的姿態,立意奇特。虎以後足及尾支撐身體,同時枃成卣的三足。虎前爪抱持一人,人朝虎胸蹲坐。一雙赤足踏於虎爪之上,雙手伸向虎肩,虎欲張口啖食人首。虎兩耳豎起,牙齒甚為鋒利。該器表面大部分呈黑色,局部留有很薄的綠鏽它和許多出土於湖南的商代後期的青銅器一樣,紋飾繁縟,以人獸為主題表現怪異的思想。

影子的《中國美術史》先秦美術——考研筆記

虎食人卣


西周:毛公鼎:它屬於西周晚期的青銅器代表作,鼎為直耳,半球腹,足為獸蹄形,矮短而莊重有力,鼎的口沿還裝飾有環帶狀的重環紋。整個造型渾厚凝重,飾紋簡潔古雅樸素,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是西周晚期的鼎由宗教轉向世俗生活的代表作品。該銘書法極其飽滿莊重,充滿了無與倫比的古典美。以至於出士以來,清末書法家們無不為之傾倒。

影子的《中國美術史》先秦美術——考研筆記

毛公鼎


西周:武王徵商簋利簋,又名“武王徵商簋”、西周早期青銅器,記載了武王伐紂的重大事件。是西周新出現的青銅樣式,文獻記載完全一致。利簋採用上圓上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銅簋的典型造型,同時也是中國古人對天圓地方這種古老觀念的體現。作器者名“利他隨武王參加戰爭,勝利後受到獎賞鑄造這件銅器以記功並用來祭奠祖先。利簋是迄今能確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銅器。

影子的《中國美術史》先秦美術——考研筆記

武王徵商簋利簋


蓮鶴方壺:春秋時期青銅器,全器從造型裝飾均充滿了靈動性,通體滿飾糾結的紋路器耳和器足皆設計成為生動靈異的怪獸,中立一昂首挺胸展翅欲飛的鶴,象徵新時代自由精神,蓮鶴方壺突破了商周以來的傳統,將商代青銅器的神秘威嚴和西周的理性典雅的風格轉變為自由舒展、活潑靈動的新風格。

影子的《中國美術史》先秦美術——考研筆記

蓮鶴方壺


戰國採桑宴樂攻戰紋銅壺:出自中國戰國時期,製作工藝其嵌錯精緻、工藝高超、內容豐富結構嚴謹。

影子的《中國美術史》先秦美術——考研筆記

戰國採桑宴樂攻戰紋銅壺


戰國:虺紋銅尊盤:出自國時明,它是最復、精美極富麗。其鑄造上的高度技巧,有著鬼神工之妙。尊故口,呈喇叭狀寬厚的外沿翻折,下垂,上飾玲瓏別透的蝠虺透空花紋,形似朵朵雲彩上下置。頲部飾蕉葉形虺紋,蕉葉向上舒展,與頸頂微微外張的弧線相搭配,和諧又統一。裝飾表層彼此獨立,互不相連,由內層銅梗支內層銅梗又分層聯結,參差錯落,玲瓏剔透,令觀者凝神屏息,代表中國古代青銅鑄造工藝的峰。也是舉世無雙的珍寶,因其工藝極其複雜,至今未出現複製品。

影子的《中國美術史》先秦美術——考研筆記

虺紋銅尊盤


<strong>帛畫特點:人物皆作正側面的立像,通過衣冠服飾表現其身份;比例勻稱、儀態肅穆;勾線流利挺拔,設色採用平塗與渲染兼用的方法,格調莊重優雅。

<strong>《人物龍鳳帛畫》1.它是屬於戰國時期的代表帛畫之一,此畫在湖南省長沙市陳家大山楚墓出土。2.畫中人物為一寬袖長裙,合掌側立的上流社會的女性形象。其上方畫一展翅揚尾的鳳鳥和一隻張舉雙足身姿勁健,尾部惓曲的龍。表現的是此女子的“靈魂”在被想象為具有神異力量的龍,鳳引導下,升往仙境的情景。3.畫面上筆線條運轉有節奏韻律感,黑白塊的對比點、線面結合,使形象既有一定的重量感而又生意盎然。是綜合了自然界的雉、孔雀等羽毛華麗的鳥類特點創造而成,並賦予作為神靈的鳳形象以雄健奔放,軒昂非凡的氣勢。4.(加入自己的總結認識)

影子的《中國美術史》先秦美術——考研筆記

《人物龍鳳帛畫》


<strong>《人物御龍帛畫》1 此畫出於1973年在湖南長沙市子彈庫一號楚要出土,2 畫中是一位頭戴高冠,身穿長袍,一手握劍,一手拉僵,駕龍昇天的中年男子形象。龍尾立一鶴,龍身下畫條鋰魚,表示龍正在天河中行進。內容與上一《人物龍風帛畫》相仿,形式也近似,3 標誌右中國古代繪畫的獨特風格在戰國時代已經形成,是中國畫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影子的《中國美術史》先秦美術——考研筆記

《人物御龍帛畫》


(戰國時期帛畫:都表達了,死者生前立場景或死後生者對死者的美好寄託,女的景物的為雉,孔雀能等華麗的鳥類,男的舞劍、龍昇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