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學過他的楷書,卻不知道其草書更優秀

在書法史上,古代很多名家"五體皆能",也就是說篆隸草楷行都很深入,但最終都會獨入一門,這樣的書家在古代比比皆是。

唐代是楷書"尚法"的時代,人們對楷書的書寫都形成了一種規範,因此後來就認為唐代是楷書的時代。一般人們會把唐代的楷書按照時代劃分為三個階段,即初唐、中唐和後唐。而這三個時代中又分別有一個代表人物,他們是:歐陽詢、顏真卿和柳公權。

很多人只學過他的楷書,卻不知道其草書更優秀

上述三人中,他們的楷書也分別叫做歐體、顏體和柳體,就顏真卿來說,他除了楷書外,還寫下了天下第二行書作品——《祭侄文稿》,但對歐陽詢和柳公權來說,遺留下來的行草書作品並不多見,尤其是柳公權,除了《金剛經碑》、《神策軍碑》、《玄秘塔碑》等代表性的楷書作品外,行草書則是鳳毛麟角,那麼,柳公權是不是行草書寫得不好沒有流傳下來,還是其它什麼原因呢?

很多人只學過他的楷書,卻不知道其草書更優秀

首先,柳公權並不是不會寫行草書。從一些歷史文獻當中可以得知,柳公權的行草書功力十分深厚,且法度嚴謹,筆力十足。從他傳世下來的幾個行草書作品中可以看出,這些作品不僅有出處,還有嚴格的筆法規矩。例如《聖慈帖》就是他的一幅經典行草書作品,說明他對"二王"的行書尤其是對《聖教序》、《十七帖》等用功最多,作品中大小呼應、筆法靈動、流暢自然,堪稱是大家之作。

很多人只學過他的楷書,卻不知道其草書更優秀

其次,柳公權行草書與他的柳體楷書關係緊密。這個意思是說,柳公權主要是寫楷書的,這與他長期以來任職侍書有關,就是工作關係,要經常抄寫、整理朝廷事務,就多用楷書,而他的行草書多為生活事務中的急就書寫,用行草書來寫一些書信之類的,後被人保存了下來。但這些書信中,有很多筆法與字形都和他的楷書用筆相似,這就說明柳公權對書法的重點是楷書和行草書,核心是楷書。

很多人只學過他的楷書,卻不知道其草書更優秀

第三,楷書作品淹沒了行草書作品。書法作品之所以能流傳下來,尤其是一些歷史久遠的時代,大多數書法都是因為碑刻而存在和流傳下來。柳公權的許多作品就是通過碑刻流傳至今的。而這些碑刻中,基本上都是楷書,從這個角度來講,人們普遍認為他是楷書大家,從而對於他的行草書有所忽略。當然,就兩種書體的水平來說,他的楷書還是更加完美一些。

很多人只學過他的楷書,卻不知道其草書更優秀

第四,柳公權是朝廷公職人員,在歷史上就有所記載,包括他的書法。瞭解柳公權史的人都知道,他是唐代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書,侍書也是一種官員,是侍奉帝王,掌管文書的官員,柳公權這個人一生抱負遠大,但始終沒有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儘管他的哥哥多次相助,與官運失之交臂。因此他就在書法上勤奮鑽石,終成一代大家。對於他的業績,唐代歷史有所記載,加上書法成就,也受到了幾位帝王的喜愛,這一筆就銘記於歷史,書法也會隨之出名。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