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学过他的楷书,却不知道其草书更优秀

在书法史上,古代很多名家"五体皆能",也就是说篆隶草楷行都很深入,但最终都会独入一门,这样的书家在古代比比皆是。

唐代是楷书"尚法"的时代,人们对楷书的书写都形成了一种规范,因此后来就认为唐代是楷书的时代。一般人们会把唐代的楷书按照时代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唐、中唐和后唐。而这三个时代中又分别有一个代表人物,他们是: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

很多人只学过他的楷书,却不知道其草书更优秀

上述三人中,他们的楷书也分别叫做欧体、颜体和柳体,就颜真卿来说,他除了楷书外,还写下了天下第二行书作品——《祭侄文稿》,但对欧阳询和柳公权来说,遗留下来的行草书作品并不多见,尤其是柳公权,除了《金刚经碑》、《神策军碑》、《玄秘塔碑》等代表性的楷书作品外,行草书则是凤毛麟角,那么,柳公权是不是行草书写得不好没有流传下来,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呢?

很多人只学过他的楷书,却不知道其草书更优秀

首先,柳公权并不是不会写行草书。从一些历史文献当中可以得知,柳公权的行草书功力十分深厚,且法度严谨,笔力十足。从他传世下来的几个行草书作品中可以看出,这些作品不仅有出处,还有严格的笔法规矩。例如《圣慈帖》就是他的一幅经典行草书作品,说明他对"二王"的行书尤其是对《圣教序》、《十七帖》等用功最多,作品中大小呼应、笔法灵动、流畅自然,堪称是大家之作。

很多人只学过他的楷书,却不知道其草书更优秀

其次,柳公权行草书与他的柳体楷书关系紧密。这个意思是说,柳公权主要是写楷书的,这与他长期以来任职侍书有关,就是工作关系,要经常抄写、整理朝廷事务,就多用楷书,而他的行草书多为生活事务中的急就书写,用行草书来写一些书信之类的,后被人保存了下来。但这些书信中,有很多笔法与字形都和他的楷书用笔相似,这就说明柳公权对书法的重点是楷书和行草书,核心是楷书。

很多人只学过他的楷书,却不知道其草书更优秀

第三,楷书作品淹没了行草书作品。书法作品之所以能流传下来,尤其是一些历史久远的时代,大多数书法都是因为碑刻而存在和流传下来。柳公权的许多作品就是通过碑刻流传至今的。而这些碑刻中,基本上都是楷书,从这个角度来讲,人们普遍认为他是楷书大家,从而对于他的行草书有所忽略。当然,就两种书体的水平来说,他的楷书还是更加完美一些。

很多人只学过他的楷书,却不知道其草书更优秀

第四,柳公权是朝廷公职人员,在历史上就有所记载,包括他的书法。了解柳公权史的人都知道,他是唐代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侍书也是一种官员,是侍奉帝王,掌管文书的官员,柳公权这个人一生抱负远大,但始终没有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尽管他的哥哥多次相助,与官运失之交臂。因此他就在书法上勤奋钻石,终成一代大家。对于他的业绩,唐代历史有所记载,加上书法成就,也受到了几位帝王的喜爱,这一笔就铭记于历史,书法也会随之出名。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