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界的兩位大詩人,一位是蘇軾好友,一位橫跨三個朝代

1

詩僧道潛

道潛(1043—1106),北宋著名的詩僧,在詩壇享有盛名。本姓何,字參寥,賜號妙總大師,改姓釋,(今屬浙江臨安)浮村人,自幼出家。與蘇軾諸人交好,蘇軾謫居黃州時,他曾專程前去探望。元祐中,住杭州智果禪院。因寫詩語涉譏刺,被勒令還俗。後得昭雪,復削髮為僧。著有《參寥子集》12卷。

佛教界的兩位大詩人,一位是蘇軾好友,一位橫跨三個朝代

蘇軾說他“詩句清絕,可與林逋相上下,而通了道義,見之令人蕭然”。陳師道曾譽之為“釋門之表,士林之秀,而詩苑之英也”。

道潛的詩《次韻黃子理宣德田居四時》等效仿陶淵明,其寂靜恬淡處又酷似儲光羲。如《秋江》中的“數聲柔櫓蒼茫外,何處江村人夜歸。”

佛教界的兩位大詩人,一位是蘇軾好友,一位橫跨三個朝代

道潛寫景詠物之作有的體察入微,如“細宜池上見,清愛竹邊聞”,又如“風蟬故故頻移樹,山月時時自近人”;也有粗筆勾畫的,如“一霎催花驟雨來,集芳堂下錦千堆。浪紅狂紫渾爭發,不待商量細細開”。還有語義精練而含蓄的,如《湖上二首》。足見其風格多樣,工拙不一。《藏海詩話》說他:“此老風流蘊藉,諸詩僧皆不及。”方回更說:“參寥詩句句平雅有味。”

道潛詩歌六首

1)

《臨平道中》

風蒲獵獵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臨平山下路,藕花無數滿汀州。

2)

《口占絕句》

寄語東山窈窕娘,好將幽夢惱襄王。
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

關於此詩,有個流傳下來的故事:

蘇軾在彭城時,道潛從杭州特地去拜訪他。在酒席上,蘇軾想跟道潛開開玩笑,就叫一個妓女去向他討詩。道潛當時口占一詩說:“多謝尊前窈窕娘,好將幽夢惱襄王。禪心已作沾泥絮,肯逐春風上下狂?”

蘇東坡見之大喜:“我嘗見柳絮落泥中,私謂可以入詩,偶未曾收拾,遂為此人所先,可惜也。”

佛教界的兩位大詩人,一位是蘇軾好友,一位橫跨三個朝代

3)

《江上秋夜》

雨暗蒼江晚未晴,井梧翻葉動秋聲。
樓頭夜半風吹斷,月在浮雲淺處明。

4)

《秋江》

赤葉楓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陽已微。
數聲柔櫓蒼茫外,何處江村人夜歸?

5)

《絕句》

高巖有鳥不知名,欵語春風入戶庭。
百舌黃鸝方用事,汝音雖好復誰聽?

6)

《虛樂亭》

誰構新亭近翠微,似教陶令洽天機。池光引月來簷廡,竹影疏風到客衣。

愛酒有時攜玉斝,無弦聊自拂金徽。人間樂事還能幾,肯向良辰與物違。

2

齊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得生,晚年自號衡嶽沙門,湖南長沙寧鄉縣塔祖鄉人,唐朝晚期著名詩僧。齊己的一生經歷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個朝代。

佛教界的兩位大詩人,一位是蘇軾好友,一位橫跨三個朝代

齊己雖皈依佛門,卻鍾情吟詠,詩風古雅,格調清和,為唐末著名詩僧,歷代詩人和詩評家多有讚譽。五律《登祝融峰》,王夫之評為“南嶽諸作,此空其群”。與貫休、皎然、尚顏等齊名,其傳世作品數量居四僧之首。又與鄭谷、曹松、沈彬、廖凝、徐仲雅等當時名士結為方外詩友,互相唱和。

齊己詩歌5首

1)

《早梅》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豔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

2)

《桃花》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風暖仙源裡,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擬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

3)

《劍客》

拔劍繞殘樽,歌終便出門。
西風滿天雪,何處報人恩。
勇死尋常事,輕讎不足論。
翻嫌易水上,細碎動離魂。

佛教界的兩位大詩人,一位是蘇軾好友,一位橫跨三個朝代

4)

《過西塞山》

空江平野流,風島葦颼颼。殘日銜西塞,孤帆向北洲。

邊鴻渡漢口,楚樹出吳頭。終日高雲裡,身依片石休。

5)

《喻吟》

日用是何專,吟疲即坐禪。此生還可喜,餘事不相便。

頭白無邪裡,魂清有象先。江花與芳草,莫染我情田。

6)

《春雨》

欲布如膏勢,先聞動地雷。雲龍相得起,風電一時來。
霢霂農桑野,冥濛楊柳臺。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