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非典攀高到新冠走低,山西這瓶五味雜陳的醋

當前各地都在緊急防控疫情,很多地方採取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畢竟經過2003年的非典磨鍊,各地政府都有了一些固化的做法。

說到此處,我們切入正題,2003年非典期間,全國各省份人群中感染SARS病毒最多的是北京,其次是廣東,緊跟著的是山西,且數額比第四名高出很多。

從非典攀高到新冠走低,山西這瓶五味雜陳的醋

此次17年之後的疫情中,山西控制的很好,至發文時不足百人,這是三晉大地的最好防控答卷,太行山上紅旗飄,人說山西好風光,

都是一樣的病毒疫情,一樣的人口數量,且兩次都不是病毒源的發生地,感染數額髮生很大變化,除了政府的有效防控,機緣的特殊巧合,還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一個經濟發展、商業運行的高效朋友圈裡,不再有山西的身影,這是必須正視的現實。

疫情當前,我們在此反彈琵琶,不是希望老西兒朋友多得病,而是想說曾經“家裡有礦山”的山西已然沒落,福禍相依,沒有存在感的地方有時就是安全的地方,這次感染數量上升很快的是浙江。曾幾何時,晉商名氣遠大於浙商,而現在,只有浙商哪有晉商,但現在哥哥不再走西口,說到此處淚花流。

山西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站在那高處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嘩啦啦啦流過我的小村旁……,此地山河相間,是一個半封閉地理模塊,歷史上唯一一個形容地名的成語,叫“表裡山河”,獨指山西。

中國政治中心每次遷移,無論是在長安、洛陽還是北京,山西都位於帝都左右。千百年來,概莫能外。如此獨特的政治區位,讓山西時常在歷史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一部春秋史,半部講晉國。抗戰時期,晉綏軍死守中條山,黃河在咆哮,太行在怒吼。這是中華民族的脊樑。

地下看陝西,地上走山西。曾經的山西,在全國是首屈一指的。晉祠風光,武聖故里,古槐尋根,平遙古城,雲岡石窟,北嶽恆山,佛家聖地,此地五千年時光遇見的都是厚重,山西有很多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絕版的資源,國家一級文保單位在全國34個省市中高居第一,國內70%的元明古建築都在山西。

從非典攀高到新冠走低,山西這瓶五味雜陳的醋

曾經一大批一大批山西人走南闖北,國內票號不說了,他們的身影從蒙古、俄羅斯,到中亞、南洋……,馳騁近5個世紀,造就了名滿天下的“晉商”。“山西王”閻錫山治理山西38年,山西一躍成為“模範省”。在1925年,全省超過70%學齡兒童上了小學,而全國第2名的江蘇,才20%多。後來呢,全國學大寨,敢教日月換新天,高處山地變良田,那是山西的高光時刻。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盛衰循環本是常事,但山西落差之大,可以說無出其右。17年前,還有著各種首富馳騁國內市場,此刻卻難見蹤影,可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短短十數年的王者榮耀,瞬間煙消雲散。

閻錫山利用德國生產技術改良山西地區的煤炭等重工業部門,並修築了與其他省不同的窄軌鐵路,實行獨特的“保境安民”政策,以煤炭為核心建立了自己的重工業底子,這個軌道似乎直到今天還不好變軌。

幾十年來,一輛輛卡車、一列列火車滿載山西的煤支援了北京、天津,支援了上海、重慶,支援了全國28個省市。長時間的資源開採型經濟模式,使得整個山西在成為了建國後人們眼中的“黑金之省”,好像山西人都是煤老闆。其實這裡早就面臨無煤可挖的窘境。但僅僅把衰落歸結於“又黑又粗”的經濟結構,那是過於草率的。比如山西相鄰的陝西、內蒙同樣是煤炭大省,可山西已經被其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歷史的舞臺上誰都有機會成為主角,也終將迎來謝幕時刻,這是規律也是現實。西部大開發,山西位於華北沒有份;東部率先發展,山西還是沒有份;東北經濟下滑,推出振興東北計劃,山西依然蹭不上。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山西又很遺憾缺席。這時的山西,已經幾乎沒有了存在感。山西共轄11個地級市,多數外地人可能很難說得出五個山西轄區地級城市的名字。

近年來,國內城市100強排行榜上,山西只有省會太原勉強能擠進去,有時還排在幾乎默默無聞的山東省聊城市之後。縣域經濟100強榜單中,山西這幾年無一入選。根據最新的“中國金融中心指數”,山西也沒有一個城市入選,竟然比不上邊陲的烏魯木齊、南寧。

高鐵時代,北方省份新三家分晉的局面正在形成:北京、鄭州、西安作為北方的三大樞紐,均勻的分佈在山西周圍。此時的山西,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區域定位,基本算是西安的輻射範圍,如此一看,秦到底還是吞併了晉。 這也是當前疫情防控中,山西受波及較小的客觀原因,人口流動性與其他地區相比不強,類似早早佛繫了。

從非典攀高到新冠走低,山西這瓶五味雜陳的醋

現在的山西跟經濟熱點基本不沾邊,尤抓人眼球的是,“山西首富7000萬嫁女”,或者“官場坍塌式地震”,也許淨化人心才是山西最大的生態保護工程。難得有一位走出山西的青年才俊,賈躍亭卻連續陷入“忽悠”的風評。當然,山西也有李彥宏這樣的後生一直優秀。

山西人勤勞樸實,講氣節講忠義,尤其是講誠信,可謂一諾千金。山西要想發展,就必須要正視當前各種侷限,重拾晉商的光輝傳統。然而如今煤炭黃金期已過,一代煤老闆也慢慢老去,新時代的晉商面臨著重大考驗。當下的山西企業家需要拿出“企業家精神”,不炫富、不擺闊、不揮霍,更不要目光短淺,涸澤而漁,把自己“圈”在大院一畝三分地上。

縱觀歷史,每逢時代重大的變革,山西總能找到出路,一展身手。疫情很快過去,全國人民將卯著勁緊抓快乾,大步走進春天裡,激烈的變化正在上演。希望那時候人們提到山西,想到的不再是黑乎乎的煤炭、腰纏萬貫和財大氣粗的煤老闆,而是重商立業、誠信義利的創新者、創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